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通過對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和分析,探討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及其對策。研究發現,數字化可以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安全風險,并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關鍵詞:數字化;安全管理;管理效率;安全風險
DOI:10.12433/zgkjtz.20240624
企業安全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企業安全管理方式存在著效率低、準確性不高、安全風險難以控制等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企業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對安全管理實行全面數字化管理,以風險為核心,用專業制定標準,用標準優化流程,用流程落地責任,因履責產生數據,用數據激活管理,為組織長期賦能。
(一)安全監控系統數字化
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中,安全監控系統數字化可以通過實時數據監測、分析和處理,提高企業對安全事故的預警和應對能力。
通過部署各種傳感器和監控設備,系統可以實時收集各種數據,如人員活動軌跡、設備運行狀態、環境參數等。這些數據可以通過網絡傳輸到企業安全管理平臺進行處理和分析。例如,通過分析人員活動軌跡和設備運行數據,系統可以預測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并及時發出預警。
此外,通過將數據分析結果以圖表、報表等形式展示在企業大屏或移動設備上,管理者可以直觀地了解安全狀況并進行交互操作。管理者可以通過手機或計算機實時查看監控視頻,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置和記錄。數字化安全監控系統的應用有助于企業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數字化安全監控系統可以與其他信息系統進行集成,實現更全面的企業安全管理。例如,與應急指揮系統、消防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等集成,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這樣,企業在面對各種安全挑戰時,可以更快地響應和處置,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
(二)安全培訓數字化
數字化安全培訓可以通過在線學習、虛擬現實等技術,提高培訓的效率和質量,降低安全風險。
首先,數字化安全培訓可以實現遠程學習。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員工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安全培訓,避免傳統集中培訓中的人員集中和交通安全隱患。同時,在線學習平臺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如視頻課程、PPT講解、模擬練習等,滿足不同員工的學習需求。
其次,數字化安全培訓可以實現沉浸式體驗。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員工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安全操作和應急處置演練,提高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真實場景和情況,讓員工在安全的環境中體驗實際操作,從而降低實際操作中的風險和成本。
最后,數字化安全培訓可以實現學習效果評估和記錄。通過在線測試和考核,系統可以評估員工的學習效果和成績,為企業提供培訓效果的反饋。同時,學習記錄可以永久保存,方便企業對員工的安全培訓進行跟蹤和管理。通過遠程學習和沉浸式體驗,員工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數字化安全培訓還可以實現個性化學習。通過數據分析,系統可以了解員工的學習偏好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和推薦。例如,對于喜歡通過視頻學習的員工,系統可以推薦相關的安全教育視頻;對于喜歡通過游戲學習的人,系統可以提供安全教育的游戲化體驗。這樣的個性化學習可以提高員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培訓效果。
此外,數字化安全培訓可以實現實時監控和反饋。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員工的學習進度和反饋,及時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提供幫助。這樣一來,企業可以更好地掌握員工的安全培訓情況,及時調整培訓計劃和策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通過遠程學習、沉浸式體驗、個性化學習和實時監控,企業可以實現高效、便捷、安全的安全培訓,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安全風險評估數字化
安全風險評估是指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安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管控的過程。數字化安全風險評估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模型構建等技術,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和效率。
首先,數字化安全風險評估可以實現數據采集和整合。通過收集企業的安全生產數據,如設備運行狀態、人員活動軌跡、環境參數等,評估系統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的安全狀況。同時,數據整合還可以將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統一處理和分析,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安全風險評估結果。
其次,數字化安全風險評估可以實現風險識別和預測。通過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評估系統可以分析數據中的模式和規律,識別出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風險因素。預測模型根據歷史數據和趨勢分析,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及其影響,為企業提供及時的預警和應對措施。
最后,數字化安全風險評估還可以實現風險等級評估和優先排序。通過評估風險因素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系統可以為企業提供風險等級排序和建議。企業根據評估結果,優先處理高等級的風險,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和應急預案。數字化安全風險評估還可以實現可視化展示,通過將評估結果以圖表、報告等形式展示在企業大屏或移動設備上,企業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安全風險狀況。同時,可視化展示還可以提高企業員工對安全風險的認知和理解,促進安全意識的普及和推廣。
此外,數字化安全風險評估還可以與其他信息系統進行集成,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管理。例如,與應急指揮系統、生產管理系統等系統集成,實現信息互通和快速響應。這樣,企業在面對安全風險時,可以更快地響應和處置,保障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應急管理數字化
應急管理是指企業在面對突發事件時,通過事前預防、事發應對和事后的恢復等措施,降低事故損失和影響的過程。數字化應急管理可以通過實時監測、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等技術,提高應急響應的速度和效率。
首先,數字化應急管理可以實現實時監測和預警。通過部署各種傳感器和監控設備,系統可以實時監測企業的安全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發出預警。預警信息可以以短信、電話、企業大屏等多種形式傳遞給相關人員,提高應急響應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其次,數字化應急管理可以實現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通過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系統可以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預測,提供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措施。例如,根據天氣預報和歷史數據,系統可以預測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和相應的影響,為企業提供及時的應急決策支持。
