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汪怡 肖乾 許期英
[摘 要]文章對研究生目前的創新能力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組建多導師聯合、多學科專業、學術氛圍濃厚的創新團隊,強調多學科交叉、合理配置、優勢互補、交流協作,以創新團隊為依托,參與學校組織的學科競賽,以參與競賽的方式促進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以政策為導向規范競賽管理制度,確保競賽的長久性和穩定性,推行創新社團培養模式,拓寬研究生的視野,并將科研項目與學科競賽融合,在課題探索中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具有創新能力的研究生。
[關鍵詞]研究生;創新能力;創新團隊;學科競賽;科研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8-0103-04
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創新就是要打破傳統理念及思維模式的束縛,區別于常規或大部分人思維方式的思維活動。與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傾向于培養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更多是開放性的,沒有標準統一的答案,給出的解決方案要經得起時間和社會的檢驗。
一、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研究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較好,但部分研究生的動手能力不強,缺乏創新動機,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結合能力也不強。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檢驗,使研究生在科學研究中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活力,因此,找到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顯得尤為迫切。
(一)研究生主觀努力有待加強
研究生科研學習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部分研究生缺乏科研意識,團隊科研氛圍不夠濃厚,科研進展緩慢,體現在專業知識涉獵面狹窄、科研方法不會有效運用、專業知識較為欠缺,在參加科研活動或學科競賽時沒有拓寬思路,科研創新不足;有部分研究生依舊被動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會主動探索研究跟自己課題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方法,缺少發散思維,不會拓展學習,對課題刻苦鉆研缺少動力和熱情,理論知識和科研實踐難以結合;還有部分研究生進行課題研究時,研究涉及的縱向深度不夠,對課題的研究缺少整體把握,對問題沒有全面的認知,探索問題過于片面,不會將科研項目與實踐結合,很少進行創新實踐,在科研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缺乏耐心和毅力,只會通過簡單的方法快速得到結論[1]。
學術創新的前提是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而理論素養的提高來源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閱讀和思考,文獻閱讀是研究生獲取學科前沿知識的主要途徑[2]。文獻作為前人對學術問題的概括和總結,往往包含大量的學科前沿知識和深度探索所得,研究生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不斷積累認識,能夠對自己的課題研究方向有較明確的把握,對其思維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應用也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提高其專業素養。實踐也證明,研究生閱讀文獻量的多少影響著其學術研究質量的高低。然而有的研究生進入科研小組后,往往疏于對自身時間的管理,對文獻閱讀不夠重視,沒有經過長期的文獻積累,對自己的科研課題沒有全面的了解,缺乏獨立的思考,更難有所創新。他們在選擇文獻方面往往僅僅圍繞學科研究方向,所掌握的經典理論、前沿理論較少,涉及范圍狹窄,相關方向研究深度不夠,比較缺乏學術鑒賞力。他們文獻收集與整理能力不夠,難以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迅速、精準找到自己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并準確、高效地將這些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其創新能力難以提高。
(二)研究生缺乏研究資源與機會
隨著研究生人數的不斷增長,部分高校研究生培養資源有限,科研和實踐資源以及研究經費相對較少,使其研究生參與學術交流和學科競賽的機會少[3]。對前沿學術研究了解和接觸較少的研究生,遇到深奧的學術問題時往往缺乏對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和探索的欲望,進而使其研究停滯不前。面對學校的學術要求,部分研究生急于求成,往往缺乏對科研堅持不懈的熱情和持之以恒的態度。長此以往,他們對科研的熱情會日益減少,創新能動性會降低,創新能力難以提高。
對于以上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創新團隊為依托,以學科競賽為平臺,引導研究生將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參與學術會議及團隊會議,加強團隊間的交流協作,以賽促創,激發研究生的科研熱情,提高其創新能力。
