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曉琳
導讀:幼小銜接作為教育跨階段領域問題,關注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銜接。當前,幼小銜接研究逐漸成為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相關理論和實踐廣泛發展。研究人員認為,幼小銜接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和認知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也為教育政策和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在幼小銜接研究中,關注的焦點主要包括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課程銜接、教學方式銜接、能力培養銜接等方面。研究表明,幼小銜接對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自信心和學習動機的提升。
一、課程游戲化的理論基礎
(一)游戲化教育概述
游戲化教育是一種基于游戲設計原則和技術,將游戲元素融入教育過程的方法。游戲化教育致力于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并且能夠促進學習者的參與度和專注度。據克里斯蒂(Christy)和維爾(Wier)2016年的研究,游戲化教育充分利用游戲的時間概念、游戲中的獎勵機制、游戲規則等元素來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
在游戲化教育中,教育者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設計相應的游戲化形式,并引入游戲化元素,如游戲化任務、排行榜、成就系統等。游戲化教育強調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滿足感,使學習者面對挑戰時更加愿意投入和鉆研。同時,游戲化教育還注重在游戲化設計中融入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充分考慮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二)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
繪本作為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中常見的教學資源,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潛在的教學價值。研究表明,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繪本以其鮮明的色彩、有趣的情節、生動的形象等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繪本展現的世界和情感充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產生認知共鳴和情感共鳴,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其中。
2.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
繪本中豐富的情感元素有助于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繪本中塑造的角色形象、情節設置等都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情感態度的品質培養,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觀向善的人生態度。
3.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
繪本中的語言表達和敘事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通過閱讀繪本,學生能夠接觸到豐富多樣的語言材料,激發語言興趣,拓展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語感。繪本在幼小銜接課程設計中的運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為課程游戲化下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的策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支持。
二、課程游戲化在幼小銜接中的應用與特點
(一)幼小銜接中的游戲化教學模式
課程游戲化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強調將學習內容融入到游戲化的情境中,通過游戲化設計和體驗來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在幼小銜接的教學過程中,游戲化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游戲任務,激發幼兒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促進他們的認知和情感發展。通過游戲化教學模式,幼小銜接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活躍和生動,有助于引導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實際應用中,幼小銜接的游戲化教學模式通常包括角色扮演、游戲化任務設計、關卡挑戰等元素。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進行互動演繹,從而深入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內心。游戲化任務設計則通過設定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任務,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卡挑戰的設置能夠讓學生逐步完成任務,克服困難,獲得成就感,提升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因此,幼小銜接中的游戲化教學模式不僅加強了學習內容的吸引力,還促進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認知發展。
(二)課程游戲化對幼小銜接的促進作用
課程游戲化作為教學模式,對幼小銜接起到了促進作用。首先,課程游戲化為幼小銜接創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游戲化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習興趣。對幼小銜接學習者來說,這種積極的學習氛圍能夠降低他們的焦慮感,增強學習狀態的積極性。
課程游戲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設定游戲任務、挑戰和獎勵機制,學生可以在游戲化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嘗試、探索,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激發內在學習動機。這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幼小銜接過程中的主動學習性和自我調節能力。課程游戲化能夠促進幼小銜接學習者的情感認知發展。在游戲化的情境中,學生往往需要處理情感沖突、解決問題,從而提升情感認知水平。同時,游戲化的教學設計也能夠引導學生從游戲中獲得情感體驗,增強情感認知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有利于促進幼小銜接學習者的全面發展。
(三)幼小銜接中的繪本應用策略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繪本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小銜接中,繪本應用策略主要包括情境模擬、情感引導和認知拓展。首先,利用繪本進行情境模擬,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故事情節和人物內心世界,激發想象力和體驗能力,促進情感認知的發展。其次,通過繪本情節中的情感引導,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共鳴和情感體驗,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情感,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最后,繪本中豐富的故事內容和角色形象可以拓展學生的認知領域,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和認知升級。
課程游戲化對幼小銜接的促進作用在于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情感認知發展。繪本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應用策略則是通過情境模擬、情感引導和認知拓展,進一步促進幼小銜接的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小銜接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游戲化教學活動和繪本教學內容,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繪本在幼小銜接課程設計中的運用
(一)繪本選材與編排
