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術論文作者選擇以網絡出版的方式發表論文。但是,相較于傳統的紙質出版方式,網絡出版在諸多方面仍顯得不夠完善,這無疑對版權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體時代的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相關主體做好版權保護工作,不僅可以保護學術論文作者的合法權益,還可以推動我國網絡出版行業的發展。文章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及工作實踐經驗,首先分析了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常見的版權侵害問題,其次探討了相關的規范原則,最后就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困境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版權保護;短板;對策
信息化時代,大眾的閱讀習慣從傳統的單一紙質閱讀轉變為電子閱讀,這一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對出版行業造成了沖擊。學術論文作為我國專業知識文獻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其是專業學者歷經長期研究的智慧結晶。相關主體以網絡出版推動學術論文的出版工作,能夠為更多的讀者提供專業知識服務[1]。盡管學術論文的網絡出版已經得到了廣大出版社及學者的廣泛認可,但在版權保護方面仍存在短板,這些短板直接影響了作者的合法權益。基于此,在新時代相關主體需要正確認知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短板,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學術論文的版權保護,以此保障我國出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常見的版權侵害問題
(一)盜版侵權更為普遍
在新時代的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盜版侵權行為愈發普遍,成為常見的版權侵害問題之一,這種侵權行為直接損害了學術論文作者應得的收益[2]。部分互聯網平臺為了獲得更多的流量,未經學術論文作者或出版社的許可,擅自將大量學術論文刊載在其平臺內,并以免費或是收取少量費用的方式為讀者提供專門的下載渠道。也有一部分互聯網平臺會為了擴大學術論文資源的分享范圍,在論文閱讀頁面添加了其他網站的鏈接,讀者能夠通過點擊鏈接將學術論文轉載至其他網站。這些行為均構成了對學術論文版權的侵害,嚴重損害了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權益。同時,許多讀者并未意識到他們正在進行這些行為時其實已經觸犯了法律,這不僅助長了盜版侵權的不正之風,而且嚴重損害了學術論文作者的合法權益[3]。
(二)版權歸屬難以界定
在新時代的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版權保護工作中,版權歸屬的界定也屬于較為復雜的問題。著作權法對傳統的紙質印刷出版物的版權歸屬有著極為明確的規定,作者與出版社通常不會遇到版權歸屬難以界定的問題。但是由于著作權法在學術論文網絡出版方面的規定尚不完善,這就導致學術論文作者與出版社無法明確學術論文在網絡出版中的實際版權歸屬。再加上互聯網具有傳播速度快以及傳播范圍廣的特點,學術論文作者可能面臨無法保護或是行使自身權利的問題。
(三)版權授權糾紛多
通常情況下,學術論文網絡出版平臺在刊登學術論文前會與學術論文作者及其出版社簽訂專門的授權協議,然后再將學術論文上傳至平臺。然而,部分平臺為追求點擊量和流量,有時會未經學術論文作者同意,擅自將學術論文刊登至平臺上。這種行為無疑加劇了授權糾紛的嚴重性。
二、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規范原則
(一)利益平衡論
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的版權保護應遵循利益平衡論的原則,使各參與主體均能夠獲得預期的收益。利益平衡論由德國法學家所提出,在學術論文網絡出版背景下,其核心理念體現為“實現各方利益的均衡與協調”[4]。相關主體應明確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與學術論文版權保護之間存在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護學術論文作者的智力成果。同時,相關主體也需要關注出版社、學術論文作者以及公眾群體之間的矛盾,基于著作權法維護學術論文作者的合法權益。
(二)合理限制論
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的版權保護應遵循合理限制論的原則。在傳統的出版工作中,相關主體多會將復制權作為學術論文版權的核心權利。在學術論文網絡出版背景下,相關主體可以“三步檢驗標準”為立足點,將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版權限制為三個層次:第一為僅限于法律或行政法規規定的具有特殊性的情況;第二為不得阻礙出版商對學術論文的正常使用;第三為不得損害學術論文作者的合法權益,由此形成更有力的版權限制[5]。
(三)歸責原則論
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的版權保護應遵循歸責原則論的原則[6]。該理論通常用于學術論文出版已出現版權侵權問題的狀況,侵權方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在實際的學術論文網絡出版工作中,由于科學技術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各方在界定侵權責任主體時往往面臨一定的困難。相關主體可以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制訂更為多元化的標準,以明確侵權責任,實現對學術論文網絡出版實際版權的精確保護。
三、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困境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保護
筆者通過實際調查發現,不完善的法律法規是新時代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主要短板[7]。在傳統的紙質學術論文出版中,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對學術論文的版權歸屬做出了極為明確的界定,出版社以及學術論文作者均能夠明確其所擁有的權利以及義務。但是,在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尚無法對學術論文作者所擁有的權利與義務進行更為細致的界定。隨著出版環境商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出版社和學術論文作者均難以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明確數字授權及版權流轉機制的具體內容,這導致學術論文作者的合法權益易受侵害,同時也無法保證學術論文在網絡出版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版權保護。
(二)出版發行監管力度不足
從出版發行監管的角度來看,部分出版管理機構對出版發行的監管力度不足,這同樣會對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的版權保護產生負面影響。在傳統的出版工作中,發行通常被視為復制權的前提條件。在沒有法定市場銷售行為的前提下,學術論文的復制權就不能夠體現其商業效益。由于學術界對網絡發行沒有形成更為明確的概念界定,這就極易致使學術論文的網絡出版發行存在一定的漏洞。學術論文的網絡發行與傳統發行具備一定的趨同性,均能夠體現學術論文的傳播范圍,但是二者仍在發行復制中存在明顯區別。在學術論文網絡發行過程中,復制行為是即時發生的,這導致發行與復制無法保持相互獨立的狀態。在這一因素的影響下,出版管理機構就不能夠基于網絡環境的特殊性落實相應的監管,進而加大了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難度。
