楊漢卿(達娃扎西)
【摘? ?要】傳統繪畫形式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將其充分應用在當代美術創作中不僅能夠提升美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而且能使美術作品更具特色。這就意味著美術創作者需要認真對傳統繪畫形式的基本特征和表現手法進行研究和應用,將其與當代美術創作有機結合,從而實現美術創作模式和方法的創新。本文立足于當代美術創作的需要,對傳統繪畫形式的基本特征和表現手法進行探究,分析每一種表現形式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從應用實踐的視角提出一些具體運用的方法。
【關鍵詞】傳統繪畫形式? 當代美術創作? 應用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4)04-0032-06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美術創作所使用的形式和方法與傳統繪畫相比,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繪畫形式就失去了魅力。相反,在當今這樣一個多元化的時代,隨著審美理念的多元化,將傳統繪畫形式應用在當代美術創作中,反而能夠迎合人們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因此,美術創作者在開展創作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從傳統繪畫形式中吸取靈感,學習和借鑒其中的繪畫形式,由此才能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實現創新。
一、傳統繪畫形式的基本特征和表現手法
(一)透視與空間感
透視是指通過線條和色彩等手段,在二維平面上模擬出三維空間的效果,它基于人眼觀察物體時所產生的光學原理,根據物體距離觀察者的遠近、大小,以及相對位置等因素,合理地表現出遠近程度和空間感。在傳統繪畫中,透視原理被廣泛應用于靜物、風景和人物等各種題材中,其可以準確地表現出不同物體之間的距離感和相對大小。例如,在風景畫中,可以把遠山、遠河、遠樓等描繪得小而模糊,與近處的樹木、花草相映成趣,從而把層疊的層次感和空間感表現得恰到好處,使畫面整體更具真實感和趣味性。透視原理在人物畫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通過透視原理的正確運用,能精確地描繪出人物的身材比例、位置,從而使畫面產生立體的效果。色彩透視通過色彩明暗和強弱的調節,利用色彩的冷暖對比來改變空間感知,從而使整個畫面層次分明,營造出深淺不一的效果。
(二)色彩
國畫講究意境和情感表達,在構圖上追求平衡、和諧和美感。如水墨畫、工筆畫、寫意畫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國畫以黑、白、灰三色為主調,通過墨與水的變化,表現物象的明暗、肌理和立體感。例如,在水墨畫中,色彩被極大地壓縮和簡化。通過使用不同的墨色和調節水的濃淡程度,創造出豐富多樣的表現效果,使作品更具層次感和神韻,給觀者帶來豐富的想象空間。又如,在工筆畫中,色彩被運用得更加豐富多樣,且注重細節刻畫和精確性。工筆畫可以利用各種顏料來描繪物象的質感、色彩變化和光影效果,準確地還原其真實的色彩和形態。通過色彩的層層疊加和逐漸渲染,能夠呈現出物象的細膩之美。
(三)線條與構圖
繪畫藝術是一種古老而神奇的藝術形式,它通過運用線條和構圖,將物體的輪廓、紋理和動態描繪出來。線條在繪畫中起著連接、分隔、界定和表現的作用,它能夠描繪出物體的輪廓和結構,使觀者能夠清晰地辨認出畫面中所描繪的事物。并且它也能夠通過粗細、曲直、密度等變化,表現出物體的特征和表情,呈現出物體的紋理和質感。線條在繪畫中起到了連接、分隔、界定的作用。通過精心加工和運用線條,畫面變得更有生氣,更具趣味性、吸引力和平衡感。在選擇視角時,創作者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畫面中放置物體的位置,以及怎樣用線條和造型來引導觀者的視線。創作者可運用對比、重復、平衡等原理,創造出別開生面、妙趣橫生的構圖,讓作品變得有聲有色、渾然天成。如用曲線、斜線描繪樹木的枝葉形態,用直線、垂線描繪建筑的穩重與立體。物象的輪廓和質感,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線條類型來更好地展現。
(四)陰影與光線
在傳統繪畫中,營造立體感和光影效果的主要方式是陰影和光線。陰影是由于物體遮擋光源而產生的暗部,而光線則是光照射到物體上所產生的明亮部分的視覺效果。通過對陰影和光線的合理運用,作品可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質感和層次。這既能增強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又能增強作品的立體感。用明暗對比來表現陰影和光線是傳統繪畫最常用的方式,通過對色彩飽和度、明暗度和色調的調整,可以創造出陰影和光線效果,并且其強度和方向也是不同的。例如,光源照射到物體上,物體的一側會被照亮,而另一側則會形成明顯的陰影。運用不同的色彩和明暗度,將這種反差效果刻畫出來,能讓觀者產生一種立體感很強的感覺。另外,透視原理也可以被運用在繪畫中,將陰影和光線表現出來。
