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OECD數據庫中的數字服務貿易數據,采用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及非效率模型研究了2005—2019年間中國出口RCEP成員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潛力以及影響因素。研究發現:中國與貿易伙伴的經濟規模、中國人口規模,以及是“一帶一路”國家等變量均有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貿易伙伴國家的人口規模則不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而距離對服務貿易的影響并不顯著。貿易伙伴的知識保護水平、互聯網發展水平、關稅自由度、財政自由、金融自由度,以及政府支出均有利于降低貿易非效率項,而商業自由度的提升則會對貿易效率水平有顯著的阻礙作用。從實際貿易額來看,當前我國對RCEP中發達國家的數字出口潛力整體大于發展中國家,但對于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出口也存在較大的貿易潛力。因此當前中國的數字服務貿易需要積極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關注出口國的基礎設施和知識產權法的現行施行水平,打通與貿易伙伴國的數據共享和系統共認渠道,不斷提升RCEP框架下的貿易紅利。
[關鍵詞]數字服務貿易;隨機引力模型;貿易出口;RCEP
[中圖分類號]F75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461(2024)04-0063-08
一、引言
隨著全球數字化、網絡化的深入發展,服務貿易的結構轉型正處于從運輸、旅游等傳統服務貿易領域向計算機和信息、通訊、金融等高附加值行業過渡[1]。作為服務貿易的新業態,數字服務貿易依托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應用,加速了貿易中數據的流動,降低了貿易搜尋過程中信息的成本[2],極大提升了兩國之間的貿易效率,成為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指出:當前我國貿易應該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共同致力于消除“數字鴻溝”,助推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同時提出了“中國將拓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發展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因此在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需要抓住這一機遇,發展數字服務貿易,提高出口貿易質量,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占據核心領域高地。因此,研究當前我國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情況,并分析影響數字服務貿易出口質量的相關因素,對未來發展我國數字服務貿易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2020年11月,中國與東盟十國以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該協定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對于全球服務貿易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隨著RCEP的簽訂,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中國出口到RCEP成員國貿易發展情況。其中有學者通過對比RCEP、自貿試驗區和CPTPP,分析了當前我國服務貿易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途徑。盡管我國通過數字化與服務貿易的結合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實際上距離CPTPP的服務貿易開放標準還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過法律體系改革、加大自貿試驗區壓力測試,以及做好風險防控等三大途徑來升級[3]。同時,也有學者采用GTAP模型分析了中國在加入RCEP后,國內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帶動了貿易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也有學者從貿易的互補性及競爭性方面具體分析了我國在農產品[4]及傳統服務貿易[5]上與其他成員國的優劣情況。可以看出,在當前數字全球化的背景下,現有文獻還缺少對于我國出口到其余RCEP成員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效率的量化研究,并且對于我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會受到何種因素影響也缺少深入研究。
