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曾經貧窮落后,橋難過、路不通,垃圾成堆、污水橫流;如今,這里道路寬闊平坦,天藍水綠,被評為市級“文明村”“衛生村”。這些變化都得益于一個人,她就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葛店鄉代集村黨支部書記楊秀勤
“閨女,我是黨員,又是區人大代表,我不能為了小家舍大家,更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
記者走進代集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群身穿紅馬甲的人在公路邊有說有笑地忙碌著。“這是我們的村干部帶領志愿者在清理垃圾,哪里臟了他們就會出現在哪里,保證了村容村貌的干凈整潔。這也是代集村能被評為市級‘文明村’‘衛生村’的原因。”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葛店鄉代集村黨支部書記楊秀勤向記者介紹。
令記者好奇的是,代集村有6000多口人,是周口市人口最多的村,就算是男同志管理起來也會感到棘手,為何會選擇一名女性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呢?楊秀勤笑稱,當初她對當這個村黨支部書記也很猶豫。
擔任代集村黨支部書記之前,楊秀勤在鄭州經商,收入穩定,老公在淮陽區黃集鄉財稅所工作,兩個孩子已經上大學,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美。2017年,代集村村委會主任和村支書在半年內相繼因病離世,村里的工作一時陷入癱瘓狀態。擔任過幾屆區人大代表并兼任代集村婦女主任的楊秀勤被召喚回村。
那時候,代集村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橫流、垃圾成堆、治安混亂、民事糾紛多,沒人愿意接手村黨支部書記一職。鄉黨委找楊秀勤談話,希望她擔起重任。楊秀勤有些猶豫,因為家里人都反對她擔任村支書。
幾天后,鄉干部向代集村村干部宣布,任命楊秀勤為代集村黨支部書記。雖然感到有些意外,但楊秀勤還是接受了任命,并當場表態:“我一定帶領大家攻堅克難,讓代集村變得更美更好,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當晚,楊秀勤回到家后,丈夫勸她放棄。她對丈夫說:“現在村里這么難,我咋能忍心放棄?既然接受了任命,我必須干下去!”正懷孕的女兒哭著勸她:“媽,我公婆年齡大了,無法照顧孩子。您還是別干村支書了,等我孩子出生后,我給您發工資,您來幫我帶孩子吧!”楊秀勤狠下心來對女兒說:“閨女,我是黨員,又是區人大代表,我不能為了小家舍大家,更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見她決心已定,家人只好作罷。
隨后,楊秀勤放棄鄭州的生意回到了代集村。沒想到,風言風語很快就來了:“楊秀勤吃了熊心豹子膽,代集恁大她也敢管?”“今后有好戲看了,弄不好她上臺容易下臺難。”甚至有人說她的村支書是花錢買來的。楊秀勤沒有退縮,決定拿出真本事,干出成績來證明給大家看。
“現在幸福家園里處處充滿溫情和正能量,大家都樂于奉獻,以前的歪風邪氣不見了,不少村民原本緊張的家庭關系也和睦了。”
楊秀勤上任后,把思想引領,促進家庭和諧作為首要任務。因為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村里大都是老人、婦女和孩子。把孩子送到學校后,老人、婦女都喜歡到村里的活動中心聚會,很多家長里短、閑言碎語就從這里傳出去,引發各種家庭矛盾。楊秀勤和村委班子成員商議后,決定改造活動中心,為村民打造一個幸福家園綜合體。
沒想到,一些老人不樂意了,紛紛找楊秀勤討“說法”:“這里是唯一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地方,你不能拆!”楊秀勤連忙解釋:“是改造,不是拆,建好的幸福家園功能比現在多,大家在這里能感受到更多快樂!”但不管楊秀勤如何解釋,老人們就是不相信,有的老人還追到她家哭鬧、謾罵。為避免發生沖突,楊秀勤只能忍氣吞聲躲起來。
楊秀勤的嫂子生氣地對她說:“真是丟人!咱們家啥時候受過這種窩囊氣!我看你還是別干這個村支書了!”楊秀勤滿腹委屈無處訴說,還好丈夫站在了她這一邊:“秀勤的脾氣咱們都知道,她想干的事誰也攔不住。只要她是真心為群眾辦事,我們都應該支持她!”
