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學明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中的“試卷講評課”是一種旨在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試卷講評前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出他們共同的錯誤和問題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解題.同時,在講解中應注重舉一反三,將問題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試卷講評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及時幫助他們答疑解惑,共同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通過這種實踐與思考,試卷講評課將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實踐探索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試卷講評課作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對于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增強和知識的鞏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試卷講評課,教師不僅能夠深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還可以幫助學生發現錯誤和改正問題,提高數學解題能力.試題講評課還承擔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和創造性思考等更高階的思考技巧的教學任務.有效的試卷講評課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實踐與思考.本文將探討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實踐經驗與思考,希望能夠為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導和啟示,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1? 當前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誤區
1.1? 認識錯位
教師對教育考試結果的理解偏差導致我們的教師工作仍然是重“結果”而輕“過程”.許多教師并不注重試卷講評課,教育模式也多是從一而終,面面俱到,不但教師很辛苦,而且講評效果較差.
1.2? 評價扭曲
片面強調對教育成果的衡量,卻完全忽視了對教育價值的衡量.特別是在試卷講評課中,不少教師登上講臺往往將很多時間花在了批評教育上,教師在評價教育中,總是將焦點放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水平上,而對他們的數學素質以及學術情感的關注度遠遠不夠.
1.3? 形式機械
一般試卷講評課都是在“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中徘徊著,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自然談不上什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對自己所提出的重要內容的講解,不會通過數據分析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完全是盲人摸象式的課堂設計.
當下的試卷講評課應該是一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課堂,通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獨立自主或合作交流等方式的探索,從而以此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糾錯意識的養成.
2? 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指涉及知識、技術、思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既包括思維素養、分析問題的能力、解題技巧等“認知性素養”,又包括自我約束、組織協調、人際關系等“非認知性素養”.所以試卷講評課要給學生營造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把獨立思考的時間交給學生,把掌握知識的主動性留給學生,讓學生們在公平與包容的環境中,完成參與和內化、思考與創新的各種過程,更加準確地表達個人觀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把考試講評帶到了對個人思維與人物情感價值理解透徹的更深層次,這樣就會更加有力地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2.1?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思考、探索、質疑、創造、訓練所產生的完成知識目標的基本技能.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將有助于他們完成對數學知識的自我管理,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拓寬知識渠道,提高學習效率.在試卷講評課上,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分組、恰當交流,從而保障了知識進程的有效進行.他們還能夠選擇獨立思考、獨立糾錯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教學應該是思維的教學.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考試結束,學生正處于“憤”“悱”之際,在第一時間發試卷給學生,并指導學生課堂上獨立地進行如下工作:①說明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重點;②找到錯誤情況及錯誤原因;③自主訂正完成部分問題.在許多時候,學生們通過反思,對某些錯題難題就能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完全不用再聽取教師的重復“教誨”,同時學生們經過自身的反思學習,對知識點有深刻體會和理解,掌握得也會更加扎實.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們還可以在自主糾錯過程中,通過學習運用各種學習方法,反思并改善自身的學習狀況,并由此培養自己終身學習的主體意識.同時,針對學生通過反思學習后仍無法克服的問題,可以留待于班內小組討論.這一過程,將有助于學生們增強學習責任感、培養自主承擔學習責任的好習慣,同時也形成了有利于完善自身的學習策略,并檢查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而積極求提高、勤奮求成長,把自己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
2.2? 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也稱智慧品質,指思維能力的特點及其表現.思維的主要品質有: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廣闊性、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靈活性等.在試卷講評課中,教師常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或者錯因分析,也許學生不能在此過程解決問題,但是學生思辨的過程比解決問題更有意義.因為學生在追問、分析、演繹、歸納、批判的思維過程中,逐步提高了思想素質,從而產生出高階思維.
2.2.1?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在某次中午練習時遇到了這么一個概率問題:某校“文學社團”里A、B、C三名同學表現優秀,“朗誦社團”里D、E兩位同學成績優異,現將分別在這兩種社團的優秀學生中,各隨機挑選一位同學進行演講比賽.請用列表或畫樹狀圖的方法求出恰好選中了A和E兩個人的可能性.在批改過程中發現兩個班90名學生,有35人答案是110,而正確答案是16.這錯誤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想源頭還是在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學生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他們各抒己見,最后各小組組長上臺陳述己方觀點,終于找到問題所在.生生互動的課堂是生動的、活潑的、原生態的.辯論課堂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合作交流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勇于批評否定和大膽剖析問題的批判性思維.