基于此,本文以2005—2019年中國出口到其余RCEP成員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數據作為研究樣本,采用隨機前沿模型以及貿易非效率模型深入分析了當前我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發展情況,本文的邊際意義如下:①基于現有對于數字服務貿易研究文章,本文選定數字服務貿易的相關行業,并對我國當前數字服務貿易出口到其余RCEP國家的實際情況進行量化分析,探究我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以及發展潛力。②本文基于非效率模型對于貿易非效率項進一步探究,分析了影響我國數字服務出口貿易效率的相關因素,為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證參考。
二、理論模型
(一)隨機前沿引力模型
本文測度貿易潛力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隨機前沿分析模型,該方法能通過對比實際貿易值與前沿值的比值有效測度國家之間貿易效率的大小。該模型設定如下:
Yijt=f(Xijt,β)exp(-uijt)exp(vijt)uijt≥0(1)
lnYijt=lnf(Xijt,β)-uijt+vijtuijt≥0(2)
公式(1)、(2)中,Yijt表示t時期i國對于j國的實際貿易出口額,Xijt為影響被解釋變量的相關因素,β表示解釋變量的估計參數,uijt表示貿易非效率項,vijt表示隨機誤差項,與uijt相互獨立。
對于非效率項uijt來說,早期的隨機前沿模型中該項不隨時間變化,此時公式(2)成為時不變模型。但實際上,隨著時間的變化,該效率項應該也隨之變化,于是在1992年,BATTESE和COELLI(1992)[6]提出了時變模型的新形式,表達式為:
uijt={exp[-η(t-T)]}uij(3)
公式(3)中,uijt具有時變性,η為待估參數。當η=0時,說明非效率項不存在時變性,而當η≠0時,則貿易非效率項隨時間減小或增大,但是該模型只能通過極大似然估計才具有一致性和有效性。
在該模型中,貿易潛力表示為下式:
Y*ijt=f(Xijt,β)exp(vijt)(4)
公式(4)中,Y*ijt表示為貿易潛力,即t期i國對于j國貿易可能的最大值,即兩國貿易量的前沿水平。在此基礎上,引入貿易效率的概念,即:
TEijt=Yijt/Y*ijt=exp(-uijt)(5)
公式(5)中,TEijt為貿易效率,取值范圍為[0,1],表示為實際兩國之間貿易水平與貿易潛力的比值,也是公式(1)中的貿易非效率項的指數函數。依據該指標可以判斷當前兩國的貿易水平是否達到了貿易的潛力值。當TEijt=1時,uijt=0,即不存在貿易無效率,實際貿易水平達到了貿易潛力值。而當TEijtlt;1時,則此時uijtgt;0,表示存在貿易無效率的因素,此時兩國之間的實際貿易值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貿易非效率模型
為了進一步探究非效率項的影響因素,此時需要在之前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非效率模型。1995年,BATTESE和COELLI[7]提出了“一步法”貿易非效率模型,即將非效率項和相關的影響因素一起放在隨機前沿模型中進行回歸。首先將貿易非效率項uijt設定為如下:
uijt=α′Zijt+εijt(6)
公式(6)中,Zijt包括影響貿易非效率項的外生變量,α′為對應影響的大小,εijt為隨機擾動項,此時將公式(6)帶入公式(2)中,得到如下模型:
lnYijt=lnf(Xijt,β)-(α′Zijt+εijt)+vijtuijt≥0(7)
此時可以采用“一步法”對該模型進行回歸,得到對于非效率項的影響因素。
三、研究設計
(一)時變隨機前沿模型的設定
對于隨機前沿模型的具體設定,本文參考了ARMSTRONG[8]對于隨機前沿模型設定的檢驗,結合具體的研究內容,最終設定了如下模型:
lnExportjt=α0+α1lnCGDPt+α2lnPGDPjt
+α3lnCPOPt+α4lnPOPjt+α5lnDISjt+α6Bamp;Rjt
-uijt+vijt(8)
公式(8)中,Exportjt表示t時期中國對j國的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CGDPt和PGDPjt分別表示t時期中國和貿易出口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代表中國以及出口國的經濟發展情況。CPOPt和POPjt則采用中國與出口國的總人口數,分別表示中國和出口國的人口規模。DISjt則采用兩個國家的直線距離作為貿易兩國的地理距離。同時為了測度“一帶一路”這一倡議對于中國出口到該國的影響,本文引入Bamp;Rjt這一虛擬變量來表示該國是否為“一帶一路”這一倡議影響的紅利國家。
(二)貿易非效率模型的設定
為了進一步探究中國出口會受到何種因素的影響,本文引入貿易非效率項模型,具體設定如下:
uijt=β0+β1PENTENTjt+β2INTERNETjt
+β3BFjt+β4MFjt+β5TFjt+β6FisFjt+β7IFjt
+β8FinFjt+β9GEjt(9)
