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楊志前 趙繼永
[摘要] 全面推進實施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是解決新時期教育發展主要矛盾、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有效途徑。目前,城區小學在課后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教師服務能力、評價體系建設等領域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為了更好地提升城區小學課后服務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教師課后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學校課后服務管理體系、構建科學的課后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是關鍵。
[關鍵詞] 城區小學;課后服務;質量提升;策略
《城區小學課后服務的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是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重點課題,筆者作為課題組核心成員,課題研究實施一年多來,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文獻研究和實踐研究。調查研究顯示,城區小學課后服務總體水平普遍不高,主要表現為活動形式單一、課程資源匱乏、教師服務能力低下、管理缺乏系統等,嚴重影響學校課后服務質量的提升。鑒于此,課題組通過反復研究論證,提出具體對策和建議,初步形成城區小學提升課后服務質量的途徑與策略。
一、聚焦隊伍建設,打造課后服務教育團隊
課后服務是一種新型教育形態,承擔著育人的使命。抓好課后服務,教師是關鍵,打造一支滿足課后服務需求的教育隊伍更是關鍵。從調研情況看,服務教師專業能力不高,不能更好地滿足課后服務教學需求。近年來,雖然學校經常性開展教研活動和師資培訓,但主要以常態課堂為主,對課后服務的研究較少,偶有提及,但不系統、不深入、不充分,收效甚微。因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提高教師課后服務能力迫在眉睫。筆者結合研究實際,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借助外力,著眼“引進來、走出去”
培訓是提升教師課后服務能力的有效手段。課后服務和常態課堂一樣,都是實現“教”與“學”的平臺,教師能力素養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學校要建立“引進來”的長效培訓機制。學??沙浞纸柚饨缳Y源,邀請教育專家來校講課,解讀“雙減”政策、課后服務政策等,尤其要將課后服務、教學方法作為長期培訓的內容。通過充分闡釋課后服務與課堂教學之間的內在關聯、課后服務與學生健康成長之間的內在關聯,讓教師真正明白“雙減”背景下實施課后服務的重要意義,對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積極作用,從思想上加深對課后服務的認識。另外,要建立“走出去”的長效學習機制,分批組織教師外出學習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升課后服務能力。
(二)用好內力,突出“抓校本、強研訓”
最有效的教研就是教師教學實踐。校本教研是伴隨教師時間最長,能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教研形態。學校應把課后服務課程開發、教學教法、活動設計、具體實施等納入常態化校本教研,形成長效機制,讓教師在課前準備、活動實施、課后總結反思中不斷形成自覺。要開展課后服務集體備課,研究課后服務活動規律,提升課后服務質量。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課后服務各類問題,提升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拓展課后服務課程資源開發途徑,徹底打破僅依靠藝體學科開發課程資源的局限性,將課后服務課程拓展至各學科、各領域,形成用之不竭的課后服務課程資源。要強化監督檢查,用好監督、考核兩把尺子,建立定期評估反饋機制,分階段評估反饋,通過嚴格檢查、及時反饋、科學考核來激發教師提升課后服務能力。
(三)多元助力,聚焦“多領域、多渠道”
學校可整合智慧校園、數字校園、公眾號等資源,建立課后服務教學教法交流學習平臺,使教師不斷學習課后服務先進管理模式、教學教法,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共用,開闊教師視野,幫助其提升課后服務能力。另外,可發揮城區小學周邊社會資源優勢,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社會資源,定期組織教師參觀學習,探索新的教學教法,將其運用到課后服務活動中,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課后服務需求。充分發揮家長參與和監督的作用,聽取家長意見,不斷完善課后服務內容。
二、聚焦機制建設,構建課后服務管理體系
課后服務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面廣,管理難度大。要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形成課后服務系統管理體系是關鍵。筆者結合研究實際,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構建學校課后服務管理體系。
(一)緊盯素養提升,科學制定管理目標
要構建課后服務管理體系,科學制定管理目標是第一步,有目標才有方向。相關政策已對課后服務目標做了明確,一是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二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制定課后服務管理目標,要做到“四個必須”:必須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服務,必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堅持五育并舉總方針,必須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和個性化成長。這“四個必須”要具體體現到管理體系各項舉措、各個環節、各個領域中。因此,學校在制定管理目標前要認真學習有關政策法規,準確把握政策方向,確保管理體系目標與政策規定目標一致。另外,要確保目標的統攬性,各項措施要為實現目標服務,防止表面化、形式化。
