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木李學區中心小學 劉長紅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美術課程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多媒體電教技術的優勢,提升美術課程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電教技術進行研究分析,旨在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電教技術逐漸應用于小學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多媒體電教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教育輔助手段,它將聲音、圖片、文字、視頻等信息進行有機整合,以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電教技術,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利用多媒體電教技術對美術教學的輔助作用,并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將多媒體電教技術與美術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電教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但由于小學美術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產生畏難心理,降低學習興趣。因此,應用多媒體電教技術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在實際應用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特點。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課件設計一些小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或者小故事視頻來吸引學生注意力,進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美術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有關繪畫小技巧以及人物表情等方面的視頻資料,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
多媒體教學課件直觀、形象,可以將教學內容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電教技術,過分注重多媒體演示,忽視了學生思維過程,會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受到限制。因為在多媒體展示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看到學生的思維過程,難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這就造成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及時,教學內容沒有得到有效展開。同時,多媒體展示使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感受更加直觀、形象,但也會造成一些問題。由于多媒體展示過于直觀,導致許多學生認為美術作品不過如此。在這樣的心理影響下,一些學生對美術作品產生了誤解,認為自己畫得很好、很美。因此,教師在應用多媒體電教技術時要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調整,避免過分注重多媒體演示而忽視了學生思維的過程。
有些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一味追求課件制作的精美和聲像效果,忽略了美術教學的本質,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多媒體課件教學,忽視了美術教學本身的特點。他們認為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就可以完成一節美術課所需要的一切,而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他們認為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將本節課所需要講解的知識點直接呈現在屏幕上,不需要再對教材進行講解,教師只要將課件播放給學生就可以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等的培養。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美術教學時,必須明確其功能是輔助教學,而不是取代其他教學手段,使其成為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進步的重要來源,教師作為美術教學中的引導者和知識的傳遞者,可依據美術教科書的內容,利用電教媒介技術對新課的內容進行引入,從而將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靜態文字內容變得更有趣、更生動。電教技術還可以讓小學生在美術課上全神貫注,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的主動性,還能增強他們的圖像知覺。比如:在講授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3課《各式各樣的水果》時,老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利用電腦對本節課的教案進行設計,可以清楚地列舉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從而更好地簡化美術教學的流程,使學生能看到豐富多彩的動畫圖片,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美術創作的欲望,開闊他們的美術眼界。同時,教師通過重復播放美術創作的視頻演示教程,可以使學生在進行美術訓練時,更好地塑造出更美麗、更具創造力的水果和動物,從而使電教手段在藝術教育中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更好地滿足小學生對藝術教育的需求。
美術所涵蓋的知識范圍很廣,包括繪畫藝術、人文風俗、創意設計等。在一般的美術教學中,因為課時的限制,有些教師經常會將時代、派別集中起來給學生講解,比如在一節課上只講美術作品,因為專業的知識太過繁雜,給學生帶來了心理上的負擔,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對知識資源進行整合,將同一主題、同一時期的優秀作品整理出來,幫助同學們建立學習架構,讓知識變得更加明確和直觀,這對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20 課《美麗的動物和植物》這一課時,老師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認識各種動植物的外貌、習性等,開闊他們的視野,使他們認識到豐富多彩的世界。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們展示小動物和植物的形態特點,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看著屏幕上可愛的小動物和色彩斑斕的植物,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老師也允許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或植物進行繪畫,學生們可以敞開自己的思維空間,自由地發揮,畫出了一幅又一幅美妙而又神奇的圖畫,整個課堂的氛圍都被調動了起來,使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
小學美術教材的選用都是有根據的,是由教育部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精挑細選出來的。小學美術教科書中的大多數內容,既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又適應小學生的發展特征。但是教科書的資源畢竟有限,不可能包括所有的資源,但是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卻越來越大,借助多媒體資源,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運用多媒體資源,把教材中被遺漏的資源充分展示出來,深挖審美資源,給學生開辟出一片新的學習空間。教師與學生對資源的探索與了解,能夠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走進春天》一課,老師們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通過線上小游戲的形式,來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幾幅色彩鮮艷的春季植物圖片,讓他們說出其中的主要色彩。何為春之花?春草有何顏色?通過以上幾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多媒體教學資源不僅僅是一個課件的演示,也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互的工具。從當前的藝術教室使用情況來看,有些老師把多媒體資源當成一個展示物來使用,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方式,不能使它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這種多媒體應用在課堂上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綜上所述,將多媒體電教技術運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能給老師和學生帶來很多好處,它能創造出一種藝術的教學情景,豐富藝術課堂的資源,加強課堂的交流,給學生帶來更有趣、更有效的學習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電教技術僅僅是一種手段,教師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老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需要相結合,來進行有效的學習指導,同時要注意在技術與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上尋找平衡,保證教學的深度與品質,保證科技的使用能切實推動學生的學習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