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及其當代啟示*
——以《德意志意識形態》為例

2024-06-11 04:10:28卓高生劉寧濤
觀察與思考 2024年4期
關鍵詞:馬克思文明發展

卓高生 劉寧濤

提 要:作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創立的標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從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出發,解釋了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分析了資本主義文明的內在矛盾,為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奠定了基本立場與觀點。該書在分析資本主義文明發展的起源、條件和路徑中總結社會主義文明產生的必然性,進而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角度解釋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科學內涵,是社會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探索下的新模式,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中的新成果,也是世界文明發展道路上的新樣態,在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展現時代新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 年10 月26 日。。這一重要論述從文明的視角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向度,也宣告了中華文明將再次站到人類文明進步潮流的最前沿。當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以“文明沖突論”“西方文明優越論”等狹隘言論沖擊世界文明,人類文明的內在沖突日漸增長。如何正確看待社會主義文明形態和資本主義文明形態的關系?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是什么?需要從《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形態》)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繼承正確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用科學的文明觀來回答好這些重大問題,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旗幟鮮明地批判資本主義文明,正確看待新文明形態的內涵與外延,進而為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實踐提供理論支撐。

一、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理論奠定文明進步之基

研究文明的一系列問題首先需要弄清馬克思、恩格斯對文明進步的立場、觀點及其闡釋依據。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奠基之作,《形態》明確提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19、531、532、519 頁。。這擺脫了人本主義的致思路徑,在本質上與資本主義文明觀劃清了界限,是馬克思主義文明觀最顯著的特征。

(一)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觀為文明進步指明主體

“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19、531、532、519 頁。馬克思、恩格斯從“現實的個人”出發思考文明進步和歷史發展的問題,指明了人類文明進步的主體是人民群眾。馬克思、恩格斯提出構成歷史發展的其中三個基本條件,“物質生活本身”“新的需要產生”和“社會關系本身”——都離不開人這一主體的觀點,進而證明了在人類文明演變和文明活動中現實的個人的主體地位。

人類歷史的演變發展離不開人的需要?!缎螒B》指出,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人為了自身的需要,即為了滿足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需要而產生的,并且直到今日,依舊是人每日必須從事的物質活動,形成了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這一論斷以唯物史觀的方式解釋了歷史發展和文明進步都離不開現實的人,失去現實的人的需要,人類歷史的演變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都無從談起。它與以往形而上學關于宗教和意識的觀點劃清了界限,強調了以人為主體所產生的“物質生活本身”推動了文明的演變。

歷史活動是基于人本身在新的需要下形成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通過批判西方粗暴地認為“凡是在神學、政治和文學的謬論不能立足的地方,就沒有任何歷史,那里只有‘史前時期’”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19、531、532、519 頁。這一說法,指出精神的產物是因為人本身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基礎上為了滿足新的需要而生產的。人通過繁殖形成家庭進而產生新的社會關系,再由此產生新的需要,推動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演變,這一演進解釋了人類文明從所謂的“史前歷史”過渡到真正的歷史演進邏輯。這一邏輯明確了文明活動中人是其生命的生產本身,也是“新的需要”和“社會關系本身”發展的主體。

(二)歷史唯物主義的物質生產觀為文明進步夯實基礎

“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即邁出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這一步的時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雹堋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19、531、532、519 頁?!缎螒B》立足于物質生產的必要前提,指出物質生產是區分人本身和動物的第一步,進而考察物質生產,并將現實中的生產分為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兩種屬性,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通過分析兩種屬性來進一步論證物質生產與研究人類文明進步的關系,為正確認識文明發展演進規律提供科學的世界觀指導。

生產力是文明進步的重要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通常在研究文明進步的過程中把人類文明進步看作一個自然的過程,認為人類文明會隨著自然基礎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在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的生產力會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約而影響文明活動的進行,有時人類文明的演進甚至是由自然的發展所決定的,分析文明進步的問題需要我們回歸現實的物質生產和生活中去理解和把握。

生產關系是文明進步的基本遵循。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會再生產整個自然界,生產關系的積極調整是文明進步的重要前提。物質生產與交往實踐存在辯證的關系,不僅重視自然所創造的基礎條件對人類生命延續的作用,更強調人類對自然能動的認識作用。社會文明向更高級的文明演進,需要正確利用自然去創造足以維系生存的生活資料,并在此基礎上按照所有制關系的規律進行再生產。

