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康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加強基層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菏澤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思想重視不夠、陣地建設不完善、志愿服務不規范、實踐活動對接需求不緊等問題。為了推動菏澤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應增強干部群眾的思想認同、整合和優化現有資源、規范志愿服務、暢通信息宣傳渠道等,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
中央深改委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近年來,菏澤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堅持“試點先行、梯次推進”的工作思路,已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菏澤市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本實現全覆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對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凸顯,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約其發揮影響力的問題。文章旨在分析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陣地建設、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找到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探索解決措施,從而推動菏澤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內涵及建設意義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內涵
文明作為一種價值追求,對社會主體的實踐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建設文明國家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價值訴求[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相對于物質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精神文明建設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中的進展不同。精神文明建設對于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全社會文明程度具有獨特作用。有關部門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凝心聚力的戰略工程來抓,腳踏實地、持續用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走向高度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不能流于形式、一蹴而就。
實踐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精神文明觀念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實現內化、固化和轉化。此外,精神文明建設是引領人、培育人、凝聚人的工作,具有顯著的群眾性。在建設中要注重人民群眾的主體性,扎根基層,引導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在實踐中關心、服務、教育、凝聚群眾,進而推動整個社會文明的進步。據此,文章認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場域,是為了更好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而提出的,以縣、鄉、村三級為單元,以整合各方資源為統領,通過發動群眾參與實踐活動,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培育社會主流價值、活躍基層文化生活、推動農村移風易俗等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指揮中心、信仰中心、服務中心[2]。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意義
1.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黨的思想理論深入人心的重要載體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指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3]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開展理論宣講等實踐活動,引導群眾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增強群眾的政治認同感。通過向群眾解讀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鄉村振興、環境治理、產業扶持、人才支持、惠農補貼、金融普惠等政策,解決群眾對黨的思想理論、國家政策理解不足的問題,將黨的思想理論轉化為群眾的生動實踐,引導群眾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
2.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
社會文明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中國式現代化是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強、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4]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經濟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還存在理想信念不堅定、道德水平不高、價值觀念混亂等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也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速度,需要通過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加以引導和改善。
3.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保證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動員和激勵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帶給中國廣大城鄉地區新氣象新變化[5]。鄉村振興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方面。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鄉村文化建設為抓手,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人們向善向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為鄉村振興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力量。同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也是在農村宣傳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個窗口,能夠提高農民的科學意識,通過科技推廣、點單服務等實踐活動將科技送到田間地頭,為農村產業興旺提供智力支撐。
菏澤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存在的問題
