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帆
摘要: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強調關注問題解決而非原因,而奇跡問句作為一種干預手段,有助于激發個體的積極情緒和行動力。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理論為基礎,詳細介紹奇跡問句在小學生心理輔導中的具體應用,包括創造偏好未來、探索已有資源和引導問題解決,并關注實踐中存在一些挑戰,如學生情緒困擾或持不合理信念。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奇跡問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6-0046-03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諸多心理挑戰。近年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作為一種后現代的心理輔導方法,逐漸受到關注。其中,奇跡問句作為一種重要技巧,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積極想象,引導他們主動面對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
本文旨在探討奇跡問句在小學生心理輔導中的應用情況,分析其優勢和實踐中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奇跡問句的理論基礎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心理治療方法,視個案為解決自身問題的專家,治療過程主要聚焦于改變何以發生以及可能性、小改變的所在,探討個案的目標、資源、例外正向經驗與未來愿景,盡可能以最少的晤談次數,對個案的問題做有效的處理,達到效益和效率并重[1]。
SFBT的核心理念在于關注問題的解決而非問題的原因。奇跡問句是SFBT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干預手段,旨在幫助個體想象問題解決后的美好情景,從而激發其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力。
奇跡問句是SFBT重要的核心介入,其理論基礎在于積極心理學和解決問題取向的思維模式。它通過引導個體想象問題解決后的美好情景,促使他們關注自身的潛能和已有的資源,進而找到實現改變的有效途徑。
二、奇跡問句在小學生心理輔導中的應用
將奇跡問句應用于小學生的心理輔導中,可以幫助學生離開原有的問題情景,轉移關注點,開始專注于思考自己期待的改變和目標,挖掘自身的優勢,擴大正向知覺比例[2]。
奇跡問句特別能在尊重學生的問題強度下,使學生戲劇化地從談論問題轉而開始聚焦并思考解決之道,甚至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愿景與具體可行的目標[3]。
(一)創造偏好未來
奇跡問句的首要應用是在輔導開始時幫助小學生創建一個理想的愿景。這可以直接詢問學生:“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個問題并且它神奇地解決了,那會是什么樣子?”或者“如果有一天你變得非常開心,那會是因為什么?”這些問題旨在引導學生描繪出一個積極的未來畫面,讓他們從問題的困擾中暫時抽離,轉而思考理想的狀態。
(二)探索已有資源
奇跡問句的另一個應用是幫助學生意識到他們已經擁有的資源和能力。例如,可以問:“你覺得如果你能解決這個問題,最大的原因會是什么?”或者“你過去遇到過類似的困難,那時你是怎么處理的?”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重新評估自己的資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引導問題解決
奇跡問句的最后一個應用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實現他們的愿景。例如,可以問“如果你真的變開心了,你覺得是因為你做了什么?”或者“你覺得發生哪些改變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這些問題鼓勵學生思考積極的行動步驟,從而有助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實踐效果與反思
在心理輔導中使用奇跡問句,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明顯提高,他們更愿意主動思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奇跡問句的應用也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認知能力。
然而,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教師在心理輔導中使用奇跡問句并不容易,可能會存在以下挑戰。
(一)實踐過程中的挑戰及應對
1.“我太痛苦了”
當學生來到心理輔導室時,他們可能正經歷著各種情緒的困擾,如焦慮、抑郁、憤怒等。這些情緒狀態可能會使他們難以平靜地思考,甚至無法集中注意力。
在這種情況下,心理教師應首先允許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宣泄內心的情緒。心理教師需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訴說,并嘗試共情、理解學生的感受。通過共情,心理教師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生的情緒狀態,并建立起與學生之間的信任和聯系。
心理教師要注意避免急于引導學生進入奇跡問句的思考模式。如果學生尚未準備好進入這種思考模式,在時機不當時強行引導可能會使他們感到更加困惑和不安。心理教師可以采取溫和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漸放松心情,并嘗試幫助他們恢復平靜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心理教師需要靈活應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時,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宣泄情緒;有時,他們可能已經準備好開始思考奇跡問句的問題。心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情緒狀態和意愿,適時地引導學生進入奇跡問句的思考模式,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適合方法。
總之,在面對處于高情緒狀態的學生時,心理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感受,允許他們表達和宣泄情緒。通過共情和耐心傾聽,心理教師可以建立起與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地引導他們進入奇跡問句的思考模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情緒困擾,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2.“問題是無法改變的”
學生的一些不合理信念也會影響到奇跡問句的使用。奇跡問句背后的信念是“生活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學生可能難以相信并立刻接受這個信念。他們可能認為問題無法改變,壞結果一定會發生,并陷入所想象的糟糕結果中難以自拔,甚至在事情還未發生前就開始焦慮和擔憂。尤其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學生可能有“他們是不會改變的”“無論我做什么他們都不會改變”的想法。因此,當邀請學生進入奇跡問句時,他們可能會回答,“不會的,他不會改變的”。這時,學生持有兩個不合理信念:“別人是不會做出改變的”和“無論自己做什么都是徒勞無功的”,在這種信念下,學生會產生深深的無力感。
面對這種情況,挖掘例外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探討例外就像放大鏡一樣,發現學生身上的優勢和資源,幫助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賦能。挖掘優勢和資源不只是用來安慰和鼓勵學生,還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談話將其建構為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的方法與策略。因此,奇跡問句進行不下去時,不妨換個視角和思路。心理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奇跡問句,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使用奇跡問句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奇跡問句時,有以下事項需要注意:
第一,營造積極和鼓勵的氛圍。奇跡問句的應用需要在一個積極、支持和鼓勵的環境中進行。心理教師應確保小學生感到安全和被接納,這樣他們才能自由地表達和探索自己的想法。
第二,靈活改編提問方式。不同的人對奇跡觀點和詞匯有著不同程度的接受差異,在使用奇跡問句時,要配合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需要,對奇跡問句進行改編使用,如乘坐時光魔法機、神奇的魔法棒、阿拉丁神燈的三個愿望、充滿魔法的禮物等。用貼近學生生命信念的形式,更容易引發學生想象渴求的未來,激發他們改變的動力。
第三,適度使用。奇跡問句雖然有效,但過度使用可能會讓小學生覺得不切實際或失去興趣。因此,心理教師應適度使用奇跡問句,與其他輔導技巧結合使用,以保證其效果。
第四,關注小學生的反饋。心理教師應密切關注小學生的反饋,確保他們能夠理解和參與奇跡提問的過程。如果小學生表現出困惑或不適,心理教師應及時調整方法。
四、總結與展望
總而言之,焦點解決的奇跡問句在小學生心理輔導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它不僅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積極情緒和想象力,還能引導他們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如何更有效地運用奇跡問句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未來的研究可以關注奇跡問句與其他心理輔導方法的結合使用,以提高小學生心理輔導的效果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戴艷,高翔,鄭日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的理論述評[J].心理科學,2004(27):1442-1445.
[2]許維素.尊重與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8.
[3]許維素.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代表性問句[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3(1):45-49.
編輯/衛 虹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