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子碩
[摘 要] 二胡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民族特色的弦樂器,它在近現代背景下創作了許多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以《雪山魂塑》和《我的祖國》為例,分析了兩首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背景意義,闡述了兩首作品中所體現的紅色時代精神,并總結了兩首作品的異同點和價值。兩首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以音樂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革命和建設的參與,對理想和信念的堅持,體現了紅色時代的主題和情感、思想和價值、藝術和美學。兩首作品在音樂特點和風格上有所差異,但也有共通,反映了紅色時代精神的延續和變化。兩首作品對于音樂史和文化史有重要的貢獻,對于現代音樂創作和欣賞有啟示作用,對于紅色時代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關 鍵 詞] 二胡;《雪山魂塑》;《我的祖國》 ;音樂美學;紅色時代
一、兩首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背景意義
(一)《雪山魂塑》的創作動機和歷史背景
《雪山魂塑》是一首以二胡為主奏樂器的交響樂作品,由著名作曲家劉文金于2007年創作完成。該作品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而創作的,靈感來源于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革命戰士雕像和長征途中的雪山草地風光。該作品以民族音樂為基礎,融合了西方交響樂的技法,表現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和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作品主要分為征途、雪山、戰友、朝霞四個部分,分別描繪了紅軍在雪山上的艱難跋涉、草地上的歡樂歌舞,以及魂塑的英雄形象。該作品在2007年首演后,受到了廣泛好評和贊譽,被認為是一部具有創新意義和歷史價值的二胡交響樂作品。
(二)《我的祖國》的創作過程和社會影響
《我的祖國》這部作品由劉熾作曲,喬羽作詞,郭蘭英演唱,于1956年創作完成。該歌曲以民歌為基礎,采用二胡的滑音、顫音、撥弦等技巧,增加了歌曲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歌曲在1956年首演后,受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揚,被認為是一部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歌曲。該歌曲在歷史上和現實中都有著廣泛的傳唱和演奏,成為中國人的精神象征和民族自豪。
(三)兩首作品的音樂特點和風格
首先,兩首作品都有以二胡為主奏樂器的版本,都體現了二胡的音樂魅力和民族特色。其次,兩首作品都是以民族音樂為基礎的作品,都運用了民間旋律、民族節奏、民族調式等元素,表現了民族音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最后,兩首作品都是以紅色時代為背景的作品,反映了紅色時代的主題和情感,展現了紅色時代的思想和價值,都體現了紅色時代的藝術和美學。
兩首作品在音樂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有所差異:《雪山魂塑》是一部交響樂作品,在民族音樂的基礎上采用西方交響樂的結構和技法,運用管弦樂的配器和色彩,營造了宏大、壯麗的音樂場景;《我的祖國》是一部歌曲作品,采用民歌的形式和風格,運用了二胡的技巧和表情,營造了親切和溫暖的音樂氛圍。
兩首作品在音樂風格上都屬于抒情的作品,都以旋律為主導,以和聲為支撐,以節奏為動力,以音色為裝飾,以對比為手段,以統一為原則,以美為目的。兩首作品在音樂美學上都是具有創新意義和歷史價值的作品,是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作品,更是具有精神象征和民族自豪的作品。本文希望通過對兩首作品的分析,能夠增進對二胡音樂的理解和欣賞,以及對紅色時代精神的認識和傳承。
二、兩首作品的紅色時代精神
(一)兩首作品如何體現紅色時代的主題和情感
紅色時代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時期,其主題是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其情感是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人民的忠誠。兩首作品通過不同的音樂形式和表現手法,分別體現了紅色時代的主題和情感。
《雪山魂塑》以紅軍長征為背景,描繪了紅軍戰士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為了革命理想而奮勇前進的英雄氣概。作品分為四個部分:征途、雪山、戰友、朝霞,分別表現了紅軍戰士對祖國的忠誠,對生活的熱愛,對戰友的情誼,對勝利的信心。該作品運用了民族音樂的旋律、節奏、調式等元素,以及西方交響樂的結構、技法、配器等元素,創造了一種富有動感和表現力的音樂語言,呈現出獨特的紅色精神內涵。
《我的祖國》以抗美援朝為背景唱出了士愿軍戰士的英雄主義氣概,表達了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和平的向往。該歌曲以民歌為基礎,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描繪了祖國的美麗山河和人民的勤勞開拓,回憶了家鄉的風景和鄉親們,祝愿祖國和家鄉更加繁榮幸福,傳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祈禱。該作品運用優美的語言和旋律,富有感染力和韻味,體現了生動的紅色情感。
(二)兩首作品如何反映紅色時代的精神和價值