最后,數字化應急管理還可以實現智能調度和資源管理。通過建立應急資源庫和調度系統,系統可以根據應急需求和資源分布情況,自動調度資源和安排任務,提高應急響應的效率和質量。例如,系統可以根據災害影響范圍和人員分布情況,自動調度救援隊伍和物資,確保應急救援工作有序進行。
二、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之處
(一)安全意識薄弱
在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之處中,安全意識薄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盡管數字化技術為企業安全管理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同時暴露出員工對安全問題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足。
由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使得企業安全管理的范圍和復雜度增加,員工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安全知識,以適應數字化環境下的安全要求。然而,一些企業可能存在安全意識培訓不足的情況,導致員工對安全問題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容易出現違規操作或疏忽,增加安全風險。
員工對個人和同事的安全責任意識也需要加強。由于數字化技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一些員工可能會忽視安全問題,如未經許可訪問危險區域或操作不當等。
(二)投入不足
盡管數字化技術為企業的安全管理帶來許多優勢,但相應的投入也需要跟進。然而,一些企業可能由于各種原因,對數字化安全管理的投入不足,導致無法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優勢,存在安全風險。首先,投入不足可能導致企業在數字化安全設備和管理系統的購置和維護方面缺乏足夠的支持。例如,一些企業可能因為成本考慮而選擇性能較差或不適用的設備,或者在設備維護和更新方面缺乏資金支持,導致設備故障或過時,增加安全風險。其次,投入不足也可能導致企業在安全管理人員和培訓方面的投入不足。數字化企業安全管理需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管理人員來運作,而一些企業可能資金或其他原因,無法吸引高素質的安全管理人員,導致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受到影響。此外,投入不足還可能影響企業在安全意識和文化方面的建設和推廣。由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需要員工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和技能,企業在安全教育和培訓方面的投入也需要相應增加。然而,一些企業可能由于資金或其他原因,無法充分投入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導致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不足,增加安全風險。
(三)缺乏專業人才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更多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來應對安全管理的挑戰。然而,一些企業可能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吸引和維持足夠的專業人才,導致數字化安全管理的效果受到影響。
一方面,缺乏專業人才導致企業在數字化安全設備的配置和維護方面存在不足。由于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一些企業可能無法配置和優化數字化安全設備,導致設備性能不佳或存在安全漏洞。同時,由于缺乏專業的維護人員,企業可能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設備故障或安全隱患,使得安全風險增加。
另一方面,缺乏專業人才也可能導致企業在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優化方面存在困難。數字化企業安全管理需要專業人才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和標準。然而,由于缺乏相關專業人才,一些企業可能無法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對管理制度及時調整,導致管理制度與實際需求不匹配,增加安全風險。
三、數字化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對策
(一)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在數字化企業安全管理中,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提高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員工是企業的第一道安全防線,員工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才能有效地識別和應對安全風險。
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具體包括向員工傳授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此外,企業還應該向員工介紹最新的安全威脅和較好的實例,以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
企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有助于員工明確安全責任和義務,有助于在內部建立安全意識文化。企業應制定內部安全政策和規章制度,明確員工在安全方面的職責和行為規范。同時,企業還應建立安全事件報告和響應機制,確保在發生安全事件時能夠及時響應和處置。
(二)加大投入力度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為企業安全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才能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優勢,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企業應加大對數字化安全設備和管理系統的投入。如采購性能優良、安全可靠的網絡安全設備、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以及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如網絡安全監控、預警、響應和恢復等系統。同時,企業還應加強對數字化安全設備的維護和更新,確保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企業應加大對安全管理人員和培訓的投入,聘請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專業的安全管理和技術團隊,以及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和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
(三)吸引和培養專業人才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需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來應對安全管理的挑戰。
企業應注重吸引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可以通過提高薪資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機會等方式實現。還可以與高校、研究機構等合作,吸引優秀的畢業生和科研人員加入企業,為企業的數字化安全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企業應加強對現有員工的培訓和培養。通過定期舉辦安全意識和技能培訓、邀請外部專家舉辦講座、提供內部學習資源等方式來實現。通過培訓和培養,企業可以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使之適應數字化安全管理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文靖,鄧輝.煙草工業企業安全管理數字化轉型探索與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01):98-100.
[2]張恒,周杰,梁文彪.電力企業安全管理中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究[J].經營與管理,2022(11):87-90.
[3]黃新夏.關于國有企業安全發展的內控管理數字化的研究——以LQ集團實踐為例[J].大眾科技,2021,
23(09):176-182.
[4]袁永.數字化轉型下施工企業安全管理措施改進的研究[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1(15):80-82.
作者簡介:陳亞英(1971),女,浙江省臺州市人,本科,中級經濟師, 研究方向為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