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雙江
(運城學院,山西運城 044000)
競技體育是一種高度科學化、系統化的體育活動,只有進行科學的分析,形成良好的訓練體系,運動員才能獲得好成績。優秀的運動員往往需要依托高質量的運動監控系統,開展綜合分析,不斷依據監控的結果調整自己的競技狀態,這也是很多運動員提升成績的關鍵。
對運動員的訓練過程進行狀態監控,可以幫助教練和運動員了解訓練效果、預防運動損傷、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并且為比賽提供決策支持。通過科學的競技狀態監控,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和競技成績[1]。
狀態監控可以幫助教練和運動員了解訓練的效果和進展,通過監控運動員的身體指標、心率和運動表現等,教練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調整,以確保訓練計劃的有效性。尤其是在一些團體運動項目當中,教練員需要充分了解運動員,才能幫助運動員制定合適的運動訓練計劃,從而科學安排團隊的站位、打法、技術動作以形成綜合優勢,減少決策失誤的成本,和提高運動員訓練的安全性。運動員也可以通過監控自己的狀態來評估訓練效果,獲得動力和信心。運動計劃的效果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體現出來,很多運動員的自我感知和實際數據相比具有滯后性,通過檢測運動訓練的數據,運動員可以更加有信心地執行長期運動訓練計劃,踐行長期主義。
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身體容易出現疲勞和過度訓練等問題,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干預,可能導致嚴重的運動損傷。通過監控運動員的疲勞程度、肌肉疼痛程度和恢復能力等指標,教練可以及時調整訓練強度和休息時間,以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教練員獲得相關數據之后,可以進行前瞻性的預判,科學合理地安排運動員的休息和訓練,并且選擇合適的運動員參加競技比賽。運動員本人也可以通過過程監測數據、成果監測數據和階段匯總數據等,及時了解自己的肌肉、關節、神經和心理狀態,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重點防范運動損傷,增加對應部位的保護措施,減少極限動作的發生,從而有效避免運動損傷[2]。
不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訓練需求各不相同,只有通過監控及時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和訓練表現,教練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訓練計劃并及時對訓練內容和方法進行調整,使訓練更貼近運動員的實際需求。現代競技體育是高度靈活化、系統化的體育活動,一成不變的打法已經不再符合當前競技賽場的需求,運動員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地調整運動方案,適應對手的節奏,找到自己的相對優勢。教練員只有掌握了監控的相關數據之后,才可以幫助運動員在短時間內制定出有針對性且個性化程度高的訓練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賽場上克敵制勝,不斷提高運動水平,賽出好成績。
通過長期的狀態監控,教練可以了解運動員在訓練中的表現和能力,更好地為他們制定比賽策略和戰術。比賽的過程和結果是運動員長期訓練的一種綜合體現,日常監控訓練的數據可以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更好地了解運動員的優勢并選擇臨場應對的策略。監控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狀態和體力狀況,可以幫助教練在比賽過程中及時作出調整和決策。教練員和運動員也可以通過監測心跳和激素分泌水平等相關數據來及時地了解運動員心理情況的變化,及時地調整運動員心理狀態,從而改善運動狀態,提高競技成績。
心率能夠反映運動員的運動強度,同時也能夠幫助運動員和教練員了解目前的運動負荷是否有效。監測運動員的運動心率有許多不產生創傷的監測方法,因此心率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監測內容。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當中,使用心率監測儀就可以了解運動員在訓練期間的心率變化、體能恢復情況、運動強度以及運動后的恢復能力。如果訓練后心率恢復速度快,則表明當前的運動強度比較合適,運動員本身具有較高的恢復水平,反之則表明該運動員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專項訓練以改善自己的心肺功能。目前,有研究發現心率監測在運動訓練當中的使用率已經超過60%,但是一些運動員的訓練監測仍然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心理監測。還有一些僅僅是采取訓練后檢測的方法進行心率測量,但實際上心率作為最普遍的檢測手段,需要科學地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測量[3]。例如在高原當中進行訓練,心率可能每分鐘會提高3~5次,而在海邊進行訓練心率可能每分鐘會下降1~5次。同時,在訓練前、訓練中和訓練后這三個階段都要對運動員進行心率管理和監測,了解運動員的安靜心率、最大心率和最低心率等相關的指標。既要考慮到運動員的身體狀態,也要考慮到運動員的一般生理指標,并且結合其他的檢測結果對運動員的狀態進行綜合分析與判斷。
