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峰 褚召琦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本文旨在探討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建設路徑,以期形成具有鮮明特征的運作思路和實踐經驗,使學校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專長的各位教師都得到長足的進步,為鄉村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共同建構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自主、問題”共同發展規劃。推動鄉村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以自主學習為核心,形成一種自我驅動、互助合作的發展模式。鄉村教師需要識別和確定自身專業發展中遇到的關鍵問題和挑戰,基于識別的問題,教師制訂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計劃,包括學習目標、所需資源、學習策略和時間框架等。鼓勵教師之間共享教學資源、經驗和最佳實踐,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促進知識和技能的傳播。
(二)倡導“尊重、歸屬”的人文管理理念。在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中倡導“尊重、歸屬”的人文管理理念,建立一個以人為核心的管理環境,強調每位教師作為獨立個體的價值和尊嚴,認識到每位教師都有獨特的背景、經驗和需求,無論是關于教學實踐、學校政策還是專業發展活動,讓教師參與到決策過程中,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三)完善“合作、互動”的學習管理機制。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能夠建立一個更加緊密、高效的學習管理機制,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共同提升專業水平,實現鄉村教育的持續進步。鼓勵教師之間開展同伴觀摩、教學研討和共同備課等活動,通過互助學習和實踐交流提升專業技能。通過實施以項目為中心的學習和研究活動,讓教師在實踐中學習合作,解決實際教學問題。
二、自主建構的引領策略
學校將對各種共同體建設進行總體的引領和指導,支持和鼓勵鄉村教師通過主動探索和個人經驗積累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一)實施教師閱讀工程,打造教師專業底氣。深入推進校園讀書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養,積淀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本學期我校將教師讀書活動當做一項常規任務來抓,把閱讀與教學有機結合,為每位教師配備了《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享受教育幸?!贰栋嘀魅喂ぷ髑鍐巍返葧?,開展“共沐書香 閱見美好”教師讀書分享會,優秀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以閱讀打造教師的專業底氣。
(二)優化基礎教研,提高教研效能。學校組織好各學科組全面開展有效教學的研究,尤其是在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各環節如何減負增效,就提高教學效益扎實開展教研活動,利用每周校本教研的機會,組織教師結合《教學基本要求》及有效課堂教學展開研討,定目標、定內容,不斷提高教研水平。
(三)拓展共生教研,做實聯研共建活動。根據聯研共同體工作計劃,我校參加城區學校聯研共同體活動,認真聆聽專家報告,較好地發揮出了名校優勢,為我校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
三、專業提升的活動機制
針對學科組、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班主任等建設多個共同體,逐步找到適合我校教師發展的專業共同體的運作方式,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
(一)學科組共同體。在學校內部,針對特定學科的教師群體,建立一個共同學習、研究、交流和成長的平臺。安排定期的學科組會議,討論教學問題、分享教學經驗、計劃教學活動等,以促進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建立共享機制,以校本資源庫的建設引領教師能夠輕松分享和獲取教學材料、課件、試題庫等資源。
(二)骨干教師共同體。為學校中的核心教師群體提供一個平臺,以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分享經驗和領導教育創新。邀請知名教育專家來校授課,提升骨干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組織定期的交流會議,讓骨干教師分享教學心得、研究成果和面臨的挑戰,從而相互學習和提供支持。鼓勵骨干教師圍繞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問題組成課題研究小組,進行深入探討和實踐探索。建立導師制度,讓骨干教師有機會向全校師生展示他們的教學成果和研究項目。
(三)青年教師共同體。為新入職或經驗較少的教師提供支持性環境,幫助他們快速成長并融入教師團隊。建立青藍工程拜師結對制度,讓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青年教師,提供一對一的輔導和支持。安排青年教師相互觀摩授課,通過同伴評議來提升教學技巧和課堂管理能力。鼓勵青年教師建立個人成長檔案,記錄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和成就,以便進行自我評估和職業規劃。
(四)班主任共同體。為擔任班主任的教師提供共享經驗、相互學習和專業成長的平臺。組織定期的班主任會議,討論班級管理、學生輔導、家校溝通等方面的經驗和挑戰。針對班主任工作中的熱點問題或難點問題,組織專題研討會,提供針對班主任角色的培訓和講座,如班級管理技巧、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規等。
四、專業反省的提升機制
組織教師圍繞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案例研究來探索問題的根源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鼓勵教師寫個人反思日志,記錄教學經驗、成功案例、面臨的挑戰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以便日后回顧和分析。在共同體內部建立一種鼓勵教師定期進行自我反思的氛圍,以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總體來說,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實踐體現了團隊力量,匯聚了科研活動的人氣,激發了教師主動研究的欲望,促進了智慧的碰撞,在全校形成了富有激情、充滿理想、凝聚智慧、放射活力的科研環境和科研機制。通過這些努力,實現鄉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構建有溫度的鄉村學校,成就有情懷的教育者,為鄉村地區的社會進步和繁榮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