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山西財政將繼續強化過緊日子,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省級“三公”經費預算在連續10 年壓減的基礎上,繼續堅持只減不增。2024 年,省本級財政撥款(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國資預算)安排“三公”經費預算3.26 億元,較2023 年預算減少0.01 億元,下降0.3%,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厲行勤儉節約,加強預算管理,嚴控“三公”經費。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0.34億元,增加0.01億元;公務接待費0.32 億元,減少0.02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2.6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62 億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98 億元),與上年持平。此外,山西財政今年對行政參公單位、部門2023 年預算執行進度低于80%、審計查出問題的,一般性支出分別壓減5%,共壓減支出1.5億元,進一步規范預算執行、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財政政策質效。
一是筑巢聚才強職能。呈請朔州市委、市政府聽取財會監督工作專題匯報,深入闡述財會監督歷史發展沿革、最新政策導向、機構配備等情況,合理提出當前加強財會監督工作建議。推動朔州市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級財會事務中心,在確保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做下,持續構建權責清晰、運行順暢的工作格局。實施“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培養樂思、善學、肯干的年輕干部成為財會監督的行家里手、實干尖兵。從高等院校、政府部門、中介機構選拔長期從事財務會計教學、研究、實踐、服務工作的專家,組建財會服務專家團隊。高頻次誠邀省內財會專家蒞朔論道授課,搭建起交流互鑒、頭腦風暴的平臺,集智強基,提升效能。
二是理順機制促聯動。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加強財會監督決策部署,進一步理順財會監督組織領導體制。組建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主召集人,市財政局局長任副召集人,省財政廳朔州監管處、市國資委、市審計局、市金融辦、市稅務局主要負責人和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協調機制,切實推動財會監督由財政部門“單兵突進”向各部門“協同作戰”轉變,著力統籌協調解決需各部門支持配合的重大事項,推動財會監督重大問題處理和結果運用。
三是靶向整治正行風。聚焦減稅降費、基層“三?!?、地方債務、財政收入虛收空轉等9 個方面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有序推進自查、復查,實現市縣兩級所有預算部門自查全覆蓋,復查比例不低于30%。對自查發現的5 個問題,復查發現的7 個問題,責令限時整改到位。市縣兩級財政部門組建8 個檢查組39 人,對全市5家行政、7 家事業和10 家企業單位開展2022 年度會計信息質量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7 個問題,責令限時整改。
四是信息公開受監督。印發《關于開展2022 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的工作方案》,對市縣兩級政府及部門2021 年決算和2022 年預算公開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其中決算單位1059 家、預算單位1214 家,涉密單位除外。檢查督促各單位及時、真實、完整、細致開展預決算公開,信息公開連年保持良好態勢,有力保障群眾對財政預決算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五是突出內控增約束。結合省財政廳“制度建設年”和市局“能力提升年”活動要求,堅持應修盡修、應改盡改原則,持續修訂完善內控操作規程和財會監督工作規程,詳盡明確財會監督檢查內容、下達檢查文件以及公示制度等方面規定,進一步完善內控制度體系,強化制度執行,促進財政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以“832”平臺為抓手,大力推廣脫貧地區農副產品。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財政局作為太谷區消費幫扶成員單位,重點推進工作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互利共贏”的原則,加大支持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采購宣傳力度,提高832平臺的知曉率;廣泛動員區直各單位參與消費幫扶,積極通過832 平臺填報和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指導預算單位統籌使用好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食堂伙食費等,采取有效措施扎實做好全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鼓勵引導社會各界消費來自脫貧地區群眾的產品和服務,促進群眾增收,支持做好消費幫扶工作。
二是以鄉村振興為抓手,持續加大消費幫扶力度。太谷區財政局黨組認真履職盡責,選派1 名經驗豐富同志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積極參與定點村各項幫扶活動,助力幫扶村集體經濟發展;在局工會福利采購中實施消費幫扶策略,助農增產增收,通過選購干棗、酒棗、小米等農特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同時通過計提福利費加大消費幫扶力度,在“832”平臺購買大米、面粉、食用油等食堂食材,有效拉動農村產業經濟發展。
三是以民生保障為抓手,不斷拓展消費幫扶渠道。太谷區財政局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高度關注農業特色產業培育壯大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職能,真抓實干、真情聯系群眾,以提高群眾收入為中心,堅持村級主導,加大農特產業培育,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為切實增強經濟活力、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2024 年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財政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實施“兩先四高”發展戰略,聚焦“一園一企一業”“一區一鎮一鏈”“一城一河一湖”三大路徑,攻堅實施七大工程,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一是實施工業經濟強基工程,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以“一區一鎮一鏈”路徑為引領,傳統產業要改造升級煥發新活力、新興產業要培育壯大塑造新動能、開發區要改革創新打造升級版,不斷夯實底盤、強壯筋骨、延伸鏈條,發展更多新質生產力。
二是實施文旅產業提速工程,開辟轉型發展新賽道。以“一城一河一湖”為路徑,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標志項目、發展具有親和力的現代服務、塑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真正把文旅這一朝陽產業、富民產業做成山西孝義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支柱型產業。
三是實施改革創新驅動工程,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支撐,為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四是實施城鄉融合發展工程,構建共享共富新格局。以更大力度補短板、強弱項,做好“興村”“更新”“融合”三篇文章,以“一園一企一業”為路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加快要素流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城鄉之間協調發展、雙向賦能、共同繁榮。
五是實施生態環境改善工程,譜寫美麗山西孝義新篇章。樹牢“兩山”理念,有序推進節能降碳,全力打好減污攻堅戰,大力實施國土綠化行動,讓人民群眾從碧水藍天中收獲更多幸福感。
六是實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滿足人民生活新期待。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實施教育強市戰略,加快健康孝義建設,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
七是實施安全發展護航工程,開創和諧穩定新局面。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孝義、法治孝義,努力營造更加安全、穩定、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