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喜歡表現自己,挑戰有難度的事物。在這個時期實施趣味田徑教學,將游戲與田徑結合起來,既可以激發幼兒參與田徑運動的興趣,讓幼兒感受運動的快樂,又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素質、協調能力、智力等的發展。
【關鍵詞】趣味田徑;幼兒發展;身體素質
作者簡介:錢迎華(1976—),女,江蘇省啟東市紫薇幼兒園。
趣味田徑是指針對幼兒的身心特點而專門設計的某些有趣味的田徑活動形式的總稱,包括走、跑、跳、投等田徑的基本運動形式,旨在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時,要找準契機實施趣味田徑教學,推動幼兒積極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促進幼兒健康成長[1]。
一、創設趣味環境,營造運動氛圍
環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對世界的認識以直觀感知為主,因此環境氛圍的營造格外重要。教師在實施趣味田徑教學時,可以對幼兒學習和生活的空間進行布置,營造濃厚的運動氛圍,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
例如,在正式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對活動場地進行精心的布置,創設出適合幼兒開展趣味田徑活動的環境。首先,教師可以在室外開辟出一塊空地,創設跨越障礙區,和幼兒一起在美工課上制作出各種障礙物,作為障礙區的道具,讓幼兒初步感知活動的趣味。其次,在室內,教師可以精心選取荷葉造型的貼畫,將其貼在地板上,作為幼兒進行跳躍運動的跳躍區。最后,教師還可以和幼兒一起用積木搭建碉堡,創設投擲區,讓幼兒通過情境表演的方式參與到投擲運動中來。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室四周的墻壁上張貼各種與運動有關的卡通貼紙,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了解田徑運動的形式和種類,增加幼兒的體育知識。
教師通過物質環境建設和文化環境建設,為幼兒營造出濃濃的、趣味的田徑運動氛圍,讓幼兒通過環境,感受田徑運動的樂趣,學習田徑運動的知識,了解田徑運動的作用,幫助幼兒建立起對趣味田徑的整體感知,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
二、設置趣味項目,提高自我效能
教師在實施趣味田徑教學時,要為幼兒設置多樣化、組合性的項目,既要滿足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需求,又要確保活動靈活多變、趣味性強,提高幼兒的主動參與度,讓幼兒在合理的項目設置中,享受趣味田徑的快樂,收獲成功的喜悅,培養運動的自信,提高身體基礎素質,增加幼兒運動的自我效能[2]。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和身心發展需求精心設計跑跳項目、跳躍項目、投擲項目及球類項目等,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幼兒潛能,增強幼兒運動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有效提升幼兒的自我效能,為幼兒日后參與田徑運動、發展體育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跑跳能力是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基礎,也是幼兒必備的基本體育素質之一。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為幼兒設置跑跳項目,重點訓練幼兒的基本素質。隨著幼兒身體素質的逐漸增強,其運動需求也在進一步提高。為此,教師可以在原有跑跳項目的基礎上設置跳躍項目,讓幼兒進行跳遠、跳高等鍛煉,鍛煉幼兒的彈跳力,進一步挖掘幼兒的運動潛能。在幼兒體能增強后,教師可以為幼兒設置投擲項目。作為田徑運動中較為復雜的項目,投擲運動需要調動走、跑、跨、投擲、跳躍等多項技能,對幼兒來說是一項不小的考驗。投擲項目可以提高幼兒對力量和準確度的把控,推動幼兒能力從體能向技能發展。上述項目有的單獨針對某一項能力進行訓練,有的則通過組合對綜合能力進行訓練,循序漸進、有的放矢,既有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又保留了體育運動的挑戰性。幼兒通過趣味田徑運動,可以享受運動的快樂,在挑戰中培養自信心,提高參與運動的主動性。
三、結合趣味游戲,發展運動技能
教師可以將田徑運動與幼兒喜歡的游戲相結合,突出運動的趣味性,培養幼兒開展體育運動的初心,讓幼兒在趣味田徑運動中挑戰自己、實現突破,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發展運動能力。
(一)趣味跑跳游戲,發展幼兒跑跳能力
跑跳游戲是幼兒最為熟悉的田徑運動形式,幼兒每天的生活都在跑跑跳跳中進行。但是如何讓跑跳更加有趣,更具鍛煉效果,則是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實施趣味田徑教學時,要更好地發揮跑跳游戲的教育價值,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更新玩法,讓游戲更具有針對性,寓教于樂,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跑跳技巧,向“更快、更強”挑戰,不斷提升跑跳能力,發展運動技能。
