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晨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和實踐教育育人背景下的“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強調六維一體的互融共促,以構建具有獨特特色的“博鰲模式”實踐育人體系。通過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我們將充分展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在塑造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方面的獨特優勢。本文旨在為教育實踐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推動學校教育朝著更為全面、創新和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關鍵詞:教育育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育人模式
引言
在當今社會,教育的使命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個體。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模式,打破傳統的學科壁壘,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這一背景,本文將圍繞“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展開深入研究,通過將六個維度相互融合,共同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實踐等多方面的發展。本文將著重實踐育人體系,旨在為構建更為全面和創新的教育體系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通過本文的闡述,希望能夠引領教育領域走向更為前沿和有活力的方向。
一、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理念和來源
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源于對當代教育面臨的多元挑戰的深刻思考,旨在超越傳統的知識灌輸,更全面、更個性化地促使學生發展。該模式通過六個維度,即融化和美文化、內化和洽管理、優化和心團隊、物化和融課程、深化和雅生態課堂、強化和煦德育,為教育提供了更為綜合的指導原則。融合了文化的美好、內在的管理價值、團隊的情感支持、課程的實際應用、生態的深層次理解以及德育的積極引導,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在知識、情感、實踐等方面的全面素質,旨在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博鰲模式”育人概述
(一)博鰲模式的背景和核心理念
博鰲模式作為一種創新的教育理念,其背景根植于社會對全面素質培養的需求和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反思。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和發展,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學生成為當務之急。博鰲模式的核心理念融合了教育的多個層面,包括教育目標、核心價值觀以及實踐原則。其背后體現了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激發創新潛能、培育社會責任感的深刻認識[1]。通過強調全人教育,注重個性化發展和社會融合,博鰲模式力求在培養學生的同時,塑造具備全球視野和社會擔當的新一代人才。這一背景和核心理念為博鰲模式的實踐育人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博鰲模式”與“六維一體”文化育人的結合
“博鰲模式”與“六維一體”文化育人理念的結合體現了對于全面發展的深刻理解和對于個性化教育的積極探索。在博鰲模式的實踐育人體系中,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六個維度得以有機融合,相互交融共促,使得教育更具立體性和針對性。通過融合文化、管理、團隊、課程、生態和德育六個方面,學生在博鰲模式中得以全面培養,不僅在學科知識上有所涵蓋,更在實踐能力、團隊協作、德行修養等方面得到系統塑造[2]。這種結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成長空間,同時也推動了教育實踐的創新,使得學校育人工作更貼近現代社會的需求,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這種融合不僅是對教育模式的進步,更是對培養未來領軍人才的積極嘗試。
三、“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實踐
(一)融化和美文化
“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中的融化和美文化策略旨在通過促進文化融合,深刻影響學生的發展。首先,文化融合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知識的廣度,更關乎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過將各種文化元素融入學校教育,學生能夠接觸、體驗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獨特之處,從而培養跨文化溝通的能力。這種影響不僅僅發生在課堂上,還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其逐漸形成開放、包容的思維方式。其次,和美文化在學校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審美的追求,更是品德、態度的體現。學校通過注重和美文化的培養,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追求高尚的情操。美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他們對美好事物的敏感性和欣賞力。和美文化在學校的角色不僅在于美的表面,更在于通過審美教育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提高其人格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因此,融化和美文化的實踐策略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文化視野,更塑造了他們的人格和情感世界[3]。通過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對美的敏感性,這一策略有助于“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全面實施,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提供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二)內化管理
內化管理是“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中關鍵的實踐策略,強調將管理理念內化于學生內在價值觀,并通過內化管理方式激發學生的責任感。首先,管理理念與學生內在價值觀的契合體現在校園管理的目標和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之間的一致性。通過建立積極向上的管理機制,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之更好地理解、接納并踐行學校管理理念。其次,內化管理在培養學生責任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學校可以激發學生對個人行為的責任感和對集體利益的關注。內化管理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理解責任的價值,并將其融入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這種責任感的培養不僅有益于學生的自我成長,也為他們未來面對社會和職業生涯的責任承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內化和洽管理成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中的重要策略,推動學生成為有責任心、有擔當的社會成員。
(三)優化核心團隊
優化核心團隊作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實踐策略,突顯了團隊合作對學校整體優化以及學生心理成長的雙重價值。首先,團隊對學校的優化至關重要。通過建立協作緊密的團隊,學校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各方資源,實現師資力量和管理水平的優化升級。團隊的協同工作有助于創造更為包容和積極的學校氛圍,提升學校的整體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學生成長創造更為良好的發展環境。其次,心靈團隊對學生的支持和引導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面臨各種情感和心理挑戰,而心靈團隊的存在能夠為他們提供溫暖、理解和支持。通過心理專業團隊的介入,學校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問題,使學生在一個安全、穩定的心理環境中茁壯成長[4]。心靈團隊的支持和引導不僅有助于學生解決個體問題,更促進了他們在集體中的融入感和認同感,培養了團隊協作的精神。因此,優化核心團隊成為推動“六維一體”文化育人的有效實踐策略,旨在構建更為和諧、關愛的學校氛圍。
(四)物化和融課程