公式(9)中,解釋變量包括如下:首先,考慮到數字服務貿易不同于傳統貿易,其發展更加依賴于國家的科技支撐環境以及相關基礎設施條件。由于數字服務的實施往往以互聯網作為傳播媒介,所以本文將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INTERNETjt)作為國家的數字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同時引入該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PENTENTjt)作為該國的科技支撐環境水平,具體采用該國的專利申請數量的對數值來替代。其次,貿易效率可能會受到當地同行業競爭的擠出,商業自由度(BFjt)的指標則主要包含當地一家企業的成立到關閉等十個中級指標的容易程度,如果當地更加容易開店,則進入和離開當地市場的過程更加便捷,這就導致會有更多的企業與外來貿易商品競爭,提高了貿易競爭性,可能導致對外來產品進口的抑制。再次,貿易效率同時與出口國的經濟金融自由度與貿易接受程度有關,一方面數字服務貿易本身作為一種貿易,會受到出口國關稅水平與非關稅壁壘的影響,出口國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水平越低,對外來國家貿易的接受程度越高,因此引入關稅自由度(TFjt)作為出口國的貿易接受程度。另一方面貿易的發展往往依賴于當地經濟金融的自由程度,因此本文分別引入財政自由度(FisFjt)、貨幣自由度(MFjt)、投資自由度(IFjt)、金融自由度(FinFjt)作為當地的金融經濟自由度的替代變量,研究其對于我國出口數字服務貿易效率的影響。最后,貿易效率也會受到當地政府支出情況的影響。本文采用當地政府支出(GEjt)作為政府對于當地基礎設施的支出程度。政府支出越高,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也越好,越有利于承接他國數字服務貿易產品的進入,也有利于貿易效率的提升。
(三)數據來源
本文樣本對象主要包含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老撾、菲律賓和越南8個東盟國家,以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4個非東盟國家。由于文萊和緬甸這兩個國家存在較多缺失值,因此予以剔除。樣本時間設定為2005—2019年,同時對樣本中少量缺失值采用插值法補全。
隨機前沿引力模型中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數據來源于WTOOECD的BaTIS數據庫,當前國內外對于數字服務貿易的概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有些學者將數字服務貿易定義為數字傳輸的內容產業貿易形式,并將研究對象限定為數字內容產品和服務[9]。而有些學者則將數字服務貿易定義為在發揮數字技術重要作用的以數據形式存在的要素、產品和服務貿易[10]。本文參考溫湖煒等(2021)[2]、朱福林(2021)[11]、周念利和姚亭亭(2021)[12]的研究,按照UNCTAD(2015)的界定,認定數字服務貿易包括如下行業:保險和養老金服務,金融服務,知識產權使用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視聽和相關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并采用這些行業的出口總額作為中國對各國的數字服務貿易的總額。
其中隨機前沿模型中中國和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CGDP、PGDP)、人口規模(CPOP、POP)的數據,以及貿易非效率模型中國家專利申請數量(PENTENT)、互聯網普及率即每百人中互聯網用戶數量(INTERNET)來源于世界銀行數據,而國家之間的直線距離(DIS)主要來自于法國前景研究與國際中心(CEPII)數據庫。同時貿易非效率模型中的商業自由度(BF)、貨幣自由度(MF)、關稅自由度(TF)、財政自由度(FisF)、投資自由度(IF)、金融自由度(FinF),以及政府支出(GE)均來自于美國傳統基金會(HFI)數據庫。
四、實證分析
(一)模型驗證
在使用隨機前沿模型之前,需要對模型的相關形式進行驗證。本文采用Frontier41軟件對模型進行參數估計。通過構造LR統計量對模型的適用性以及形式進行檢驗,該統計量的計算形式表達如下:
LR=-2{ln[L(H0)/L(H1)]}(10)
首先,檢測是否存在非效率模型,其中L(H0)和L(H1)表示為零假設和備擇假設下的似然函數值。零假設為“H0:γ=0”,即模型中不存在貿易非效率;備擇假設則為“H1:γgt;0”,即模型中存在貿易非效率。
其次,檢測貿易效率是否隨時間變化,其中L(H0)和L(H1)表示為零假設和備擇假設下的似然函數值。零假設為“H0:η=0”,即貿易效率不隨時間變化;備擇假設則為“H1:η≠0”,即貿易效率隨時間變化。具體檢驗如表1。
如表1所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LR統計量為128660,這說明不存在貿易非效率項這一原假設被拒絕,此時存在貿易非效率項。同時,在1%置信水平下,LR統計量為65066,此時貿易效率不隨時間變化的原假設被拒絕,此時應該采用時變隨機前沿模型來估計中國對外出口的貿易潛力。
(二)結果分析
本文采用“一步法”估計時變隨機前沿模型,即同時估計公式(8)以及公式(9),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
首先,通過結果可以看出:此時γ的系數為0945,并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即貿易非效率項在隨機誤差項所占的比重高達945%,這說明了中國出口RCEP成員國家數字服務貿易的實際發展水平與貿易前沿值的差距主要是由貿易非效率項所引起的。
