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中心小學 辛友軍
新課標將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關鍵在于其對數學課堂的參與程度,參與程度越高,學生對課堂的體會就會越深刻,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及品格素養就發展得越快。新課標背景下,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明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互動參與意識,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優質的平臺。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以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推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人機互動的形式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以生生互動的形式促進學生的思維碰撞,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互動式教學中互動環節的設計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指向明確的目標,推進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數學課堂中的每個教學環節都是緊緊圍繞課堂目標展開,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互動時應對課堂目標進行分解,明確課堂互動目標。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上的互動教學大多沒有明確的目標作為指導,教師的互動教學設計大部分具有隨機性,教師在數學知識講解過程中會隨機對學生進行提問,或者邀請學生進行數學內容的操作示范。學生雖然有機會參與課堂互動,但是極度缺乏目標性。目標不明確的互動教學難以體現其實用價值。
互動式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人機互動三種模式,不同模式下的互動教學又包含多種互動形式,不同的互動形式能夠達到不同的教學目的。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互動形式相對單一,以提問為主,教師會根據課堂內容設計一些封閉性的問題,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只需要說出正確答案即可,回答正確,則互動到此為止,若回答錯誤,教師會繼續邀請其他學生回答。這種以提問為主的單一的互動教學形式不能兼顧每位學生,同時未能凸顯互動教學的價值。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互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互動教學的效果。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的課堂互動參與意識不強,很多學生對課堂互動的重視程度不夠,一方面,數學本就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小學生很難感受到課堂的人文價值,因此對枯燥的數學互動難以產生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數學課堂中的互動主要圍繞學科知識所展開,很多互動并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此,課堂上當教師提出數學問題時,學生回答的積極性明顯不夠高漲,這給互動教學的實施帶來了很大阻礙。
新課標明確了以學生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目標。首先,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會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分解至每堂數學課程中,明確以學生核心素養為主的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會認真分析課堂內容,深入分析學生的哪些核心素養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相應的提升,然后精選合適的互動方式,科學指導學生的互動學習行為。其次,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會賦予互動教學明確的目標。每項互動教學都有明確的目標作為指導,都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互動教學成為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行為,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也能在互動學習中得到有效提升。
互動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多元化互動教學的應用能夠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新課標提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多元化的新型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不同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中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另外,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互動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發展需求出發,創新數學課堂互動模式,采用多元化的互動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自主探究數學問題,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探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新課標提倡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對學科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在互動教學設計中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對互動教學的參與興趣。在互動教學中,教師應從小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增加活動教學的趣味性,將生硬的數學理論置于有趣的互動活動中,使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多元化的互動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需要在互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互動學習能夠鍛煉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積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小學數學課堂中互動教學價值的發揮需要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深刻體驗知識的獲取過程,觸動學生內心,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課堂情境是新課標重點強調的教學環節,教師應關注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在新課標背景下的互動式教學應用中,小學數學教師應將互動教學設計融入課堂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參與課堂互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互動教學情境能夠為學生的互動參與打下良好的開端。以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人民幣》的教學為例,課堂開始環節,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看看你們桌子上的書和文具,請和同桌分享一下每種物品分別以多少錢購買的。”教師從學生熟悉的學習用品出發,鼓勵學生與同桌進行分享互動。學生會非常愿意與同桌分享自己的物品價格,積極參與教師設置的互動活動。這樣的互動情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傳統數學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頻率較低,大多數情況下,數學課堂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不多。而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通過互動教學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鼓勵學生以主動探究的形式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師生互動是互動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只有在與學生的頻繁互動中才能發覺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其科學的指導。而學生在與教師的頻繁互動中能夠打開學習思維,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自主探究。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開放性任務的設置,巧妙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增加師生互動頻率,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以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數據收集和整理》教學為例,在例題一“探究班牌顏色”的學習中,教師便可以巧妙地設計這樣的問題:“你覺得哪種顏色會是大部分學生喜歡的顏色,說說你的理由。”這一開放性問題為師生互動提供了良好的紐帶,學生通過自主思考陳述自己的觀點,而教師可以指出學生思考中的不足,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開放性問題的探究中,師生互動頻率的增加能夠推進教學相長的落實,激活課堂氛圍,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生生互動在互動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促進不同思維方式的轉換,深化學生的學習成果交流,健全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小組合作便是生生互動開展的主要途徑。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倡導教師以小組合作彌補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不足,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強化學生交流學習的成果。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將小組合作作為常用的教學方法,結合具體的教學需求,明確不同的小組劃分方式,合理進行小組合作教學設計,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學生合作探究的目標及內容,給予各小組科學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抓住數學課堂的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合作探究,強化互動學習效果。以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復式統計表》的教學為例,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復式統計表的具體應用。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需要用復式統計表的知識統計班級中男生和女生所喜愛的運動項目,并對統計數據展開分析。在數據研究中,小組內每位成員都有自己分析問題的角度,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交換思考問題的角度,健全看待問題的方法,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課標在教學手段的創新中重點強調了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鼓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探究信息技術的科學應用。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人機互動便是互動式教學的重要組成。當前電子白板已經開始逐漸取代多媒體,走進小學數學課堂。電子白板不僅能夠以多種形式呈現數學課堂內容,還能夠將數學知識進行趣味性處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電子白板中的游戲功能,能夠有效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借助電子白板開展人機互動教學,使學生在人機互動中呈現自己的學習觀點。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妙用信息技術,在適當的教學環節引入人機互動模式,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優勢,推進互動教學的實施。以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為例,在小數大小比較的練習中,教師便可以開展人機互動教學模式,運用希沃白板將小數大小比較的判斷習題制作成游戲形式。課堂上,教師同時邀請兩位學生上臺進行游戲比拼,通過人機互動鍛煉學生比較小數大小的能力。這樣的人機互動教學為小學數學課堂增加了無限樂趣,使學生在互動學習中進一步掌握數學知識。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按照個人的學習需求展開個性化的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不應局限在有限的課堂內,而是應拓展至課堂外,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課外拓展學習中,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互動交流,使學生針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討,這種互動式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建構更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隨著智能化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數字平臺為學生的互動學習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在互動教學中,教師應深刻認識到智能化數字平臺的重要作用,拓展課堂互動領域,強化學生的課外互動。以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可能性》的教學為例,課后,教師可以將本堂課程的微課資源投放到班級公眾號,并開展課外互動交流,學生可以在互動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可能性”的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深入交流。數字交流平臺的搭建有利于教師拓展數學課堂互動領域,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深入交流,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是以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為目的的。學生需要提升自身的互動能力,才能在互動過程中發展思維、積累方法,形成核心素養。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組成,科學的教學評價能夠對學生的互動過程進行全面評價,反映學生互動能力的發展情況,及時反饋學生互動中的不足,幫助教師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幫助學生及時調整互動學習行為。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具體的課堂內容落實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發揮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功能,提升學生的互動能力。以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的教學為例,教師組織學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扇形統計圖的作用。在合作交流中,教師可以為每位成員發放一張“課堂互動表現評價表”,學生需要對自己的互動學習狀態及成果進行評價,同時對同組成員的互動學習狀態進行評價。課堂上,教師要對各個小組的互動狀態進行評分,記錄各小組互動中的優點及不足,從而對學生的互動學習進行較為詳細的評價。這種師評、自評及互評的多元評價方式能夠對學生的互動學習展開動態評價,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提升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深刻關注互動式教學的實施,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人機互動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自主與合作探究數學知識的空間。同時,小學數學教師應聚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豐富互動式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互動體驗,使學生在多元化的互動學習中構建兼具廣度與深度的數學知識體系,推動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