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婷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意在讓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在當下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作業壓力較大,作業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壓力的重要來源,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久而久之,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家庭作業的價值,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進行課外作業設計,讓學生從中獲益,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布置個性化美術作業的意義在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表達能力和個人潛能,并促進他們在美術領域的成長和發展。小學生的年紀較小,他們對于枯燥的作業往往持有抵觸情緒。因此,為了充分發揮作業的效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進行趣味性設計,并且,教師要讓學生能夠從作業中收獲知識。在這一現實背景之下,教師要針對本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布置個性化的美術作業,力求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其真正地發揮作用。
現階段小學美術作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美術作業不受重視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美術學科處于不太重要的地位,不受重視,美術課往往不會布置課后作業。這其實是一種教學上的誤區,布置美術作業時,大多數同學往往也不會重視該作業,這是一種思維層面的誤區,美術教師乃至其他所有學科教師都應該意識到美術學科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重要窗口,是培養學生學習潛能的重要途徑。美術學科應該設計個性化的課外作業,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在布置美術作業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秉持學科融合的思想,將美術作業與其他學科相聯系。
二、作業設計缺少個性化
在美術作業設計方面,很多教師只是注重“以書本內容為載體”,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類型多為重復性的作業,沒有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的作業興趣,只是強制性地讓學生完成作業。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單調的作業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做作業的動力。除書面練習型作業外,還有實踐操作型、拓展探究型、活動體驗型的作業,教師作業設計缺少創新性,給學生布置固定化、單一化的作業不利于鍛煉學生的綜合技能,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作業需求。
三、作業設計缺少針對性
現如今,很多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仍習慣采用“一刀切”的設計方式,很少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把全班同學視為一個樣,作業設計缺少針對性。一個班級一門學科中往往有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不同學生受自身繪畫能力與繪畫興趣的影響,很難達到統一的學習進度與高度。教師在作業設計時很少考慮個性化的作業,按同一標準要求學生,導致有的學生認為作業過難,有的學生認為作業過于簡單,沒有層次性的作業讓學生不能在各自的發展區內實現最大限度的知識鞏固與能力提升,難以取得預期理想化的作業設計效果。對于小學生而言,趣味性的作業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應該以趣味性為基本原則。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興趣之所在,讓學生愿意參與到完成作業的過程之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
布置個性化美術作業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美術作品是一種創意的表達,是學生個性思維的彰顯。個性化的美術作業可以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挖掘自身獨特的藝術觀點和表達方式。它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創新方法的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要格外重視小學美術作業的布置與設計,依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與其思維發展、素養提升相匹配的作業內容,幫助學生在做美術作業的過程中激活自己的思維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布置美術作業時,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個性化美術作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量身定制。這有助于讓學生更加投入和樂于參與作業,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另外,給予學生個性化的美術作業任務可以讓他們在自我表達和創作中培養自信心。學生將會體驗到他們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視角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的藝術能力得到認可和贊賞。
三、幫助學生自我提高
要想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應該注重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自我提高,這便要求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提高。個性化美術作業意味著個性化的評估和反饋。這意味著教師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學生的作品,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幫助他們在藝術方面取得更好的進步。
四、培養學生的美術思維
個性化美術作業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視野來思考和表達。他們會嘗試探索不同的藝術媒介、風格和主題,培養出多元思維和審美觀念。而且,個性化的美術作業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和批評能力,通過個性化的美術作業,學生將有機會自主欣賞和批評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他們會學會從藝術作品中提取出信息,并進行評價和反思,從而培養出藝術欣賞和批判能力。
布置個性化美術作業的措施
一、提供多樣化的作業項目
趣味且多元的作業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因此,在設計課外作業時,教師要善于設計多元化的作業內容,激活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興趣特點選擇多元的作業項目,引導學生參與其中。
