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澤玉(1996—),男,碩士,遼寧財貿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文章旨在探討黨史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策略。黨史教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意識的重要課程。文章首先介紹了黨史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要性。其次,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的問題,如課程缺乏系統性與深度性、教材選取不當、教師授課方法不合理以及學生參與度不高等。最后,結合相關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了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策略,并提出了未來進一步研究和實踐的方向與建議。本研究對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黨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15-0164-04
一、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要性
在當今社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設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而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黨史知識的了解與認同,還能夠提升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榮譽感,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因此,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增強學生對黨史知識的了解與認同
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的融入,不僅僅是為了增強學生對黨史知識的了解與認同,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黨史,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黨史作為一部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從創建到發展壯大歷程的重要文獻,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寶貴經驗,對于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歷史、把握時代脈搏具有重要意義。[1]
通過系統學習和深入研究黨史,可以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如何應對并取得勝利。這些歷史事件和經驗都是寶貴的資源,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現實意義。通過對黨史的深入研究,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和不畏犧牲的精神,并從中汲取奮斗精神、認知責任擔當。同時,深入研究黨史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黨的優良傳統和光輝歷史。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光輝歷史的政黨,其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一系列思想、原則和作風,都是今天所需要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通過學習黨史,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戰斗力,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地位的認同感。[2]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價值觀沖擊和思想困惑。而黨史作為一部集體記憶的歷史寶庫,可以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和堅定的信仰。
首先,通過學習黨史,學生可以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初心是為人民服務。這種奉獻精神與學生追求個人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目標相呼應。同時,黨史中涵蓋了許多偉大事件和英雄事跡,這些故事激勵著學生追求崇高理想、勇往直前;其次,通過分析歷史事件和偉大人物的經驗教訓,學生可以從中獲取寶貴的智慧和啟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許多重大轉折點和錯誤決策,這些教訓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判斷力和決策能力至關重要。當他們面臨困境或者做出選擇時,能夠借鑒歷史經驗,避免重蹈覆轍;最后,黨史教育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黨的理論體系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對這些理論和價值觀念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并在實踐中踐行這些價值觀。[3]
(三)提升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榮譽感
融入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不僅是為了傳承黨的歷史,更重要的是通過黨史教育來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榮譽感。作為黨領導下取得輝煌成就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黨史承載著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其能激發學生對祖國的深情厚誼。
通過學習黨史,學生可以深刻領悟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逐漸走向繁榮富強,從被列強欺凌到贏得尊嚴與權益。這種深入了解將使學生對祖國有更加真摯的情感和無限的敬意,進而激發起他們投身于祖國建設、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意識。同時,學習黨的優秀傳統和先進事跡也能夠激勵學生追求卓越、爭做時代新人。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共產黨人以身許黨、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了崇高的榜樣。黨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而奮斗,為人民幸福、國家富強而努力。學生通過了解這些先進事跡,能感受到時代的責任和使命,明白自己肩負著實現個人價值與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4]
(四)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學習黨史,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一系列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質,這些精神內涵值得學習與借鑒。
首先,堅定信仰是黨史中一種重要的革命精神。在黨史中,可以看到無數共產黨人對于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仰,他們始終不渝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并為之奮斗終身。這種堅定信仰不僅是他們戰勝艱難險阻的動力,更是他們始終保持初心、守正出發的根本所在。將這種堅定信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信仰方向,并從中汲取力量。其次,無私奉獻也是黨史中體現出來的一種崇高道德品質。在黨史中,可以看到許多共產黨人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毫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用無私的奉獻精神詮釋了什么叫作為人民服務的真正含義。通過學習黨史中的感人故事,可以激發學生內心深處對于社會公益、為他人付出的渴望,并引導他們將這種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5]
綜上所述,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黨史知識的了解與認同,還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榮譽感,以及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通過黨史教育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培養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二、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的問題
黨史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在推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缺乏系統性與深度性
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呈現,往往是零散而無序的,缺乏應有的系統性和深度性。由于教學課時的限制和教學內容的繁多,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只能對黨史進行簡略的提及,而無法對其中的歷史事件、人物以及背后的深層意義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這導致學生對黨史的掌握僅僅停留在表面,對其中的精神內涵和歷史價值知之甚少。
黨史教育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中,往往被視為一個孤立的模塊,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內容相脫節,沒有形成有效的知識融合。這種孤立的教學模式,不僅削弱了黨史教育本身的豐富性和厚重感,也限制了學生對于黨史的深入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長此以往,這無疑會影響黨史教育的整體效果,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教材選取不當
在黨史教育的教材選擇上,確實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些教材的內容過于簡化,或者只側重展現黨的光輝形象,卻忽視了黨史本身所蘊含的多面性和復雜性。這種片面化的處理方式,可能會使學生對黨史的了解變得片面,甚至歪曲。學生可能因此而缺乏對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和時代變遷的深入把握,無法真正理解黨史的深厚內涵。
