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琳

綠色是健康活力的生動象征。近年來,深圳市羅湖小學深入踐行“綠色校園”理念,開展各類環保教育活動,完善各類評比與激勵機制,積極創建有利于學生成長、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校園環境,不斷向師生傳遞健康向上的學校文化。
創建綠色校園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一是不斷升級改造校園環境,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宣傳標語,在校園內營造了保護環境、愛護校園的良好氛圍。
二是組織各班開展“爭做綠色小衛士”主題班會,發動學生查閱環保知識,制作“綠色校園”主題板報,并通過班隊會組織學生觀看環保題材的視頻和圖片,引發他們對環保重要性與緊迫性的深刻體悟,從而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三是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綠化、美化、凈化校園活動。每周二下午第三節課,“綠色社團”的成員都會主動清理學校植物園的垃圾并打掃周邊環境。
養成文明行為習慣,深化環保理念
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管理。校園環境的優化,需要全體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維護。除了通過廣播、主題板報、宣傳欄、國旗下講話等途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理念,學校還設立值日檢查崗、升旗崗、課間督察崗等,引導學生主動督促并規范同伴的日常行為。各班大隊委及自愿參與學校管理的學生組成督察隊伍,輪流站崗維持學校紀律,并協助德育教師完成檢查班級衛生、整理漂流書架等工作。
建立檢查、評比激勵機制。學校設置了一系列評比活動,以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在“五星”少年評選活動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一步培養他們實現“正確信念與頑強意志、自主發展與上進成長、樂于助人且堅持行善、伙伴互助及團隊成長、勤儉節約并感恩回饋”五大核心品質的目標。又如,在“五星”中隊評比活動中,值日教師與德育教師,以及學校大隊部值日生負責每周檢查學生在服裝禮儀、升旗兩操、早讀午讀、課間紀律、放學隊伍等方面的表現,并評出“五星”中隊,激勵他們從細微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深化他們對環保理念的認識和理解。
開展多彩活動,踐行綠色校園文化
開展校內環保實踐活動。為了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校每年3月都會開展“愛護校園,從我做起”活動,引導他們自覺維護校園衛生,增強他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每年4月或5月,學校組織3~5年級學生參加垃圾分類活動,并鼓勵他們通過制作手抄報、垃圾分類箱等方式積累環保知識。此外,學校還結合植樹節、勞動節、教師節、國慶節、少先隊建隊日等契機與每月教育主題,積極組織開展主題中隊會等活動,如“垃圾不落地,羅湖更美麗”主題隊會、“培養好習慣,奠定好人生”主題隊會等,通過廣泛開展生命教育、環保教育與責任感教育,打造了健康向上、富有活力的校園文化。
策劃校外環保實踐活動。學校大隊部每年協助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前往野生動植物園等,近距離接觸動植物,增長他們的見識,培養他們熱愛自然的感情。另外,學校還鼓勵學生幫助家長打掃衛生、清理家庭垃圾,并在班會課上分享心得。大隊部還積極聯合家長義工和社區工作人員,在社區派發環保宣傳單。
未來,學校將持續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園環境,在踐行綠色教育理念的過程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孩子播下環保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