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蔬菜作為鮮活農產品,在貯運過程中易發生變質腐爛現象,損耗嚴重。調研了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保鮮技術設施發展現狀,針對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保鮮技術設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保鮮技術設施發展建議,為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保鮮技術設施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生產基地;蔬菜保鮮;保鮮技術;保鮮設施;天津市
中圖分類號:S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4)04-0106-04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4.04.018
0 引言
天津市作為都市型城市,為保證全市蔬菜日常供應,從2008 年開始先后出臺“4412”工程、設施農業提升工程、綠色優質安全農產品基地建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天津市蔬菜生產基礎設施得以不斷完善,一年四季都能供應新鮮的蔬菜,蔬菜產業迅猛發展[1-2]。天津市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22 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5.55 萬hm2,產量256.44 萬t。蔬菜是生鮮農產品,天津市絕大部分采收后的蔬菜僅經過簡單整理后就進入市場銷售,在貯運過程中容易發生變質、腐爛現象,蔬菜損耗嚴重,蔬菜生產基地的保鮮技術設施水平不高是制約天津市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天津市農機化發展亟待補足的短板之一。
1 設施現狀
1.1 蔬菜保鮮技術研究和應用現狀
采收后的蔬菜自身會發生呼吸作用增強、活性氧代謝等一系列生理變化,同時由于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等作用,都會影響蔬菜的新鮮度和保鮮時間[3]。
國內外有關蔬菜保鮮方面的技術研究較多,其中物理保鮮技術有低溫保鮮、冰溫保鮮、熱處理保鮮和氣調保鮮等;化學保鮮技術有1-MCP 處理、赤霉素處理、脫氧保鮮和乙醇熏蒸處理等;生物保鮮技術有植物類天然保鮮劑、動物類天然保鮮劑和微生物保鮮劑等[4-7]。這些蔬菜保鮮技術雖然能在一定程度延長蔬菜的貯藏期,但單一保鮮技術的效果有限。因此,天津市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嘗試將多種保鮮技術結合使用,解決蔬菜采后品質裂變的問題,從而顯著延長蔬菜貯藏期,進而提升蔬菜的商品性。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針對蔬菜采后流通過程中損耗嚴重、生產基地預冷技術缺乏、采后保鮮技術落后、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了采后蔬菜抵御三相逆境脅迫級聯調控機制,開發了以精準低溫加濕設備、可降解抑菌保鮮膜、綠色安全保鮮劑等為核心的蔬菜供應鏈減損增效保鮮關鍵技術裝備和產品,解決了蔬菜采后因三相脅迫導致的品質劣變難題,建立了生理/病理劣變機理+產地預冷+減損增效保鮮處理+標準化流通的蔬菜物流全過程標準化保鮮技術體系。
天津商業大學研究了獼猴桃、西蘭花等果蔬冷鏈物流過程中微環境(溫度、濕度、振動、氣體成分)變化對其品質變化的影響規律,確定了獼猴桃、西蘭花等果蔬冷鏈物流中適宜保鮮技術條件;建立了獼猴桃、西蘭花、毛豆和金玉蘭菜貨架期品質靜態變化預測模型,可根據環境參數和果蔬品質基礎進行貨架期準確預測。針對獼猴桃等果蔬冷鏈過程動態變化的特點,結合冷鏈物流裝備運行特征,開發了冷鏈微環境參數動態云端監測平臺。
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應用最多的是低溫保鮮,其他保鮮技術幾乎很少應用。蔬菜運輸前,蔬菜生產基地會根據菜品種類及客戶要求,選擇保鮮紙、保鮮袋、網套、氣柱、紙箱和塑料筐等不同的內外包裝對蔬菜進行保鮮,再用廂式貨車、冷鏈運輸車運輸或者發送快遞。
1.2 農產品生產基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情況
著眼于盡快補上城鄉冷鏈物流短板,破解優質農產品冷藏保鮮難題,保障鮮活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業農村部啟動并加快實施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將其作為鄉村建設行動重大工程和為農民群眾辦實事民心工程全力推進[8]。