另外,有的教材內容未能及時更新,不能及時吸納黨史教育的最新成果和研究進展。這會導致教學內容與當前時代嚴重脫節,讓學生難以接觸到最前沿的黨史知識和理論。這種情況亟須改善,以確保黨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三)教師授課方法不合理
教師在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過程中,授課方法不夠合理,一些教師過于依賴傳統的講授方式,缺乏創新性和互動性,導致教學過程單調乏味。另外,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有效互動,無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和思考,限制了學生對黨史教育的深入理解,忽視了思考能力的培養。
(四)學生參與度不高
一方面,在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學生的參與度普遍較低。部分學生對黨史教育缺乏興趣,認為其與自己的專業關系不大,難以產生共鳴。另一方面,教學環境和氛圍的限制也影響了學生的主動參與,例如大班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個體表達和互動機會相對較少。這種情況下,學生對黨史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的認識程度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著缺乏系統性與深度性、教材選取不當、教師授課方法不合理和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措施,例如加強教師培訓、提供多樣化的教材資源、推動互動式教學模式以及積極營造學生參與的教學環境等,以提高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實際效果。[6]
三、解決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黨史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通過一系列對策與建議來確保其融入課程體系,提高教學效果。本章將從完善教材體系、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以及加強學生參與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一)完善教材體系,確保系統性與深度性
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提高黨史教育的教學效果。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旅游景點,親身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增強學生對黨史的實際感知和情感認同。同時,可以開展黨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最后,為了進一步推進黨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融入,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高校應加大對黨史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和培訓機會,培養更多專業素養高、教學水平優秀的黨史教育教師。同時,還應加強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黨史教育的評價機制,促進黨史教育的全面發展。[7]
(二)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改進授課方法
為了更好地融入黨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需要提升專業素質,改進授課方法。首先,教師應加強對黨史教育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他們可以參加相關的培訓班、研討會,深入了解黨史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參與學科研究,提升自己在黨史教育領域的學術造詣,為學生提供更加深入的知識和思考。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講座、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講座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通過生動的語言、豐富的事例和精彩的講解,將黨史教育的內容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小組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批判思維能力,通過互動交流,學生可以深入思考和理解黨史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案例分析是一種具體而生動的教學方法,通過分析實際案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黨史教育的實踐價值和應用意義。
(三)加強學生參與,激發主動學習能力
為了使黨史教育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加強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其主動學習能力。一方面,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使學生親身感受黨的歷史和革命精神。在紅色教育基地,學生可以近距離接觸黨史的實物和文物,通過親身體驗,更好地理解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主題班會是一個集中討論和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分享自己對黨史的理解和感悟,從而激發其他同學的興趣和思考。另一方面,可以設置課堂討論環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享觀點,促進學生們的思考和交流。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具有挑戰性和深度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探索欲望。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或辯論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相互啟發,不僅加深對黨史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8]此外,還可以組織一些黨史知識競賽和講座等活動,激發學生對黨史教育的興趣和熱情。通過舉辦黨史知識競賽可以增加學生對黨史的學習積極性,采用競爭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講座活動則可以邀請專家學者或黨史研究者來校園舉辦講座,為學生深入解讀黨史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思考角度。
通過以上形式的參與和活動,學生將更加主動地投入黨史教育中,加深對黨史知識的理解和體驗,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黨史素養,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為其成長和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綜上所述,要解決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問題,需要完善教材體系,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加強學生參與感,激發其主動學習能力。只有通過這些對策與建議的實施,才能夠確保黨史教育能夠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并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功能和價值。這將有助于培養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9]
四、結語
黨史教育作為一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將黨史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結合,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黨的歷史、黨的偉大成就以及黨的領導核心思想等內容。文章提出的策略包括完善教材體系,確保系統性與深度性;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改進授課方法;加強學生參與,激發主動學習能力等方面。通過這些策略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對黨的認同感,為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紫娟. 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探析[J]. 大慶社會科學,2022(03):140-143.
[2] 蔣家勝.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強化黨史學習教育的時代價值與實施路徑[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21(04):3-9.
[3] 王娜. 百年黨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研究[J]. 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11):6-8.
[4] 龔雅麗. 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路徑探析[J]. 才智,2023(07):25-28.
[5] 姜肖,王蕾.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黨史教育的途徑及作用[J]. 活力,2023(02):22-24.
[6] 楊艷姣,徐慧敏,陳軍娟,等. 黨史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策略[J].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6(02):47-48.
[7] 李皓.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索[J]. 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22,12(04):96-102.
[8] 張哲,劉新躍,張紫薇. 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J]. 銅陵學院學報,2021,20(04):59-62.
[9] 肖雅,方文. 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論析[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1,15(04):138-142+164.
(薦稿人:郭雙,大連海洋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牛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