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
內容摘要:英語學習活動觀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文以一節高中英語閱讀課為例,闡釋如何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探索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路徑,通過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圍繞主題語境設計學習活動,用主題意義串聯語言形式及其內容,引導學生在主題意義探究過程中有效習得語言知識。通過設計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提高學生思維品質,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字:英語學習活動觀 ?高中英語 學習能力 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實踐
活動觀中的課堂教學活動究竟是怎樣的活動呢?只是教師帶領學生把文本翻譯一遍,搞清楚漢語的意思就可以嗎?那么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 6 The Admirable中的閱讀課文A Medical Pioneer的學習活動為例,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與策略。
一、描述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對英語教學的要求:英語課程內容是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和載體。核心素養的組成: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格六個要素: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
二、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一)深入解讀文本:1、文本內容分析:[What] 本文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背景入手,首先介紹了青蒿素帶來的巨大影響,然后介紹了屠呦呦的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緊接著向我們闡述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詳細過程,最后以屠呦呦對于中醫西醫可以在未來結合的期盼和態度。[Why] 本文屬于“人與社會”大主題下的“科學與技術”子主題,通過介紹青蒿素的誕生以及他人對于青蒿素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青蒿素給醫學界、給全世界的人民帶來的巨大福祉。進而再從屠呦呦入手,首先介紹了她的學習經歷以及工作經歷,講述了被賦予在屠呦呦身上的責任是多么重大,緊接著介紹了屠呦呦團隊在提取青蒿素的過程中的遇到的艱難險阻,讓學生感受到屠呦呦及其團隊的艱辛困苦,從而激發學生們的感恩之情以及增加對醫學、醫生的敬仰之情,對尚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過程中的青少年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促進青少年的理想確定;最后以屠呦呦對于中醫醫藥結合的愿景和期盼結尾,樹立了一個寬和、溫柔、堅定、包容的科學家的形象,化解一直以來中西醫雙方對對方的不看好和不理解,鼓勵廣大青少年為醫學家作出自己的風險。[How] 本文不同于說明文、記敘文而是一篇報紙新聞體裁,全篇采用過去式(夾雜少量現在時)敘述,用語質樸平實,全篇平鋪直敘,沒有采用任何修辭手法,以第三視角的口吻客觀真實地介紹了屠呦呦的生平及事跡。(語言修辭)本文邏輯清晰、條理分明,第一段以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背景為入口,向我們介紹了青蒿素之發現給全人類、全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緊接著第二段自然地從屠呦呦的生平、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入手,鋪墊了屠呦呦獲得“研究治療瘧疾的藥物”的背景和契機;然后第三、四段介紹了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以及當時他們團隊遇到的一些困難;第五段則表述了屠呦呦對未來科學的展望(文章結構)。2、學情分析:①語言能力:學生通過閱讀及課上學習積累了約1800詞的詞匯量;學生有基本的閱讀能力、概括能力,可以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但知識整合能力較弱。②文化意識:對該主題涉獵較少、比較不熟悉。③學習能力:學生積極好學,欣于接受新知識、新事物,但需要培養一些如“帶著問題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之前也需要一些提示如劃出關鍵詞等來輔助他們閱讀。④思維品質: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推理與論證、分析判斷、批判性思維能力較弱,對于如何解決一個事情的想法上面需要教師積極引導他們從現實生活的經驗中入手,然后他們會進行更加發散地思考。
(二)確定教學目標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教師結合高中生的學習情況,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學習理解層次:學生可以抓住關鍵詞,完成屠呦呦的相關信息。2.應用實踐層次:學生可以在文章中找出合理的正確的證據去分析屠呦呦的性格并在小組中用口頭的方式分享展示。3.遷移創新層次: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通過文章以及分析的屠呦呦的性格思考屠呦呦為什么被稱為“the medical pioneer”及他們對屠呦呦被評為“medical pioneer”的看法并形成一個簡短的口頭匯報。
(三)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1.學習理解類活動。(1)感知與注意首先,由學生所熟知的人入手介紹pioneer一詞的概念,激活學生的“已知”,激發學生的“想知”,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鼓勵學生積極運用歸納推理能力猜測詞義,加深他們對pioneer的印象,同時引入主題,活躍氣氛,引起學生的興趣;對瘧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為學生感受屠呦呦的發明究竟有多造福人類打下基礎,同時彩色圖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猜測,活躍氣氛,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新學單詞的印象。(2)獲取與梳理其次,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的習慣,學生在閱讀中可以快速抓住關鍵詞并獲取所需信心,并且可以快速整合獲得信息,用簡短的語句概括文章大意,在逐段精讀的過程中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3)概括與整合最后,通過老師的總結,學生可以進一步探索屠呦呦的良好的品質,并對未來將要如何學習屠呦呦的該品質做出自己的規劃;2.應用實踐類活動。在應用實踐層次,學生可以介紹他們非常欣賞的一些領域的人物并通過分析他們的性格、生平、成就進一步分析他們之所以欣賞他們的原因。主要鍛煉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對于基礎稍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出提示,可以將問題轉化為比較簡單的選擇題,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有利于降低學習的難度,有利于學生形成結構化的知識。3、遷移創新類活動。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通過文章以及分析的屠呦呦的性格思考屠呦呦為什么被稱為“the medical pioneer”及他們對此的看法并形成一個簡短的口頭匯報。學生可以培養自己的小組合作能力,同時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在進一步探究屠呦呦被評為醫學先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文章的主旨會有更深的領悟,進而對他們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重視這些方面:要重視對學生閱讀獨創性的培養、引導學生學會開展高階段思考、建立學生與語篇作者的人際關系以及學習綜合的提升。另外,我認為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對語篇閱讀的解讀能力,從而不斷探索,為提升增強學生語篇閱讀能力與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