2.2.2? 開啟學生的高階思維
高階思維是個體適應環境、尋找認知平衡的關鍵能力.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個體并非被動地接收外界的信息,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建構者.高階思維是發生在更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人類智力活動的認知過程,它不是自然形成的,它的形成過程也就是人們反思問題、批判問題、總結提升的過程.試卷講評課中的師生互動的目的就是使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啟發、思辨擴寬學生的思維,并以此點亮學生的智慧光芒,從而激發他們的思維創新.下面有一道測試題.
如圖1,AB為⊙O的直徑,點F在⊙O上,∠CAD的平分線交⊙O于點E,過點E作ED⊥AF,交AF的延長線于點D,延長DE、AB相交于點C.
(1)求證:CD是⊙O的切線;
(2)若⊙O的半徑為5,tan∠EAF=12,求BC的長.
圖1
講評片段:
教師引導:大家對這個題目有了一定的思考,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學生1:看到⊙O的半徑為5,想到要把OA放到直角三角形中,然后過O作OH⊥AE,垂足為H,那么△OAH∽△EAD.
學生2:看到⊙O的半徑為5,想到AB=10,所以要把AB放到直角三角形中,連接BE,那么△BAE∽△EAD.
學生3:看到tan∠EAF=12,想到要把∠EAF放到直角三角形中.于是得到DEAD=12.
學生們在做題時,往往只能從低階層次分析題目中的信息.教師在和學生交流思辨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疑難點作為切入口,幫助學生培養不但能分析問題,還能綜合引用基本方法、基本圖形來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提問來啟迪學生,暴露學生的思維盲區,再各個擊破,啟發聯想,進而激發學生的高階思維的開啟.
2.3? 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誡人們,解決忘記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馬上加以鞏固.而試卷講評課是以教師介紹方法、歸納原理為基礎的,在教學上進行了重點突破之后,就可以進行部分擴展訓練,及時鞏固所學會的知識點,以期復習成果的延續.擴展訓練在形式上,可作為教學小結,還可作為學生的課后練習.在練習中教師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變式,使該考試的知識點逐步擴大、知識加深,以便于教師指導學生盡快地總結解題的基本思路與方法,也可以對原題進行變式練習,也就是可以從不同視角改變條件或者結論,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有利于鞏固已有的基本知識點,擴大其思考空間,進而起到了及時掌握、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3? 數學試卷講評課的幾點優勢
3.1? 構建動態的精彩課堂
充滿活力的課堂生機勃勃,這絕非單純的課堂灌輸過程,而是學校教師之間共同參與的發展過程.在基于學生核心情感素養培養設計的數學試卷講評課中,學生無論是他們自己閱讀、分組討論還是和教師交流,都始終興致勃勃,思想自由活躍,并愿意展示自己的觀點.教師們創設的活動都是生動活潑的,而學生思維和情感上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們總是很積極主動,學習得有滋有味.這樣的教學講評課強調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很注重學生的思維和情感發展,讓學生們都有了一個自主思維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自由發揮的時間和天地.在如此積極活潑的課堂中,學生們所釋放的是潛能,激發的是思想,給人一種和諧的美的享受.學生們在如此充滿活力與激情的課堂上,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并增強了對學習的信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2? 體現教與學的和諧共鳴
基于學生情感核心素質的試卷講評,在課堂留白比較充分.學生能夠實現自主預習、主動討論、主動評價等,在整個教學過程給學生一種愉悅的情感過程和積極的情感感受.例如,講評時,教師把“纖夫”變為生命的“牧者”,和學生輕聲溝通思想,聽取他們的各種看法,并引導他們暢所欲言.此外,教師間相互信任、彼此支持,在平等的互動中共享知識、提高技能、訓練思想,一起營造出民主、平等的教與學的氣氛,這是最生動活潑的教育情境,也是教師教學的最高境界.
3.3? 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專業素質視野下的試卷運用與講解,通過生生互動、學生與教師交流、課堂啟發等豐富多元的教學互動方式,為學生探究、反思、體驗、實踐等方面,創造最豐富的可能性和最良好的氛圍,為他們展示自己、挑戰自我、成就自己提供了最良好的專業條件,也為他們在多姿多彩的學科活動中提高專業技能、個人思想素質并全面發展學科素養,創造了最優越的平臺.
4? 結束語
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是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對學生試卷的深入分析和針對性指導,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解題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選擇合適的講評方法和技巧,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發現和糾正錯誤,培養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解題思維能力.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每個學生的進步和不足,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提升信心.通過不斷的實踐與思考,我們可以不斷改進試卷講評課的方式與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余文森,黃國才,陳敬文.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周佳.探析初中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6(29):6-7.
[3]王飛,殷長征.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試卷講評課[J].中學數學研究,201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