在幼小銜接課程設計中,繪本的選材與編排是至關重要的。首先,繪本的選材應當符合幼小銜接課程的內容要求,包括語言、情感和認知等多方面。其次,繪本的編排應當和幼兒和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相適應,確保內容能夠順利傳達和被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根據幼小銜接階段的教學目標和策略,有針對性地選擇和安排繪本,提供充分的語言、情感和認知刺激,促進幼小銜接課程的順利進行。最后,繪本的選材與編排還應當注重跨學科的整合,打破學科間的界限,使幼小銜接課程更具有連貫性和系統性。因此,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幼小銜接的課程特點和幼兒的認知發展需求,精心設計課程內容,確保繪本在幼小銜接課程設計中的有效運用。例如,在進行幼小銜接活動時,教師可以選擇《我變成一只噴火龍了》進行教學。繪本講述了一只噴火龍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的故事,小男孩希望自己變成一只噴火龍,但是他看到周圍其他小朋友都很害怕。他嘗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成功,決定去找噴火龍。在這期間,噴火龍也很害怕小男孩會傷害到自己。然而小男孩并沒有放棄對噴火龍的訓練,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噴火龍趕走了其他小朋友。最后噴火龍和小男孩成為了好朋友。在這本繪本中,故事情節非常生動有趣,充滿童趣。在學習過程中,幼兒能通過認真觀察、仔細傾聽等方法深入地了解繪本內容,從而激發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繪本在語言與情感培養中的應用
繪本在幼小銜接課程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語言與情感培養方面更是不可或缺。首先,繪本中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如韻律感、語音韻律、形象思維等,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的提升。其次,繪本中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情節設置,能夠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提升幼兒對情感情緒的表達和認知能力。最后,適當的情感教育和情緒引導也是繪本在幼小銜接課程設計中的重要應用之一。
繪本在語言和情感培養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借助各種教學策略,包括情境再現、情感引導、情感聯接等,創設有利于語言和情感發展的教學環境和情境,引導幼兒在故事中體驗、表達和理解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情感內涵,從而促進幼小銜接課程的有效實施,提升實際效果。
(三)繪本在認知能力培養中的運用
繪本在幼小銜接課程設計中的運用還涉及認知能力培養。首先,繪本作為一種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的教育工具,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認知能力的提升。其次,繪本中的各種情節和角色設計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其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最后,繪本中的主題和故事情節可以拓展幼兒的認知領域,豐富其文化知識和認知經驗,為幼兒的認知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刺激和支持。
四、教師在課程游戲化下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的角色定位與培訓
(一)教師角色轉變與定位
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教師在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轉變至關重要。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扮演著權威教育者的角色,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學生的聽從。然而,在課程游戲化的教學環境中,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伙伴。教師不再簡單地傳授知識,而是扮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游戲化活動、激發學生情感認知的重要角色。教師需要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更好地適應課程游戲化的教學環境。
教師要給幼兒提供一個充分展示想象力的平臺,給予幼兒充分表達想法的機會,讓幼兒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例如,在閱讀繪本《我是一只小白兔》時,教師可以讓大班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為小白兔設計故事情節。在講到小白兔在小河邊的遭遇時,幼兒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力來講述故事情節。又如,在閱讀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想象“爺爺一定會有辦法”的情境。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師培訓策略
針對教師在課程游戲化下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的角色定位與轉變,有必要設計相應的培訓策略。首先,教師需要接受課程游戲化教學、幼小銜接和繪本運用的專業知識培訓,提升綜合素養和跨學科能力。其次,教師需要接受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以及小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提升情感認知教育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再次,教師需要接受問題解決能力培訓,更好地應對幼小銜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挑戰和問題。最后,教師培訓還應重點關注教師的繪本運用能力和故事情節設計能力。教師需要學習如何選擇適合幼小銜接的繪本作為教學材料,掌握如何設計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和情感認知體驗。這些培訓將有助于提升教師在課程游戲化教學環境中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教師在幼小銜接中的實際操作與反思
首先,教師在幼小銜接中的實際操作需要結合課程游戲化的特點,充分發揮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繪本故事情節的解析和角色扮演,活躍課堂氛圍,促進情感認知發展。同時,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的情感認知變化進行觀察和記錄,為幼小銜接的評估提供客觀的數據支持。
其次,教師還需要在實際操作中不斷進行反思,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提升實際操作水平,更好地發揮教學作用,推動幼小銜接工作的持續開展。
最后,教師在課程游戲化下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的角色定位和培訓是幼小銜接的關鍵環節。通過專業的培訓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教師能夠更好地適應課程游戲化的教學環境,為幼小銜接提供有力支持。
五、未來發展趨勢與研究方向
(一)教學設計與評估工具的創新研究
未來研究可以著重探討課程游戲化下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的教學設計與評估工具的創新,多角度、多層次地挖掘游戲元素與繪本教學的融合路徑,以及如何科學評估幼小銜接課程的效果,并探索出更多適合幼小銜接的評估工具。
(二)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實踐的深度研究
未來研究可以側重于探索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和繪本教學實踐情況,考察教師面臨的挑戰和需求,并提出針對性的教師培訓與發展建議,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和專業素養。
(三)跨學科合作與應用拓展研究
未來研究可以致力于跨學科合作,拓展研究課程游戲化下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在不同學科領域中的應用,拓展繪本教學的邊界,促進幼小銜接課程的多維發展。同時,通過跨學科合作,探索繪本與游戲化教學的融合路徑,構建更為完善的課程游戲化下利用繪本開展幼小銜接的研究框架。
六、結語
在未來的實踐中,我們將繼續探索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的運用,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我們也將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技能,更好地服務于幼小銜接工作。此外,我們還將深入研究繪本教學的評價機制,以期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