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夢
(國家能源集團遼寧電力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制定企業內控制度的初衷是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目標盡快達成,對促進企業戰略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企業管理層只有高度重視內控制度建設工作,才能保障內控管理實施效果。但實際上還有一些企業的管理層沒有認識到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導致內控制度出現問題,內控管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對提升內控制度建設水平進行了探究,針對現存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提供借鑒和參考。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組織結構,其生產效率決定了實際效益。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可以有效推動企業戰略目標的發展,且使各項經營活動得到有序推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產效率。此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能保障企業對國家政策的響應效率,確保企業能夠跟隨國家戰略找準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結合市場形勢進行生產與經營,使企業整體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內控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據企業戰略發展狀況制定了對應的內控方案。大量的工作實踐表明,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對各部門的業務和管理等起到較好的管控作用,特別是能夠保障資金的合理利用,避免出現資金浪費問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還能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內控氛圍,實現全員監督目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管控成本。
企業內控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各類風險問題,風險問題大致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兩種,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強有力的控制,使得經營活動更加規范和高效,以此降低風險問題。此外,內控制度還能進一步提升風險識別效率,對強化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具有積極作用。為達成風險控制目標,內控制度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應該與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相對應,確保在制度的指導下,能夠有效識別風險,并制定對應的風險處理方案,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當前,各類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對企業起到了較好的約束和規范作用,但企業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外部環境,只有加強自身建設,才能更好地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有些企業現行的內部管理內容較為單一或守舊,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管理需求,此外,相關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的接受度不強,實操性不強,不能主動參與內部控制工作并完成好相關工作,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功能喪失,為企業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內部控制環境弱化是內控制度建設中面臨的關鍵問題,不僅影響制度的建設質量,還會對制度的實施效果帶來不利影響。內部控制環境弱化的主要成因如下:第一,受企業文化建設影響。如果企業缺乏對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視,致使員工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極易受到外部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響,違規操作行為的概率就會隨之增大不僅影響內控工作的實效,還會為企業發展帶來重大風險。第二,受到企業組織結構影響。企業組織結構的質量不僅影響企業的健康經營和發展,還會由于人力資源匹配不當造成崗位工作方面的缺陷,同時對內控環境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如果崗位職責分配不合理,實施內控工作的難度就會大,很難形成相互約束和監管的關系。此外,如果缺乏相關的激勵制度作為支持,員工會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內控任務中。
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時,面臨的共性問題就是內部控制流程不健全。當前,一些企業的內控制度在實施階段暴露出了內控流程的缺陷和不足。一是表現為對于企業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能力較差,內控流程不健全,很難對企業風險進行有效評估,致使企業的內控制度難以發揮應有作用,對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帶來負面影響。二是表現為對企業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控制不利,致使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難以得到糾正處理,活動實施過程中也未做好監督,為違規行為創造了可乘之機。三是表現為在內部控制制度中沒有建立對應的監控機制和懲罰機制,致使內部控制的約束作用相對有效,相關人員的工作行為較為隨意,為企業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內部控制屬于一種企業管理手段,主要用于約束各類管理行為和經營活動,對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為驗證內部控制的效果,通常會對內控制度的實施狀況進行系統評估,并給出較為可靠的結論,此舉不僅能夠檢驗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還能幫助內部控制人員明確問題成因,使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部分企業在建設完內控制度之后,并未對內控制度的執行狀況進行關注,錯誤地認為建立內控制度之后,一切內控管理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因此并未建立內控考核機制,缺乏有效的標準作為約束,導致內控制度實施狀況并不理想。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符合市場客觀發展規律,只有不斷強化企業的自身建設水平,提升內部運行效率,才能使其盡快適應新時期的市場發展要求,實現健康發展目標。部分企業缺乏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當前的工作要點應是努力強化企業相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一方面,要強化管理層的內控意識。需要明確的是,只有當領導層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之后,才會給予內部控制工作更高的關注度和加大對內部控制工作的投入力度,因此,可以將提升領導層的內部控制意識,作為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要強化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企業發展中,除戰略部署以外,大部分工作均需由員工來完成,各個部門員工的內控意識直接影響著企業整體的內部控制效果,也影響著員工在內控工作實施過程中的配合度。只有員工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內控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具備更高的配合度,保障企業內控工作的有序推進。因此,要從基層員工的宣傳教育工作入手,采取有效的宣傳措施增進基層員工對內控工作的了解,然后可以采取考評激勵的措施提高基層員工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參與積極性,為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地夯實基礎。
鑒于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內控管理的效果具有重要影響,企業要加強對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工作的重視,為內控工作打造良好的運行環境,全面提升內部控制工作成效。第一,企業要積極開展文化建設工作,確保營造誠信守規的氛圍,讓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可以定期開展關于誠信和責任的宣傳教育工作,并樹立起榜樣標桿,借助榜樣帶頭作用指導員工行為。在此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領導層的榜樣帶頭作用,對員工行為進行正向引導。第二,科學優化組織結構,目的是對各崗位人員的權責進行有效明確,幫助相關人員明確自身職責,在此基礎上保障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實。在優化組織結構時,要重點做好決策權和執行權的分配,確保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監督的局面。此外,還需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層面入手,制定考評、晉升等激勵機制引導員工主動參與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保障內控制度有效執行。
內部控制流程是關系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落實的關鍵因素,為此,企業在建設內部控制制度時,需對流程進行有效梳理,使其更加精細化,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奠定良好基礎。第一,要對內控流程進行有效梳理和完善,結合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問題,構建較為完善的內控流程,使其形成一個健全的風險識別和評估體系,實現對各類風險問題的動態評估,同時要結合企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對內部控制流程進行實時更新,使其能夠盡快適應業務環境的變化。第二,要通過設計相應的內部控制活動保障業務流程的執行,這里的內控活動主要涉及預防性控制活動、檢測性控制活動和指標性控制活動等,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業務的特點以及企業自身的經營實力等,同時還需形成標準化的控制程序,保障內控活動的有序開展。第三,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信息溝通機制,保證對各部門內控信息及時反饋,為內控管理的決策工作提供有效參考。因此,可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信息化系統,暢通信息共享和交流渠道,保障內控工作有序推進,降低企業管控成本。
企業在建立內控制度的基礎上,還需建立對應的內控考核機制,目的是保障內控制度的準確落實,發揮指導和監督作用,實現對階段內控管理狀況的有效評估,幫助相關管理者發現在內控制度建設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確保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在內控制度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管理經驗,健全內控制度內容。為使企業在發展能有效適應外部環境,還需對制度進行改革與創新,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對內控工作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要想保障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效性,就需要定期進行內控考核,目的是發現其中的不足和企業現實管理需求之間的差異,及時對內部控制制度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真正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和約束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動態的考核評價機制,使其能夠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要求對考核指標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實現對企業內控工作的科學有效評價。
近年來,企業內外部環境日趨復雜,面臨的風險因素日益增多,一旦經營行為不善或者出現管理問題,便會對企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損害企業形象,甚至會危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加強內部控制可以有效約束企業經營行為和管理行為,能夠對各類資源進行嚴格約束,控制資源浪費。無論是從企業的戰略發展層面來講,還是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層面來講,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都是十分必要的。為此,企業應進一步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充分運用制度約束的作用保障內控工作的有效落實,從而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