楊秀勤覺得,那些阻撓活動中心改造的老人們只是暫時不理解,只要她真心付出,一定能贏得老人們的信任。
于是,她從關注留守兒童、關愛孤寡老人生活入手,經常組織村干部和志愿者上門走訪,為孩子們送去學習、生活用品,幫助村民搞衛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洗頭、理發,盡力與村民搞好關系。
村里有位老人叫常級蘭,身體不好,兒女雙亡,與孫子、孫女相依為命,生活困難。楊秀勤主動上門安撫老人:“您放心,有我在,就不會讓你們祖孫餓著。”隨后,她為老人申請低保及住房改造,提供小額貸款幫助老人搞養殖,為老人的孫子安排就業崗位。
村民見楊秀勤一心為群眾辦好事、實事,都對她刮目相看,原來阻撓她工作的老人也漸漸改變態度,開始支持她,活動中心的改造得以順利進行。
改造后的活動中心增設了老年理發室、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食堂、鄉村講理堂等,命名為“幸福家園”。楊秀勤每周組織村民在幸福家園里唱紅歌、表演腰鼓等。老人們通過參加活動能獲得積分,憑積分在老年食堂免費用餐,并優先享受村里的各種福利待遇。
2019年,楊秀勤借鑒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彎柳樹村的先進經驗,在代集村開辦了道德講堂,邀請優秀講師宣講德孝文化,引導村民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并開展“和睦家庭”“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
村里有位叫李宗真的老人,與兩個兒媳不和,兒媳都不愿贍養她。眼看到了春節,老人無處過年,非常傷心。楊秀勤得知后,前往老人兩個兒子家協調。經她多次勸導,老人與兒媳的矛盾得以化解,其贍養問題也得以圓滿解決。后來,老人的大兒媳陳鳳英還被評為“好媳婦”,成為村民學習的榜樣。
在幸福家園,村民們像一家人一樣其樂融融,還自編歌曲傳唱:代集好、代集甜/請看咱們的好家園/幸福家園辦得好/感謝黨的好領導/老年姐妹來家園/溫柔謙卑聚一團/不生氣來不變臉/高高興興把話談……
“現在幸福家園里處處充滿溫情和正能量,大家都樂于奉獻,以前的歪風邪氣不見了,不少村民原本緊張的家庭關系也和睦了。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楊書記,沒有她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村民李宗彬由衷地對記者說。
“只要全體村民齊心協力,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只要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再難我都不怕!”
村民出行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幾任代集村的村干部,多年來都沒能解決。當時,代集村南北大街有段路上到處是垃圾,污水橫流,路面只有3米寬,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楊秀勤決定將路面擴寬至15米,這就意味著路邊不少房屋和違規自建的棚子要拆除。
一些沿街居住的村民得到消息后炸了鍋,紛紛找楊秀勤表達訴求,堅決不同意拆房,還有人放話:“這條路幾任村干部修了幾十年都沒修好,看你有多大能耐!”“想拆我的房,門兒都沒有!”……
楊秀勤召集黨員干部開會:“修路是大事,不能因為有人反對就放棄。”隨后她提議:“第一個先拆我家的房,然后拆黨員干部家的,最后拆群眾的。”她說到做到,一開完會就把自家的房拆了,村里的黨員干部也都跟著她把房拆了。村民見了,都主動跟著拆房。但有位老人說什么都不同意拆房,讓楊秀勤作了難。
為了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楊秀勤一連幾天上門幫老人干活,邊干邊給老人講政策、講修路的好處,最終說服老人同意拆房。
之后,楊秀勤爭取到500萬元修路專項資金,按照城市道路標準鋪設了專門的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電纜電線管道,僅用兩個多月便修成了一條3公里長、15米寬的道路。
自楊秀勤擔任村支書以來,代集村發生了巨變:建起了全鄉唯一的村級醫院,維修標準化街道10公里,改造了集貿市場,安裝路燈386盞,利用觀賞花木和經濟苗木對全村進行了綠化,發展大棚蔬菜和藥材種植400余畝,依托當地紅色資源發展起了鄉村旅游……
天藍水綠,道路寬闊平坦,環境優美,代集村2019年被周口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村”“衛生村”,代集村黨支部2021年被周口市委評為“周口市先進基層組織”,2023年通過“四星支部”驗收。楊秀勤本人2022年被淮陽區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
楊秀勤說:“這幾年雖然我們村有了很大變化,但依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我相信,只要全體村民齊心協力,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只要是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再難我都不怕!”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