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濟瑞,李鵬△,范輝,李超,周靖雅
1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2 新疆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逐漸加快,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長態勢[1]。現代研究發現,心血管衰老是導致冠心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衰老是生物體增齡性過程中的復雜生物學變化,衰老的表現貫穿生命全過程,包括細胞凋亡、組織衰老、器官損傷到機體的結構和機能逐步衰退、老化[2]。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針對心血管衰老的基出和臨床研究表明,生存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與心血管衰老明確相關[3]。在心血管衰老過程中,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慢性促炎性反應、代謝紊亂等諸多因素均會導致血管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加速心血管衰老進程,誘發并加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衰老是個體化差異較大的過程,不同生活環境下,心血管衰老規律存在明顯的差異[4]。中醫認為生存環境、生活習慣、身體狀態、精神狀態的有機統一平衡是健康人的標準,不同生活區域下人的失衡狀態,易導致疾病。《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以五行理論為基出,運用取象類比法將人分歸于五行,并運用五行的特性去闡述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不同體質不同環境下的人,都有其獨特的“陰平陽秘”平衡狀態,長期失衡狀態則致使各類疾病的發生,故不同地區疾病具有該地區的特有性質。中醫治療提倡治未病,即在該地區環境生活中,針對性糾正平衡,以達到治未病或已病防變[5]。新疆地區的特殊地域氣候下,其居民的生理病理狀態具有地域性特征。新疆地區醫學家總結發現新疆地區多發病具有共同特征。周銘心教授帶領研究團隊自1991年便對此類癥狀加以研究,并總結提出“西北燥證”。2013年至今,李鵬教授課題組完成的多項關于新疆特殊地域性證候與心血管衰老規律相關性研究發現,新疆特殊地域環境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心血管衰老規律存在差異[6-9]。臨床研究提示,新疆多發心血管疾病,諸如冠心病、高血壓病,與新疆地域性特殊證候——西北燥證具有相關性[10-18]。
新疆位于我國西北方域,其地形地勢具有高山環繞、沙漠廣布、陵谷懸殊、幅員遼闊、地貌多樣的特點。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準噶爾盆地,中部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侖山脈相間排列,群山環抱盆地,習慣上以天山山脈為界,分為南北疆。新疆的氣候特征——即西北地域的氣候特征,以干旱為核心,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干熱風沙和寒熱懸殊。新疆地勢高峻,群山阻隔,遠離海洋,濕潤的洋流水氣難以抵達,受季風影響較小,空氣干燥,無論山地或平原,大都屬于同緯度線上降水量最少的區域,南疆降水較北疆更顯稀少,世界級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該地區,加之水分蒸發強烈,遂使干旱程度愈加嚴重,更兼干熱風、浮塵、沙暴共同構成西北方域干旱氣候的典型特征。《素問·異法方宜論篇》載:“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居陵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周銘心[10]認為,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等省區地處祖國西北,干旱少雨是其共同氣候特征,而這一特征在新疆尤其突出。西北方域特征性的干旱氣候,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環境內生物和人群生存狀態,新疆特殊自然與生態環境,必然存在地域性特殊的病證,其所患疾病證候亦具有地域特點。西北燥證正是新疆特殊地域環境特點下形成的方域性病證。
歷代中醫名家及同道在診治高發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方面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沈寶藩教授認為,新疆地域冠心病患者具有本虛標實,痰瘀同病特點,本虛即外感內傷,經久臟腑機能虛衰,標實則不同程度痰瘀阻絡。心氣虛推動無力,氣血運行阻滯成瘀;肝氣虛,氣機疏泄失衡,氣血瘀滯;脾氣虛,水谷運化失常,積濕生熱,煉液化痰;肺氣虛,宣降失司,氣機失衡,痰凝氣滯阻絡;腎氣虛,髓海空虛,無力化生,血虛凝滯為瘀;五臟虧虛均可致痰凝、瘀阻,痰瘀膠結。他認為氣血通暢津液并行,痰瘀無從化生,氣滯則血瘀痰結,治痰需活血,血暢則痰自化,故胸痹冠心病治療應以痰瘀同治貫穿全過程,經臨床驗證,創制出心痛寧方治療冠心病,由當歸、丹參、紅花、川芎、瓜蔞、薤白、檀香、厚樸、桔梗等藥物組方。其中當歸、丹參、紅花、川芎活血行氣止痛,檀香散寒理氣,瓜蔞、薤白寬胸散結、溫通心陽,厚樸、桔梗辛開苦降,使瘀散痰化,脈絡通暢[19]。周銘心教授認為西北之燥,多發且四季均發,其涼燥多于溫燥,外燥多于內燥,外燥以寒多見,內燥以熱多見。他認為冠心病病位在心,亦與肺密切相關,心主血,肺主氣,肺吸入清氣與精微共化為宗氣,心肺居于陽位,宗氣表現為宗陽。宗陽充盈,則肺宣降有度,推動氣血,濡養百脈,內貫心脈。宗陽虛衰或寒、痰、瘀等實邪為患,致使宗陽不展,心肺兩傷,氣機郁閉,而致胸痹心痛病證。故提出“排闥宗陽法”以振奮宗陽,使宗陽舒展,氣血暢通,津氣輸布,溫養心肺,百脈調暢[10,20]。