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摘要: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青年人才思想活躍,充滿活力,是我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以山西省為例,目前青年人才主要通過返鄉創業、服務基層、參與志愿實踐活動等方式助力鄉村振興,但仍面臨動力不足、發展空間受限、培養體系不健全等諸多現實困境。因此,需要強化輿論引導來提升青年群體思想認識;優化扶持政策來為青年人才工作生活創設良好環境;健全培養體系來不斷提高青年人才參與度,從而引導更多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
關鍵字:青年人才 鄉村振興 參與困境
*基金項目:2022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專項研究課題“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研究(JT2022E35)”階段性成果。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該意見指出,要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基礎,其中更為關鍵在于青年人才的參與。然而目前青年人才參與不足現象普遍存在,如何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當前鄉村發展現狀
相比于城市,山西省鄉村青年人口少,且基礎設施不完善,發展水平較為落后。一方面鄉村青年人口總量不足。隨著社會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山西省城鎮人口數量大幅增加,但鄉村人口總量在不斷減少。據《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六號)》數據顯示,全省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3084122人,占37.47%。據2020中國人口普查年鑒數據顯示,在山西省鄉村人口中15-34歲的青年人口為2884101人,占比為22.04%。根據《山西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五號)》的數據顯示,2016年,山西省農業生產經營人員中35歲及以下145.4萬人,占18.2%。山西省鄉村人口中青年人口總量明顯不足,且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青年人口數量更少,出現了青年“空心化”的問題。另一方面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鄉村地區基礎設施滯后,如道路、供水、供電等,據2022年城鄉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在供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污水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以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這些方面,山西城市、縣城的水平均高于山西建制鎮以及鄉。此外鄉村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和力量不足,覆蓋范圍有限。
(二)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主要途徑
隨著國家大力支持創新創業以及鄉村創業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外出人才返鄉創業,成為鄉村振興領頭雁。本籍或者外籍高校畢業生通過服務基層、社會實踐等方式深入基層或是扎根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當前山西省青年人才主要通過返鄉創業、服務基層以及參與志愿實踐活動這三種方式參與鄉村振興。一是返鄉創業。2020年山西省人社廳、財政廳、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全省鼓勵和扶持返鄉入鄉創業政策。在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返鄉入鄉創業,帶動了理念回歸、技術回歸和資金回流。二是服務基層。青年人才尤其是高校畢業生通過參加選調生、特崗教師、三支一扶以及大學生村官等一系列專項招聘,深入基層一線,為鄉村教育、醫療衛生以及公共治理作出貢獻,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三是參與志愿實踐活動。眾多青年學子通過參與山西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春興晉”大學生“返家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鄉村,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鄉村認同缺失,參與動力不足
眾多學子受“學而優則仕”傳統觀念的影響,將讀書做官作為自己的職業追求,多數家長也認為子女應該做官從政,而不是回到農村工作生活。受社會及家庭雙重輿論的壓力,當代青年人更愿意在城市選擇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就業。由于城鄉二元體制的存在,不少社會公眾認為農村環境“臟亂差”,對農民存在偏見。更多出生在城市的青年人才對鄉村缺乏深入的了解,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價值與意義難以準確理解,服務鄉村振興的意愿不高。青年人才對鄉村認同的缺失,極大地降低了青年人才的參與熱情。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更多是迫于壓力或被優惠政策所吸引,很少是出于想要切實改變鄉村落后面貌的目的。高校學子參與暑期志愿服務往往是為了獲得學分,大學生服務基層更多為了豐富自己履歷,待到服務期滿后多數會選擇離開農村發展。青年人才對鄉村認同的缺失,極大地降低了青年人才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為鄉村振興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二)政策支持不足,發展空間受限
近年來,山西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來鼓勵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并給予培訓補貼、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各項扶持。這雖然能夠解決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面臨的資金不足等難題,但政策中對補貼期限以及總額都進行了規定,無法持續為創業者提供幫助,多數青年創業者仍然長期面臨著資金籌措難、用地難、用工難等問題。相比于城市,農村各項配套設施不健全,創業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而且山西省在針對青年人才到村工作創業的配套政策還不完善,子女教育、醫療、住房等配套政策供給不足。此外青年人才在鄉村發展空間有限,進一步降低了青年人才的參與熱情。農村產業發展水平較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足,絕大部分仍然以第一產業為主,青年人才可選擇的創業項目有限,創業發展嚴重受限。鄉鎮公務員、基層事業單位、大學生村官這些基層崗位工作任務重,承擔著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較為繁瑣的工作,默默為鄉村振興做貢獻,但是青年人才提拔任用機制不完善,其發展前途和晉升空間有限。