二、研究生創新團隊建設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養制度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實行單一導師負責制,限制了研究生的橫向發展;專業學科單一,限制了研究生解決問題的全面性;學術交流較少,限制了研究生團隊之間的合作交流。因此建議重視加強建設以下幾種類型的研究生創新團隊,其結構見圖1。
(一)多導師聯合創新團隊
在科研過程中,研究需要運用到的科研方法與專業知識涉及跨學科、跨方向等,而單一導師團隊往往對跨學科方向的研究涉獵不深。為擺脫研究陷入知識面狹窄的困境,可以建立跨學科跨領域的多導師聯合創新團隊,讓不同的專業問題有相關專業的導師進行指導。不同團隊的導師具有不同的學術研究風格,在聯合創新團隊中研究生不僅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究風格,還可以進行深入的學科交叉學習,提高研究能力。此外,多導師聯合創新團隊還可以使研究生學習到更廣泛的學術知識,拓寬科研視野,在探討交流中提升對科研的熱情,激發科研動力。在團隊合作中及時掌握科研最新動態,進一步拓寬科研思路,更有利于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進而推動創新成果轉化。
(二)跨學科專業創新團隊
研究生創新團隊強調多學科交叉,面向全校挑選不同學科專業的研究生[4],除了學科專業不同,還應合理配置不同年級的研究生,團隊成員結構合理,爭取做到團隊成員間優勢互補,鼓勵團隊成員探索創新,激發廣大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熱情。目前的科研及學科競賽不再是單一的專業問題,涉及不同的專業領域,學科交叉,由多學科專業研究生組成的創新團隊成員開展合作,可以全面發揮各學科專業的優勢,增強研究生創新團隊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學術氛圍濃厚的創新團隊
自由寬松的學術氛圍對于推進團隊科研進展、增強團隊凝聚力至關重要[5]。團隊間的學術交流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多導師聯合創新團隊間的學術交流可以使研究生進一步拓展專業領域、深化研究內容、豐富研究方法、形成發散思維、把握課題前沿的最新成果和發展方向,在學術交流中不斷碰撞出新的學術觀點。導師團隊應定期組織學術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讓研究生在學術交流中通過聽取別人的匯報得到啟發,在會議中積極思考、發表意見,仔細聽取導師的指導以促進課題的深入研究。通過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不僅能夠使研究生對自己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對他人的研究內容也會有一定了解,而且能夠使研究生拓寬研究思路和視野,在思考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課題有更深入的理解,培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增強團隊成員之間的聯系。經常性舉辦學術報告、學術論壇和前沿科技講座,可讓研究生能夠及時掌握本學科前沿研究動態,拓寬知識面和視野,為學術創新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此外,應為研究生創造更多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的機會。高水平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是鍛煉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極好平臺,能夠促使研究生完善知識結構,深入課題研究。以上活動均有利于團隊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從而使研究生的科研進展更為順暢、創新能力培養更有成效。
三、學科競賽與科研項目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促進
(一)學科競賽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學科競賽考驗的是研究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對創新思維有更高的要求,強調創新團隊的分工合作。團隊從接到競賽題目開始,在規定的時間內,各成員集思廣益、各抒己見,通過對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按照題目的要求展開設計和操作。研究生在參與學科競賽的過程中,能夠培養溝通交流、團隊協作、創新實踐、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以學科競賽為載體來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有助于在較短的時間內激發出研究生的創新潛力,以提高研究生的創新水平,發揮學科競賽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學科競賽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可以發揮如下作用。首先,研究生參與學科各類創新競賽,有助于其樹立創新意識,提高主觀能動性。特別是在賽前準備階段,鍛煉研究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讓其在準備過程中不斷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進而提高其就業競爭實力。其次,在分析問題時,研究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團隊成員間的交流更易相互啟發并產生創新想法,激發出研究生的創新潛力。按照學科競賽的要求撰寫論文可以培養研究生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提高其科研探索能力和分工合作水平,進而提高其創新實踐能力。最后,參與學科競賽可以有效調動研究生的研究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使研究生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進行針對性學習,提高知識結構的完整性,豐富知識儲備,打破思維定式,培養發散思維,為了贏得比賽挖掘自身的創新潛能,從而達到培養其創新能力的效果。此外,參加學科競賽活動還可以促使研究生對自己的時間有更為合理的規劃。競賽時間有限對效率要求高,賽后將競賽所得的經驗用于科研,可以使研究生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基于競賽的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措施
