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童
一個晴朗的夜晚,我發現天上的北斗七星已經轉向,“大湯勺”的手柄對準了日出的方向。毫無疑問,這是進行夜間天文觀測的好時候。身為我們學校天文社的副社長,我自知應當及時“發光發熱”,便火速打開微信群開始吆喝:“北斗七星的斗柄已經東指,春天到了!我看今晚天氣不錯,朋友們想不想出來尋星?”
不一會兒,那些熟悉的頭像相繼冒了出來,紛紛表示想出來。我統計好參加尋星的人數,給大家分配了天文望遠鏡的組裝任務,并在群里發送了最近實地考察過的小廣場的照片,推薦作為新的觀測地點。
眼看前期準備大致完成,群里的對話也暫時告一段落,我正準備放下手機出門,一條來自上任副社長學姐的消息突然彈出來:“童童現在能夠獨當一面啦,真棒!今晚我也來湊個熱鬧!”讀著這條簡短的消息,一股熟悉的暖流再次涌上我的心頭,將我帶回記憶深處的那個難忘的夜晚。
懵懂+不自信=初入天文社的我
還記得剛入天文社時,第一次參加夜間尋星,我整個人都是發蒙的。
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鄉野間的孩子,進入大學后我才真正接觸到各類社團。因為不像本地室友們那樣懷揣各種才藝,我在“百團大戰”中做選擇時,感到特別自卑,對有才藝要求的鋼琴社、書法協會等社團都敬而遠之。挑來挑去,專注于“看星星”的天文社成了我的最佳選擇。任務簡單,活動明晰,更關鍵的是,“看星星”正好是一件我堅持做了十幾年的事——農村的光污染不是很嚴重,許多個難眠的夜晚,我都會抬頭仰望星空,看很久很久。我還喜歡聽長輩們講關于星星的故事,從北斗七星到牛郎織女,古籍神話里有關星星的傳說對我來說早已不陌生。
仔細一打聽,天文社分為理論部、器材部、秘書部和網宣部等部門,考慮到自己文采有限,對天文理論知識和各種剪輯軟件的使用方法也不甚了解,我最終決定加入和觀星活動有直接聯系的器材部,打算多出力,開啟“手提肩扛”的社團生活。
然而令我沒有料到的是,觀測活動前的準備工作也很有講究,其中最考驗技術的就是天文望遠鏡的組裝工作。雖然從外觀看,這個大家伙只不過是一個固定在三腳架上的大鏡筒,但真要安裝起來,需要你對各個組件都非常熟悉,還要非常注意協調和配合。三腳架如何保持穩定,鏡筒怎么在支座上安全轉動,備用目鏡應該放在哪兒……所有問題都需要有條不紊地思考和解決。幸好副社長學姐是器材部的“老人”,她麻利地給我們演示組裝步驟,還慷慨地同我們這些新成員分享其中的技巧。但此時,我的大腦好像被凍住了,任憑這些知識逐漸消散在空氣中,愣是一個也沒記住。
更讓我對自己失望的是我使用尋星鏡時那滿滿的笨拙。由于主鏡的放大倍數可以達到三位數,如果直接拿它來找目標星星,那很可能會做無用功。這個時候,別在大鏡筒上方的尋星鏡就派上了用場,它和主鏡的位置關系類似于機關槍的瞄準器和槍口之間的關系,它的放大倍數一般在10倍到20倍之間,所以可以用它來縮小觀測目標的范圍。當晚我們的觀測目標是北斗七星中的“搖光”,我對著尋星鏡瞅了好半天,卻還是在星星群中迷失了方向。副社長學姐在身邊耐心地指導我,但我就是接收不到正確的信號。實在無奈,我只能灰溜溜地退到一旁,換社友來操作。
社友的動手能力很強,很快便找到了“搖光”,又在學姐的指導下再接再厲,連主鏡也一并調好了。在被邀請欣賞鏡筒里的星星時,我只興奮了幾秒就陷入了自責:這些事別人都能做好,我卻不行,真是丟臉!心中滿滿是陰霾,我沒了興致,默默地走到角落,再也沒出聲。