(五)整體與細節
整體與細節是創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兩個方面。整體指的是作品構圖和布局上的完整性和協調性。一個好的整體可以使觀者一眼就能感受到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和主題。處理比例是實現整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比例決定了各個元素在畫面中的大小關系。合理的比例能夠使作品更加平衡、和諧。例如,在描繪人物時,頭部、身體、四肢等部位之間應該保持適當的比例,以避免視覺上出現不自然或畸形感。細節是構成整體的基礎,也是展示技巧和用心程度的重要依據。位置處理是實現細節表達的關鍵之一。美術創作者對每個元素在畫面中的位置進行精心安排,對細節精雕細琢,能較好地表現出景物的遠近高低之關系,使畫面整體上有立體感和層次感。
(六)符號與象征
在藝術創作中,符號與象征是表現主題、表達情感、傳遞思想的重要手段。古畫也好,現代藝術也罷,都離不開使用符號、象征手法。符號是一種標志或形象,具有共同的約定意義;而象征則是借助特定的形式或形象,來傳達深層次的意義或觀念。在傳統繪畫中,可以將想要表達的主題和情感通過各種符號和象征來表達。例如,山水被認為是大自然中最具靈性和美感的元素之一,常被用來表達人們對大自然的景仰之情和敬畏之心。在繪畫中,山水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水墨畫以極簡的姿態,勾勒出萬物生滅變化的過程,寓意人生的跌宕、無常,是中國傳統繪畫特有的藝術表現方式。但是,無論何種傳統繪畫表現形式,都是抒發創作者自身情感與思想的工具。而不同的表現形式所傳達的情感與意境也是不一樣的。
二、當代美術創作的方法和形態
(一)抽象表現主義
抽象表現主義是一種以色彩、線條、質感等抽象元素表現情感和內心世界的形式,其將情感和情感體驗以自由、激烈、直接的方式表現出來。抽象表現主義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它舍棄了傳統藝術對物象的描繪,而是將情感和內心體驗通過明亮的色彩、大膽灑脫的筆觸,以及獨特豐富的肌理表達出來。抽象表現主義試圖通過作品探索個體意識與普遍經驗之間的關聯,并希望觀者能從中得到共鳴,獲得啟迪。色彩在抽象表現主義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術創作者運用或明、或暗、或重的色彩,可營造出極具震撼力的視覺效果。色彩的運用,既能再現外在豐富多彩的世界,又能表達創作者內心的情感,進而讓觀者產生共鳴。抽象表現主義通過色彩的變化、對比、疊加,再加上粗、細、曲、縱的線條,可創作出強烈而富有動感的畫面,將創作者的情感、意念傳達出來。
(二)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在當代藝術創作中也成為追求形式簡練、講究物象本身存在意義的重要藝術創作思路。極簡主義強調去繁就簡,通過精煉、抽象、簡練的手法來表現對事物本質的理解,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核心形態上,剝離不必要的元素和細節。這種簡約主義風格往往用幾何圖形、線條和色塊來構造作品,使觀者能夠更直接地感受傳達的信息。在當代藝術創作中,這種簡約主義風格恰恰是美術創作者將自己對世界的觀察與思考,借助于各種材料與媒介的力量表現出來。例如,要表達脆弱或溫暖的情感,可用布料、紙張等柔軟的素材表現。這些不同的素材和媒介,既為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表達方式,又更好地將創作理念傳遞了出去。此外,當代藝術創作還注重空間與環境的利用,通過布局、裝置、互動等手法,將作品與特定的展示空間相結合,試圖打破傳統的觀賞模式,引導觀者參與其中,從而拓展藝術創作的邊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觀賞體驗。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創作者也經常關注社會問題和親身經歷,并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審視社會現象,試圖喚起觀者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態度。
