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中等專業學校 李 朝
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是指通過互聯網將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進行深度融合的一種教學流程,主要特點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利用線上線下課堂多層次混合式的教學,實現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的無縫銜接,最終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傳統的線下教學中,存在理論講解過于枯燥,影響教學效率提升的不足。單純的線上教學模式應用缺乏隱性知識的傳播空間,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空間,且學生的自控能力對學習成效和學習可持續性的影響較大。此時,將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相融合起來,一方面,能夠將學習方式的靈活性提升,使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不再受到時間、空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地將生活中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提升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構建自動化教學管理模式,在線上教學平臺的支持下,作遠程互動處理,為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提供必要的支持。
中職學生大多數都存在自我約束能力薄弱的情況,教師單純依賴于網絡課程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如果在教學中充分將線上線下教學模式融合起來,可以有效將教師的面授機制引入到課堂上,增加師生之間互動頻率。學生在面臨學習中的疑問時,能夠及時獲得教師的反饋,且在無法自控學習時,教師也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幫助學生糾正學習心態,從而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在情感激勵和疑難指導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效果。
1.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選擇空間。
通過云平臺,在課前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云課堂教學手段,為學生組織線上預習活動。教師可以采用將備課中錄制完成的教學視頻上傳至計算機知識課程資源庫中等多種預習方案,由學生自行選擇預習方式,可以很好地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成預習目標。
2.借助在線討論,鼓勵學生個性成長。
在云預習系統的支持下,預習階段師生間可以借助在線討論功能,有效交流預習成效和預習中遇到的疑難點。例如:在視頻或課件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開啟“允許舉手”功能,此時學生在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就可隨時操作系統舉手,隨后及時表述個人在學習中出現的疑問,由教師給予解答。此外,在互動交流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就問題展開實時討論和分析,提升預習成效。
3.強化學生做好自我約束。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充分應用云輔導展開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系統后臺檢測的形式,及時掌握學生在線學習期間是否存在擅自切換后臺、直播教學頁面最小化等操作行為,以此通過在線監督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步提升自我學習約束力。
1.豐富課堂成效,提升學習體驗感。
在應用線上線下相融合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充分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融合計算機相關知識點,以此豐富課堂訓練成效的同時,還可為學生營造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感,繼而在融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下,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
例如:教師在進行《選用和連接計算機設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在線上云平臺之中構建“為公司購置新的辦公設備”項目情景,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此外,在情景式項目教學任務布置中,學生還擁有針對課前預習內容展開創造性學習的探索空間,并通過項目情境學習過程,有效解決未來就業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最終真正掌握本課的知識點。
2.以項目合作式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在利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展開項目教學時,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到課堂中,帶領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參與到項目中,并借助于合作化的教學訓練形式,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品質。
以“新公司辦公設備的購置”這一項目主題為例,教師可以要求班級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建一個公司,隨后結合每個學生的個性及特征自主任職公司中不同崗位,所分配的工作任務也不相同。在此項目任務分配背景下,學生將面對更加多樣化的電腦設備選擇空間和連接任務,以此為學生創設個性化任務的同時,也確保每一個項目任務的獨立性,鍛煉學生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其后續就業時的崗位適應能力,最終優化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及素養。
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下,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課堂,將會呈現持續化、系統化教學過程。在此課堂背景下,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的學習活動,并不會在課堂時間結束之后結束,而是在線上教學平臺的支持下,進一步針對課堂中的知識教學加以延伸,帶領學生在課后學習中,順利在舊的知識體系中挖掘出新的知識探索方向,幫助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提升知識結構化程度,將本節課所學知識作為后續課時教學的生長基點。課后的延伸式學習,使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提升,對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的專業水平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1.前置評價做到位,總結學生預習中的共性問題。
教師在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做前置評價時,應該選在課前云預習階段。此過程中的評價,教師可以在云課堂平臺中點擊選擇“更多功能→編輯”,為學生創建計算機理論知識相關的練習題,并結合練習題的需求,為學生設計A、B、C、D 或多選等選項,不僅可以提升課前預習階段的師生互動效果,而且可以使前置評價的可操作性大幅提升。創建練習題之后,教師可以利用云課堂教學系統直接將練習題推送至學生端,學生在做練習題時,所有的操作均在教師端的后臺有所顯示,并結合學生的答題情況,經系統自動生成得分率,甚至可以對每一名學生的每一道題答題時間給出準確的統計數據。當教師收集多方數據后,就能夠更加準確地針對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點預習情況形成了解,并結合數據結果分析和判斷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難題和疑問點,整理出學生共性問題后,在真實課堂中詳細為學生講解,幫助學生消化疑難知識點,提升預習效果。
2.過程評價應梳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意識。
過程評價的教學評價環節,主要體現在課堂中項目學習階段。在該階段的教學評價中,教師需要圍繞學生在參與項目期間的學習態度和課堂表現做好評價統計,其間對于項目探索成果的評價也必不可少。另外,在評價內容的側重點選取上,應該主動針對學生的情景性問題解決能力作出評價,同時在上機操作能力評估方面,也需要投放必要的評價精力。在評價方式選擇上,可以使用自評、組員間互評、教師總評等方式,以此將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的上機操作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效果達到最優化,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3.重點做好總結評價,及時調整教學不足。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線上線下融合教育中,總結評價的設計節點應該選定在某一段知識徹底教學完畢之后,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對于該段時間內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綜合評估。綜合評價中,評價的內容設計上,應該將各類測試中的具體表現,不同課時中的學習記錄以及在實操成果體現方面,均需要做好綜合評估工作。綜合評價相對于前置評價和過程評價而言,評價的重點主要集結在某一階段下學生的內在表現方面,目的是借助此階段的評價工作展開,總結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此為后續的教學工作展開提供相應的調整意見,豐富后續的教學流程及方法。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聯系更加緊密的時代,融合不僅是教育的主題,更是整個時代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教師能夠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為培養時代新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