(三)參與平臺有限,缺乏培養體系
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考取鄉鎮機關、事業單位編制,或是回鄉創業。對于考取鄉鎮機關、事業單位編制而言,受“考編熱”以及就業壓力的影響,部分鄉鎮崗位競爭仍較大,很多青年人仍難以被錄用。回鄉創業則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且需要一定的資本,許多年輕人追求安穩,而且缺少積蓄,因而很少會選擇創業。大學生志愿服務鄉村時間一般都較短,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鄉村整體面貌。當前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平臺有限,致使部分有意愿的青年人才難以參與鄉村建設。鄉村把重點集中在了“引進”而忽視了“使用和培養”,缺乏培養體系使得青年人才難以發揮自身的潛力。鄉村缺少合理健全的人才培養制度,青年人才引進之后培養發展體系尚未形成,培養更多采用培訓的方式來提升青年人才的技能素質,但培訓多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針對性,對青年人才的成長無太大作用。
(一)增加輿論引導,提高思想認識
加強宣傳引導,提高青年群體對農村、農業、農民的了解,引導青年群體積極投入農村建設。創新宣傳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提升青年群體對鄉村振興的認識。通過圖片、視頻展示新時代鄉村新風貌,展現鄉村淳樸的風土人情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改變社會公眾對農村環境差、發展緩慢的刻板印象。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利用當下火熱的短視頻平臺宣傳國家對鄉村的優惠政策,展示未來鄉村的美好。發揮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在全社會營造敬重農業、尊敬農民、熱愛農村的社會氛圍,不斷提升農民職業身份榮譽感,提高農民的社會地位。此外引導青年群體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以宣傳片、典型人物宣講等形式號召廣大青年人投身基層,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破除“回農村沒出息”“年輕人應到城市去”等落后觀念,引導青年群體正確看待返鄉創業工作的現象。發揮榜樣帶動作用,選擇一批對鄉村振興作出貢獻的青年人才,將其先進事跡在網絡媒體大力宣傳,并邀請典型榜樣深入高校、社區等進行宣傳,引導青年群體返鄉留鄉,提升其參與積極性。
(二)優化扶持政策,創設良好環境
加大青年群體創業支持力度,完善創新創業配套服務,著力解決創業青年人才資金短缺的問題,對于首次創業的年輕人給予創業補貼,鼓勵村委會為返鄉創業青年提供場地租賃優惠。完善青年創業貸款服務,降低青年人才貸款門檻,開設返鄉創業青年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簡化貸款辦理流程,創新擔保方式,提高貸款額度,延長還款期限。加強對返鄉創業群體的技能培訓,邀請創業領域專家學者開設講座,積極推薦青年創業者參與省市舉辦的各類培訓,不斷提升創業青年群體素質。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青年群體留鄉創業就業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加強農村公路、橋梁、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和質量。加強農村醫療服務,配套基本應急醫療設施,提升村級衛生室醫療水平,推動鄉村衛生室提檔升級。修建青年人才公寓,改善居住條件,使得青年人才住有所居。完善教育資源,為青年人才子女就近安排就讀學校,優先辦理入學手續,解決青年人才的子女教育問題。建立定期談話制度,村組織派專人與青年人才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其生活工作中難題。
(三)健全參與平臺,加大培養力度
搭建多元化平臺,拓寬參與渠道。開發“青年參與鄉村振興”平臺,在平臺發布各類鄉村專項招聘以及志愿招募信息,便于更多青年群體參與鄉村建設,同時設立“我要報名”通道,有志于參與鄉村振興的青年群體均可在平臺參與報名。形成多樣化的參與方式,提高青年人才參與度。分類引進青年人才,以本土青年為重點,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上學青年回流,組織鄉鎮基層干部開展青年面對面交流活動,鼓勵本土青年返鄉參與鄉村建設。建立科學完善的培養機制,激發青年人才發展潛能。以強化教育培訓為抓手,全面提高青年人才的本領。分類開展專項培訓,分層次、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各類骨干人才,綜合運用輪崗交流、送外培訓等方式進行精準培養,不斷提升培訓效果,運用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培訓效果[8]。構建青年人才激勵體系,增強青年對鄉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完善基層青年干部管理服務、選拔任用、評價考核、流動競爭等制度機制,構建合理的工資待遇和晉升體系,將是否有基層工作經歷作為晉升任用的重要參考因素。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10-25.
[2]中國政府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EB/OL].http:// www.gov.cn/zhengce/2021- 02/23/content_5588496.htm,2021-02-23.
[3]山西省統計局.山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六號)[EB/OL]. http://tjj.shanxi.gov.cn/tjsj/tjgb/202105/ t20210526_729373.shtml,2021-05-26.
[4]王少華.青年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優化路徑探析[J].黑龍江糧食, 2022,No.228(05):114-116.
[5]石金群.鄉村振興背景下引導青年參與農村基層治理的路徑分析[J].中州學刊,2023,(11):69-76.
[6]趙婉瑩,李福生.新時代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17):87-90.
[7]符天誠.鄉村振興背景下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及問題探究——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策勒縣達瑪溝鄉為例[J].中國共青團,2023,(14):75-78.
作者單位: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李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