(三)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是一種將物體、材料、空間三者結合在一起,呈現個人風格與美學意義的藝術作品。裝置藝術不同于傳統的繪畫或雕塑,它強調的是觀者和作品的互動性和參與性。觀者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探索和參與,使自己獲得藝術上的全新體驗。在裝置藝術中,選擇恰當的材料至關重要。創作者可以運用金屬、木材、布料、玻璃等各種材質,甚至為了呼應作品主題和寓意,往往選擇廢舊物品或日常生活用品,以賦予作品獨特的質感和形態。另外,空間布置也是裝置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創作者可以根據作品的主題與意圖進行精心的布局和安排,利用空間的大小、形狀和結構,營造出獨特而富有張力的視覺效果,如層疊懸掛或傾斜等,從而引導觀者進入作品所創造的世界之中,與作品進行互動與交流,進而獲得身臨其境的參與感和強烈的藝術體驗。所以,在選擇素材的同時,對于空間布置的運用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這種互動性并不局限于觀者與作品之間的互動,還可以在觀者之間進行拓展。人們可以共同探索交流分享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感受,進而形成共同的集體藝術體驗。
(四)跨界融合
當代藝術創作正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跨界融合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大特色。這種跨界融合,不僅體現在創作者對各種元素、題材、理念的大膽嘗試和融合上,更體現在他們借鑒和結合不同的藝術形式上。從傳統意義上講,繪畫、雕塑、攝影等藝術形式往往被看作是彼此獨立的領域,而當代藝術家卻敢于打破這種束縛,將不同的媒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將裝置或投影元素加入繪畫作品中,讓觀者透過多重感官,感受作品所傳達的訊息。跨界融合帶來了更廣闊的表達空間,也給觀者帶來了更豐富多樣的藝術體驗。在跨界融合的過程中,創作者往往會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布局,使作品在邏輯上是合理的、完整的。通過巧妙地組織和安排各種元素,創作者將不同的媒介主題概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使作品呈現出明確的結構和分明的層次,也使觀者對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有更好的認識,并能從中獲得獨特的思考方式。這是當代美術創作以跨界融合的方式豐富藝術形態、拓寬觀者審美視野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傳統繪畫形式在當代美術創作中的應用與實踐
(一)透視與空間感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當代美術創作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數字化的時代,傳統繪畫形式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且在當代美術創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實踐。透視和空間感是一種表現物體在平面上立體效果的技法,它們可以更準確地表達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在當代美術創作中,透視和空間感被廣泛運用于各種藝術形式中,如繪畫、雕塑等。通過運用透視技法,觀者能夠感受到畫面中物體之間真實存在的距離和位置關系。在當代美術創作中,除了透視技法外,還能通過色彩、光影等手法提升作品的空間感。例如,在繪畫作品中,表現物體遠近關系的明暗對比、色彩漸變等,都可以被運用在繪畫作品中。通過對色彩和光影效果的合理運用,畫面中的物體仿佛真實存在。通過對透視元素的合理運用,如遠近點、消失點等,現實的空間感便呈現在畫面中。觀者在欣賞這些作品時,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可以從畫面中穿行而入。在當代美術創作中,創作者需要通過學習傳統繪畫的技法和理論知識,并結合當代科技手段,不斷探索和嘗試創作出更具個人風格的作品。
(二)色彩的應用