思想重視不夠,工作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菏澤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一些黨員干部沒有給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足夠的重視,僅滿足于建立實踐中心(所、站),成立工作隊伍,對中心(所、站)的建設情況以及工作的開展情況并無過多要求;還有些鎮、村干部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內涵和職責理解不透,認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就是做宣傳、組織演出、辦活動,沒有準確把握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核心要義,導致文明實踐工作的成效甚微。二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雖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但是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在保障機制方面,經費保障不到位,無法滿足實踐活動延伸和拓展的需求;在組織協調機制方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上下級組織間的職責和權限不夠明確,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協同機制不夠健全,沒有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在激勵考評機制方面,對相關工作缺乏監督和管理,考評標準缺乏動態考核依據,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陣地建設不完善,資源整合力度不夠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是文明實踐工作開展的主要陣地和重要場所。但調研發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在空間場所方面,村(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要整合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綜治中心等場地,一些村(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存在面積較小、功能不全的問題,容易出現場地沖突的問題。近年來,雖然不少村(社區)陸續進行了新農村改造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升級,但是一些地區仍存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面積不足100m2的問題。一些村(社區)雖然具備大面積的活動場所,但在實際運行中,由于陣地資源權屬不同,資源統籌協調工作的難度加大,封閉運行的現象較為突出,導致場地功能發揮不充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庭站的建設中,部分家庭站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有些家庭站的設施甚至被占為私有。一些地方將文明實踐工作延伸到網絡平臺,但網絡陣地的規模和影響力還需進一步提升。二是在人員配備方面,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主要由宣傳委員負責,日常工作主要由宣傳干事或文化站長負責,工作人員身兼數職,缺乏專職人員,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思考和研究不夠,難以實現創新發展。村(社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主要由村干部負責,而大多數村干部年齡較大,對文明實踐工作的理解不夠深入,導致工作效果不佳。雖然有些村(社區)設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公益崗,但是公益崗人員主要由村“兩委”選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工作人員年齡大,體力不佳,一些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低,不能很好地開展工作,因此公益崗的人員隊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志愿服務不規范,服務效果無法保證
志愿者是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主體力量,志愿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要活動方式,聚焦群眾需求,提供周全精準的志愿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截至2023年7月,菏澤市實名注冊志愿者已達186萬名[6]。但是,志愿隊伍中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占比較大,這些志愿者平時工作較為繁忙,難以保證志愿服務的效果和常態化開展。在服務內容上,雖然菏澤市發布了一系列志愿服務項目,但這些志愿服務項目存在類別不均衡的問題,政策宣傳、文化文藝服務、救助幫扶等基礎性、物質性服務的內容居多,而在農技推廣、職業技能提升、心理疏導等專業方面的志愿服務較少。在志愿服務工作機制方面,有關志愿服務的激勵措施較少,無法有效調動志愿者的服務積極性;志愿者培訓制度也不夠完善,沒有形成常態化培訓機制。此外,在規劃志愿服務項目的過程中,群眾沒有有效參與進來,導致有些項目與群眾需求脫節,進而影響了志愿服務的效果。
實踐活動對接需求不緊,全民參與的局面尚未形成
在實踐中,一些地方對文明實踐工作的目的及自身職責把握不清,對群眾的需要和喜好研究不夠,實踐活動的形式僅包括常見的宣講、送愛心、看演出等,活動內容和形式單一,不能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影響了活動的效果。此外,一些地區對文明實踐活動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一些人雖然及時參加了活動、接受了服務,但也只停留在看了一場演出、接受了愛心幫助的認識上,無法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聯系起來。這嚴重影響了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能動性。雖然各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也在積極通過線上、線下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但是效果均不理想,存在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受眾較少,短視頻平臺缺乏公信力,云平臺、微信公眾號的瀏覽群體有限、點擊率低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拓寬信息傳播渠道。
菏澤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優化策略
增強思想認同,完善保障機制,打牢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基礎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進鄉村振興、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等具有重大作用。首先,黨員干部作為該項工作的引領者,要聚焦鄉村振興、營商環境優化、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公共服務延伸等工作重點,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特別是各級黨組織書記,要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認真學習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文件精神,深化調查研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切實增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執行力。其次,完善保障機制,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一要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建立起政府撥款與社會資金相結合的多元經費保障體系。在工作中,可以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項目資金與鄉村振興等其他政府資助的項目資金相結合,提高資金利用率和產出率。同時引導民營企業、公益組織、社會團體等社會團體注入資金,形成開放、多元的資金參與機制。此外,還要建立完備的資金管理制度,確保資金的使用情況公開透明,以吸引更多社會資金。二要完善考評制度,制定督查、考核、評估、獎懲的具體細則,并嚴格落實。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將志愿服務活動納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行重點督導與培訓,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