血乳酸是由肌肉在高強度鍛煉時產生的物質,能夠反映運動員的疲勞程度和身體的適應能力。通過監測血乳酸水平,運動員和教練可以更好地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并及時進行干預。當血乳酸水平超過一定閾值時,說明肌肉處于無氧代謝狀態,表示運動強度過大,運動員可能需要適當降低訓練強度以避免過度疲勞和傷害。肌肉在人體內的血乳酸穩態通常需要經過3~5分鐘,如果運動員的肌肉血乳酸達到穩態的速度過慢,那么也表明當前運動員的運動負荷可能過大,如果繼續采取高強度運動負荷訓練,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血乳酸監測結果也可以幫助運動員和教練確定合適的訓練強度和間歇時間,從而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在受傷或康復期間,運動員需要恢復適當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以保持身體的適應能力,防止再次受傷。通過監測血乳酸水平,運動員和教練可以了解傷病對肌肉耐力和有氧能力的影響,并進行相應的調整。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有助于提高氧代謝能力和個體乳酸閾值。不同的運動員需要針對自身的情況設置差異化的乳酸監控閾值,避免使用一刀切的統一監測方法而影響訓練的效果。通過監測血乳酸水平,運動員和教練可以更好地了解運動強度、訓練效果和身體適應能力,從而調整和優化訓練計劃,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表現和身體素質。
血尿素是蛋白質和氨基酸分子代謝的最終產物,在運動員的監測當中也是重要的指標,可以反映運動員的身體負荷狀態和身體機能的恢復狀況。在一些需要重點考察爆發力的運動項目當中,血尿素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監測指標。在正常健康人群當中,血尿素的參考值為2.9~8.2mmol,但由于運動員長期處于高代謝狀態之下,身體對于血尿素的代謝速率往往較快,因此大部分運動員的血尿素參考值都處于6.5~8.2mmol之間,也有一些運動員體內蛋白質代謝水平比較強。在高原訓練和高負荷訓練的狀態之下,血尿素水平會更高,導致運動員的血尿素安靜值大于或偏高于正常范圍。有研究學者認為通過監測運動員的血尿素水平,能夠分析出當前的訓練量是否有利于運動員長期保持狀態,因此在提升強度之后需要監測運動員的血尿素。除此之外,在長期備戰時也需要監測運動員的血尿素以判斷運動員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運動負荷,以便科學地調整運動訓練的情況,避免因運動員的身體處于過度疲勞的狀態而造成賽前傷病。大部分運動員在恢復期能夠觀察到血尿素的變化趨勢與訓練負荷呈現出正向相關關系。監測運動員血尿素恢復正常范圍的間隔時間,也有利于精準判斷出運動員能夠承受刺激的程度。如果運動員對于當前增加的運動負荷接受度良好,那么血尿素水平仍然會在正常范圍之內恢復到穩定;但是如果當前所增加的運動負荷過大,那么機體無法適應,血尿素水平可能無法快速恢復穩態。通過這一指標的監測教練員可以很好地制定訓練計劃,并了解訓練計劃的執行情況。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簡稱CK)是一種存在于肌肉和其他組織中的酶,可以用來評估肌肉損傷與修復的程度。運動過程中肌肉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損傷,肌酸激酶的濃度變化可以反映出肌肉組織受損的程度。通過監測肌酸激酶水平的變化,運動員可以及時了解到自己肌肉損傷的程度和修復的速度。如果肌酸激酶水平持續升高,說明肌肉組織仍在受到損傷,需要采取相應的恢復性訓練或調整訓練計劃;而如果肌酸激酶水平降至正常范圍,就表明肌肉已經恢復到正常狀態,可以逐漸增加訓練強度。通過監測肌酸激酶水平,教練員可以及時發現訓練負荷過大導致的肌肉組織受損,從而調整訓練計劃,避免訓練過度或發生損傷。肌酸激酶監測還可以幫助運動員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其他治療措施,當肌酸激酶水平持續升高或超過正常范圍時,運動員可能需要采取冷療、按摩或藥物治療等額外補充方法,來促進肌肉的恢復,此時正常的休息可能已經無法緩解運動員的狀態,如果盲目繼續訓練,很有可能會誘發嚴重的運動損傷[4]。
血紅蛋白是體內攜氧的重要分子,在有氧運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通過監測和評估血紅蛋白水平,運動員可以更好地了解身體狀態,調整和優化訓練計劃和競技表現。更高的血紅蛋白水平通常意味著更多的氧可以被運輸到肌肉中,從而提供更好的氧耐受力和耐力表現。教練員在日常訓練當中可以通過監測運動員的血紅蛋白水平,及時發掘出青年運動員中的可塑之才,從而組建更有競爭力的競技體育團隊。血紅蛋白監測還有助于識別運動員的潛在氧供應問題,例如貧血或其他血液相關疾病,從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幫助確定運動員的訓練負荷和恢復狀態。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血紅蛋白的變化可以反映出訓練的適應性和疲勞情況,通過監測血紅蛋白水平的波動,可以判斷運動員的訓練響應和恢復能力,方便教練員及時進行調整和干預。運動員在訓練期間和賽季中合理控制血紅蛋白水平可以避免過度訓練和過度疲勞的發生,保護身體健康。一些研究表明,血紅蛋白水平與運動員的耐力和速度表現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通過定期監測血紅蛋白水平,教練員可以及時發現這種變化和趨勢,為運動員提供個性化的訓練建議和指導,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競技能力和成績。
綜上所述,運動員生理生化監控指標眾多,不同的運動員在不同的訓練階段,不同的訓練場地有不同的重點針對性監測對象,但是總的來說,需要高度關注運動員的心率、血乳酸、血尿素、血紅蛋白以及肌酸激酶情況。教練員和運動員自身需要關注運動員的各項指標監測水平,及時進行訓練方案的調整,這樣更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競技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