為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天津市財政局從2021 年開始制定發布《天津市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在全市10 個涉農區開展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區,圍繞蔬菜、水果,兼顧薯類、花卉、食用菌和中藥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類型為切換式通風貯藏庫、機械冷庫、氣調貯藏庫、預冷設施及配套設備。按照設施建設成本的30% 進行補貼,單個主體補貼規模最高不超過100 萬元。
天津市部分蔬菜種植園區和蔬菜種植戶是通過自建通風儲藏庫、機械冷庫、預冷庫及配套設施對蔬菜進行冷藏保鮮的。實地考察中建設最多的是機械冷庫,采用組裝式建筑結構,配備機械制冷設備,保溫隔熱性能良好。截至2023 年2 月,全市共有37 家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集體組織等實施主體申請建設冷藏保鮮設施,共支持建設或改建冷藏保鮮設施123 座, 其中新建89 座, 改建34 座, 總庫容量約11.9 萬m3,推進農產品低溫處理和產后減損。
1.3 蔬菜生產基地冷藏保鮮設施使用情況
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的種植方式有露地種植和設施種植(包括小棚種植、大中棚種植和溫室種植)。露地蔬菜主要有蘿卜、白菜、芹菜、辣椒、大蒜、大蔥和甘藍等,設施蔬菜主要有黃瓜、西紅柿、菠菜、韭菜和茄子等。種植的蔬菜品種豐富,為穩定蔬菜供給、豐富市民餐桌發揮了積極作用[9-10]。
近3 年,部分蔬菜生產基地依靠政策補貼建設蔬菜保鮮設施(機械冷庫和預冷庫),有效提高了蔬菜收儲能力。一是方便蔬菜周轉。采收的蔬菜如果價格合適及時出售,價格低進行冷藏保鮮,耐儲存的果菜可以待價格提高時再出售,避免集中上市,蔬菜銷售價格比過去提高,蔬菜損耗明顯降低。二是減少臨時雇工量。天津市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低,采收環節基本還是依靠人工完成,蔬菜采收期相對較短,需要雇傭大量臨時工完成蔬菜采收。建有冷藏保鮮設施的蔬菜生產基地可以在蔬菜出售前有計劃的安排蔬菜采收,無形中延長了蔬菜采收期,避免集中雇傭臨時工或者根本雇不到工人。三是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蔬菜生產基地自己生產的蔬菜品類和數量有限,通過收購周邊農戶的蔬菜,調集更充足貨源對應市場需求;或者代周邊農戶儲存蔬菜,收取租金。這些冷藏保鮮設施的建設和使用,不僅能供應本市蔬菜市場,蘿卜、辣椒等一些名優蔬菜產品還外銷其他省市,使得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保鮮冷藏能力、商品化處理能力和服務帶動能力顯著提升,強化了蔬菜生產基地的市場主體地位,促進天津市蔬菜產銷對接更順暢,也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基地的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增加天津市蔬菜的競爭力和效益。
1.4 蔬菜保鮮技術設施需求情況
在蔬菜保鮮認知上,調研的蔬菜生產基地均認為蔬菜采后保鮮很重要,是蔬菜采后增值的有效途徑。在技術需求方面,蔬菜生產基地對更便捷、實用的蔬菜保鮮技術需求迫切。在政策需求方面,蔬菜生產基地希望在保鮮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上給予支持,特別是一些還沒有保鮮設施的蔬菜生產基地,迫切希望申請到保鮮設施建設補貼。
2 存在問題
通過與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人員的深度溝通,以及與天津市、各區相關管理部門的交流訪談,發現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保鮮技術設施存在以下問題。
2.1 蔬菜保鮮技術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少
天津市應用最多的蔬菜保鮮技術還是低溫保鮮,其他保鮮技術幾乎很少應用,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保鮮成本高,如氣調保鮮庫建造成本高;生物保鮮技術煩瑣,實施成本高。如果蔬菜生產基地以生產普通蔬菜為主,賣價不高,比較效益低,如果再加上保鮮、管理、人工等成本,比外埠蔬菜價格還高,保鮮的意義不大。二是保鮮效果有限,雖然蔬菜保鮮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長蔬菜儲藏期,但是單一保鮮技術的效果也有限,多種保鮮技術結合使用仍處于研究試驗階段,還達不到推廣使用的要求。
2.2 蔬菜保鮮設施綜合利用率低,配套設備不完善
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保鮮設施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生產期以外其他時間由于配置不合理而閑置。調研了10 家有保鮮設施的蔬菜生產基地(4 家的蔬菜保鮮設施是2021 年之前建設的,6 家是2021 年之后享受補貼新建的),只有2 家表示保鮮庫能實現周年使用;季節性使用的有5 家,平均有半年的閑置期;偶爾使用保鮮庫的有1 家,一年使用1~3 個月;不使用保鮮庫的有2 家。這10 家蔬菜生產基地只有1 家有預冷庫,其余9 家均沒有預冷庫和分級等配套設備,需要保鮮的蔬菜不經過預冷直接進入保鮮庫,影響保鮮效果。
