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紫薇
幼兒園不僅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場所,還是教師持續學習、發展事業的組織。為了真正促進教師成長和幼兒發展,讓園本教研煥發生命力,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育才第三幼兒園就問題驅動型師本教研展開研究,從理念內涵、教研意蘊、教研模式三個角度進行解讀,進而為園本教研提供新思路和新視角。
問題驅動型師本教研內涵剖析
問題驅動型師本教研指以支持教師自覺發現問題并能動地尋求解決方案為中心或本體的教研,強調“在幼兒園中”和“基于班本課程”,以“一切為了幼兒”為價值觀,以“高度尊重教師”為倫理觀,以“全面依靠教師”為行為觀,試圖打造一條鍛煉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徑,真正激活教師發展的內生力。其核心是在幼兒園中,以教師為本,教科研專業人員提供支持,以問題意識為實踐導向,在班本課程真實問題與復雜情境中實現教研共同體的共生共長。因此,發揮教師的積極性是師本教研的意義所在。
基于此,首先,必須讓教師意識到自身在園本教研實踐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和作用,改變被動接受和非主動意愿的狀態,實現教師在教研角色中“教學者”和“研究者”角色的深度融合。其次,重新定義教研主持人的作用,即從組織者、主導者向支持者、引導者的角色轉化,真正幫助教師實現能動、獨立地學習。最后,在教研中,要堅持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實現從專注“研”到助力“學”的戰略性教研目標轉變。
師本教研模式七環節
基于師本教研活動的建構性與生成性特征,我園形成了七步教研模式,進而實現教研模式的自認知、自生長、自循環。
第一步,聚合問題。教師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洞察、去反思,提煉或總結出“真問題”。教學行政部通過問卷、訪談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問題,并充分召集全體教師評估問題價值。基于人人參與、民主共商的原則,教學行政部遴選出本次教研的系列問題,梳理表達,明晰焦點。
第二步,確立主題。依據教研問題的共同屬性確立教研主題,劃定教研主題邊界,以此策劃教研活動方案。
第三步,關聯知識。教學部參考教研活動方案,通過文件、書籍以及網絡等查找與教研主題相關的知識。教師也需要參加與教研主題相關知識的查閱和提供工作。
第四步,研前自學。教學部在每次教研前結合主題和知識留給教師一兩個思考問題,讓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有目的地自學,讓教師在預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提出各種類型的問題。
第五步,研上匯報。在教研會議上,以教師匯報對前置問題的思考結果為主要內容。通過匯報和辯論,教師可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不僅學習了相關理論知識,還分享了自己的實踐經驗,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
第六步,小組合作。教師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自我總結,進行本次教研主題地再回顧,形成書面內容。同時,教研主持人也需針對教師的難點問題進行點撥、講解。
第七步,反饋評價。教研評價是以評促研的重要手段之一。師本教研將評價權全權交給教師,內容包括對教研程序設計、教研主持人能力、教師教研收獲等方面的評價,堅持彈性評價和多維評價。
教研模式的改進不僅需要真正提升教研能力,還需要教研管理制度的配合,這樣才能保證教研改革的徹底性。我園在教研模式研究基礎上,建立了“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制度、年級組集體備課制度、早上及午后的班級教師“碰頭會”制度,以期隨時隨地解決教師在教研中遇到的問題,真正確保后續教育教學改進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