整合和優化現有資源,夯實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陣地
夯實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陣地需要加強各級、各部門間的溝通和各類資源的整合。首先,要協調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體上下級之間以及同級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關系。要加強頂層設計,上級部門要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制訂出與各單位、各部門、各機構聯合開展實踐活動的方案。其次,要加強陣地建設,盤活用好各類資源。要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配套設施,打造規范的群眾活動場所。同時,還要整合轄區內的各種資源,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的形式,將轄區內的學校、景點、公園、廣場、商鋪等資源整合起來;以陣地融合、服務融暢、資源融聚的工作模式,探索打造“政務服務+文明實踐+志愿組織+愛心商家”的綜合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根據地方特點,利用當地歷史遺跡、民俗文化、鄉土風情等打造文明實踐特色陣地,突出地方特色。最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要配備專職人員開展工作,定期組織學習、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規范志愿服務,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實效性
首先,要壯大志愿者隊伍,優化隊伍結構。發揮優秀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通過黨組織引領,帶動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隊伍。同時,動員村(社區)的返鄉大學生、返鄉創業人員、基層退伍軍人、鄉賢、文藝骨干、能工巧匠等加入志愿者隊伍,并對他們進行重點培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服務隊伍。其次,完善志愿者培訓制度。對志愿者負責人、志愿者骨干、普通志愿者分類進行培訓和指導,同時還要通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等方式促進志愿服務的規范化、專業化和科學化。再次,完善志愿服務激勵制度,制定針對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評選表彰、星級評定、困難資助、信用激勵等制度,增強志愿者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例如,建立志愿服務積分管理制度,提升群眾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積極性;與本地保險公司合作,免費為志愿者繳納人身意外險,保障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期間的權益等。此外,還要建立針對愛心商家、企業、社會團體等的激勵制度。最后,加強對志愿服務的策劃和指導,黨委宣傳部、文明辦要堅持“五為”方向,統籌規劃,圍繞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扶貧幫困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重點工作,有針對性地推出志愿服務項目。同時,還要通過走訪調研、網絡投票等方式,對項目清單進行優化和擴充,篩選出群眾最需要、最受歡迎的志愿服務項目,建立志愿服務重點項目庫。對于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還要成立特殊群體志愿服務隊伍,以實現服務的精準化。除此之外,還要制定項目庫動態調整制度,定期根據群眾的需求和反饋,進行儲備、篩選、更新,形成項目建設的梯次推進格局。
暢通信息傳播渠道,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影響力
如何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嵌入群眾的日常生活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對此,可以充分利用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優勢,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知名度、影響力。縣級融媒體中心是中國四級媒體體制的基層媒體,與群眾聯系密切,容易贏得群眾信任,在群眾中具有天然的公信力。群眾關注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本地新聞或生活資訊。同時,他們還希望縣級融媒體中心可以提供民生服務、政務服務等,這就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結合打下了基礎。首先,有關部門可以在縣級融媒體平臺增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板塊,群眾進入平臺即可查看志愿服務項目庫中的具體服務,按需下單,隨后后臺會收到群眾的“點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再根據群眾預留的住址、電話等信息,派遣相關志愿服務隊提供服務。志愿服務結束后,群眾可以再次登錄平臺,對這次服務做出評價,并提出相關的建議和意見。同時,群眾也可在平臺注冊成為志愿者,報名參加各項志愿服務,并累計服務時長,時長可以轉化為積分,用于兌換商品。其次,發揮融媒體中心傳播方式多樣化、傳播力強的優勢,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活動內容以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形式進行傳播,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最后,在融媒體中心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數字資源庫。有關部門可以嘗試與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文化館、少年宮等公共機構進行合作,將其打造成集學習理論知識、政策法規、科技文化、教育培訓等于一體的信息大平臺,不斷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服務內容。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和黨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舉措。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充分發揮作用。人們要充分認識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對鄉村振興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凸顯。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2]中央文明辦一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手冊[M].北京:學習出版社,2020:4.
[3]姚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現實考量、實踐樣態與未來路向——以湖北省宜昌市為例[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22(10):20-24.
[4]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人民觀察)[N].人民日報,2021-04-16(09).
[5]中國日報網.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更進一步[EB/OL].(2020-07-06)[2024-02-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445747997030813&wfr=spider&for=pc.
[6]匯志愿微光 讓溫暖如炬——菏澤市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綜述[EB/OL].(2023-07-31)[2024-02-01].http://www.hezexc.cn/hzwm_zyfw/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