(三)歷史唯物主義的精神生產理論為文明進步闡釋方法

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下,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精神生產的概念,并將其與物質生產、人的生產“交織”在一起相提并論,組成同一物質活動的“三個方面”,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現實維度。

精神生產與交往形式的協調發展促進文明形態的更替。精神生產作為物質活動的一部分和交往形式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一個有機的、統一的社會生產的運動過程。它要求重視全面生產的整體性,從系統的角度為文明進步提供方法。精神生產的階級屬性和社會形式與當前社會人們物質交往的形式緊密聯系,同時物質交往的結構要素需要向適應精神生產的發展方向進行調整。精神生產的發展方向也應當注重與物質生活的相協調,推動物質活動與物質交往的相互影響,形成社會文明形態更替。

精神生產與上層建筑的動態聯系明確文化形態的站位。精神生產在本質上是與物質生產相適應,并不完全受到國家的影響,但國家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載體,其濃厚的政治色彩與精神生產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將精神生產形式寓于共同的規章之中。上層建筑的重要轉變,即社會發展戰略從物質生產轉變到精神生產,是推動文明進步的重要啟示之一。要重視精神生產作為意識形態生產對于國家意志和制度精神的現實運作的聯系作用,形成“自由自覺”的物質生產,推動文明進步。

二、從資本主義文明的理性批判走向社會主義文明

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對德意志意識形態進行自我清算,認清了資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民主的本質,得出社會主義文明必然替代資本主義文明的結論,為社會主義文明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準備。

(一)在資本主義文明的兩面性中揭示社會主義文明的起源

社會主義新文明形態的因素一方面是在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過程內部孕育的;另一方面,又是與它相對立而發展起來的。①參見黃廣友、韓學亮:《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生成——基于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論的分析》,《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 年第3 期。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系統構建起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理論,從資本主義文明本身存在的兩面性,論證其存在的必要性與被替代的必然性,從而為被資本主義剝削的無產階級找到了通往共產主義社會這一更高級社會形態的道路。②參見高海波:《“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論由來、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學習與實踐》,2021 年第8 期。

社會主義文明起源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運動中?!缎螒B》在當時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運動中,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無法調和的根本矛盾,當生產力超越當時社會的生產關系時,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必然會產生新的生產關系來適應當時的生產力,進而資本主義文明會隨著歷史的演進,被更高程度的文明所超越。隨著人類歷史的演進,社會的生產力與資本主義文明主導的交往形式不相適應時,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文明便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社會主義文明起源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偉大演變??陀^分析資本主義文明的雙重屬性,有利于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文明的本質。正面來看資本主義文明是具有一定的欺騙性的,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更為先進的文明所替代。但是作為社會主義文明,可以在資本主義文明的雙重屬性中追溯本身的起源,推斷社會主義文明的本質屬性。

馬克思、恩格斯從唯物史觀角度出發,認為社會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基礎上的?!缎螒B》承認資本主義文明在特定的背景下對于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指出,“只有當交往成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業為基礎的時候,只有當一切民族都卷入競爭斗爭的時候,保持已創造出來的生產力才有了保障”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0、196、209、581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建立在大工業、世界交往基礎上的資本主義文明形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當時的生產力,人類文明作為進行生產、生活、交往和其他社會活動的組織方式,在生產力得到保障的同時,人類文明成果也得到了積極的保護,為當時社會的文明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二)在資本主義文明發展的客觀條件中揭示文明進步的根本方法

歷史唯物主義將社會的進步發展視作一個客觀的歷史進程,具有鮮明的物質性,具體表現在:人和社會的發展不隨著人的主觀條件而轉移,而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探究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客觀條件,在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的過程中,分工和勞動作為客觀的條件推動了當時歷史背景下的人類文明的進步。