色彩既能表現事物的外表、形態,又能傳遞情感、思想,是繪畫藝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以油畫為例,通過顏料的明暗、飽和度、對比度等參數的調整,可以塑造出獨特豐富的視覺效果。油畫創作者用鮮艷的色彩來表達喜悅與活力,用柔和溫暖的色調來呈現溫暖與平靜。借助不同的色彩,可營造出不同的氛圍與情緒,使作品更加生動有趣。傳統繪畫形式在當代美術創作中往往會受到一些限制,如色彩的選擇和使用方法等。創作者可以通過對色彩的大膽嘗試和創新,打破傳統的束縛,表現出更加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風格,使傳統的用色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創造出全新的視覺效果。這種對色彩運用上的突破,可以使傳統繪畫形式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煥發出勃勃生機。能直接影響觀者的情緒和感受的色彩,是觀者感知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當代藝術創作中,通過對色彩的精心選擇和搭配,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張力。創作者可以運用冷暖對比、明暗對比、色彩搭配上的巧妙運用來突出主題或抒發情感,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這些精心設計的色彩運用可以使藝術作品更具觀賞性和表現力,讓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欣賞中感受藝術的韻味。
(三)線條與構圖手法的應用
傳統繪畫作為一種古老而深厚的藝術形式,在當代美術創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線條與構圖作為傳統繪畫中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在當代美術創作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在當代美術創作中,通過運用各種線條表現方式,賦予了作品更加豐富多樣的表達效果。例如,在創作人物形象時,可以運用粗、細、長、短等不同類型和變化多樣的線條來表現人物的不同部位和特征,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立體;在創作靜物或風景時,可以運用直線、曲線、斜線等不同類型的線條來表現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和形態特征,使作品更具張力和立體感。這種線條的運用,在增強觀者審美體驗的同時,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另外,構圖作為繪畫中的重要手法,在當代美術創作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畫面元素的合理安排,能夠創造出獨具韻味、富有個性的視覺效果。在傳統繪畫中,常見的構圖方式有對角構圖、三分法構圖、黃金分割構圖等,這些都是傳統繪畫中常見的構圖方式。在當代美術創作中,更多的是在構圖上嘗試新穎別致的方式,以打破傳統的束縛。比如,在創作中大膽運用突破傳統框框的透視手法和錯位排列等方式,營造出充滿幻想或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或者通過把畫面元素放置在非常規的位置上,在平衡與失衡的微妙關系中引發觀者的思考。這些新穎別致的構圖方式,使得當代美術創作呈現出更多元、更富有創造力的藝術表達形式。
(四)陰影與光線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數字藝術興起,傳統繪畫形式在當代美術創作中逐漸受到冷落。但是,也有一部分創作者重新審視傳統繪畫,并將其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創造出獨具個性和新意的作品。其中,陰影和光線是關鍵的應用方法之一。陰影與光線既能賦予作品立體感和層次感,又能引導觀者更深入地解讀畫面,是繪畫中常見且關鍵的元素之一。比如,在人物肖像創作中,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和情感,就大量使用了陰影和光線。通過對明暗對比和投影效果的合理運用,以及對人物的輪廓、神態等進行刻畫,觀者可以對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有更真切的感受。當強烈的光線照射在人物面部時,會產生鮮明的高光,使觀者能清晰地看到人物的神態和情緒;而柔和的陰影則能為觀者營造出神秘的夢幻氣氛。運用不同的陰影與光線效果,創作者能夠呈現出豐富多樣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狀態,這種技巧在靜物和風景繪畫的創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陽光從云層中灑落在大地上時,整個畫面會呈現出一種溫暖而明亮的感覺;而當夕陽西下時,整個畫面則會營造出一種浪漫而安靜的氛圍。這是光線變化所帶來的視覺感受。創作者從自然中獲取靈感,并將其運用到藝術創作中,通過光影效果傳達出獨特的藝術語言。
(五)整體與細節處理技巧的應用
