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鮑比(John Bowlby 1907-1990年),英國發展心理學家,杰出的兒童精神病學家。鮑比最著名和持久的研究,是為嬰兒及其照料者的依附模式尋求理論,他在1950年提出了依戀理論。他將心理分析、認知心理學和進化生物學等學科統合在一起,糾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對童年經歷的過分強調和對真正創傷的忽視。
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中的“依戀”指的是個體與一個特定的人的持續聯系,這個特定的人是當孩子或者個體感到脆弱或需要保護時就會去尋找的那個人(照料者)。依戀是撫養者與被撫養者之間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結。個體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嬰兒和兒童需要體驗到與母親(或長期的代養母親)的溫暖、親密和持續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獲得滿意和享受。個體的依戀類型或模式對其人生的影響重要而久遠,它制約認知能力的發展,左右人格特質的形成,影響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社會功能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