接下來,對回歸結果進行具體分析,先分析公式(8)中的相關系數,此時可以看到:①對于我國以及出口國的經濟規模(lnCGDP和lnPGDP)來說,對應的系數分別在1%的置信水平上顯著為正,即0205以及1755,這表明中國以及出口國的經濟水平發展均有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②中國人口(lnCPOP)對應的系數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為正(即8717),而出口國人口(lnPOP)對應的系數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為負(即-0881),這一結果初步說明了中國人口規模的提高有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但國外人口規模的提升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對其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口規模的擴大為國內相關數字服務產業提供了充分的市場供給,有助于深化相關產業,提升了中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供給。而對于出口國來說,盡管人口的擴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擴大市場對于中國貿易商品的吸收,但同時人口對于國內自身產業的帶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抑制其余國家產品的進口。可以看出對于RCEP成員國來說,后者所帶來的抑制作用可能更加明顯。③兩國之間的距離(lnDIS)對應的系數盡管顯示為正,但并不顯著,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可能如下:第一,盡管傳統意義上,距離越大代表著兩國之間的貿易成本越高,但實際上,隨著國際航運的發展以及運輸行業的不斷革新,地理距離對于貿易的阻礙作用正在逐漸消失[13]。第二,數字服務貿易為知識密集型,其交易模式主要依賴于互聯網的技術以及數據傳輸,所受到的地理距離的約束較小[2]。第三,本文研究樣本為RCEP國家,其中老撾、柬埔寨等地方與中國的距離相對較近,但是相關的數字服務貿易額卻相對較少,而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距離相對較遠,但是中國對其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卻相對較高。這也說明了距離對于國家的數字服務貿易的貿易成本已經大大降低,不再成為制約的主要因素。④“一帶一路”(Bamp;R)的系數在1%置信水平下顯著為正(即0895),即我國數字服務貿易對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的出口額更大,這一現象的出現反映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有助于加強貿易雙方的合作環境,為我國的貿易出口提供更加便利的機會。
進一步,對于公式(9),即貿易非效率模型中的相關系數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中出口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PENTENT)以及互聯網普及率(INTERNET)分別代表了出口國的數字軟硬件水平。此時分別在1%與10%的置信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說明出口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和互聯網發展水平均能有效地提升中國出口到該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效率。一方面,這是因為國家的知識產權能通過法律形式有效保護數字服務貿易中創新產出,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環境能極大地激發數字服務貿易過程中的創新發展。另一方面,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所帶來的新興信息通信技術。一個國家的互聯網發展水平越高,越有能力為他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提供充足的設施支持。因此出口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與互聯網普及率均有助于我國對其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
同時,基于回歸結果可以發現:出口國的關稅自由度(TF)、財政自由度(FisF)、金融自由度(FinF)、政府支出(GE)的系數均在10%的置信水平上均顯著為負,說明這些因素的改善均有利于提高我國對該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效率。具體分析如下:關稅自由度(TF)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平均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的實際情況,出口國關稅水平的下調以及非關稅壁壘的減少有助于減少我國貿易過程中的成本,使得我國與出口國雙方的貿易關系更容易達成,最終提升了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財政自由度(FisF)以及金融自由度(FinF)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國經濟金融的開放程度,結果說明了出口國開放的財政政策以及完善便捷的資金獲取渠道有助于激發當地市場活性,提高中國對該國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政府支出(GE)往往反映該國政府的支出情況,結果說明了政府的支出能有效改善本國的基礎設施以及貿易環境,有助于降低貿易雙方的貿易成本,更好承接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產品的進入,提高貿易質量。