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亞
(張家口市長城乳業有限公司 河北 張家口 075000)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食品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食品檢驗檢測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實際的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給食品安全帶來了隱患。
1.1 檢測技術落后。目前,食品檢驗的手段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檢驗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當前,食品質量檢測主要有感官檢測、儀器檢測和實驗室檢測,各種檢測方法各有所長。感官檢測方法快捷、簡單,但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難以適應現代化食品安全檢測的需要。儀器檢測方法具有快速、準確等優點,但其成本較高,且多數不能實現自動控制與遠程監測,極大地制約了儀器檢測方法的普及。傳統的室內測定方法成本高,周期長,且存在二次污染,故不適宜進行規模化生產。為提高檢驗效率,保障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應盡快研究和發展新的檢驗技術,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
1.2 市場監督制度不夠完善。我國還處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渡階段,市場監督制度還不夠完善,存在著監督手段落后、監督效率不高、監督主體缺位嚴重、監督檢查力度不夠等問題。另外,由于監管機構間的合作不夠緊密,造成了執法上的困難。不同部門之間的職能交叉、重疊,影響了各個部門在工作中的作用。有些部門在行使其職能時,常常不能進行清晰的劃分,導致了資源的浪費;另外,在一些部門中,由于職責劃分不清楚,往往會造成相互推諉,影響工作的效率。
1.3 檢測人員素質不高。隨著食品品種的日益豐富和加工過程的改變,對產品質量和檢測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目前我國的檢驗檢測機構的人才素質還不能跟得上食品產業的發展,缺少對專業和職稱的規定,檢驗人員的專業程度不高,檢測水平較低,而且目前還在沿用著傳統的檢驗檢測方法和手段。這對于新產品的檢驗,將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并有可能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2.1 引進先進的檢測技術和設備。在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通過學習、引進國外先進的檢測手段與儀器,是提高我國食品質量的有效途徑。傳感器的靈敏度和準確度更高,能夠更精確的檢測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質、污染物以及殘留的農藥殘留。其次,高自動化、高通量分析的新技術與新儀器,能夠有效地提升分析效率,加速研究成果的發布。另外,利用現代的檢測手段,可以追蹤食物的真偽、產地,提高可追溯性。為此,應加強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與食品安全有關的科研工作,大力培養相關學科的專門人才。在此基礎上,研制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符合我國特定食品安全要求的檢測儀器。
2.2 完善監督制度。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是專門從事食品質量檢測工作的專門的技術服務機構,其工作范圍涵蓋了整個食品產業的各個方面。為此,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為指引,根據本地區的特點,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以實現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要加強監管職能,加強對關鍵環節的監督。
2.3 提高檢測人員業務水平。為了提高食品檢驗檢測的水平和準確性,檢測機構應加強對檢測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以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這些培訓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操作的訓練以及新技術和設備的應用等內容。通過系統的培訓和教育,可以幫助檢測人員更好地掌握檢測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