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商丘市睢陽區農業農村局 河南 商丘 476100)
葡萄球菌屬革蘭氏陽性球菌,形狀類似葡萄,可以在有氧的條件中繁衍生息,也可在無氧的環境下存活,通常可單獨、成對或相互關聯成葡萄狀排列。這種細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土壤、水源、空氣以及動植物體和人類皮膚均有存在,屬于常在菌。當動物遭受外來傷害或免疫力下降,葡萄球菌感染的幾率就會上升,引發關節炎、腸炎、腱鞘炎等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腦膜炎、心內膜炎、敗血癥、膿毒癥等。
葡萄球菌病是一種急性、慢性、接觸性傳染疾病。近年來,隨著養雞業的發展,雞葡萄球菌已成為一種常見傳染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該病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無處不在,而雞又對葡萄球菌較為敏感,在養殖過程中,雞舍的環境、空氣、土壤以及雞體毛孔,都有可能被病菌入侵,使得雞很容易感染葡萄球菌。第二,飼養設施。飼養設施也是雞感染葡萄球菌的重要傳播渠道,例如,雞舍破舊,雞群密集,雞在相互撕斗時尖銳物或鐵絲容易刺破皮膚,從而導致雞感染葡萄球菌病。第三,衛生環境雞舍的飼料槽、飲水設施、飼料質量、飲水不衛生和環境空氣質量差,通風不良,導致雞免疫力下降,引起炎癥,增加雞葡萄球菌感染風險。
2.1 敗血型。其表現為精神頹廢沉郁、體溫升高、皮膚出現紅點或血斑、肌肉壞死、咳嗽、呼吸困難等。隨著病情的惡化演變,病雞敗血癥特征就會逐漸顯現。
2.2 關節炎型。多因局部外傷感染發炎所致,它會引起關節腫脹、發熱疼痛、僵硬、行走困難,嚴重的出現跛行,站立不穩,甚至常臥不起的現象。
2.3 臍炎型。該類型主要感染的是剛孵化的幼雛雞臍部,由于幼雛孵化過程中,臍帶閉合不全或者有損傷,環境中的病菌通過臍部傷口引發炎癥。
2.4 眼疾型。眼部眼瞼紅腫且堆積大量的炎性分泌物,隨著病情的日益加重,出現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2.5 呼吸型。雞的肺部受到葡萄球菌侵害時,會引起呼吸道炎癥變化,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精神差等癥狀。
2.6 腦骨髓炎型。其癥狀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最明顯的是神經系統癥狀,頭歪眼斜站不穩,后期可能出現癱瘓、昏迷、死亡。
3.1 鏡檢診斷。該診斷具有直觀、快速的特點。通常采集雞體組織或體液病料,制成涂片,然后通過酒精燈加溫固定病料,在顯微鏡下查看病變組織或體液中的葡萄球菌,發現該病菌呈圓形、橢圓形、葡萄串等形狀排列,且革蘭氏染色為陽性。
3.2 細菌培養檢測。通過采集病死雞病料的組織樣本,接種到富含營養的培養基上,在溫度和濕度適宜的條件下,培養基上長出表面光滑且邊緣整齊的菌落,然后通過生化實驗,對分離的細菌進一步鑒定是否為雞葡萄球菌。
3.3 耐熱核酸酶實驗。核酸酶具有水解核酸能力,是獨特的酶,高溫下仍保持活性穩定不變。臨床上利用葡萄球菌產生耐熱核酸酶的特性,檢測高溫下酶的活性和穩定性,從而判斷是否感染葡萄球菌。
一旦發現感染雞應立即隔離并進行治療。首先,藥物治療常用的是抗生素類藥物,功效主要是抑制或殺死細菌的生長,例如,青霉素、四環素、頭孢菌素、慶大霉素等。在使用時根據感染類型按照說明劑量和獸醫建議,不可濫用,以防細菌產生耐藥性。其次,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要根據雞的病情選擇對應的治療方案,并結合支持治療,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養殖環境,降低雞感染葡萄球菌病的風險。
雞葡萄球菌存在于自然環境中,雞體一旦感染,殃及整個雞群,因此預防措施至關重要。第一,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保持雞舍通風、干燥、清潔,也可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對雞舍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噴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用紫外線燈殺滅空氣中的病原體。第二,提供均衡營養,確保雞的飼料中營養充分,增強雞體免疫力,預防感染。第三,做好衛生防疫,對雞舍、飼料槽、飲水器定期消毒,殺滅病菌。制定合理的接種方案,及時預防接種,對疫苗的接種要根據疫情關系決定次數和劑量,確保接種可行性和有序有效性。
雞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疾病,對養殖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預防雞葡萄球菌病至關重要,根據感染的原因、癥狀,結合臨床診斷,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降低雞葡萄菌病感染風險,保障雞的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