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關鍵詞:情緒調節;積極心理學;繪畫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6-0031-03
【活動理念】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情緒調適”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內容之一。
追溯起來,2017年的“藍瘦香菇”,2018年的“喪”,2019年的“自閉”,2020年的“網抑云”,再到現在流行的“emo”,都承載著焦慮、失意、自我懷疑等。“emo”是一個籠統詞,這種情緒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場景。當那些不明所以的失落與傷感,以各種無法預料的方式闖入我們的內心,我們能說的只有一句:“我 emo 了。”但當我們面對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時,除了給它們套上一件籠統的外衣,那些語言上的空白仍然值得我們去感受,去描述,去表達。
【學情分析】
青少年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的情緒起伏波動較大,有時難以控制,在遇到較大的矛盾時,他們的情緒反應比成年人激烈,因此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
通過與學生的日常交流發現,學生經常將“我emo了”掛在嘴邊,在進一步詢問原因時,很多學生不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感受。
本課以emo這一流行詞匯為出發點,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為理論支撐,將舒曼的情緒管理“4A”法則和表達性藝術療法相結合,設計一節情緒心理課。讓學生通過冥想來覺察自己的情緒,通過繪畫接納自己的情緒,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分析,澄清情緒,看到情緒傳遞的信息,再學會采取有效的方法來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并借助同伴的力量來賦予自己積極能量,緩解自己的情緒。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emo的概念,認識emo對自己的影響;
2.情感目標:澄清emo,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感受,緩解自己的emo;
3.行為目標:學習應對日常emo的方法,并將方法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活動重點】
澄清emo,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emo。
【活動難點】
學習應對日常emo的方法,緩解自己的emo。
【活動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繪畫法、小組討論法。
【活動準備】
課件、活動任務單、彩筆、音樂。
【活動對象】
高一學生
【活動時間】
40分鐘
【活動過程】
一、暖身階段:表情包來襲
活動規則:呈現與emo相關的表情包(見圖1),詢問學生是否發送過這些表情包或和它們類似的表情包。并進一步引導提問,請學生猜猜這些表情包都是關于什么主題的?
生:和emo有關。
師:是的,這些表情包都是關于“emo”的,那“emo”是什么意思呢?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表情包導入,迅速抓取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二、轉換階段:關于emo
(一)釋義emo
emo是單詞emotional的縮寫,起源于20世紀末朋克音樂的一個小眾流派,如今被人們看作“一切心情不好的瞬間”。
(二)用emo來造句接龍
活動規則:
1.你們什么時候會用到emo這個詞呢?請大家用“emo”來造句。
2.請同學火車接龍快速說出自己的emo語錄。
生1:過幾天就要考試了,我emo了。
生2:晚上打開網易云,我emo了。
生3:和朋友發生了矛盾,我emo了。
師:emo作為網絡熱詞,我們經常會聽到,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有emo的時刻,那我們應該怎樣來面對我們的emo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感受它、了解它、療愈它。
設計意圖:通過釋義emo的概念,讓學生了解emo包含的情緒類型,并通過學生的接龍分享,讓學生意識到emo很正常,每個人都會有emo的瞬間,也為下一環節的再現emo做鋪墊。
三、工作階段:畫說emo
(一)再現emo
引導語:現在,請大家安靜下來,調整姿勢,做好準備,請先選擇一個讓你覺得比較舒服的姿勢坐好,然后閉上眼睛,調整一下自己的呼吸,輕輕地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呼出來……
現在請大家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一下最近讓你感到很emo的一件事情,它可能是讓你覺得情緒低落、惆悵、悲傷難過的事,也可能是讓你焦慮、抓狂、煩心的事,想想那時發生了什么?你當時有哪些情緒,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請你回到那個情景中,再次慢慢地感受當時體驗到的一切……