1.以政策為導向規范競賽管理制度
在建立學科競賽的實施機制方面,必須以政策為導向,科學合理地制訂實施方案,明確管理實施部門,以此保證競賽活動可以有序有效開展。在競賽獎勵機制方面,需制訂合理的獎勵辦法,并將這種獎勵納入研究生的培養體系當中,以提高研究生參與競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以賽促創的積極作用。
2.推行創新社團培養模式
創建研究生創新社團,吸引研究生加入創新社團,以社團為單位參加學科競賽、各類創新競賽。研究生加入創新社團參與競賽,通過培訓學習,其團隊溝通交流、分工配合能力得到鍛煉,學習創新能力得到提升;通過處理比賽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能夠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確保在此社團中的研究生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各類校內外創新競賽活動。
(三)將學科競賽與科研項目相融合
研究生的培養強調研究,研究成果的產生離不開創新能力。為了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導師團隊應創造讓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的機會,支持鼓勵其近距離參與學術會議,使其得以把握研究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動態,獲取學科前沿知識和研究進展,拓寬學術視野,提高對學術前沿的敏感力和判斷力。對于剛接觸科研的研究生,導師團隊應幫助其盡快參與科研項目,按照其能力分配相應的工作量,引導其掌握快速查閱、搜集、整理文獻的方法,在參與科研項目的過程中明確研究方向,理解研究內涵,和導師團隊加強溝通交流,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在參與科研項目時學到的方法也可用于學科競賽,還可以將科研項目的部分內容拓展凝練為學科競賽的參賽內容,提升自身的發散思維能力。研究生將科研項目與學科競賽進行多角度融合,不僅能提高其對學術前沿的敏感力和判斷力,也能提高其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其創新能力,助力其取得相應成果,比如發表學術論文或在學科競賽中獲獎。通過多角度評價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確定更適合其發展的培養模式,健全獎懲制度,以調動其科研積極性,提升其培養質量。
四、結語
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做好規劃,離不開創新團隊,組建多導師聯合、多學科專業交融、學術氛圍濃厚的創新團隊,通過不同學科專業之間的交流完善團隊里的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引導其通過參與學術會議拓寬其學術視野,在跨學科專業的支撐下更易在研究課題上取得創新成果。以創新團隊為依托,參與各類學科競賽。以政策為導向,規范競賽管理制度,保證競賽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在比賽中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主觀能動性,鼓勵其自主思考,引導其不斷提出新想法。在這一過程中,將科研項目與學科競賽相結合,研究生在參與項目的過程掌握學術前沿動態,學習科研方法。學科競賽題目具有開放性,有可供發散思維的空間,因此可將科研項目的相關部分凝練為學科競賽的參賽內容,再進行更深一步的拓展,使學科競賽與科研項目實現深入融合。研究生在參與科研的同時也參加學科競賽,有助于促進研究生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同時可能獲得學科競賽獎或發表學術論文。研究生創新團隊引導研究生在學術研究中開始從無到有地向未知領域進行探索,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同時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袁翔,江旭恒.以科技競賽為載體的理工科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分析[J].高教學刊,2022,8(14):29-32.
[2] 胡艷春,王顯威,段康達,等.理工類研究生創新能力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J].高教學刊,2021,7(31):50-53.
[3] 邢苗條,李政界.學科競賽與科研項目融合的研究生創新能力研究[J].高教學刊,2022,8(33):47-50.
[4] 王寧可.協同創新能力培養在研究生創新團隊中的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31):22-23.
[5] 楊勝. 構建研究生創新團隊,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D].重慶:重慶大學,2009.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