例如,教師可以在趣味田徑教學活動中設置多種形式的障礙跑游戲,將田徑中的跑跳運動與游戲競賽結合起來,發展幼兒的跑跳技能。障礙跑是指在長條形的跑道上設置障礙物,讓幼兒在跑動的同時運用各種方法靈活地避開障礙物的一種運動形式。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組織幼兒開展障礙跑競賽,將幼兒分成兩個小組,用時短的一組獲勝,可以獲得獎勵。具體而言,教師需要為幼兒準備欄桿、積木、拱門、三角桶、救生圈等各種道具,讓幼兒任選三樣給對方小組設置障礙,進一步增加運動的趣味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為了給對方出難題都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將不同的道具組合起來做成新的障礙物。障礙物設置完成后,幼兒們站在起跑線上,等待著教師發布口令。接到出發的指令后,幼兒們像風一樣跑了出去,他們在三角桶的間隙里蛇行、從圓圓的桶中間爬過、從小小的欄桿上跳過、在長長的獨木橋上行走……在充滿挑戰的賽道上,幼兒盡情享受著田徑運動的樂趣,同時不斷地鍛煉著自己的跑步、跳躍、攀爬、平衡等各種能力,大幅提升了肢體協調能力,增強了身體素質。在跨越障礙的過程中,幼兒們一次次克服困難、積極思考、勇于嘗試,精神受到了鼓舞,初步感知了不懼困難、勇攀高峰的體育精神。
教師通過開展跑跳游戲,將游戲融入田徑運動中,引導幼兒在享受運動趣味的同時,發展田徑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培育體育精神,讓幼兒感受到田徑運動的魅力,從而為之后的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趣味跳躍游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
教師可以將幼兒對于跳躍天生的喜歡和好奇與田徑運動相結合,開發趣味的跳躍游戲,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通過趣味田徑運動,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促進幼兒體育素養的發展[3]。
例如,教師在實施趣味田徑教學時,可以開展“小青蛙跳一跳”的趣味跳躍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蹲跳、雙腳跳、連續跳等跳躍技能,掌握跳躍的動作要領,提高幼兒的彈跳能力。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創設趣味的游戲情境,讓幼兒扮演一群小蝌蚪,在水池里快樂地玩耍。“小蝌蚪游到水下面去了”,幼兒聽到指令立馬半蹲假裝游泳;“小蝌蚪又浮上來了”,幼兒立馬起身假裝游泳。在一蹲一起之間,幼兒能初步感知蹲跳的基本動作。隨著故事的推進,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了一只只可愛的小青蛙。教師可引導幼兒:“跳躍可是小青蛙的看家本領,接下來讓我們來比一比,看哪只小青蛙跳得最好。”接著,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進行雙腳跳和連續跳,引導幼兒掌握膝蓋彎曲、前腳掌著地等跳躍要點。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啟了跳躍比賽,一個個跳得又快又遠。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推進故事:“小青蛙學會了跳躍,它們要到荷葉叢中去撒歡了,小青蛙可厲害了,它們能夠自由自在地在荷葉中穿行,捕捉蚊蟲,逃避天敵。”聽到這,幼兒們紛紛躍躍欲試,也想到荷葉上施展身手。教師可以帶著幼兒來到貼著荷葉貼紙的跳躍區,讓幼兒模仿小青蛙從這片荷葉跳到那片荷葉,在跳躍中逐步掌握蹲跳的跳法。游戲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起學唱兒歌,一邊唱一邊在荷葉上跟著節奏跳躍。有的幼兒甚至開始嘗試一次性跳過兩片葉子,其他幼兒見狀也紛紛發起挑戰,直到活動結束還覺得意猶未盡。
教師通過組織幼兒開展跳躍游戲,幫助幼兒在游戲中掌握蹲跳、雙腳跳、連續跳等多種田徑運動的跳躍技能,既發展了幼兒的彈跳能力,又培養了幼兒對于田徑運動的興趣。
(三)趣味投擲游戲,發展幼兒投擲能力
如果說跑跳項目強調對下肢的鍛煉,那么投擲項目就是針對上肢進行的重點訓練,包括手臂、手腕、肩部等,旨在強化幼兒的上肢力量和協調性。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投擲游戲,包括投擲沙包、投擲標槍、投擲小球等,鍛煉幼兒的上肢力量,發展幼兒的投擲技能,增強幼兒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1.投擲沙包
