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 李夢嬌
【摘要】? 目的? 探討佩普勞人際關系理論在痛風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9月1日-2023年3月1日醫院收治的60例痛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下的全生命周期平臺管理,觀察組在佩普勞人際關系理論的指導下,實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結果? 健康管理干預前,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下降,但觀察組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管理干預前,兩組患者飲食管理、運動與活動、遵醫用藥等3個方面依從性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各項依從性評分均升高,但觀察組患者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管理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和自我概念等4個維度的自我護理能力(ESCA)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各項 ESCA 評分均升高,但觀察組患者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佩普勞人際關系理論在痛風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夠有效降低痛風患者尿酸水平,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
【關鍵詞】? 痛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人際關系理論
中圖分類號? R589.7?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4)11--04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癥性疾病,其形成是由于體內單鈉尿酸鹽在組織中沉積所引起。這種疾病的發生與嘌呤代謝異常和(或)尿酸排泄過程中的障礙有直接的聯系,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血中尿酸水平的升高,即高尿酸血癥[1]。近年來,痛風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我國痛風的患病率為1%~3%,男女患病比例為20∶1,且呈逐年上升和年輕化趨勢[2]。痛風疾病的治療過程比較漫長,需要綜合管理,其中非藥物治療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調查顯示,痛風患者中每年接受醫務人員專業指導的患者不到50%,因此對痛風的規范管理有待加強和提升。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為生命提供集預防、治療、康復、健康管理為一體的醫療資源重組,是實現疾病診治向疾病防控轉變的重要措施,由原來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向促進和改善群眾健康轉變,真正實現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3]。佩普勞(peplau)提出的人際關系理論著重于打造牢固的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聯系。該理論的核心在于通過持續的互動和溝通,建立在護士與患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以滿足患者在健康方面的需求,并協助他們應對和處理健康相關問題[4-5]。本研究將佩普勞的人際關系理論應用于痛風患者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實踐中,效果較好,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9月1日-2023年3月1日醫院收治的60例痛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納入標準:符合《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中對痛風的診斷標準,包括皮膚紅腫、觸痛或壓痛、活動受限等相關癥狀,并且實驗室檢查顯示血尿酸水平異常,影像學檢查確認有尿酸鈉晶體沉積;患者應處于疾病穩定期,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患者應能夠自主完成評估工作。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伴有嚴重并發癥,如糖尿病、高血壓、肺心病、肝腎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缺陷等的患者;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無法進行正常交流的患者。本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對照組患者中,男25名,女5名;年齡45~70歲,平均40.50±6.50歲;病程1~17年,平均10.23±4.25年。觀察組患者中,男27名,女3名;年齡46~68歲,平均40.50±7.20歲;病程2~16年,平均12.23±2.54年。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管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傳統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平臺,對患者在住院期間以及出院后進行持續的隨訪和護理干預。患者在醫院內接受針對痛風的綜合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飲食、運動、睡眠和用藥方面的專業指導。此外,患者還會定期接受血尿酸水平的檢測,以監控病情和治療效果。為了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安排定期隨訪,還向患者提供了健康宣教手冊,線上發布痛風科普教育知識,其中包含了關于痛風管理的重要信息和建議。通過這種傳統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旨在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治療的有效性。
1.2.2? 觀察組? 采用佩普勞人際關系理論指導下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成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干預團隊,由1名個案管理師和4名營養管理師及5名相關責任護士組成。具體內容如下。
(1)認識期:對患者進行自我介紹,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不同的社會背景進行特異性的交流和介紹,盡快與患者拉近距離,建立一定的信任。向患者介紹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平臺服務的主要內容和目的,并告知患者其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直接聯系及負責人,全面負責其出院后的護理問題、疾病隨訪管理、復診服務、專業醫護團隊動態調整治療方案等。
(2)確認期: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運用專業知識與患者協作,共同確立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向患者提供詳盡的指導,涵蓋痛風的日常管理關鍵方面,如合理飲食、適宜運動、充足睡眠、規范用藥、尿酸水平監測以及痛風石的護理等。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況,預防可能出現的護理相關問題。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并為患者提供方便的信息咨詢服務,引導患者逐漸意識到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具備克服困難的潛力。通過定期在信息平臺上舉辦痛風相關知識和疾病管理技巧的在線直播活動,進一步增強患者對疾病管理的認識,激發他們戰勝疾病的決心和信心。
(3)開拓期:在管理平臺的每次直播授課完畢之后,主動征詢患者對于所授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探詢他們是否有任何疑惑或不清晰的知識點。同時,詢問患者是否有其他關于疾病知識方面的了解需求,針對他們的具體健康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解答和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一種積極的、教育性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和認可。鼓勵和幫助患者樹立健康意識,對痛風形成科學正確的認識,以及培養對待疾病治療的恰當態度,并激勵他們將這些態度轉化為實際行動。
