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通過對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的分析提出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偵查監督意識、加強協作配合等措施,旨在提高偵查監督工作的整體水平,更好地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穩定。
[關鍵詞]刑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職能完善
[中圖分類號]DF793?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5.005
刑事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承擔著重要的偵查監督職能,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制度不完善、偵查監督意識不高等原因,偵查監督職能的發揮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完善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以更好地履行其職責,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穩定。
一、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概述
(一)刑事檢察機關的定義和職責
刑事檢察機關是負責刑事案件審查起訴和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其職責在于保障法律的正確實施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刑事檢察機關需要對偵查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進行審查起訴。在審查過程中會對案件的證據、事實和罪名進行全面核實,確保起訴條件符合法律規定,一旦確認案件可以起訴,檢察機關將代表國家向法院提起公訴,確保被告人受到公正的審判。[1]
其次,刑事檢察機關還承擔著對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監督的職責。這種監督旨在確保偵查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防止偵查過程中出現濫用職權、侵犯人權等違法行為,及時發現并糾正偵查機關的不當行為以確保案件的公正處理。此外,刑事檢察機關還負責對審判機關的審判活動進行監督,會密切關注審判過程,確保審判機關依法進行審判,糾正任何違法行為或不正當行為,防止審判權的濫用、維護司法公正。
最后,刑事檢察機關還負責對執行機關的執行活動進行監督。這種監督旨在確保執行機關依法執行刑罰,防止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濫用職權、侵犯人權等違法行為,可以保障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刑罰執行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二)偵查監督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偵查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的監督,其目的在于確保偵查活動的合法性,防止偵查機關濫用職權、侵犯人權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同時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通過偵查監督,檢察機關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促進偵查機關嚴格依法辦案,提高案件辦理的質量和效率,確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確實施。[2]其內容主要包括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全面監督,包括立案、偵查程序、強制措施等各個環節,確保其合法性;對偵查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防止偵查人員濫用職權、實施刑訊逼供等違法行為;對偵查機關的取證活動進行監督,確保證據收集、固定和保全的合法性、客觀性和全面性;對涉案財物的處理進行監督,確保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的合法性和涉案財物的合法處理。其方法主要包括通過審查案卷材料、調取證據等方式,對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深入了解和監督;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律師進行交流,了解偵查活動是否存在違法行為;聽取被害人、證人等的陳述,全面了解偵查機關的取證活動是否合法;針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及時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檢察建議書等文件,對偵查機關進行糾正和指導;與偵查機關進行溝通協調,促進雙方之間的理解和合作,提高偵查機關依法辦案的意識和能力。
二、刑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職能的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
(一)法律依據
刑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職能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行使下列職權:依照法律規定對有關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對刑事案件進行審查,批準或者決定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對刑事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對決定提起公訴的案件支持公訴等;該法還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違法行為,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也對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作出了明確規定,例如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準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同時還對監獄、看守所等執行機關的執法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發現違法行為應當通知執行機關予以糾正。
(二)制度保障
1.法律法規體系:刑事檢察機關行使偵查監督職能的依據是《憲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對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進行了明確規定,為刑事檢察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提供了法律保障。
2.組織機構建設: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各級檢察機關設有刑事檢察部門,專門負責刑事案件的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等工作,以及履行偵查監督職能;同時,檢察機關內部還有相應的監督機制,以確保偵查監督職能的正確行使。
3.辦案機制:刑事檢察機關在行使偵查監督職能過程中,建立了完善的辦案機制,例如對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等案件實行辦案責任制,確保案件質量;同時,檢察機關還通過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偵查取證等方式,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作配合,提高辦案效率。
4.內部監督機制:檢察機關內部設有紀檢監察部門,負責對檢察人員的紀律作風、執法行為等進行監督;同時,上級檢察機關也會對下級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確保工作依法合規進行。
5.外部監督機制:除了內部監督外,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還受到外部監督,例如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判,對確有錯誤的判決和裁定依法進行糾正;同時,社會各界、新聞媒體等也會對刑事檢察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促使檢察機關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三、完善刑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職能的建議和對策
