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麗
思維導圖能夠將文字轉化為彩色分明、容易記憶、高度組織的圖形,與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一致,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本文重點探討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的對策。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非線性的、圖形化的信息組織工具,旨在幫助人們以視覺方式整理、表達和連接思維。它由一些主題或關鍵詞通過中心主題連接而成的分支所構成,具有樹狀結構。思維導圖是腦力激發和創造性思考的有效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復雜的概念、問題或任務。
思維導圖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核心主題:思維導圖的核心是一個中心主題,周圍環繞著相關分支。第二,分支連接:主題與分支之間通過直線或曲線連接,形成樹狀結構。第三,關鍵詞匯:思維導圖使用關鍵詞或短語來表示主題,具有簡潔和概括的特點。第四,非線性結構:思維導圖的結構是非線性的,可以靈活添加、刪除或調整分支。第五,圖形化表達:思維導圖使用圖形、顏色和符號等可視元素來加深記憶和理解。
二、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的優勢
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搭建數學知識框架,可以將數學知識劃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以及綜合與實踐等不同的領域,每個領域再繼續細分,例如,數與代數領域繼續細分為數與運算及數量關系兩大主題。這樣的框架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數學知識的層次結構和內在關聯,使學習變得更加系統、有條理。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連接相關概念和知識點,形成一個更完整、更綜合的數學知識網絡。通過思維導圖,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之間的關系,更方便地回顧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而且,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強化數學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和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梳理數學知識
據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低年級小學生在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喜歡用直線式處理的方式,側面呈現出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是線性的。學生隨著對思維導圖的研究更加深刻,逐漸開始整理自己的思維導圖,由原來的線性思維導圖逐漸轉變為網狀思維導圖,更加突出思維主題內容,掌握了更多的思維導圖繪制技巧,這種方法可視化地展示了學生的思考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點,對學生梳理數學知識有著積極意義。
(二)促進學生多角度思考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整合數學知識,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網絡的形成。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與主題相關的內容,能夠有效進行多角度思考。比如,在學習四則運算的時候,有的學生會將四則運算看成分支,四則運算包括加法運算定律、乘法運算定律等;還有的學生會把運算定律看成分支,運算定律包括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不同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不同,以不同的思維導圖體現不同的思維,能夠看出學生的個性化思考。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啟發學生用思維導圖構建數學知識網絡,能夠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將各個數學知識點從單元中發散出去,挖掘數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逐漸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網絡。
(三)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數學知識點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先在腦海中提取各知識點的關鍵詞,再以不同的線條、顏色、圖形將關鍵詞連接起來,這需要建立在學生對知識點有深入理解的基礎之上。雖然在思維導圖中只看到了簡單的關鍵詞,但是包含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進一步加深了其對知識點的理解,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數學知識點。
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
(一)通過圖示展現數學內容
將數學概念、公式和例題以圖形化的方式呈現在思維導圖上,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使用圖標代表不同的數學概念,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二)創造互動式思維導圖
結合實際教學情境,創建交互式思維導圖,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在導圖中設置問題、填充答案的空白區域或鏈接到相關練習題目,使學生積極思考,參與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比如在學習圓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讓學生完善。
(三)利用顏色和符號標記關鍵信息
利用顏色和符號來強調和標記重要概念、定義、公式等,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地辨識和理解關鍵信息。比如,用紅色標記易錯點、用綠色標記重要公式、用框線或星號注明特殊性質。有的學生在學習乘法結合律的時候很容易記混,這時,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將乘法結合律用紅筆標注或者將字體變大,以便課后使用思維導圖復習時,能夠第一時間看到乘法結合律,潛移默化中就掌握了這一原則。
(四)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場景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理論知識,還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思維導圖中引入實際應用例子和場景,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能夠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其應用意識。比如,在學習乘法的時候,學生可以將乘法算式作為關鍵詞支點,在分支中舉乘法實例說明,如5×4=20——二年級—班有5名同學,每名同學手里有4根棒棒糖,請問一共有幾根棒棒糖?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算式的內涵。
四、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的策略
(一)與時俱進的教師觀是前提
1.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
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層出不窮,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2022年版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要與學生構建尊重、合作的師生關系,仔細觀察,主動與學生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困難,為其搭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掌握數學知識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而且能夠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2.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