(4)解決期:為確保護理目標達成既定標準,需定期評估護理計劃執行情況。面對新問題或挑戰,護理計劃應靈活調整以適應新情況。隨著護患關系加深,護理人員應更關注患者心理狀態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針對知識掌握不足的患者,應提供額外學習機會和針對性指導。通過持續評估與更新護理計劃,確保患者得到最合適的護理,提升滿意度和參與度。
1.3? 觀察指標
(1)尿酸水平:監測患者血尿酸水平,觀察患者干預前后血尿酸水平的變化。
(2)治療依從性評估:主要從飲食管理、運動與活動、遵醫用藥等3個方面對患者的依從性進行評價。采用4級評分法:無法做到為1分;偶爾能做到為2分;基本能夠做到為3分;完全能夠做到為4分。依從性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療配合度越好。
(3)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6](ESCA)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評估。該量表涵蓋自我護理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和自我概念等4個維度,共包含43個條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總分為172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4? 數據分析方法
運用 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較
健康管理干預前,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下降,但觀察組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健康管理干預前,兩組患者飲食管理、運動與活動、遵醫用藥等3個方面依從性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各項依從性評分均升高,但觀察組患者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 ESCA 評分比較
健康管理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和自我概念等4個維度的 ESCA 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各項 ESCA 評分均升高,但觀察組患者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痛風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痛風的治療也日益受到重視,但在臨床治療中,由于時間緊迫,醫生很難詳細、正確地對痛風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溝通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充分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患者在這一過程中較為被動,未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同時,缺少必要的評估機制來監測和改進服務質量;此外,服務內容和方式也缺少統一的規范和管理,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7]。佩普勞的人際關系理論代表了一種創新的交流方式。通過遵循佩普勞提出的4個階段的護患關系發展模型,護理人員能夠更深入地洞察患者的需求,并根據這些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專業支持。這種長期的互動和接觸不僅有助于建立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而且為護理人員提供了實施個性化和全面護理干預的機會,從而促進患者的整體健康和福祉[8]。
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管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對照組;在飲食管理、運動與活動、遵醫用藥等3個方面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自我護理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和自我概念等4個維度的 ESCA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佩普勞的人際關系理論不僅關注患者的生理健康,也同樣重視患者的心理需求。以佩普勞的人際關系理論為基礎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著重于人際互動的質量和深度,通過患者與護士共同參與護理目標的設定和實現,促進雙方共同努力實現這些目標。這種互動不僅幫助患者吸收和應用相關知識,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內在動力,從而提升了治療的依從性[9]。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該理論有助于優化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實現雙方的共同目標。在理論的認識期、確認期、進展期和解決期等各個階段,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心理狀態,提供相應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預防疾病惡化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0]。此外,該理論還滿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促進了患者的良好遵醫行為,并幫助患者逐步減少對醫護人員的依賴,從而增強了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并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佩普勞人際關系理論在痛風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夠有效降低痛風患者尿酸水平,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
4? 參考文獻
[1] 鄧雪蓉,王昱,張卓莉. 2016 年痛風治療理念和治療建議的更新[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7, 37(3): 217-220.
[2] 郭凱鋒, 陳海冰. 高尿酸血癥痛風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15,7(9):581-584.
[3] Day RO,Frensham LJ, Nguyen AD,et al.Effectiveness of an electronic patientcentred self-management tool for gout sufferers: A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rotocol[J].BMJ open,2017, 7(10):17281.
[4] Kuo? CF,Grainge MJ,Mallen C,et al.Rising burden of gout in the UK but continuing suboptimal management:A nationwide population study[J].Ann Rheum Dis,2015,74(4):661-667.
[5] 李玲.推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N]. 中華工商時報,2020-09-17(3).
[6] 黃紅玉,吳瑾,羅碧如,等.基于 Peplau人際關系理論的出院計劃在兒童Ⅰ型糖尿病的 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8,26(9):1006-1109 .
[7]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2016? ?中國痛風診療指南[J].浙江醫學,2017,39(21):1823- 1832.
[8] 姜雪蓮, 白國欣,鄭新英,等,延續護理對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治療依從性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7,103(46):436-437.
[9] 張海燕, 陳燕君,李晶晶,等.基于思維導圖的認知行為干預對 COPD? ?患者治療依從性與生 活質量的影響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 ,17(3):87-90.
[10] 葉丹,王鳳英,劉祚燕.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影 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8,38(2):337-383.
[2024-01-1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