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巧 鄭國棟 李彬



自2021年以來,“雙減”督導已經連續三年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要求中小學責任督學每月至少到掛牌學校督導一次,充分發揮作用,面對面、點對點、全方位推進學校“雙減”工作的落實。由此可見,在教育治理背景下,將“雙減”專項督導納入責任督學對掛牌中小學經常性督導的內容,對學校高質量發展和內涵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責任督學現有的崗位職責、專業背景、教育教學經驗等方面的差異性,結合張店區責任督學在推進中小學“雙減”工作中的實踐情況,理清“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育管理學校、教師兩個層面的行動指南,從課堂教學、作業管理、課后服務三個方面確定評價要點,為責任督學素養提升、評價標準工具研制、督導結果運用提供參考依據,從而提高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助推中小學減負提質工作的實效性。本文從“三要點兩層面”入手,談談“雙減”背景下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助推中小學減負提質的策略。
一、“雙減”背景下的責任督學對課堂教育教學的督導研究
張店區責任督學大多數是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或教師,雖然陸續開展了各類督學培訓,但是全面掌握教育督導內容的專家型責任督學很少。責任督學普遍認為“雙減”專項督導貼近教學一線,且政策性、專業性較強,又因自身崗位職責、專業背景、教育教學經驗等因素影響,實際督導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盲點和困惑點。因此,從課堂教育教學方面確定觀察點,探討督、導并重的“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教育教學評價體系,進而設計得心應手的督導量表工具,提高“雙減”督導工作的實效性,能夠幫助責任督學解決督導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也成為教育督導部門的關注點。
目前,以責任督學為評價主體,兼具督、導雙重職能的課堂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多。確定評價指標體系,首先要明確責任督學課堂教育教學評價的角色定位,理清評價職責和任務內容。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課堂觀察評價的重要對象首先是學生,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以學生的真實感受為依據評價課堂教育教學,評價課堂教育教學行為是否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是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馬效義博士經過調查研究,分析總結出責任督學在課堂教學督導評價中的三項主要職責和聽評課關注點的四個核心概念。《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將規范教學實施、優化教學方式、學生發展質量狀況等12項指標作為學校辦學質量評價的關鍵指標,繼“雙減”意見出臺后,山東省印發了《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強課提質行動實施方案》,并制定《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質量基本要求(試行)》,對課堂教學提出了進一步要求。綜合區域內中小學課堂現狀、同行專家的研究成果,以及國家、省市政策文件,筆者梳理出“‘雙減背景下課堂教育教學評價督導要點”,如表1所示。
通過課堂教學優化達到好的教學效果,責任督學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課堂教學本身具有完整性、復雜性、發展性,僅靠聽幾堂課來判斷學校課堂教育教學質量仍然是不夠的。在評價量表的支持下,責任督學觀察掛包學校課堂情景下的師生教、學行為,再借助調查問卷、訪談、檔案查詢等多種形式,更有助于得出接近客觀事實的判斷。
二、“雙減”背景下的責任督學對作業管理的督導研究
作業管理是一項大工程,將它納入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的常規內容,對于“雙減”的落實起到重要作用。國家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研制的《責任督學“雙減”進校實地督導要點》給基層責任督學開展“雙減”專項督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時給基層教育督導機構、責任督學“雙減”督導工作留下了探索空間。實地督導中發現,多數責任督學的工作僅僅參照督導要點開展,督導方式普遍采用查閱檔案材料、訪談,督查程度僅僅停留在制度是否有、制度要求內容是否做了。這種現象基于責任督學的實際情況,責任督學主要來源于教育行政人員,均為兼職,平均每名責任督學掛包3所學校,本就承擔固定具體的工作,每月抽時間保證至少到所掛包學校進行一次督查。所以,這種情況下,責任督學非常需要具體科學的督導量表作為自己的工作指南。
責任督學從哪些方面督導學校作業管理呢?首先要看學校制度方案制定出臺情況,其次是執行落實情況。強化管理是實現目標的有力手段。《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統籌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調加強工作保障:健全管理制度。作業管理在建立健全相應管理、監督與評估制度后,才可能保障作業減量提質的常態化運行。學校制定出臺的規章制度是一所學校的行動指南,完善規范的制度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學校制度具有綜合性、導向性、約束力、穩定性等特點。通過責任督學專項督導,除了規范學校建立各層級統籌管理機制外,還要推動學校做到管、研并重。教師主動探究教材、學情、教學、考試等要素,進行實質性改變,真正實現作業減量提質,進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因此,責任督學實地督導不僅要關注學校制度方案制定情況,還要關注學校作業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除了作業時長外,作業設計的目標、類型、難度同樣值得關注,作業批改講評、分析及后續輔導、改進,更是提質增效的重要環節。結合國家、省、市政策文件,針對張店區作業改革形勢,筆者梳理出“‘雙減背景下學校作業管理督導要點”,如表2所示。
作業管理作為“雙減”中的重要一項,是一個綜合性、長期性、復雜性的工作。將作業管理納入對學校的綜合督導和責任督學經常性督導范疇,切實做好作業工作的督導落實,能夠不斷驅動學校增強規范作業管理的意識,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雙減”背景下的責任督學對課后服務的督導研究
2022年張店區在全市首先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并進一步探索形成“1+x”課后服務模式。“1”,即在第一時段,在“不講新課,不增負擔”的前提下,對學科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做好輔導答疑,保障其“學會”;“x”,即在第二、三時段,為學有余力的學生創造條件、積極拓展求知空間,滿足其“學好”的需求。這一成果如何覆蓋全區每一所中小學?責任督學進行“雙減”專項督導對完善課后服務體系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責任督學“雙減”督導,推動學校從制度保障、內容確定、時間分配、場地選擇、費用收取等方面對實施過程進行補充和優化。結合張店區實際情況,筆者梳理出“‘雙減背景下課后服務管理督導要點”,如表3所示。
四、結語
總之,“雙減”是一項復雜綜合的長期性工作,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只有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從根本上減輕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的落實是打通“雙減”教育督導的“最后一公里”,責任督學應增強使命感,督促學校落實好“雙減”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注:本文系20222年度淄博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重點項目課題“‘雙減背景下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助推中小學減負提質的策略研究”(項目批準號:22ZBSKA017)研究成果。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