《雪山魂塑》作為一首大型交響樂作品,以著名的紅色革命——紅軍長征為背景,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以及紅軍戰士為了實現崇高的革命理想而付出的犧牲與奉獻。該作品通過音樂的形象和情感,表現了紅軍戰士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和忠誠,對社會主義的道路和目標的堅定和追求,對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的關心和責任,以及為了這些思想和理想而不惜犧牲一切的英雄氣概和奉獻精神。通過音樂的形式和技法,表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創新和進步,對中西音樂的融合和發展,對民族音樂的繼承和創新;通過震撼的音樂風格和美學特征,體現出對人民的團結和動員,反映了紅色精神的偉大價值。
《我的祖國》以另一刻骨銘心的紅色革命——抗美援朝為背景,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決戰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這首樂曲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通過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可以從中看到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絕對擁護和支持,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以及為了保衛祖國的主權和尊嚴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偉大精神。作品在形式與技法上也加以創新,以民歌為基礎,進行借鑒和二度創編,將二胡作為主奏樂器,充分發揮二胡的獨特音色,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尊重和服務,是一部具有深刻紅色意義的藝術作品。
(三)兩首作品如何展現紅色時代的藝術和美學
兩首作品以二胡為主奏樂器,通過不同的音樂形式和表現手法,展現了紅色時代的藝術和美學。
《雪山魂塑》展現了紅色時代的交響樂藝術和美學。該作品是一部帶有音詩和音畫性質的單樂章二胡協奏曲,具有明確的主題和情節,富有動感和表現力的音樂語言、宏大和壯麗的音樂場景以及緊湊和完整的音樂結構。該作品是一部融貫中西音樂的杰作,運用了民族音樂的旋律、節奏、調式等元素,在此基調上融入西方交響樂的結構、技法、配器等元素,創造了一種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時代風格的音樂風格。運用二胡獨特的技巧和表情以及管弦樂的色彩和氣勢,創造了一種既具有抒情性又具有戲劇性的音樂效果。該作品展現了紅色時代的交響樂藝術和美學,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具有創新意義和歷史價值。
《我的祖國》展現了紅色時代的歌曲藝術和美學。該作品運用了富有感染力和韻味的歌唱風格,以及優美的語言和旋律,再結合二胡的演奏,如滑音、顫音、撥弦等技巧,進一步增加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在運用民歌的素材和形式的基礎上,配合現代作曲的創新技法,呈現出一種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時代風格的音樂風格。該作品主要體現了民族音樂的魅力和風采,通過歌詞的內容和情感,表現了人民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以及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幸福而不懈努力的信念和追求,該歌曲展現了紅色時代的歌曲藝術和美學,具有不朽的歷史價值。
三、進行異同點的對比
(一)兩首作品的創作時期和社會環境的差異
《雪山魂塑》作曲家劉文金先生于2006年創作的二胡協奏曲,當時是全國上下都在慶祝長征勝利70周年的日子,該曲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緬懷長征當時受苦受累的戰士們而作,描繪了紅軍在雪山草地上的艱苦跋涉和不屈不撓的紅色革命精神。歷史上給予長征的評價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事件,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歷史走向。作品創作之際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28年,國家正處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但是國家也面臨著各種新的問題和挑戰,因此該作品既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敬仰與歌頌,也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和擔當。
《我的祖國》是1956年為電影《上甘嶺》而創作的插曲,是著名作曲家王丹紅于2007年受上海民族樂團委約創作的一部作品。作品一方面以經典歌曲《我的祖國》為音樂素材,增加了樂曲的抒情性;另一方面運用了協奏曲音樂體裁的寫作手法,增添了音樂的奇偉磅礴、恢宏大氣之感。整首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勇奮斗和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此首作品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七年創作的,國家正處于社會主義改造的關鍵時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國際形勢依然復雜,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敵視和威脅沒有停止,因此該作品在表達熱愛祖國的同時,也表達了對敵人的不屈以對及和平的渴望。