分析蔬菜保鮮設施綜合利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夏季蔬菜價格相對便宜,此時冷藏保鮮意義不大,而秋冬季蔬菜價格相對高,有收儲能力的蔬菜生產基地會在秋季囤積甚至收購蔬菜,存入保鮮庫中,待春節價格高時再出售。有的蔬菜生產基地生產的蔬菜可及時銷售給周邊市場,不需要進行冷藏保鮮。二是適用蔬菜保鮮的設備少,小型節能式移動式預冷設備缺乏,而田間地頭缺乏相應電力配置、優質水資源等配套條件,不足以荷載起大型預冷設備的高能耗運行;另外有些保鮮設施老舊,保鮮效果也有所下降,亟待升級改造[11]。
2.3 技術培訓跟不上實際需要
部分蔬菜生產基地保鮮設施雖然建設,但是人員培訓還沒有跟上,調研發現,保鮮設施操作人員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技術培訓,保鮮設施運行大多依賴操作人員的經驗。一是對蔬菜保鮮的認識不到位,蔬菜保鮮并不是簡單的將蔬菜存放保鮮庫中就可以了,入庫前還需要對蔬菜進行分揀等處理工作,如果分揀不好,入庫蔬菜還是會腐爛,蔬菜生產基地的損失會更大。二是蔬菜采后保鮮是通過調控溫度來實現,而蔬菜種類多樣,對最佳保鮮溫度的要求有差異,特別在多種蔬菜混放的情況下,操作人員只能憑經驗設置一個相對“合適”的溫度,保鮮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由于前期蔬菜分揀等處理工作不到位,蔬菜變質腐爛嚴重。三是技術推廣部門對蔬菜育種、種植等環節的技術指導多,而蔬菜保鮮技術的示范應用相對較少。
3 發展建議
3.1 強化保鮮技術設施攻關,引領蔬菜生產基地穩步發展
圍繞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對保鮮技術設施的需求,農業相關部門應搭建技術交流平臺,一方面充分利用天津市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等先進的農業科技資源,根據不同蔬菜生理特性,以及在采收過程中常見的品質劣變問題入手,開展多學科合作技術攻關,支持蔬菜保鮮技術設施的基礎研究,特別針對辣椒、白菜、蘿卜等特色蔬菜特性研發保鮮技術設施,在一些種植規模較大蔬菜生產基地進行試驗示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技術服務供給能力,讓更多的蔬菜生產基地享受到科研成果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讓先進適用的蔬菜保鮮技術設施普及推廣[12-13]。另一方面引進先進適用的蔬菜保鮮技術設施,在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進行集成示范推廣,指導應用蔬菜保鮮技術標準,提升蔬菜保鮮的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保障天津市蔬菜的自給和應急供應能力,推動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穩步發展。
3.2 提高保鮮設施綜合使用效率,促進蔬菜生產基地高質量發展
鼓勵更多的蔬菜生產基地就地建設冷藏保鮮設施,購置蔬菜預冷裝備和建設配套以分裝、加工為主的控溫加工包裝間,推廣壓差預冷技術、隧道式強制通風預冷技術和噴淋水預冷技術等,提高預冷效率[14]。完善貯運過程中冷鏈物流銜接,降低物流過程損耗[15]。
加強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的合理布局,引導蔬菜生產基地不斷提高設施綜合使用效率,農業相關部門加快農產品保鮮設施租賃交易建設,及時收集發布閑置保鮮設施的信息,做好周邊種植資源的對接,讓更多的蔬菜種植戶在有保鮮需求時,能就近聯系到附近處于空閑期的冷藏保鮮設施,享受到蔬菜短期保鮮的便利,有效減少蔬菜損耗,提高經濟收益。
3.3 重視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促進蔬菜生產基地可持續發展
針對蔬菜生產基地的實際需求,農機有關部門應加強蔬菜保鮮技術設施應用培訓,增加現場觀摩、技術培訓頻次,培養一批專業性高素質技術人才,科學規范地使用保鮮技術設施,提高保鮮設施使用的科學性,提高蔬菜生產基地保鮮技術應用水平,持續為全市蔬菜穩產保供發揮重要作用。
4 結束語
天津市蔬菜生產基地作為天津市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在“菜籃子”穩產保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通過技術攻關、合理布局、人才培養等措施不斷提高蔬菜生產基地保鮮技術設施水平,對于有效提升環京蔬菜供給能力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王靜,曾玉珍.天津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對策分析[J].天津農業科學,2018,24(10):13-16.