物化和融課程作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實踐策略,強調在課程設計中注入具體、實際的元素,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在課程設計中加入物化元素是為了使抽象的知識更具體、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引入實物、實踐案例等具體元素,課程不再只是理論的堆砌,而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實際興趣,使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其次,融合課程的設計旨在打破學科的壁壘,促使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交融。通過跨學科的設計,學生能夠更全面地認識問題,培養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融合課程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能夠將各個學科的知識有機結合,形成對問題全面思考的能力。這種實踐策略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更培養了其綜合素質,為其未來職業和社會生活的挑戰提供了更為全面的準備。因此,物化和融課程作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一環,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實用的學習體驗,助力其全面發展。
(五)深化和雅生態課堂
深化和雅生態課堂是“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中的實踐策略,旨在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學科的深度理解。首先,生態課堂的設計對學生學習氛圍產生積極影響。通過構建開放、互動、合作的學習環境,生態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積極參與學科學習的態度。此外,課堂中引入實踐案例、討論環節等元素,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學科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增強其學習的實用性和深度。其次,深化課堂致力于提高學生學科理解的深度。通過深入挖掘學科的內在邏輯和關聯性,課堂呈現更為深刻的知識內容。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使其在學科理解上達到更高的層次。深化課堂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主動思考、合作探討等方式,深刻理解學科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際情境中[5]。這種實踐策略不僅提高了學科學習的質量,更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為其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深化和雅生態課堂作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關鍵環節,為學生成為有深度、有見識的學習者提供了有效途徑。
(六)強化和煦德育
強化和煦德育是“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著眼于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關鍵地位以及通過煦德育實際操作的效果。首先,德育在學校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除了傳授學科知識外,培養學生的品德、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同樣至關重要。德育是學校塑造學生成為品格完善、有社會擔當的公民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倫理。其次,煦德育通過實際操作在學生中產生顯著效果。通過校園文化的構建、課程設計的調整以及教師的榜樣力量等手段,學校可以在日常教育實踐中滲透德育的理念。煦德育注重在情感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關懷,通過正面榜樣的樹立、關鍵時刻的引導等方式,使學生在學校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素養。這種實際操作不僅使學生在品德方面得到錘煉,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領導力等社會能力,使其在未來的社會角色中更好地融入和貢獻。因此,強化和煦德育作為“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核心要素,旨在通過全面、溫暖的德育實踐,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其未來的成功和社會參與奠定堅實基礎。
四、“六維一體”互融共促,打造“博鰲模式”實踐育人體系的策略
“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與“博鰲模式”實踐育人體系的相互融合是一項積極而全面的策略,旨在共同打造一個具有獨特特色的教育體系。在這個綜合模式中,融化和美文化、內化和洽管理、優化和心團隊、物化和融課程、深化和雅生態課堂、強化和煦德育這六個維度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首先,和美文化是指一種追求和諧與美好的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通過融化和美文化,學生能夠在富有文化底蘊的環境中培養廣博的審美情趣,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多元文化中。其次,“和洽管理”中的“柔”是人性化的管理藝術。學校管理要營造團結、和諧、奉獻、進取的工作氛圍,建立起寬松、高潔、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園文化。內化和洽管理通過將管理理念融入學生的內在價值觀,培養了學生責任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具備更強的社會適應力[6]。優化和心團隊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心靈團隊的支持,為學生提供更為個性化和全面的成長引導,增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社交能力。物化和融課程的策略則通過實踐案例和跨學科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用和雅的校園環境熏陶與培養學生,是和煦德育的側影。深化和雅生態課堂則通過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和深度挖掘學科內在邏輯,促使學生形成更為深刻的學科理解。最后,強化和煦德育作為整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全面而溫暖的德育實踐,為學生提供品德和情感的全面培養。這六個維度的互融共促,形成了“博鰲模式”實踐育人體系的獨特魅力,旨在培養具備廣博知識、卓越品德和創新能力的未來領袖。這一綜合策略將學校教育推向了更為全面、創新和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結語
在當今教育育人的復雜背景下,“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成為教育領域中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這一模式以融化和美文化、內化和洽管理、優化和心團隊、物化和融課程、深化和雅生態課堂、強化和煦德育六個維度為基石,構建了一個全面而多元的育人框架。在這一探索與實踐過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文化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引導。通過“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學校在教育育人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參考文獻:
[1]杜玲,欒相科,王玉婷.“五維一體”式學科文化育人實踐探索——以中國農業大學草學學科為例[J].大學教育,2023(13):37-40.
[2]田少寧,亓璐,朱建鋒等.三全育人背景下二級院系“四維一體”學業指導模式實踐路徑[J].陜西教育(高教),2022(07):47-49.
[3]黃瓊,陸燕春,趙穎等.民族地區中職學校以“火”為核心元素的“四維一體”文化育人體系研究與實踐[J].中外企業文化,2022(04):176-179.
[4]黃乃文,馬娟,劉軍.農墾精神引領下的“六維一體”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7(04):49-52+64.
[5]吳慧.“三全育人”視域下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四維一體”機制構建探究[J].就業與保障,2021(06):144-145.
[6]李巖,許敏.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學生“六維一體”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研究[J].北極光,2019(12):90-91.
(作者單位:海口經濟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