傳統繪畫的整體和細節處理手法,在當代美術創作中仍得到普遍運用。首先,在創作整體形象時,創作者通常運用飽滿、流暢、簡潔且富于表現力的筆法,以準確捕捉被描述物的外貌特征和整體氛圍,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例如,在傳統山水畫中,通過運用墨色的深淺變化、線條的粗細變化,繪出山巒起伏、云霧縹緲的景象,從而營造出氣勢恢宏的整體效果。其次,細節處理也是當代美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突出主題或傳達情感,創作者往往通過對細節的精心處理來增強作品的真實感和觀賞性,因此對人物、景象等局部細節的刻畫十分講究。例如,在人物肖像中,為了表現其獨特的個性和內心世界,創作者可能會著重刻畫人物的眼神、表情和衣著等細節。最后,在創作中,創作者巧妙地將整體與細節處理手法相結合,從而形成別具一格、引人入勝的藝術風貌。他們通過化繁為簡的手法概括整體形象,并在此基礎上加入精雕細琢的細節刻畫,以求在視覺上有沖擊力,在思路上有引領性。這樣的處理方式,既保留了傳統繪畫的韻味,又表現了創作者對當代社會的深刻思考、對個人經歷的反思,以及對傳統繪畫手法的創新探索。又如,在現代油畫作品中,可以運用明暗對比和色彩層次來表現整體場景,并通過精細的肌理描繪,或是在此基礎上通過細微的線條勾勒,來增加觀者對作品的關注和提升審美感受。
(六)符號元素的應用
文化圖騰、吉祥物等傳統文化符號元素在當代美術創作中得到廣泛應用。這些符號元素的運用,在賦予作品新穎獨特的藝術魅力的同時,也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保護。文化圖騰是代表特定意義、特定族群或族群價值觀念的象征形象或符號;而吉祥物則是用來傳遞喜慶、快樂、吉祥等積極情緒的具有象征意義和祝福寓意的形象。在當代美術創作中,這些傳統符號元素的運用,不僅表現出尊重和保護傳統文化的一面,同時也賦予了作品新的、獨特的藝術韻味。在創作實踐中,文化圖騰在裝飾藝術、繪畫、雕塑等諸多藝術形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以龍、鳳、麒麟等傳統神獸為題材的紋樣在裝飾藝術中經常可以見到。同時,創作者以獨特的視角運用文化圖騰、吉祥物等傳統文化符號元素,既賦予作品新的內涵和表現方式,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保護,又注入了個人情感和創造力。這種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創作方式,使得作品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風貌。
四、結語
傳統繪畫形式在當代美術創作中的應用與實踐,能夠極大豐富當代美術創作的藝術表現手法,提升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力,為觀者帶來更加完美的審美體驗。因此,創作者需要不斷加大對傳統繪畫形式的研究,尋找與現代美術創作的結合點,由此才能有針對性地應用相關創作技巧,使當代美術作品的空間感、線條處理、光影處理、整體與細節處理更加完美,進而提升藝術作品的整體層次和審美層次,使觀者從不同層面充分感受到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美,在精神上獲得更加完美的感官體驗。
參考文獻:
[1]文立磊.陜北傳統民間美術色彩元素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應用研究[J].明日風尚, 2018(14):384.
[2]劉霞飛.具象寫實繪畫傳統與當代語境下的造型藝術基礎教學的應用研究[J].花溪, 2023(21):133-135.
[3]葉楠.民間美術資源在繪畫創作中的實踐探討[J].河北畫報,2023(06):31-33.
[4]王平,趙悅.中國傳統繪畫材料在當代藝術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J].美術文獻,2021(09):101-103.
[5]李鑫宇,李晨澤.當代新工筆中的中國傳統經典繪畫重構研究[J].藝術科技,2023 (06):5-7+13.
[6]靳曉曼.傳統美學在現代繪畫中的融合與重構——靳慶金油畫語言解析[J].美術觀察,2022(05):122-123.
[7]于占江.工筆花鳥畫中線的應用[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中),2022(01):20-22.
[8]張鈺涵,劉陽,白鏡枚.傳統筆墨語言在當代山水畫創作中的應用實踐探索[J].東方收藏,2023(08):51-53.
[9]王旭東.關于敦煌壁畫對當代中國美術的啟示與推動[J].藝術大觀, 2023(19):73-75.
[10]鐘瑞軍.寫意性在當代中國畫創作中的價值體現[J].藝術大觀,2023(08):55-57.
[11]胡銘.民間美術藝術元素在現代美術創作中的應用[J].美化生活, 2022(20):24-26.
作者簡介:楊漢卿(達娃扎西)(1979—),男,藏族,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