(二)兩首作品的音樂形式和表現手法的異同
《雪山魂塑》是一首二胡協奏曲,采用了奏鳴曲式,樂曲分為四個部分:征途、雪山、戰友、朝霞。這首樂曲的旋律變化多樣,音域變化幅度大,音色對比明顯,運用了二胡的各種演奏技巧,如顫弓、抖弓、揉弦、撥弦等,表現了紅軍在雪山草地上的艱難處境和不同的心理狀態。樂曲的編曲運用了民族管弦樂隊的配器,將西洋和民族的音樂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之更加生動和富有張力。《我的祖國》本是一首抒情性歌曲作品,采用了六八拍的節奏,歌詞以第一人稱的手法,通過對祖國山河的贊美,表達了對祖國的眷戀和對家鄉的思念。這首歌的旋律優美流暢,音域寬廣,氣勢恢宏,歌聲富有感情,給人以親切和溫暖的感覺。此作品的編曲也很精致,運用了管弦樂隊的配器,增加了歌曲的層次和色彩,使之感情更加飽滿和豐富。
(三)兩首作品的紅色時代精神的延續和變化
《雪山魂塑》和《我的祖國》作為經典紅色作品,都體現了紅色時代的主題、情感、價值、藝術和美學價值。但是,兩首作品也有一些不同之處,反映了紅色時代精神的延續和變化。
《我的祖國》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創作的,反映了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和平的渴望,是一部具有時代特征和歷史意義的作品。該作品以民歌為基礎,融入了二胡演奏,增加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作品旋律優美、語言樸實、情感真摯、風格浪漫,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蘊的作品,是紅色時代精神的著名代表作品,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體現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
《雪山魂塑》是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創作的,反映了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和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具有創新意義和歷史價值的交響樂作品。該作品以民族音樂為基礎,融合了西方交響樂的技法,創造了一種富有動感和表現力的音樂語言,展現了紅色時代的主題和情感。該作品的旋律激昂、語言生動、風格宏大、情感悲壯,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的交響樂作品。該作品是紅色時代精神的創新發展,也是中華民族的藝術成就和民族魂塑的經典之作。
兩首作品都體現了紅色時代精神的核心內容,但是也有一些不同之處,反映了紅色時代精神的延續和變化。兩首作品對于音樂史和文化史有重要的貢獻,對于現代音樂創作和欣賞有啟示作用,對于紅色時代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文希望通過對兩首作品的對比,能夠增進對二胡音樂的理解和欣賞,以及對紅色時代精神的認識和傳承。
四、結束語
《雪山魂塑》和《我的祖國》這兩首作品在音樂史和文化史上均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不僅豐富了時代的音樂寶庫,還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為文化交流和傳承搭建了重要的橋梁。這些作品所傳達的美學觀念和藝術風格,為后世的音樂創作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
《雪山魂塑》和《我的祖國》這兩首作品對于現代音樂創作和欣賞也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創作方面,它們所采用的獨特結構和旋律以及表達情感和意境的方式,都為現代音樂創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靈感。在欣賞方面,作品所展現出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不同時代的音樂風格和美學價值。
《雪山魂塑》和《我的祖國》這兩首作品在紅色時代精神的傳承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以音樂的方式展現了紅色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特征,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見證。同時,這些作品還以其深刻的藝術內涵和思想價值,激勵著人們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發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瑩欣.二胡協奏曲《我的祖國》演奏風格分析[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22.
[2]陳雨微.論二胡協奏曲《雪山魂塑》的民族性與時代性[J].當代音樂,2022(6):73-75.
[3]段言.二胡演奏中的美學問題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22.
[4]王茂陽.論劉文金二胡作品中的民族精神[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22.
[5]張天婷.二胡協奏曲《雪山魂塑》的藝術特征和演奏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6]呂丹.二胡協奏曲《我的祖國》演奏技巧和精神內涵分析[D].??冢汉D洗髮W,2022.
[7]常遠.二胡演奏藝術的音樂美學特征[J].藝術大觀,2022(4):7-9.
作者單位:太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