分工的發展程度對文明進步具有直接推動作用。分工的不同發展階段直接影響了當時社會所需要的所有制形式,從多方面推動了文明的進步。不同階段的分工決定了個人與勞動資料、工具和產品的相互關系。在《形態》中,“馬克思還是假托分工為線索的經濟與社會矛盾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②張一兵:《從分工到現實的世界歷史——〈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一種經濟學的現實批判話語》,《江蘇社會科學》,1998 年第6 期。,在分工的主導下,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產生了分工,城市應運而生,產生了城鄉之間對立,社會形勢從部落、地域演變成了國家和民族,人類從野蠻時代過渡到文明時代,隨之而來的就是“強制性分工”。文明的覺醒和進步正是隨著社會矛盾運動而前進的,馬克思、恩格斯通過論述分工的演變和發展指出了階級社會的文明是建立在強制分工和階級對立之上的,國家的組織形式并不能代表多數群眾的權力,進而產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

勞動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歷史存在與發展的重要前提。“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0、196、209、581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勞動作為物質生產的實踐活動,在文明史的產生和發展中處于基礎性地位。然而,“在奴隸勞動、徭役勞動、雇傭勞動這樣一些勞動的歷史形式下……始終表現為外在的強制勞動”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74 頁。,需要共產主義革命來消滅強制性的勞動,促進勞動者的“交往方式”合理化,糾正資本主義社會中將人的自主活動和物質生活分開的問題,讓自主活動的核心重新回到自主勞動中去,“占有現有的生產力總和”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0、196、209、581頁。。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提出了徹底消滅少數人占有多數人勞動的具有剝削性質生產關系的歷史任務,以“實現他們的自主活動”⑥《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60、196、209、581頁。。

(三)在資本主義文明的演進路程中揭示文明的發展趨勢

馬克思、恩格斯對文明的觀點最突出的貢獻在于他們從不同時期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出發,科學劃分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階段,包括部落所有制、古代古典的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以及以后的共產主義所有制?!百Y本主義工業化社會大生產和無產階級恰恰就是生產力與交往形式矛盾運動的產物”①肖影慧:《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的內涵旨要及其時代意蘊——基于〈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文本學詮釋》,《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 年第4 期。,在《形態》中通過分析不同形式的生產力、分工和內部交往的發展程度,揭露資本主義試圖掩蓋的剝削本質,也側面揭示了人類文明的最終發展趨勢,進而闡明共產主義所有制是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

成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38、567、525 頁。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重要條件。只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狹隘地域性的個人才能為世界性的、真正的普遍的個人所代替。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38、567、525 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出發點是“實際活動的人”④《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38、567、525 頁。,人類的歷史因為人的參與才推動了演進,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通過分析生產和交往的普遍化得出歷史會從資本主義文明下各自封閉的歷史,經過路徑的演進最終成為世界歷史的結論。隨著生產力的世界化,人也將成為世界性的人,進而實現文明進步回歸人這一落腳點,這一論述指出資本主義文明演進到社會主義文明,離不開生產力的世界性,隨著生產力范圍發展到世界,涉及世界的、普遍的個人,社會主義文明也會隨著世界性的個人的產生而成為世界歷史性的一種存在方式。

“真正的普遍的文明”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第725 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未來。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認為,資本主義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取得的物質成就,為社會主義所期望實現的“真正的普遍的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并在這一論述的基礎上揭示了實現這種文明的目標和道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得以實現并得到發展離不開矛盾的激化,主要是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只有在這一矛盾中的生產力發展成為一種新的生產關系,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和以人民為主體的上層建筑才能隨之產生,也預示著人類社會進而能過渡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階段,從此,“真正的普遍的文明”才得以產生,即最后產生的“真正的普遍的文明”是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點的上層建筑,是在資本主義文明發展后期推翻舊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后相對穩定的意識形態。

三、從社會主義文明的時代發展勾勒文明形態之新

馬克思、恩格斯更加堅定了對文明發展一般規律的表述,并表示“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⑥《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2 頁。,只有對傳統觀念進行徹底的決裂,才能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新”文明也正是在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發展進程中不斷超越自身,凝練成自身豐富的內涵與特征,逐漸從馬克思主義文明觀走向人類文明新形態。

(一)在正確處理生產關系的基礎上超越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新模式

基于《形態》等經典著作針對文明觀的分析方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正確處理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客觀分析中國國情,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采取必要政策、措施推進各項工作,將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中國化時代化,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形成了超越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新模式。

