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家庭可以完全避開速凍食品。速凍食品雖方便,但大家對它的看法褒貶不一。最多的一種說法是:速凍食品營養流失嚴重,不安全,是垃圾食品。
那為什么超市里面的速凍食品還是很多?速凍食品真的營養流失嚴重嗎?其安全性又如何呢?
放進冰柜的食品都叫速凍食品嗎
生活中,人們很容易混淆速凍食品和冷凍食品。速凍食品與冷凍食品的最大區別在于速凍食品采用急速冷凍技術,一般在半小時內使食物中心處溫度低于-18℃,并通過冷鏈(-20℃~-18℃)運送至消費地點。速凍食品一般會在外包裝注明“速凍制品/食品”,或者明確標注采用極速冷凍保鮮技術,多數會有速凍食品的雪花標識。而冷凍食品的冷凍時間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且沒有任何速凍標識。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速凍食品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類:速凍米面制品,如速凍餃子、包子、湯圓、粽子等;速凍調制食品,如火鍋用的魚丸、蟹棒、午餐肉等;速凍其他食品,如速凍肉制品、水果、蔬菜等。
速凍食品可以放心食用嗎
其實,速凍食品的營養價值取決于原料本身,而不是速凍的過程。由于加工工藝的進步,速凍導致的營養損失并不大,一些速凍水果、蔬菜的營養價值同新鮮購買的并不會有太大差別,而且現在的速凍保鮮技術并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因此,速凍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當然,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速凍食品的品質會有所下降,但如果不便于獲取新鮮食物,速凍食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生活中,應盡量少食用魚丸、蟹棒等速凍調制食品,因為這類食品為保證口感,脂肪含量和鈉含量往往較高,會導致其營養價值降低。
現包的餃子冷凍后比速凍餃子更好嗎
從口感、營養上來講,現做現吃的餃子要優于速凍餃子,但現包的餃子經冷凍儲存后不一定比速凍餃子好。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食品生產和經營衛生規范》(GB 31646—2018)對于速凍食品加工過程中原料、設備、加工、包裝、運輸及銷售各個環節都有嚴格規定,參照執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并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
而現包的餃子受家庭制作條件所限,不可避免存在微生物的污染。加上家用冰箱的溫度很難實現快速冷凍,冰箱里往往會混裝其他食物,未吃完的餃子冷凍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
所以,自己包餃子,最好吃多少包多少。
速凍食品解凍后可以再次冷凍嗎
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很多速凍食品的包裝袋上都明確標明:請勿再次冷凍。這是因為低溫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但并不會殺滅細菌,食品解凍后到再次冷凍的過程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易引起食品安全問題。同時,反復冷凍也會破壞食物細胞結構的完整性,導致營養成分的大量流失,更會使食物的口感變差。所以,速凍食品最好是做好分裝,按量取用。
速凍食品如何正確解凍
根據需解凍食物的大小和種類,應提前數小時將食物放置在冷藏室中解凍或利用微波爐的解凍功能解凍。需要注意的是,解凍后的食物應盡快烹飪,以避免細菌滋生。不建議在室溫下緩慢解凍或使用開水解凍,前者耗時久且容易滋生細菌,后者會使食物表層快速升溫融化,但食物內部解凍不充分,而表層溫度過高會引起食物汁液流失,口感變差,還易滋生細菌。實際上,現在很多種類的速凍食品,如速凍水餃、云吞、肉片、丸子等并不需要解凍,根據產品的食用說明直接烹制即可。
如何正確選購速凍食品
首先,購買正規超市的正規品牌產品。正規超市的速凍食品保存條件較為規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因保存不當導致的食物腐敗變質。正規品牌的生產條件及運輸條件也更有保障。
其次,注意查看生產日期。更近的生產日期意味著更短的保存期,食物也更新鮮。
再次,不要選擇變軟、結塊或有冰霜的產品。速凍食品變軟說明儲存溫度過高,結塊、有冰霜或冰塊的產品則可能存在反復冷凍的情況。
最后,盡量避免購買散裝冷凍食品。此外,要注意包裝袋是否完整,避免存在食品污染。
總之,一般速凍食品的營養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但速凍食品要注意儲存條件,且應盡早食用。
(轉載自《科學之友》? ?作者:李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