(三)技術支撐力度有待提升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國的學術論文的網絡出版仍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撐。常見的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版權保護技術有數字水印技術、數字內容加密技術、DRM技術等,這些技術均能夠有效保護學術論文的網絡版權。然而,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在應用學術論文網絡版權保護技術時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相關主體沒有對學術論文網絡版權保護技術投入更多的研發資源,使國內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版權保護不具備更高水平的技術條件支撐[8]。
四、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對策
(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
相關主體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以此提升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質量。在開展這一方面的工作時,相關主體可以借鑒國內外優秀的版權保護案例,充分吸收其成功經驗,以便進一步完善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法律保護機制。在我國,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相關的產業在近年來呈現高速發展的趨勢,但是在相關技術的限制下,學術論文在網絡環境中的版權保護工作也更為復雜。相關主體完善法律法規能夠為學術論文網絡出版提供更為堅實的法律保障,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學術論文作者及出版社的合法權益,推動整個出版行業的健康發展。相關主體應從網絡環境的特點、新時代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現狀、出版行業的發展趨勢入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升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版權保護的針對性[9]。
(二)創新版權保護技術
高質量的版權保護離不開現代化的版權保護技術,對此,相關主體應對版權保護技術進行創新,使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的版權保護工作更具實效性。在開展學術論文的出版管理工作時,相關主體應與學術論文作者簽訂專門的授權協議,從而將學術論文資源投放至指定的渠道中。學術論文網絡出版與傳統紙質出版存在顯著差異,且涉及權利義務的界定,因此相關主體須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硬件技術,以確保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的版權保護工作得到有效落實。相關主體應針對版權保護技術的創新投入更多的資金,并引進國外針對學術論文版權保護所開發的技術,立足于新時代的法律法規實現對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版權的技術性保護。
(三)明確版權主體歸屬
在開展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版權保護相關工作時,相關主體需要明確學術論文版權的主體歸屬。部分學術論文作者與出版社沒有明確版權主體歸屬,導致后期出現一系列不必要的糾紛。顯然,這是不利于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版權保護的。針對這一問題,相關主體需要明確版權主體歸屬以避免各種糾紛,從而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通常情況下,學術論文的版權應完全屬于作者。然而,出版渠道的不同會導致版權歸屬在細節方面有所變動。以網絡出版為例,當數字版權授權鏈條不規范時,學術論文作者與出版社可能會遇到版權主體歸屬不明確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主體做出規定,明確在版權轉移的情況下學術論文作者與出版社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并及時處理違法行為[10]。
(四)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相關主體需要嚴厲打擊一切侵權行為,從根本上提升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工作的質量。相較于傳統的紙質出版,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的侵權行為更多,打擊難度也更大。因此,相關主體需要在現有的法律法規中明確界定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相關的侵權行為,并嚴格執行各項條例,以確保版權得到有效保護。相關主體不僅要對發表學術論文的出版社進行必要的約束,還需為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相關的網絡平臺提供專門的指導,并明確界定相關的法律責任,以確保各方行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一旦出現損害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版權的行為時,相關主體應根據實際的侵權狀況以及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戒。同時,相關主體在日常工作中還需加強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以提升廣大群眾的版權意識,促進版權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相關主體在信息化時代提升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版權保護工作的質量,既是實現我國出版行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也是維護學術論文作者合法權益的需求。在新時代背景下,相關主體必須深刻認識到版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基于當前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不足,制定完善的應對策略,從而有效保護學術論文作者的合法權益。同時,相關主體應加強對學術論文網絡出版中版權保護的監管工作,以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基石,為我國學術論文網絡出版的版權保護構建安全穩定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徐仁平.論網絡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法律規制[J].社會科學前沿,2022(07):2931-2936.
[2]王晴.侵害網絡著作權行為的刑法規制問題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9.
[3]侯春曉,陳華平.網絡出版的學位論文析出論文發表問題探析[J].出版與印刷,2023(02):97-104.
[4]余楓霜.著作權集體管理中的利益平衡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6.
[5]陳小華.學術論文發表與學術期刊出版的路徑選擇及其啟示[J].武警學院學報,2020(10):62-65.
[6]吳春岐.案例解說:網絡侵權責任認定與賠償計算標準[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7]李薇,亓國.我國網絡出版的版權保護及應對策略[J].學報編輯論叢,2019(00):431-434.
[8]曾禮娜,徐婷婷,任瀅瀅.網絡出版背景下學位論文析出內容再發表的思考與建議[J].學報編輯論叢,2020(00):759-763.
[9]章誠.學術期刊數字版權保護的現實困境、規范向度與法治進路[J].科技與出版,2021(06):39-45.
[10]向科蓓.以版權主體為中心的數字版權保護研究[D].濟南:山東藝術學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