所以出口國政府支出的增加有助于中國對該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效率。相較之下,出口國的商業自由度(BF)在10%的置信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出口國的商業自由程度越高,反而會抑制我國對該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效率。這一情況出現的原因在于:該國的商業自由程度代表在該國建立企業所需成本以及時間,自由度越高,則在該國建立企業所需要的成本越低,所需要的時間也越短,在這樣的背景下,該國數字服務貿易市場上的本地企業規模將會越大,所帶來的市場競爭也會越激烈,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效率,所以出口國的投資自由度反而會抑制我國對其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效率。
(三)貿易效率以及潛力測算
以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為基礎,本文首先考察中國出口RECP國家數字服務貿易的市場效率。貿易效率的估計值所在區間位于[0,1],所取值越大說明貿易效率越高,而所取值越小則說明貿易效率越低,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首先,從平均數字服務貿易效率來看,我國向RCEP國家出口的數字服務貿易效率整體達到079,處于較高水平。這一結果說明:近年來,我國對于RCEP國家整體的實際數字服務貿易出口值與貿易潛力值的差距較小,能夠很好地利用現存條件發展對RCEP各國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但未來也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拓展貿易出口的發展空間。
其次,對RCEP各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效率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前五名的國家為新加坡、韓國、菲律賓、越南和日本,其次效率較高的國家則包括新西蘭、澳大利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而效率最低的兩個國家則包括柬埔寨及老撾,并且出現與其他國家斷層式的差距。將RCEP成員國細分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后,也可以發現樣本中我國對發達國家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均大于084,這些結果均說明我國對RCEP成員中發達國家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處于較高水平。而我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效率則相對較低,這一現象的出現可能是因為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發展中國家的數字貿易產業基礎相對薄弱,而出于保護的意愿傾向,往往會采取相對保守的政策措施來抑制他國的產品進入[14],進而不利于我國的出口貿易效率。
參考HEILMAN和WALLEN(2010)[15]以及李明等(2021)[16]的做法,考慮到貿易效率需要同具體的貿易額相結合,對未來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做更為精確的度量,本文對2019年中國出口RCEP成員國的數字服務拓展空間進行測度,結果如表4所示。
從貿易潛力與實際貿易額規模這一層面來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和韓國是當前中國出口PCEP成員國中數字服務貿易潛力前四名的國家,對應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也呈現極高的水平。這再次證明了在RCEP成員國中,發達國家對于中國的數字服務貿易需求量要遠大于非發達國家,中國可以進一步深化與這些國家在數字服務貿易行業上的國際合作,擴大雙方貿易的市場規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隨著中國的數字化與傳統服務產業的不斷融合發展以及RCEP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正逐漸增強。
