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委員會黨校 新疆 烏魯木齊 831300)
數字鄉村建設作為共同富裕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基于當今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時代背景而提出的。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國,數字技術的應用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許多領域已經實現了數字化轉型。然而,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在數字化進程中仍然存在差距。農村缺乏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和高速網絡覆蓋,同時也面臨著數字技能匱乏、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這導致了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產品流通受限、農民收入水平較低等情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數字鄉村建設成為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數字鄉村建設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之一[1]。發展數字化農業產業和構建鄉村現代化產業體系可提高農村經濟效益,改善農民生活水平。首先,發展數字化農業產業可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可實現農田精細化管理、智能化農機作業和精確施肥等。這些技術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收入。其次,數字化農業產業可促進農產品的深加工和增值。通過互聯網銷售和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去除中間環節,減少流通損失,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同時,數字化農業還推動農產品的品牌化和區域特色化,打造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再次,構建鄉村現代化產業體系可實現農村產業多元化和農民就業增加。除了傳統的農業產業,鄉村還可發展以旅游業、休閑農業、養老服務業等為主的鄉村產業。這些產業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農民就業和創業,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外流。最后,數字鄉村建設可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通過智能化城鄉一體化規劃和投資,改善農村道路、供水、電力等基礎設施的狀況,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同時,數字化鄉村還提供更便捷的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滿足農民的多樣化需求。總之,發展數字化農業產業和構建鄉村現代化產業體系不僅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還推動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政府應積極支持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培育鄉村創新創業氛圍,激發農民發展潛力[2]。同時,相關部門和企業應積極推動數字技術在農村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促進數字鄉村建設的順利推進。
實現公共服務的數字化,為農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是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3]。首先,推動數字化教育和培訓。通過建立數字化教育平臺,農民在線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質和競爭力。同時,數字化教育為農村學校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改善農村教育環境。其次,推進數字化醫療服務。利用互聯網和智能技術,打造遠程醫療平臺,讓農民可通過網絡咨詢醫生、購買藥品、進行健康監測等,解決農村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再次,推廣數字化政務服務。通過建立電子政務系統,農民可以在線辦理各種政務手續,如申請土地證、辦理農業補貼等,減少農民跑腿辦事的成本和時間。同時,數字化政務還可提高政務透明度,加強政務監督,促進政府與農民的互動和溝通[4]。此外,推動數字化文化和娛樂服務。通過建立數字圖書館、音樂、影視等文化資源平臺,讓農民能夠享受到各種文化和娛樂活動,提升鄉村的文化氛圍和娛樂生活質量。通過以上措施,實現公共服務的數字化,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這不僅可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也有助于消弭城鄉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實現。同時,政府應加大投入,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推動數字化公共服務在鄉村的全面落地。
數字鄉村的建設需要把握好鄉村傳統文化,為鄉村發展蓄積內生動力[5]。具體來說,首先,建立數字化文化資源庫,將鄉村的傳統文化、歷史故事、民俗風情等重要資源進行數字化整理和存儲,建立起一座豐富的數字文化資源庫,保護和傳承鄉村傳統文化,同時也方便農民和游客了解和學習鄉村文化。同時,推廣數字化文化展示與傳播。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將鄉村的傳統文化以數字化形式展示出來,如在線博物館、數字圖書館、虛擬文化體驗等。通過網絡,農民和游客可隨時隨地了解和參與鄉村的傳統文化活動,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參與度。再則,開展數字化文化創意產業。通過培養鄉村文化創意人才,鼓勵農民參與文化創作和創意產業發展。建設數字音樂、數字美術、數字影視等創意產業基地,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支持,推動鄉村文化產業的數字化發展。最后,加強數字化文化教育和培訓。通過為農民提供數字技術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對數字化文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開設數字化文化課程,組織培訓班和工作坊,培養更多鄉村的數字文化從業人員。政府應加大對數字化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提供相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為鄉村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通過以上措施,夯實鄉村的文化資源數字化基礎,激活鄉村傳統文化發展動力。這不僅可增加農民的文化自信心,也有助于促進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目標實現。同時,政府應加大對鄉村文化數字化的支持力度,提供相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全面落地。
有效的治理體系更有助于數字鄉村建設在鄉村徹底的推進,當前要想提升鄉村基層的治理水平,應當從以下幾個層面做起:其一,建立數字化信息平臺。建設鄉村數字化信息平臺,用于收集、整合和共享鄉村各類數據和信息資源。通過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鄉村的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全面、準確的監測和分析,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其二,推動數字化農業管理。利用物聯網、無人機、遙感等技術,實現對農田、水源、氣象等農業生產要素的監測和管理;通過數字化的精準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其三,強化數字化社會服務。建設數字化社會服務平臺,為鄉村居民提供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方面的服務;通過電子商務、在線教育等手段,讓鄉村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類似的便利服務,縮小城鄉差距。其四,推進數字化環境治理。通過數字化監測和管理技術,加強對鄉村環境污染、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監管;提倡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鄉村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其五,加強數字化能力培養。通過培訓和教育,提升鄉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數字化技術能力和信息素養;鼓勵他們運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積極參與鄉村治理和發展。在加強數字化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數字化治理體系,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政府應加大對數字化治理的投入和支持,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順利推進。
數字鄉村建設通過推動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民數字素養、推廣數字農業技術、構建數字服務平臺等方式,旨在改變農村落后的信息狀況,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收入增加。數字技術的應用將為農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同時也為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等提供了便利和效益。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要求我們通過數字鄉村建設來實現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的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數字化轉型將為農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