好的,現在請你慢慢回到現實中來,記住當時的感受,再慢慢睜開你的眼睛。
設計意圖:通過冥想讓學生在腦海中再現一件讓自己最近感到很emo的事情,回憶當時的情景,重新體驗當時的感受,引導學生覺察當時自己出現的emo情緒。
(二)感知emo
1.活動規則
接下來,請大家繼續保持安靜,我們的emo可以是有形狀、有顏色的,請你選擇用顏色、形狀、符號、圖案等形式把你當時感受的emo在學案紙上描繪出來。我們不講究畫技,不在乎形式,可寫實可寫意,風格不限,自由發揮,請你盡情表達當時的感受。(播放舒緩的輕音樂)
2.學生分享
(1)展示自己的畫,并簡單描述它;
(2)分析自己當時感受到的emo。(教師適時追問emo的程度、時長、包含的情緒、傳遞的信息等)
設計意圖:通過繪畫的方式讓學生將emo形象化具體化,引導學生接納自己出現的emo情緒,并對自己的emo進行分析。
(三)言說emo
1.教師引導:
雖然我們的emo 發生在不同的時刻,我們每個人emo的感受也不一樣,但不管是什么樣的感受,都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當你將emo包含的感受說出來時,我也更理解你,我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也因此拉近,你也進一步明晰了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想法。
那我們可以怎樣來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情緒感受呢?給大家介紹一個表達公式。
“我信息”表達公式:當,我覺得 ,因為。
2.舉例:
當我被大家嘲笑時,我覺得很傷心、尷尬,因為大家不尊重我,而且很多人都跟著笑。
3.學生分享:
學生在小組內輪流用“我信息”表達公式說出自己的emo,并邀請學生在全班分享。
生4:當我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時,我覺得很傷心,因為我已經很努力了但考試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
生5:當他人誤解我時,我覺得很氣憤、委屈,因為自己沒有做他們說的那些事,和他們解釋了也沒用。
生6:當上課沒有回答出老師的問題時,我覺得很尷尬、難過,因為擔心同學們對自己的看法,害怕別人覺得自己很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我信息”表達公式將自己emo包含的感受及時表達出來,讓emo不累積,避免emo變得更嚴重。
(四)緩解emo
1.分享方法
請學生分享自己以往emo了會怎么做,并請學生將方法的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
生7:和同學聊天,將困擾自己的事情向他人傾訴。
生8: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生9:付出行動,去解決讓自己emo的事。
生10:接納自己的emo,在時間中慢慢消化自己的emo。
師:現在請大家看黑板,同學們提出了很多緩解emo的方法,既有接納也有調節,這些都是來自大家以往的經歷,是自己會在生活中用到的方式。所以,大家以后再emo時,也可以運用這些方式幫助自己盡快走出emo。
2.教師引導
我們剛剛提到一種緩解emo的方式,叫作“傾訴”,那我想請問大家,當你的同學、朋友向你訴說他emo了,你會怎么回應他呢?
3.分組任務
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以下任務。(播放歡快的輕音樂)
(1)成員在小組內依次傳遞學案,后一同學在前一同學學案的emo圖案周圍添加一個積極詞匯,作為你對這位同學向你訴說emo的回應;
(2)學案回到自己手上后,再用這些小組成員給你添加的詞匯續寫你的emo故事;
(3)請同學來分享你的emo故事后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應對日常emo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將方法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同時借助同伴的力量,啟發學生更好地和emo共處。
四、結束階段
教師總結:羅曼·羅蘭曾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我們知道生活中會有“頹”、會有“喪”、會有“emo”的時刻,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每天帶著熱愛去生活。希望大家都能保持那份熱愛,奔赴山海。
設計意圖:通過名人名言進一步升華主題,并希望學生能帶著本節課的感受和啟發去生活,從課堂中延伸到課堂外。
【活動反思】
本課結合當下流行詞emo引入,學生的興趣較濃厚,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相關,主題符合學生的需求。
通過冥想、繪畫、互相添加、故事續寫等方式來推進課程,活動形式多樣,課堂更具趣味性,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更高。將心理健康教育和美育(繪畫)相結合,表達性藝術療法的運用給學生提供了一種非語言表達和溝通的機會,用以探索個人內在的心理困惑和發展潛能。
工作階段畫說emo的四個環節,再現emo、感知emo、言說emo、緩解emo,層層深入,相互呼應。同時,將舒曼的情緒管理“4A”法則(覺察、接納、分析、方法)融合在畫說emo的各個環節中,引入“我信息”表達公式讓學生學會用合理的方式將感受及時表達出來,使本堂課具有理論基礎和專業性。
編輯/衛 虹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