此外還能從表4中發現:當前我國對RCEP成員國的數字服務貿易拓展空間中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為:老撾(18571%)、柬埔寨(7241%)、馬來西亞(3699%)、印度尼西亞(2821%)、泰國(25%)。其中中國對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出口貿易潛力遠超新西蘭、菲律賓、越南這三個貿易效率高水平國家,這說明未來可以加強我國對于這些國家在大數據、云計算等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幫助改善這些國家的數字貿易交易環境,同時基于RCEP這一協定框架,激勵這些國家加入數字經濟新議題,為未來貿易發展謀求新的機遇。而柬埔寨和老撾盡管拓展空間很大,但相對應的數字服務貿易潛力以及效率均呈現較低的水平,說明這兩國對于中國的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貢獻程度在當前仍有限,難以承接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第一,貿易雙方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的人口規模擴大均有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同時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為兩國的貿易提供了良好交流的基礎,有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出口國人口規模的增長則帶動了國內自身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抑制其余國家產品的進口,所以對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具有顯著的負向作用。而貿易雙方的距離對于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作用不顯著,這主要由于當前國家之間的運輸質量的提升及數字服務貿易自身依賴于網絡和數據傳輸,所以距離對于出口貿易沒有顯著的影響。
第二,對于數字服務貿易的非效率項影響因素分析后發現:出口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互聯網普及率代表了出口國家的數字軟硬件基礎,能有效地提升該國對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承接能力,故均有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效率。同樣有利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效率的還包括出口的關稅自由度、財政自由度、金融自由度和政府支出。而出口國的商業自由度則對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效率提升呈現抑制作用,這是因為商業自由度越高,則本地企業的建設越容易,導致相關數字服務貿易行業競爭性增強,從而抑制了我國數字服務貿易效率的提升。
第三,當前我國數字服務貿易整體的出口效率較高,表明當前我國數字服務貿易出口值與貿易潛力值的差距較小,能較好地利用現有條件發展數字服務貿易。同時分國別分析發現:盡管越南和菲律賓的效率處于極高的水平,但從整體上來看,當前我國出口效率較高的國家主要集中于RCEP中的發達國家,例如新加坡、韓國等,這說明當前發展中國家對于數字服務貿易產業普遍表現為保護傾向,這阻礙了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的出口效率。進一步與實際出口額結合可以發現: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的貿易潛力巨大,也說明發達國家對于中國的數字服務貿易需求量要遠大于非發達國家。同時也發現:在非發達國家中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貿易潛力量也十分巨大。
(二)政策建議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①當前中國的數字服務貿易需要積極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一方面需要進一步與RCEP中例如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深化相關產業合作,尋找未來貿易發展的新動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力“一帶一路”這一紅利,充分發展RCEP成員國中的非發達國家的貿易合作,打通與貿易伙伴國的數據共享和系統共認渠道,提高例如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非發達國家對于中國數字服務貿易產品的認可程度,進而打開這些國家對于中國數字貿易產品的市場。②互聯網等設施的建設是開展數字化服務貿易最基本的硬件基礎,而知識產權保護則是維護服務企業創新利益最核心的環節,因此中國在數字服務貿易出口的同時要著重關注出口國的基礎設施和知識產權法的現行施行水平,同時加強對于RCEP成員國的數字基礎設施投資以及知識產權援助,改善出口國的貿易環境,以此提升中國數字化服務貿易出口水平。③從結果來看,貿易伙伴的關稅自由度、財政自由度、金融自由度和政府支出均與貿易非效率顯著負相關,說明當前RCEP成員國內部可以通過適當降低關稅壁壘、改善財政和金融的調控能力,以及提高政府對數字服務貿易投入等方式來加強彼此之間的貿易合作,進而提升RCEP這一框架下的貿易紅利。
[參考文獻]
[1]楊廣,韋琦.服務貿易結構演變的世界趨勢與中國悖論——基于中國與OECD國家的比較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10,26(7):77-82.
[2]溫湖煒,舒斯哲,鄭淑芳.全球數字服務貿易格局及中國的貿易地位分析[J].產業經濟評論,2021(1):50-64.
[3]張娟,李俊,李計廣.從RCEP、自貿試驗區到CPTPP:我國服務貿易開放升級路徑與建議[J].國際貿易,2021(8):62-69.