(二)聚焦制度建設,優化健全管理體系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面對課后服務這一新型教育形態,健全的管理體系是保障。課后服務涉及方方面面,如學生管理、教師管理、課程管理、活動管理等,這些都是建立課后服務管理體系需要充分考慮的事項。首先,要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學校要結合實際,把學生安全、學習、紀律等作為學生管理的重要內容。如安全方面要考慮課堂安全、活動安全、學生出勤情況、離校安全、食品安全、應急防范等,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做到因地制宜,緊密聯系實際。又如,紀律方面要重點關注學生出勤、紀律等情況,用嚴格的紀律約束學生行為。其次,要建立健全教師管理體系。一方面,落實“彈性上下班”制度。對于沒有課后服務任務的教師,完成當日教學任務后,可靈活安排下班時間;有課后服務任務的教師繼續開展課后服務活動。實行“彈性上下班制”有利于減輕教師課業負擔,調動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教學業務管理。學校對課后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質量、安全管理等要做明確規定,并及時公開。承擔課后服務的教師,除了按時上下課、管理好學生安全外,還要著重做好課前準備、活動實施、總結反思等工作,做到準備精心、組織有序、思路清晰、實施有力、效果明顯。學校要加大檢查力度,將檢查結果納入考核。再次,要建立健全課程管理體系。要以學生個性發展為“主線”,量身設置課后服務活動。可根據年齡特征開設課程內容,如小學一、二年級以活動為主,可開展游戲、體育鍛煉、繪畫等活動;小學中高年級以素質拓展為主,可開展科技、書法、勞動實踐、籃球、跆拳道等活動。也可根據興趣特長跨班級開展活動。將學生分為低年段(一至二年級)、中年段(三至四年級)、高年段(五至六年級),課后服務第一個小時為作業輔導,第二個小時為跨班活動。作業輔導完成后,學校提供活動菜單,學生自由選擇活動項目。也可靈活設置時間,實行學生“彈性離?!敝疲山梃b南京市學生離校管理模式,將課后服務劃分為三個時段:第一時段為正常放學時間,不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離校。第二時段為自主學習時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完成當天家庭作業,一二年級無書面作業,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主練習,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中高年級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查漏補缺。另外,教師可利用第二時段為學困生輔導課業。第三時段為個性化服務活動,主要開設文體類、科技類、生活實踐類等課程。
(三)突出部門聯動,形成齊抓共管格局
課后服務是一項系統性、持續性工程,體系復雜,需要齊抓共管,才能更好實施。學校要結合實際,做好部門分工,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學校課后服務工作。例如,學校負責統領各項工作,教務處負責課后服務課程開發、教學研究、監督檢查等,總務處負責后勤物資保障和財務結算,少先隊負責社團活動指導開展,班級負責本班課后服務日常事務等。要建立家校社協同管理機制,明確學校、家庭、社會職責,三位一體共同推進學校課后服務各項工作。
三、聚焦評價反饋,建立課后服務評價體系
(一)以五育并舉為總方針,轉變傳統的教育評價觀念
2021年《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出臺,提出教育評價要貫徹落實“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去除單一的靠分數評價學生體制和僅憑借學歷用人的人才評價機制,才能真正從源頭減負、落實“雙減”。這就要求學校在開展課后服務時要提供豐富的活動內容,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的內容,把課后服務作為推動五育并舉的重要途徑。
(二)多元主體參與,完善課后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從課后服務質量出發,參考美國教育評價家斯塔弗爾比姆倡導的CIPP評價模型、課后服務質量評價相關文獻中的指標體系構建、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關于課后服務方面的文件作為參考依據,科學構建城區小學課后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城區小學開展課后服務的質量進行評價,通過找出學校課后服務不足之處,可以使學校課后服務水平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目前,城區小學在實施課后服務上還存在諸多困難與挑戰,但總體形勢是好的,只要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充分認識到開展課后服務的重要性,努力提升教師課后服務能力,建立健全課后服務管理體系,城區小學課后服務質量將會得到明顯提升,從而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2022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城區小學課后服務的實施現狀與對策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022A031)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周立群,王建峰,李尚生.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
[2]李希貴.學校如何運轉[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9.
[3]徐世貴,徐佰剛.有效校本研修的策劃[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楊 斌?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中小學高級教師。
楊志前?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畢節三小。中小學高級教師。
趙繼永?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畢節十二中。中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