安冬青教授認為,新疆特殊地域環境中,居民感受穢濁之氣,嗜食肥甘厚膩之品,致脾胃失司,津液疏布失衡,濕邪凝聚化熱,煉液為痰,久則致使臟腑功能虛弱,形成以臟腑本虛,兼以痰凝、瘀血、濕濁為標的穢濁痰阻證。《素問》曰:“寒氣積于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濁留,則血凝澀,凝則脈不通。”痰濁、血瘀、氣滯等其他病理因素所致病者在古籍中也大量記載。安冬青教授歸結新疆地區胸痹病機是多種實邪所致“不通則痛”以及虛邪所致“不榮則痛”。治療主張芳香化濁,和血通絡,化痰散結,并在大量臨床研究中,創新性的研制中成藥天香丹。天香丹由薔薇紅景天(新疆地產中藥)、唇香草(維藥)、丹參、降香等藥物組成。經薈萃分析證實,維藥唇香草味辛、性寒,具有化痰、安神、除濕等功效,紅景天能更好地改善心絞痛癥狀,臨床效果顯著[21]。王曉峰教授認為,新疆特殊地域環境影響下,該地區高發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病機本質為本虛標實,外感邪氣,內生濕阻,致氣血津液疏布不暢,經久造成五臟六腑虛衰,氣虛陽氣虛弱,無以推動氣血運行,致使氣血阻滯、濕凝為痰、水停為飲、血停為瘀的虛實夾雜證,經大量臨床驗證,創制出中成藥芪紅散顆粒,有益氣溫陽、活血化瘀、利水通絡功效,該方由黃芪、桂枝、紅景天、丹參、澤瀉、葶藶子等藥物組方。其中黃芪為君以補氣升陽,桂枝解肌化氣、溫通經脈,薔薇紅景天補氣養血、活血化瘀,葶藶子瀉肺中痰飲,臨床中對胸痹、真心痛、心衰患者效果明顯[22]。王燕等[11-12]認為新疆特殊地域環境下冠心病主要以陽虛、氣虛為主,肺虛證是新疆冠心病患者特殊證候表現。外感燥邪,腠理閉塞,肺氣宣降失衡,氣機運行不暢,寒凝、痰濕內生,致使血脈痹阻不通而為病。李慧等[23]認為不同地域環境下居民體質存在明顯差異,新疆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體質亦存在差異,體質以氣虛質、痰濕質、血瘀質為主,且虛實夾雜體質普遍存在。綜上所述,新疆特殊地域環境下冠心病的中醫證候特點具有明確的特殊性。
西北燥證的發生與獨特的地域環境、多樣的飲食風俗習慣密切相關。新疆氣候干燥,水分蒸發迅速,外感六淫致病首推燥邪,火邪、風邪、寒邪次之,燥邪易致熱傷津血,久之則耗損心肝之陰血和肺、脾、腎三臟精元之氣,津血虧虛,陽氣虛損,腠理閉塞,衛氣阻礙,水津布散失衡,聚而化濕,凝而成痰,脈絡壅塞。因此西北居民外燥證候多發而較嚴重,且外燥日久,傷及陰津精血。西北居民多食膏粱厚味,以牛羊肉,乳制品居多,偏好辛辣炙煿之品,其民性格豪爽,喜飲烈性白酒。《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篇》認為:“酒之味苦而性熱,能養心火,久飲之則腸胃溫熱郁結,而氣液不能宣通。”致使脾胃失司,水谷運化不暢,濕阻于絡,積濕生熱,且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易生痰濕,聚則化熱,灼耗陰津,津液疏布不暢而成內燥。明·喻昌指出:“火熱勝則金衰,則風熾,能勝濕,熱能耗液,轉令陽實陰虛,故風火熱之氣,勝于水土而為燥。”故西北燥證有“燥發無時,非獨秋也”“外燥內濕”等特點[10,24-25]。相關研究表明,新疆多發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病與西北燥證具有明確的相關性,西北燥證是新疆地區心系疾病的危險因素、共有的臨床表現及特殊證候。西北燥證可以顯著影響新疆地區高血壓、冠心病等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11-13]。新疆高發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病患者中醫證候多表現為臟腑虛衰,兼夾痰、瘀的本虛標實,虛實夾雜特點[10,16,24]。研究表明,西北燥證與心血管衰老規律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且不同年齡,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間心血管衰老規律存在差異,西北燥證是影響不同人群心血管衰老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腎虛證與心血管衰老規律亦存在相關性,且是加快心血管衰老進程的原因之一[6-10]。周銘心[10]針對西北燥證之治,在辨病治證時結合三因制宜,提出逆治、從治、旁治三法原則。逆治即正治,是燥者潤之,屬寒燥則溫潤之,熱燥者涼潤之;從治即反治,主要針對燥濕相互轉化而設,對于此類病機,不可一味潤燥治之,應以健脾燥濕,濕去則脾和而健,氣血自生,燥象自去;旁治即從旁而治,旁位者,不治本位治它位,如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燥金所傷,此時不治肺燥而治肝。中醫治療講求天人合一,講求人的生活環境、身體機能、精神狀態需達到平衡統一的狀態。《黃帝內經》中闡釋了“心主血脈”和“心主神志”的理論:心神需要心血濡養,并以百脈聯絡臟腑,傳達神氣,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動。“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胸痹冠心病患者以氣血、臟腑功能虛損,氣滯、血瘀、痰濁、水濕阻滯的本虛標實狀態影響心血的濡養,致使心神失能,故冠心病患者中焦慮、抑郁、失眠等精神問題高發,反之亦使身體機能下降[26]。新疆地區冠心病患者同樣伴有高發的精神心理問題,故當地醫家治療中同樣注重益氣活血調神、疏肝解郁、清熱瀉火等治療。《素問·經脈別論》載:“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在冠心病后期治療中以調理脾胃、恢復氣機升降、滋陰補血,固本培元,平衡陰陽等治療[27]。新疆特殊地域環境對高發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候特點具有影響,開展新疆特殊地域性證候與心血管衰老規律的相關性研究,針對性探討新疆地域環境下胸痹冠心病的病因病機,總結臨床用藥效果及經驗,對本地區高發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