[4]林清泉,鄭義,余建輝.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研究[J].亞太經濟,2021(1):75-81.
[5]杜方鑫,支宇鵬.中國與RCEP伙伴國服務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J].統計與決策,2021,37(8):132-135.
[6]BATTESEGE,COELLITJ.Frontierproductionfunctions,technicalefficiencyandpaneldata:withapplicationtopaddyfarmersinIndia[J].Thejournalofproductivityanalysis,1992(3):153-169.
[7]BATTESEGE,COELLITJ.Amodelfortechnicalinefficiencyeffectsinastochasticfrontierproductionfunctionforpaneldata[J].Empiricaleconomics,1995,20:325-332.
[8]ARMSTRONGS.Measuringtradeandtradepotential:asurvey[J].AsiaPacificeconomicpaper,2007(368):1-17.
[9]王斌,蔡宏波.數字內容產業的內涵、界定及其國際比較[J].財貿經濟,2010(2):110-116.
[10]呂延方,方若楠,王冬.中國服務貿易融入數字全球價值鏈的測度構建及特征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0,37(12):25-44.
[11]朱福林.中國數字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制約因素和推進路徑[J].學術論壇,2021,44(3):113-123.
[12]周念利,姚亭亭.數字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貿易抑制效應的經驗研究[J].中國軟科學,2021(2):11-21.
[13]孔慶峰,董虹蔚.“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測算與貿易潛力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5(12):158-168.
[14]王拓.數字服務貿易及相關政策比較研究[J].國際貿易,2019(9):80-89.
[15]HEILMANME,WALLENAS.Wimpyandundeservingofrespect:penaltiesformen’sgenderinconsistentsuccess[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10,46(4):664-667.
[16]李明,喻妍,許月艷,等.中國出口RCEP成員國農產品貿易效率及潛力——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分析[J].世界農業,2021(8):33-43.
ExplorationontheExportPotentialofChina’sDigitalServiceTrade
toRCEPCountries
MoFuning1,ChenYaowen2
(1.SchoolofEconomics,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2.SchoolofASEAN,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na)
Abstract:ThearticleisbasedondigitalservicetradedatafromtheOECDBaTISdatabase,andusesstochasticfrontiergravitymodelandnonefficiencymodeltostudythedigitalservicetradepotentialandinfluencingfactorsofChina’sexportstoRCEPmembercountriesfrom2005to2019.TheresearchfindsthattheeconomicscalebetweenChinaanditstradingpartners,thesizeofChina’spopulationanditsstatusasa“theBeltandRoad”countryareallconducivetoChina’sexportofdigitalservicestrade.ThepopulationsizeoftradingpartnercountriesisnotconducivetoChina’sdigitalservicetradeexports,andtheimpactofdistanceonservicetradeisnotsignificant.Thelevelofknowledgeprotection,internetdevelopment,tarifffreedom,fiscalfreedom,financialfreedom,andgovernmentexpenditureoftradingpartnersareallconducivetoreducingnonefficiencyitemsintrade,whiletheimprovementofcommercialfreedomwillhaveasignificanthindrancetotheleveloftradeefficiency.Fromtheperspectiveofactualtradevolume,China’sdigitalexportpotentialtodevelopedcountriesinRCEPisgenerallygreaterthanthatofunderdevelopedcountries,butthereisalsosignificanttradepotentialforexportstoThailand,Indonesia,andMalaysia.Therefore,China’scurrentdigitalservicetradeneedstoactivelyimplementamarketdiversificationstrategy,payattentiontotheinfrastructureofexportingcountriesandthecurrentimplementationlevelofintellectualpropertylaws,openupchannelsfordatasharingandsystemcorecognitionwithtradingpartners,andcontinuouslyimprovetradeprofitsundertheRCEPframework.
Keywords:digitalservicetrade;randomgravitymodel;tradeexports;RCEP
(責任編輯: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