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
【摘要】《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促使行政事業單位變革財務管理模式,要求財務人員根據最新的會計準則開展工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營造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較多的問題,如固定資產管理難度大、信息化建設水平不理想等。文章以《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對策為研究對象,首先闡述了《政府會計制度》的特征,其次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及優化對策,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價值參考。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優化措施
現階段,國內行政事業單位正處于轉型階段,為適應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雙重財務報告制度,各單位應根據《政府會計制度》要求,變革財務管理模式,通過創新財務管理理念、復合型財務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手段,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效,助力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
第一,雙功能、雙基礎及雙報告的核算模式。《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改變了以收付實現制為主的核算模式,引進了權責發生制,形成以預算會計、財務會計相互銜接又適度分離的政府會計核算模式。雙重核算模式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按照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要求,編制決算報告與財務報告,將單位預算執行、財務狀態及資金情況等基礎信息呈現出來[1]。
第二,統一了會計核算方法。《政府會計制度》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將基本建設投資、公用經費支出及人員經費支出等以統一的方式進行會計核算,不需要為基本建設投資單獨設立一個賬目,統一了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支出的核算方法。
第三,擴大了資產核算范圍。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時,需根據《政府會計制度》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納入會計核算范圍中,通過統一核算方法,了解各部門的支出情況。會計核算范圍的拓展,為行政事業單位控制各類資產收入、支出提供了便利,讓會計核算更為精準。
(一)固定資產管理難度大
第一,固定資產確認。行政事業單位擁有較多類型的固定資產,在資產確認時應以《政府會計制度》為指導,做好固定資產確認工作。如果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出現本應被確認為特殊用途的資產卻未被確認,會影響固定資產管理效果,導致固定資產流失或資產價值降低的情況[2]。第二,時效性受到影響。《政府會計制度》明確了固定資產入賬時間,要求財務人員在固定資產達到使用后,才能記錄相關信息。但由于單位內部各部門“各自為政”,各部門之間很少就固定資產管理進行互動,導致財務人員無法及時獲取有關信息,造成固定資產信息不對稱,無形中影響了固定資產入賬時效性。第三,賬實不符。在實際工作中,資產管理人員未及時與財務人員核對并更新資產信息,導致固定資產實際數量、價值與賬目信息不一致,出現賬實不符。
(二)會計職能模糊
行政事業單位未完全實現雙功能、雙基礎及雙報告的核算模式,仍然將預算會計作為主要工作模式,對財務會計的關注度較少,無法體現出財務會計的職能作用。財務會計的實施,能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負債信息,為單位資源分配、決策提供依據。通過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結合,可以將單位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及運行管理等情況以數據的方式呈現出來,為內外部人員了解行政事業單位履職情況提供幫助。但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會計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會計監督、管理職能被削弱,進而影響到后續工作的實施效果。
(三)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當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因專業能力不強,難以適應《政府會計制度》政策下的財務工作環境。第一,受落后管理理念影響,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認為財務管理就是簡單的核算、對賬等工作,財務部門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不會對單位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未針對財務隊伍建設采取措施,業務培訓開展甚少。第二,部分財務人員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較弱,在不了解《政府會計制度》前提下開展工作,導致單位出現財務問題[3]。部分單位中的財務人員并非財務專業出身,對財稅知識、實操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從而影響到《政府會計制度》的執行。此外,部分財務人員認為財務崗位是“鐵飯碗”,缺乏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產生思維惰性,導致財務管理質效甚微。
(四)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滯后
當前,少數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發展時間較短,缺乏相關成功經驗支撐,導致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仍然停留在電算化、信息統計階段,難以適應《政府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需求。同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未構建財務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無法將分散在各部門的財務數據匯總處理,從而影響到財務管理工作效果。此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未根據信息系統建設要求,培養技術人員,導致財務人員無法靈活操作財務信息系統,財務管理效果甚微。
(一)創新財務管理理念
