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韌華
“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歷史上南翔經濟繁榮、商賈林立。鎮域面積33.3 平方公里,在郊區的鄉鎮中并不算大,“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建設“小而美”特色綜合性城市目標,因此,南翔鎮也被稱為“小美南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共同富裕”。南翔鎮作為嘉定區對接上海市中心城區和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橋頭堡,以新一輪城市化建設為契機,堅持“南聯虹橋、北融新城”,以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為核心,積極響應經濟新常態,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形成規范有序的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進一步促進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全鎮建有上海(南翔)精準醫學產業園、小美科技園、北虹橋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多個特色產業園區,各類注冊企業6.4 萬余戶,2018-2019年連續2 年稅收突破百億,2020-2022 年由于疫情等因素有所回落,2023 年重破百億大關。
南翔鎮在集體經濟發展的初期,因大規模城鎮化、工業化發展,許多土地資源陸續出讓給企業,真正屬于集體的土地資源逐漸匱乏,但同時,也為南翔民營經濟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南翔鎮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摸清家底,以農齡為股權,明晰每個成員的股權份額,讓農民從“村民”變“股民”,實實在在成為農村集體資產的主人。以股權分紅形式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享發展成果。集體經濟組織嚴格執行決策、管理、收益等相關制度,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的“三資”管理,切實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合法權益,不斷推動分配方式更趨合理。全鎮8 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每年均實現收益分配,2023 年,村民分紅合計2158.75 萬元。
從起初缺乏潛力、缺乏動力,到后期缺乏資金。在集體經濟組織收購、投資過程中,往往存在“有資源無資金,有資金無資源”的情況。南翔鎮通過重新整合資源,落實相關扶持政策,采用村鎮聯合(村與鎮級企業合作)、村城聯合(村與本鎮經濟城合作)、村村聯合的發展模式,設立項目公司用于投資商業商務和總部樓宇,多措并舉,推動集體經濟組織從原本的增長乏力、資源安排不合理,向著高層次高收益方向發展,以此壯大集體經濟組織,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資金扶持方面。一方面,在收購土地、廠房過程中,對于資金缺口,政府通過統籌運行資金方式予以支持。另一方面,通過設立發展基金方式,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參與的經營性物業投資活動實行托底保障,同時對其他與提高農民收入、促進民生保障相關項目進行扶持。
資源扶持方面。通過股權收購、資產轉讓等方式直接收購土地和廠房資源,采用村、經濟城、鎮級公司聯合投資模式,設立項目公司具體實施推動,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自2011 年起,聯合投資共計10 家項目公司,鎮、村級單位聯合出資近6 億元,參與投資建設經濟城大樓、產業園區,以及收購商業配套用房等,為集體經濟帶來長期、穩定的經營性收入,村級單位投資收入累計超1 億元。
為進一步加強對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保護集體資產所有者合法權益,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南翔鎮出臺了一系列集體資產管理辦法,同時引入集體物業管理平臺,對全鎮集體土地和物業租賃進行信息化、制度化監管,對集體物業的規模、資產收益、可招商房源信息等都實現了動態管理。通過整理、分析和應用系統數據,研究物業資產單位產出和經濟密度信息,為經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南翔鎮集體資產的增值保值保駕護航。
新時代南翔鎮也遇到了發展新瓶頸。近年來,全鎮大規模拆違、集體無證廠房拆除等因素,以及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造成集體經濟組織租金收入減少,社會管理成本上升,限制了集體經濟發展。面對一系列新問題,我們積極尋求對策,及時轉變思路,探索在有限的資源資金條件下,不斷優化政策供給,緊密結合資金、項目、政策,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找到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新模式,更好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為強化統籌協調和部署推進,更好拓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南翔鎮成立了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在區級部門的指導下,堅持高位謀劃,統籌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已創建了全鎮性資源平臺,經過一年多的排摸,逐步完善各類資源信息,錄入到鎮級資源信息管理平臺,更好實現全鎮資源“一盤棋”。
盤活低效用地。南翔鎮成立盤活低效用地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盤活低效產業用地工作專班,研究制定產業用地處置工作實施方案,統籌部署推進全鎮低效產業用地盤活工作。通過全面摸底掌握低效產業用地臺賬,明確盤活低效產業用地工作目標,推動盤活方案的形成和落實。
盤活閑置資金。在區級部門的指導下,開展了包括征地補償費、貨幣資金等一系列資金清查工作,全面摸清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底,統籌管理各級資產、資源和閑置資金。在鎮級平臺、區級統籌的基礎上,通過盤活存量低效用地、盤活存量資金、參與優質項目的投資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統籌能級,多領域、跨區域參與市場化投資經營,提高村級組織收益。
為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2023 年嘉定區出臺了“一村一策”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相關文件。以深化農村改革,構建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進一步優化政府引導機制,發揮鎮級主導作用,因村施策。南翔鎮結合實際情況,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找到適合的產業發展之路,統籌考慮各村集體“三資”現狀,探索適合本村發展的特色之路,采用“多對一”方式,組織開展各村負責人座談會、相關職能部門研究討論會、工作開展情況推進會等,結合各村匯報內容逐項分析制約發展的問題和原因,研究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癥施策,各村結合自身情況和區、鎮的指導意見,找出適合本村的發展之路,形成各村未來發展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要任務”。產業振興則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從全市看,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強化國際經濟中心產業支撐,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領域加速布局。這對南翔的游戲、元宇宙、智能制造等產業發展是重大利好。從全區看,區里正全力實施新一輪“五大行動”,聚焦三個千億級產業新動能,積極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從南翔來看,南翔鎮區位優勢明顯,南臨大虹橋,北靠嘉定新城,又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區域之中,同時正在抓緊推動“南翔新中心”建設,擁有重大戰略機遇,在全區新一輪發展中應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近年來,南翔鎮在產業方面主要聚焦精準醫學、游戲動漫、智能制造、在線新經濟新消費等產業來布局新動能。
未來,南翔鎮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把全鎮發展積極融入全市、全區一盤棋整體謀劃,認真落實市委、區委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凝心聚力抓落實,深挖潛力增動能,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依托各類載體陣地建設,推動產業“洼地”變“高地”,助力集體經濟發展搶占“新賽道”,激發經濟新動能,增強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推動全鎮集體經濟更高質量發展,全力以赴建設更有活力、更有溫度、更具魅力的“小美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