本以為這樣幽暗的情緒只能由我獨自品嘗,沒想到在觀測活動結束后,學姐竟然主動找了過來。“童童,剛剛觀測的時候看你似乎不太高興,是遇到什么煩心事了嗎?”感受到學姐的關心,我打開了話匣子,向她竹筒倒豆子般講述了心中的落差感。負面情緒有了出口,我整個人的狀態開始有所好轉,聽學姐說話時也更專心了。“咱們為什么要和別人比呢?學習尋星的方法是為了之后的運用,一時沒理解,慢慢學就好了。別人學得快不快是別人的事,他們掌握的知識也不會進入咱們的腦子里,咱們又何必太在意這些呢?”學姐的話直擊內心,我一下子愣住了。
是呀!我學習的目標只是掌握這種方法,并不是要和別人一較高下,那么就算學得慢了一點又怎么樣呢?只要我繼續努力,過段時間肯定能學會的,為這件小事沮喪實在是不值得。想通了以后,我內心的陰霾便也一掃而空。我鄭重地向學姐道了謝,下決心要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取得進步。在漫天繁星的映照下,我悄悄咬緊了下唇。
在天文社找到最好的自己
之后的時光里,我開始逐漸擺脫剛入學時的那份忸怩和膽怯,學著抓住每一次機會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在接下來的幾次夜間尋星中,我都主動承擔了“燈光師”的角色——在社友們組裝天文望遠鏡時打開手電筒蹲下補光。通過長時間、近距離的觀察,我慢慢熟悉了安裝的基本步驟,比如架上望遠鏡的鏡筒后需要使其保持平衡,裝配尋星鏡時要和主鏡進行同軸校準……有時躺在宿舍的床上,我還會在腦海中重映組裝的全過程。要是發現某個環節卡住了,某個步驟忘記了,就立馬摸出手機給群里的“大佬”發消息咨詢。大家都很熱情,也非常愿意幫助我,經常能在幾分鐘之內就給出詳細的回復。久而久之,我對天文望遠鏡的安裝方法已經爛熟于心,甚至還掌握了很多實用的小技巧,自信心也在一點一滴的進步中潛滋暗長。
古語有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為了增強與大學城里各高校天文社的聯系,也為了檢測“新兵”們的學習成果,社長和部長們一致決定派我們去參加隔壁學校舉辦的天文學知識競賽。不瞞你說,當我聽到這個消息后,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覺。
當天的比賽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知識問卷作答、現場搶答和望遠鏡組裝。由于是以學校為單位參加比賽,所以在答題的過程中大家群策群力。我自知理論功底不夠扎實,前兩部分需要靠隊友“帶飛”,因此在最后一個環節自告奮勇地上場,和隔壁學院的同學一起合作拼好了分給我們的望遠鏡。裝鏡筒、擰配重、調角度……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最終我們憑借領先第二名5秒的成績,順利贏下了整場比賽的冠軍。
那次的獎品是一架便攜的雙筒望遠鏡,我很喜歡在外出旅游時帶上它。每當同行的伙伴向我借望遠鏡遠眺時,我的內心總會洋溢起滿滿的成就感。原來,我也可以憑借自身能力,助力團隊獲得榮譽。
后來社團換屆,我熟練的尋星技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因此成功當選為新一任的天文社副社長,負責安排器材,組織日常的觀測活動。秋去春來,當初那個自卑羞澀的女孩終于破繭成蝶,在一次次為成功尋星付出的努力中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在這段名為浪漫和成長的青春歲月里,明亮遙遠的北斗七星見證了我的蛻變,我也將帶著它們給我的感動和啟示,向著遙遠而光明的未來勇敢地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