第一,樹立現代化財務思維。在《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應發揮財務部門的監督、參與管理及服務等職能優勢,主動參與到行政事業單位經營管理工作中,通過落實財務職責,激發財務人員主動服務意識。以往財務部門處于被動工作狀態,通常是在單位完成經濟活動后才開展績效評價、會計核算,未能參與單位經營管理中。《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更加強調財務部門職責,要求財務人員改變被動工作模式,主動為業務、單位決策服務,提高各部門協作效率[4]。第二,更新財務管理理念。行政事業單位應明確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目的和意義,主動執行自身公共服務和公益職能,為公眾提供優質社會公共服務。第三,增強財務管理意識。行政事業單位應明確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建設中的地位,不斷增強財務管理意識,利用《政府會計制度》宣傳、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及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等一系列舉措,調動單位內部員工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為履行財務職責、落實《政府會計制度》奠定堅實的基礎。第四,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行政事業單位應立足于《政府會計制度》,深入分析新舊制度的異同點,將此作為創新財務管理理念的抓手,要求財務人員根據核算范圍,做好會計科目設置工作,利用折舊攤銷要求進行資產管理,實現對單位經濟活動和固定資產的科學管理。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人員還應科學編制決算報告與財務報告,按照新制度要求開展該項工作,為單位管理者提供真實、全面的數據報告。
(二)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應基于我國有關條例規定,在原有內部控制制度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健全適應《政府會計制度》需求的內部控制制度,全面控制單位的預算、收支及采購等工作。同時,行政事業單位還應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借助預算分析、數據挖掘等手段,監督各部門經濟活動實施情況,掌握單位財務管理動態。第二,制定風險預警機制。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政府會計制度》中常見的風險,做好風險識別、預警與控制工作,將此與業務、財務充分融合,以動態管理手段控制財務風險,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順利進行。第三,制定預算機制。加強對單位內部各類項目的預算控制,通過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及監督等手段,提高財務部門預算編制水平,使單位資源得到合理運用。第四,建立考核評價機制。行政事業單位應圍繞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資金收支、各項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進行考核,通過設定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掌握財務部門工作情況,為單位解決財務問題提供幫助。
(三)全面提高財務管理質效
第一,做好財務核算工作。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政府會計制度》進行賬目信息的記錄和處理,為財務核算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同時,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增強財務核算與分析效果。利用各部門提供的財務數據進行財務核算和財務分析工作,形成具有參考意義的財務報表,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決策與各項計劃制定的科學性。第二,增強預算編制與執行效果。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財務人員應主動與業務人員溝通互動,立足于業務部門發展與財務資源控制視角,科學制定資源分配方案,為各部門業務活動的實施提供物質基礎,使行政事業單位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同時,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應利用績效評價的方式掌握預算執行部門工作情況,避免超預算對單位運行造成負面影響[5]。第三,加強資產管理,定期檢查固定資產的使用、采購情況,及時更新固定資產賬簿中的信息,為資產折舊攤銷提供準確數據。第四,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行政事業單位通過設置績效目標、組織績效評價的方式,動態監督項目實施情況,讓項目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有效提高單位財務管理質量。第五,發揮內外部監督作用,解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與運用問題。在外部監督時,行政事業單位應以政府部門與社會監督部門為主體,對財務部門工作情況、單位運行情況進行監管,將監管結果及時反饋給單位,要求單位做好風險防范與財務管理工作。
(四)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
第一,優化業務流程,為財務人員獲取信息提供便利。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集中管理要求,結合財務職能,梳理業務流程,要求業務人員認真履行職責,輔助財務人員完成崗位工作。第二,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為業財資源共享提供渠道。行政事業單位應借助現代化工具,構建信息系統,讓管理者第一時間掌握資金流動情況。第三,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行政事業單位應組織理論知識培訓與信息系統教育活動,夯實財務人員理論基礎,提升其信息系統操作能力。第四,引進入侵監測技術和加密技術,保障信息系統運行穩定,防止出現信息丟失問題。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應以《政府會計制度》為指導思想,轉變財務思想觀念,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構建財務管理系統,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同時,各單位還應深入分析《政府會計制度》的特征,優化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模式,提升單位資產管理水平,為行政事業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嚴考.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中面臨的困境及應對措施探討[J].中國產經,2023,(24):161-163.
[2]王建.內控視域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模式優化的路徑研究[J].市場瞭望,2023,(24):49-51.
[3]劉柏鳳.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23,(34):13-15.
[4]陳雅華.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提升路徑探究——以林業防火物資為例[J].投資與創業,2023,34(22):142-144.
[5]黃騰騰.財務分析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構建的必要性及其對策研究[J].廣東經濟,2023,(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