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海萍
小白升入高中后變得墮落,人際關系也不好,很多同學都有意無意地躲著他。
“老師,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墊底。同學們嫌我慢,說話慢、做事慢;嫌我長得丑、牙齒不好看,似乎每個人都煩我、討厭我、不愿理我。我覺得自己很可悲,如果不是害怕父母難過,我想我會結束我的生命。生活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累了,我覺得我不配擁有任何美好的東西,我很懶、饞、笨、丑、脾氣壞……沒有優點,只有缺點。我快堅持不下去了,老師請您幫幫我好嗎?”這是小白在咨詢過程中對筆者說的話。
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但還不成熟,沒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因此會過高或過低地評價自己,產生很多不合理的想法,就像案例中的小白一樣。對于小白,我們可以從他的描述出發,和他進行分析和溝通,修正他對自己的認知。
1.“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墊底”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基礎知識不牢靠、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你可以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當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老師相信你通過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定能趕上并超過他人。
2.“同學們嫌我慢,說話慢、做事慢”
慢有慢的道理,你很可能是B型人格,態度從容,隨遇而安,不容易被激怒。你雖然做事慢但有方法,一次只做一件事。你對于遲緩行動有耐心且不生氣,不在乎期限。
20世紀50年代末期,ABC人格理論的相關概念由邁耶·弗里德曼和瑞·羅森曼兩位心臟病學家首次提出,后經多次研究總結得出:
A型人格:容易急躁,脾氣火爆,爭強好勝,求好心切;B型人格:知足隨和,適應性強,比較低調,追求舒適;C型人格:容易焦慮,愛生悶氣,愛內耗,委曲求全。
我們常說做事要有條不紊,很多時候急躁也沒用,不如想清楚了再做。《大學》記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它告訴我們,人必須靜下心來客觀地分析自己,肯定自己的優點,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同時還要正確面對自己的創傷,讓自己的潛能系統發揮最理想的免疫與修復功能,使自己健康而快樂地生存與發展,進而達到悠閑、自在、和諧、平安、靜止的境界。其實你的個性之中已經擁有了這樣的基礎,你應該為之高興才是。
3.“嫌我長得丑、牙齒不好看”
其實人的相貌各有特點,并且由不得自己選擇。因此,對人對己的相貌,你也不必過于在意,誰以貌取人,就是落入了社會人生標準的偏差。“天生我材必有用”,樹立自己的理想、目標,去奮斗、拼搏你的人生才能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其實,別人與你說話的時候不會只盯著你的牙齒看,有能力的情況下還可以做矯正。青春期的絕大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心理,過分注重相貌、體型、體力、身體功能方面的缺陷,常常使自己陷于自卑的泥潭中難以自拔,這是愛美心理在作祟。
4.“我想我會結束我的生命”
這就需要我們理解生命的意義: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珍貴的,任何人,包括自己,都不要傷害、剝奪。生命本身需要細心、用心地經營管理,才可能有內涵和深度。在生命的歷程中,交織著矛盾和痛苦,充滿著求索和艱辛,遍布著荊棘和坎坷,人生是由艱難、困苦、磨難與挫折之珠串接起來的鏈子,每克服一次艱辛、困苦、磨難與挫折就會在生命中增加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我們的生命也會增色不少。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經歷多少磨難與挫折,才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麗。
5.“我覺得我不配擁有任何美好的東西,我很懶、饞、笨、丑、脾氣壞……沒有優點,只有缺點”
老師看到了一個內心充滿真誠、關愛、友善及要強的好孩子,你說“如果不是害怕父母難過”就是最好的例證。你很坦誠地說出自己當前的狀態,這說明你正在以積極的心態追尋生命的價值和走向幸福、愉悅、快樂的途徑,是一個非常明事理,值得讓人尊重、肯定和信任的孩子。作為從教三十年的老教師,我很欣賞你的真誠、坦率,希望你在日常生活中繼續保持和發揚這些品質。
此案例可以看出小白是在人際關系緊張和學習壓力大的雙重影響下,產生了強烈的負面情緒,伴有抑郁傾向。負面情緒的源頭和抑郁的源頭,很多時候來自一個人對自己的不滿。一個人對環境不滿會表現得很憤怒,指責環境和他人不應該如此,但其實他也對無力控制、改變環境而感到憤怒和嫌棄,只不過這可能只是在潛意識層面。意識層面他只能感覺到對環境的不滿,但在潛意識層面,他對自己的攻擊一直沒有停止過。所以這樣的人是很容易疲憊的,內在不和諧,因此他可能抑郁,活在非常負面的情緒里。針對小白同學的案例,老師可以提出一些緩解自卑的具體措施供大家參考:
1.牢固地建立起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存在一定會有價值,我也一定能夠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學會在各種活動中自我暗示:我并非弱者,并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能做到。認準了的事就要堅持干下去,爭取成功;不斷的成功又能使我們看到自己的力量,由此變自卑為自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對自己說:我能干好。如此一來,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就會有自尊、愉快、好勝等良好的心態,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成績。
2.把不利因素轉變為有利因素。處在青春期的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既會讓人膽怯退縮、畏首畏尾,也會讓人奮發努力、積極進取。只要我們發現它、承認它的存在,并設法彌補它,它就會變成走向成功的踏板,幫助我們登上人生追求的高峰。
3.從小處、容易處著手。首先做自己勝任和能夠掌控的事。自己不能勝任的事,不要立即強制去做,獲得自信心之后再做較為復雜的事,就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地實現目標。
4.充分利用身邊的好朋友。將自己的困惑、苦惱向他們訴說(當然也可以用寫信的方式),他們肯定會替你分憂解愁,幫助你走出困惑、苦惱、郁悶的心境,進而化解或消除你的自卑感。
5.針對自己的弱點制訂一個逐步訓練的計劃,并堅持不懈地執行。比如主動向學習好的同學請教、主動接觸師長和同學,并以禮貌性語言和行為對待他們。我們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能力、素質和心理特點,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夸大自己的缺點,也不抹殺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確立恰當的目標。特別要注意對缺陷進行彌補和對優點進行發揚,將自卑的壓力變為發揮優勢的動力。
6.找自己的優點。首先從心理上認可自己,當然也可以請好朋友幫我們悉數自己的優點。我們也可以觀察周圍的同學,因為他們的身上也存在著缺點,這樣就會明白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自己瞧得起自己,別人才不會輕易小看自己,能不能從良好的人際關系中得到激勵,關鍵還在自己。我們要有意識地在與周圍人的交往中學習別人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點,多從群體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樣可預防因孤陋寡聞而產生畏縮躲閃的自卑感。
我相信在陰暗的環境中,再不入眼的雜草也有開花的權利。幸福既在我們的心中,也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只要我們向往幸福,追求幸福,以實際行動走向幸福,那么我們就會擁有屬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期望同學們都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積極的姿態追求、享受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