沙包一直是深受幼兒喜愛的玩具,也是開展投擲游戲較為安全、簡便的載體。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玩投擲沙包的游戲,比如兩兩之間的接拋、一組人之間的接力投擲、拋向籃筐的定向投擲等,讓幼兒在各種不同的沙包游戲中,舒展身體,培養手腦協調性,強化手臂力量,提高投擲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沙包大作戰”為主題,啟發幼兒思考沙包的多種玩法。有的幼兒提出可以玩“躲避沙包”的游戲。對此,教師可以將十個幼兒分為一組,讓其中兩個幼兒分別站在場地的兩邊,其余的幼兒站在場地中間。游戲開始時,兩邊的幼兒開始向中間投擲沙包,中間的幼兒則要迅速跑動,躲避投擲過來的沙包,一旦被沙包打中就要出局,其余的幼兒則繼續玩。游戲中,扔沙包的幼兒需要看準目標并準確地進行投擲,這對于幼兒的身體把控能力和調節能力是不小的考驗,而躲避的幼兒則可以很好地練習閃躲、跑跳等運動技巧,提高身體的靈活性。當然,小組成員之間還可以互玩“拋接沙包”的游戲,兩人為一組,相互之間通過投擲的方式傳遞沙包。在幼兒熟悉規則之后,教師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難度,讓幼兒挑戰花式投擲,哪一組想出的花樣最多、投擲得最準即為獲勝。幼兒在教師的啟發下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單手投擲、雙手投擲、用頭投擲、用腳投擲等多種投擲方式,不僅提高了運動能力,還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教師通過趣味的沙包游戲,讓幼兒在投擲的世界里暢快玩耍,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田徑技能,發展投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
2.投擲飛鏢
投擲飛鏢是一項集競技、鍛煉、娛樂于一體的運動,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的手指、手腕、手肘、肩膀等部位的肌肉,提高幼兒對于力量和力度的把控能力,培養幼兒手、眼、身體的協調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帶領幼兒玩投擲飛鏢的游戲,選用柔軟的箭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幼兒練習飛鏢的投擲,幫助幼兒提高投擲能力。
例如,教師在開展趣味田徑教學時,可以組織幼兒在室內進行“我是飛鏢手”的游戲,幫助幼兒精準把握投擲的動作,提高動作的準確度,提高幼兒的投擲能力。投擲飛鏢是一項非常有益的田徑運動項目,但是也具備一定危險性。所以教師在開展游戲時,需要為幼兒選擇安全系數相對較高的磁吸頭飛鏢,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兒的安全和田徑運動的樂趣。當然,幼兒也可以用彩紙、廢舊塑料瓶、硬紙板等自制飛鏢,在增加游戲樂趣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在開展實際游戲時,教師可以通過精彩的故事推動游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幫助他們了解游戲背景,培養規則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創設“動物王國遭遇危險,需要飛鏢才能解救國王”的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中來。游戲中,教師可以給幼兒設置三個難度不同的關卡,讓幼兒感受過關的成就感,循序漸進地提高投擲能力。第一關,教師可以設置簡單的投擲練習,讓幼兒熟悉投擲運動的要領,學會向上投擲和手腕發力,感受飛鏢的運動軌跡,了解不同的力度對于飛鏢的影響,感知力度與準度的意義。第二關,教師可以設置定點投擲,要求幼兒盡量將飛鏢投進三個高低不同的圓圈里,引導幼兒通過改變力度來控制飛鏢的飛行軌跡,讓飛鏢穩穩地穿過圓圈,提高幼兒投擲的準確度。第三關,教師可以讓幼兒兩人為一組,一人負責投擲飛鏢,一人拿著籃子接飛鏢,飛鏢要落入籃中才算完成任務,借助互助合作的形式培養幼兒的溝通和合作能力。
在飛鏢投擲游戲中,教師通過三個關卡的巧妙設置,既幫助幼兒循序漸進地掌握了投擲技巧,提高了投擲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讓幼兒得到了更好的鍛煉和成長。
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素質是幼兒必不可少的能力與素質之一,是幼兒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開始培養幼兒對運動的熱愛,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責任。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幼兒參與趣味田徑運動,不斷創新運動形式,豐富運動內容,幫助幼兒在田徑運動中發現和享受運動的樂趣,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黃巍,施沁怡.依托趣味田徑 激發幼兒活力[J]. 家教世界, 2023(27):25-26.
[2] 尤凡. 趣味田徑游戲,讓戶外運動更有趣[J]. 好家長, 2023(30):11.
[3] 權斌. 趣味田徑運動引入學前教育體育課的可行性[J]. 家長, 2019(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