思維導圖的學習需要長期堅持,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掌握一種構建數學知識網絡、促進思維進階的方法。同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整理小學階段所有的數學知識,將數學知識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形成完善的知識網絡,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完整性,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此外,學生不僅可以在整理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根據具體問題靈活處理,提升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二)以生為本的學生觀是關鍵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般來說,教師在復習課中會常常用思維導圖梳理本單元的知識點,難以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诤诵乃仞B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發展的人。思維導圖是個性化的知識整理工具,每個學生用思維導圖整理數學知識的過程也能體現學生的獨特性。在運用思維導圖構建數學知識網絡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表達方式不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想象,體現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理念,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
2.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學生運用數學思維導圖整理知識的步驟包括知識建構、知識聯系到思維導圖繪制,整個過程需要學生不斷地思考。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梳理的過程不僅可以整理一個單元的知識,而且還能運用于平時所學的內容中,思維導圖梳理過程還可以融入學生對知識點的思考,比如將之前所學的知識體現在思維導圖中、將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體現在思維導圖中等,再將數學知識點按照不同的模塊進行整理,每一次看思維導圖都可以補充新的內容,直到將小學數學知識點都納入思維導圖,在腦海中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網絡。
(三)思維導圖實施步驟
1.梳理數學知識點。
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梳理數學知識點,一邊思考數學知識點內在的邏輯關系,利用手繪或者多媒體等方式寫出關鍵詞,根據關鍵詞回顧數學知識,在關鍵詞的引導下讓知識點向周圍發散,并做好相關記錄,也就是分支關鍵詞,再根據分支關鍵詞補充所學內容。根據心理學理論,教師剛開始組織學生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圖案等,對思維導圖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將思維導圖與直線式整理進行比對,讓學生意識到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的意義。在剛開始接觸思維導圖的時候,教師不要刻意為學生布置思維導圖繪制任務,也不要嚴格限制思維導圖的繪制形式,提出基本的要求即可,如每個思維導圖要體現關鍵詞、分支關鍵詞、分支節點等,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教師根據學生所提交的思維導圖了解學生的整理喜好與習慣,選擇一些有價值的部分應用于思維導圖教學活動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升思維導圖教學效果。
2.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圖整理數學知識點。
學生接觸思維導圖后,教師可以讓其嘗試用思維導圖整理數學知識點,可以在課中整理,也可以在課后整理,筆者提倡學生在課中整理本課所學知識點,因為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思維導圖繪制情況,以及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困難,并給予學生積極反饋,幫助學生解決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此外,教師要重視反饋,無論學生在課中完成思維導圖,還是在課后完成思維導圖,教師都要積極給予學生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思維導圖哪里較好、哪里不夠好,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思維導圖整理的內容不用太多、太雜,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繪制思維導圖,重點并非知識建構。
3.安排思維導圖繪制任務。
在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繪制方法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在課前、課中、課后都可以安排思維導圖繪制任務。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融入自己喜歡的元素,如有的學生非常喜歡小動物,那么就可以繪畫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如關鍵詞用老虎的形象、關鍵詞分支用獅子的形象、分支支點用猴子的形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逐漸減弱。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評價、互相分享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評選出優秀的思維導圖作品。教師可以邀請學生描述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的思路,這時,思維導圖繪制的教學重點要偏向知識網絡的建構,學生要學會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主動構建數學知識網絡,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完善思維導圖。
在期中和期末階段,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組織復習活動,讓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價值,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能夠自覺運用思維導圖,并不斷補充和拓展思維導圖內容,使思維導圖更加完善。教師對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自己能夠看懂,他人也要能夠根據思維導圖理解繪制者的思路,并體現創造性特征。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軟件制作思維導圖。此外,建立思維導圖檔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每個學期末將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歸檔,一個學年結束后,根據所學的數學知識重新繪制或補充思維導圖內容,形成小學階段數學知識點思維導圖大作品。為了激發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主動性,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納入評價體系,做到教、學、評一致,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獎勵,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思維導圖的繪制,逐漸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知識整理工具,并拓展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使學生成為一個會整理、會思考的人才,構建起完善的知識網絡。
五、結語
總之,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等關鍵素養。然而,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數學知識的組織結構和概念之間的聯系并不容易理解和內化,而將思維導圖作為學習工具,輔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網絡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