WANG Jing, ZENG Yuzhen.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of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ianjin[J]. TianjinAgricultural Sciences,2018,24(10):13-16.
[2]劉俊婷.天津市蔬菜產業供給側結構優化研究[D].天津:天津農學院,2020.
LIU Junting.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supply side structureof vegetableindustry in Tianjin[D]. Tianjin: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20.
[3]張鵬,郝聰聰,薛友林,等.蔬菜貯藏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包裝工程,2023,44(5):111-120.
ZHANG Peng, HAO Congcong, XUE Youlin, et al. Research progressof vegetable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J]. PackagingEngineering,2023,44(5):111-120.
[4]馬玉芳, 李秋榮. 三大保鮮技術在蔬菜貯藏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青海農林科技,2016(3):53-57,95.
MA Yufang, LI Qiuro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ree fresh preservationtechnologies in vegetable storage[J].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Qingha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2016(3):53-57,95.
[5]孫情, 楊炎, 羅冬蘭, 等. 黃瓜采后貯藏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2018,12(34):54-55,61.
[6]郭樹欣,梁惜雯,姜愛麗,等.高原夏菜貯運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3,14(18):10-16.
GUO Shuxin, LIANG Xiwen, JIANG Ail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of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f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plateau summervegetables[J].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2023,14(18):10-16.
[7]王澤彬,張玲,李春媛,等.基于氣調小包裝的生菜采后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3,44(7):218-224.
WANG Zebin, ZHANG Ling, LI Chunyuan, et al. Postharvest preservationtechnology of lettuce based on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3,44(7):218-224.
[8]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的通知[J].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報,2021(5):81-86.
[9]孟怡秀,王秀芬,尤飛,等.天津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J].中國蔬菜,2022(6):10-15.
[10]發展蔬菜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EB/OL]. ( 2023-08-07) . http://www.agri.cn/V20/ZX/qgx xlb_1/tj/202308/t20230807_8014827.htm.
[11]王勇,曹合榮,趙一霽,等.我國果蔬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淺析[J].南方農業,2023,17(1):198-202.
[12]蘭璞,杜勝利,李靜.關于天津市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議[J].天津農林科技,2019(5):40-2.
[13]韓金博,孫國興,張明亮.天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與發展方向[J].天津農業科學,2019,25(3):40-42.
HAN Jinbo,SUN Guoxing,ZHANG Mingliang.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dire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inTianjin[J].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9,25(3):40-42.
[14]王淑華,李炳海,薛中原,等.冷鏈物流+機械冷藏,滿足市場果品蔬菜保鮮供應[J].新農業,2023(24):54-56.
[15]張京社,白宇皓,李超,等.山西省夏秋蔬菜保鮮物流現狀及發展策略[J].中國果菜,2019,39(8):16-20.
ZHANG Jingshe, BAI Yuhao, LI Chao, et 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strategy on fresh-keeping logistics of summer and autumn vegetablesin Shanxi Province[J].China Fruit and Vegetable,2019,39(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