首先,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個人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對不同藝術領域的興趣和喜好。根據他們的回答,設計出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和創造力的個性化作業。在此基礎上,提供多樣性的項目選擇,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主題和材料。例如,如果有學生對繪畫感興趣,可以設計一個繪畫項目,而對于喜歡雕塑的學生,則可以提供相關材料和技巧。提供多樣性的項目選擇,使學生能夠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題材和材料,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當學生完成個性化作業的時候,采用學生導向的評估方法,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以此為基礎給予評價和反饋。這種評估方法能夠讓學生覺得自己的作品受到尊重,并促進他們進一步發展和探索。當然,教師要積極開展跨學科整合,將藝術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設計跨學科項目,幫助學生將藝術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中。例如,與歷史、科學或文學等學科進行關聯,讓學生通過藝術作品來理解和表達相關的概念和主題。為了提升美術作業的質量,邀請專業藝術家或藝術教育者來擔任學生的導師,提供個性化指導和建議。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潛力和興趣,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和藝術指導,幫助他們不斷提高。創意挑戰:設計一些創意挑戰,鼓勵學生嘗試新的藝術形式和媒介,挑戰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可以通過提供限制條件、問題或主題來實現,激發學生尋求創新和突破的動力。鼓勵創新:鼓勵學生在作業中嘗試新的藝術形式、技術和媒介,挑戰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支持和指導。總之,教師要善于借助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多元化的作業。
二、根據學生差異,合作完成作業
課后作業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然后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由于學生的美術能力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在設計美術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差異,設計有針對性的作業。當然,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認知能力,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提供課外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比如,教師在教學第十課之后,學生對民間面塑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在課外布置制作面塑的作業,但是該作業難度較大,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布置該任務。每個小組共同完成一份面塑作業。學生的動手能力有高低之分,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設計作業流程,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有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可以提出創意;有的學生繪畫能力比較強,可以在創意的基礎上繪制初稿;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強,可以制作面塑。在作業展示環節,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機會闡述自己的創意,由此,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總之,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意合力完成該作業。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個學生都能夠在作業中發揮自己的價值,這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并且,在這樣的方式中,每個學生的創意都有能夠落地的可能性,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潛能。
三、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拓展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憑借,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要善于進行課外拓展,引導學生在課外展開額外的拓展活動,從而擴充學生的閱讀視野。在布置美術作業時,教師要善于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學習,拓寬自己的眼界。
以教學第11課《拓片樹葉真有趣》為例,教師在課堂中首先要注重知識傳授,幫助學生理解拓片技藝,從而激發學生對拓片技藝的探究興趣。但是,枯燥的講授往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設計搜索相關的資源供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拓片技術,深化學生的思維認知,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總之,為了激發學生的個性潛能,教師要善于借助紀錄片或者動畫片的形式幫助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在看完視頻以后,學生能夠將其與課上所學進行結合,從而深化對知識的體悟。這時,學生會對美術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多媒體資源的引導下學習文本內容。另外,教師在課堂之中適時為學生介紹中國傳統的拓片技藝以及其傳承發展,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思維的方式在于知識的積累,因此,教師要善于鼓勵借助信息技術積累課外知識,豐富與拓展自己的美術思維,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四、借助集體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枯燥的美術學習活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借助豐富多彩的課后活動引導學生展開美術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并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從而在日積月累的活動中提高自己的美術素養。
以教學“面具”這一課為例,在課堂上學生了解關于面具的基本知識,了解基本的知識架構,在課外,教師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制作心儀的面具,在制作的過程中別出心裁,然后,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創作時間。當學生創作結束以后,教師組織班級面具舞會,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活動的方式更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在面具舞會中,教師邀請每個學生介紹自己的創意,闡述自己的理念,并依據創作的新意程度為學生的作品進行打分。為了激勵學生認真完成這一作業,在表演結束以后,教師可以收集學生的作品,將其作為展品進行展示。總之,教師要善于組織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從而吸引學生愿意傾注自己的創意去完成課外作業。相較于死記硬背,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夠收獲較好的效果。
總之,個性化美術作業的意義在于幫助學生以自己的方式發展藝術才能,并在藝術學習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它鼓勵學生發掘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培養藝術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并為他們開拓更廣闊的藝術發展之路。因此,教師要設計個性化的美術作業,這能夠降低學生的作業壓力,能夠激發學生寫作業的興趣,真正讓學生借助寫作業這一活動鞏固知識、拓展思維,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南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