發展社會關系,將“兩個結合”融入人類文明新形態。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在《形態》中主要立足于生產關系的基礎上辯證地觀察資本主義社會,進而得出社會主義文明起源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運動之中的結論。文明的產生受到歷史條件和現實環境的影響,社會關系作為一種生產關系,需要同歷史條件和現實環境相適應,新時代提出的人類文明新形態需要與中國的具體實際進行有機結合。同時,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基礎上在新時代探索開創的新形態,必然要同中華民族的文化相適應,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目標,體現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馬克思主義文明觀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新模式。

重視自然關系,突出生態文明在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地位作用?!缎螒B》中將人改造自然和人改造人作為考察人類活動的兩個方面,證明自然在生產關系、人類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物質作用。蒸汽時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率先步入現代文明,主張以自我為中心,為搶占文明發展的先機對自然資源進行無節制地開采與使用,給自然界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惡劣影響。與之不同的是,社會主義文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將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并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目標之一,在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強調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作用。通過“五位一體”的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與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①參見方世南、馬姍姍:《從“五位一體”的文明協調發展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思想理論教育》,2021 年第11 期。這一變動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還從側面印證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正在構建不同于西方并且更為全面、科學的文明新模式。

(二)堅持在黨的領導與人民主體地位相協調的基礎上通過勞動創造新成果

《形態》立基于分工為現實起點,對四種私有制社會的歷史本質進行批判,并通過這種批判的辯證正確地看待勞動。為實現這一歷史性的進步,基于《形態》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好生產關系這一歷史問題,從分工和勞動層面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明確了動力和支撐。社會主義新文明的根本特點是徹底破除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本邏輯,體現人民主體的邏輯。②參見楊金海:《人類文明新形態提出的深遠歷史意義》,《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 年第7 期。

重視勞動是實現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支點。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物質生產活動是推動文明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前提,人能經過有效的勞動進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人類文明的豐富成果也隨之產生。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活勞動”不斷轉化為“物化勞動”的過程,③參見李艷艷:《馬克思主義文明理論及其當代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98 頁。也是將人的勞動成果轉化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成果的過程。這一重要推斷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明確了動力:為了建設具有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需要通過一切積極因素服務于勞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實現物質文明和社會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堅持黨的領導與人民主體地位相協調,是實現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保證。在重視勞動的基礎上,《形態》也考察了分工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作用,指出分工是私有制和階級產生的根源。因此,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中,要看到勞動階級由于自身的認識不足仍然不能自發產生主體力量,需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籌謀劃、積極組織、統一領導,以廣大勞動人民為主體力量,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動力。

(三)在引領不同文明交匯交融的基礎上開辟人類文明發展道路的新樣態

《形態》中關于“真正的普遍的文明”的相關論述,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的開放性和進步性,其所追求的自身解放與社會的進步,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才能實現。中國共產黨針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繼續深入探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相關論述,是《形態》中“真正的普遍的文明”以及“世界性的個人”表述的新時代表達,為人類文明新形態豐富新樣態,為世界提供了一條中國特色的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道路。

促進不同文明平等對話,樹立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正確態度。馬克思、恩格斯在《形態》中對共產主義事業寄予厚望,認為共產主義事業必須不斷克服并逐步消除民族和地域的局限性,否則“共產主義就只能作為某種地域性的東西而存在”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6、202、202 頁。。這一論述表明了馬克思、恩格斯對于文明的態度,主張逐步消除不同民族文化的局限性,主要方式就是通過文明平等對話。這與中華文化的追求具有普遍相通性,人類文明新形態是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基礎上的一種文明再造。②參見楊振聞:《從“文明蒙塵”到“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明旨歸》,《求索》,2022 年第1 期。

實現人類解放,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價值關懷。無論是在國家的階級實質還是文明演進規律領域,馬克思、恩格斯始終將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作為目標。馬克思主義文明觀通過分析資產階級舊社會人與社會的關系,認為資本主義文明時期的剝削和階級壓迫息息相關,進而揭示了人的解放程度隨著人的文明發展程度而提升。“共產主義和所有過去的運動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舊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的基礎。”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6、202、202 頁。人徹底解放是實現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人類文明從“一切舊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6、202、202 頁。中剝離出來,形成沒有剝削和階級壓迫的共產主義,這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大勢所趨。