(一)強化偵查監督意識,提高監督能力
強化偵查監督意識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首先,加強法律法規學習是基礎。偵查監督人員需要深入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對偵查監督的法律規定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定期組織學習、培訓、研討等活動,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和業務水平,樹立正確的監督觀念,明確偵查監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完善監督機制是關鍵。建立健全偵查監督工作機制,明確監督的范圍、程序和標準,完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機制,加強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等部門的溝通協調以形成監督合力,并加強對下級檢察機關的指導和監督,確保偵查監督工作得到有效執行。
然次,提高辦案能力是核心。加強實踐和經驗積累,提高在審查案件、調查取證等方面的能力,通過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方式,提高判斷和應對復雜案件的能力。引進科技手段提升偵查監督能力也不可忽視,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案件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提高準確性和效率。
此外,建立考核評價機制能夠激發工作積極性。建立健全偵查監督工作的考核評價機制,對偵查監督人員的辦案質量、工作效率等進行全面評價,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激發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偵查監督能力的提升。
最后,樹立正確的監督意識。明確偵查監督對于保障人權、維護司法公正、提高案件質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偵查監督人員要始終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獨立行使偵查監督職權。只有樹立了正確的監督意識,才能更好地履行偵查監督職能,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穩定。
(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偵查監督職能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是提高監督能力的重要一環,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才能保證制度建設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避免出現漏洞和矛盾。
首先,需要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全面梳理,識別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針對性地進行修訂和完善,包括明確偵查監督的范圍、程序和標準,為偵查監督工作提供更為明確、具體的法律依據。
其次,強化對偵查監督工作的監督和制約,確保其公正性和合法性。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投入,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的清理和廢止機制,確保法律法規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最后,加強立法監督,對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廢止進行全程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確保偵查監督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應當加強程序保障方面的法律規定,如建立偵查監督聽證制度、允許相關當事人參與聽證并發表意見、完善偵查監督的復議和上訴機制,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救濟途徑。
(三)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偵查監督工作
加強制度建設對于完善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可以確保偵查監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提高工作的規范性和公正性。
首先,需要完善線索移送和案件審查機制,建立嚴格的線索移送程序,確保刑事案件的線索能夠及時、準確地移送到檢察機關;完善案件審查制度,確保每個案件都能得到及時、公正、準確的審查;制定詳細的審查標準和流程,規范審查行為,提高審查質量。
其次,需要強化調查取證工作,制定詳細的調查取證程序和規范,確保偵查監督人員能夠合法、有效地進行調查取證工作;建立調查取證的質量控制機制,對調查取證工作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和評估。
然次,加強內部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制定詳細的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有序進行;建立工作考核和獎懲機制,激勵偵查監督人員更好地履行職責;定期組織內部培訓和學習活動,提高偵查監督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
最后,完善外部監督機制也非常重要,建立健全的外部監督機制,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建議;定期向社會公開偵查監督工作的情況和成果,增強透明度和公信力;設立舉報、投訴渠道,及時回應和解決社會關切的問題。
(四)加強協作配合,形成監督合力
通過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可以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還有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刑事案件中的問題,避免出現漏洞和失誤。
首先,要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作配合。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著不同的職責,但共同的目標是打擊犯罪、保障人權,因此雙方應該加強協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等方面的機制,共同提高偵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其次,要加強與人民法院的協作配合。檢察機關與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分別承擔控訴和審判的職責,但兩者的工作是相互銜接、相互配合的,因此雙方應該加強溝通協調,建立聯席會議、信息通報等方面的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刑事案件中的難點和問題。
最后,要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例如與法醫鑒定部門、技術偵查部門等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取證效率和質量;與其他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等加強協作配合,共同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
四、結語
完善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協作配合、強化偵查監督意識等措施,可以更好地發揮刑事檢察機關的偵查監督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為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付盾,張義清.檢察語境下法律監督的范疇闡釋與功能展開[J].社會科學家,2023(3):100-106.
[2]張相軍,馬睿.檢察機關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的理論與實踐[J].法學評論,2023,41(6):14-25.
作者簡介:劉慶邦(1977.9-),男,漢族,河南夏邑人,本科,工程碩士,三級檢察官助理,四級主任科員,研究方向:刑事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