四、從《形態》展望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時代價值

“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重要論斷,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來的,他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余年來,團結帶領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文明意蘊和價值追求。新時代新征程上,更需要從《形態》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追根溯源,從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中尋找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支撐,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闡釋中為正確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思想指南。

(一)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實現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追求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始終立足于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立足于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觀。人類文明新形態擺脫了資本主義的固有弊端,始終將“現實中的個人”放在中心、主體地位,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進而為促進人自由全面發展這一歷史進程作出了重大貢獻。

人類文明新形態鞏固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地位。人的活動本質上是一種“為我”的自覺自為的活動。以人民為中心,有利于調動人民在人類文明新形態創造過程中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①參見陳金龍、蔣先寒:《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由來、特征與價值》,《學術研究》,2021 年第9 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中央謀篇布局的不竭動力,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將人民擺在首位,歷史性地完成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②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 年10 月26 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始終立足于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立足于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觀,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實干,完成促進社會進步的歷史重任,鼓勵人民群眾追求文明、創造文明、共享文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堅實的主體力量并提供最大的底氣。

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實現人民共同富裕作出中國示范。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為人類文明形態提供了新的構想,通過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進而為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條件,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這一新文明形態的時代表達。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了我們黨現階段的中心任務,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至上為價值追求的重要體現,只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黨和國家的事業才能擁有不竭的發展源泉,進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從理論上的可能化為現實,人類文明新形態才能在共同富裕的推進中彰顯時代價值。

(二)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題中之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在新時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要求,根據這一重要指示,“如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黨和國家亟須在新時代回答好的“必答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用歷史進程、實踐成果和偉大成就回答了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的重大歷史課題。③參見劉倉:《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生成邏輯、多維內涵和世界意義》,《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 年第4 期。

人類文明新形態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時代生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④參見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人民日報》 2018年4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實踐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文明的實現途徑、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行動指南、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文明的載體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為體系基礎,四者形成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內在統一的文明體系,集中凝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過程中的中國智慧。它不僅能夠體現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更能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確保黨和國家的發展步調始終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進方向一致。

人類文明新形態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自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規定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品質,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品質折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特點。①參見陳金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四重意蘊》,《廣東社會科學》,2021 年第6 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文明觀與中華文明雙向互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為社會主義文明從生根到發芽提供了有機土壤,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文明層面的集中表達,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能量,為未來社會主義文明發展指明方向。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在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三)人類文明新形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表達

對于不同形態文明的共性和個性、聯系和區別,可以從縱向發展、橫向并存以及內部構成等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②參見田心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人類文明新形態》,《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1 年第11 期。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明觀,其時代價值不僅僅體現在促進馬克思主義文明觀與中華文明的協同發展,形成馬克思主義文明理論的中國化,還在于增強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與西方文明的交流對話,在文明互鑒中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利文化條件。

橫向考察世界文明的發展歷史,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國強必霸”發展邏輯的超越。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快速發展,不同國家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上的交流日益緊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鞏固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霸權主義”勢力在世界范圍有所抬頭。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及復雜動蕩的國際格局,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提出恰逢其時,它豐富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為全人類的文明進步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具有“真正的普遍的文明”的時代價值,自覺維護著全世界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積極履行著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促進以“世界歷史理論”為基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縱向考慮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人類現代化道路“美美與共”提供新思路。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呈曲折上升式發展態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誕生,為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積極借鑒科學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同時也在汲取蘇聯社會主義的挫折、教訓中不斷反思,繼續求索共產主義發展的新道路,將“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念融入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分析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歷程的挫折與教訓,將“美美與共”作為不同文明形態的相處之道,指出人類文明新形態在當今世界的時代價值,為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中國范式。

猜你喜歡
馬克思文明發展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漫說文明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對不文明說“不”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文明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在线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 91| 999在线免费视频|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视屏|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亚洲无码37.| 国产精品999在线|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久久黄色影院|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主播|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久久动漫精品| 激情午夜婷婷|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91亚洲影院|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免费jizz在线播放|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色综合婷婷|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97se亚洲| h网址在线观看|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理论| 69视频国产|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91青青视频|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黄色成人|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性视频|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亚洲国产系列| 在线亚洲天堂| 毛片免费试看| 国产18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精品国产毛片|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