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達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中央企業作為國有企業的排頭兵,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執政的重要骨干,在推動鏈長制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一把手”不了解或不熟悉鏈長制,那么后續推進工作將可能收效甚微。因此,要想將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盡早打造成為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更好、更快地推進鏈長制建設,培養企業領導人員的鏈長領導力將是重要基礎保障。
鏈長制是一種制度上的創新,旨在強化產業鏈主體責任并集聚內外部資源,實現在產業鏈薄弱環節上的突破。
從國內來看,我國鏈長制模式最早出現在2015年廣東佛山的陶瓷產業,彼時當地致力于打造“產業+互聯網+金融資本”的陶瓷產業數字化平臺。隨著模式的不斷成熟以及理念開始普遍被接受,2017年底,“鏈長制”這一概念正式出現在我國官方文件中。國內專家學者對鏈長制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認為鏈長制適應當前我國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需要,未來要科技賦能、因地制宜、分層分級,避免在其功能定位與體制機制上出現錯位。當前,我國31個省區市已陸續出臺相關政策要求,鏈長制已成為推動產業集群、強化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一種趨勢和制度安排。2021年12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擴大會議強調指出,“要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產學研合作,為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揮更大作用”。

從國際上來看,全球戰略家帕拉格·康納曾說:“21世紀本質上是供應鏈的角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句話得到進一步印證,疫情讓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認識到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性,并相應提出了一系列重組產業鏈的原則。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維護本國產業安全和經濟安全以及應對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成為各國經濟發展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成為鏈長制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全球產業鏈更加關注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性,同時將考慮集聚相關資源實現區域化生產。因此,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進一步從更高的視角來看待產業發展,以鏈長制思維來推動轉型升級和產業發展,為增強我國產業鏈的安全、穩定貢獻力量。
縱觀現有相關文獻,學者們尚未對鏈長領導力的概念及內涵特征等進行闡釋。但可以確定的是,鏈長領導力是伴隨國資央企在勇挑重擔、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的環境和任務背景下孕育產生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因此,界定鏈長領導力的概念與內涵,需先從現代產業鏈的特點進行分析。
首先,與傳統產業鏈相比,現代產業鏈能夠實現多元化聯通和多方式聯結,產業鏈各節點之間可以根據任務實現快速組合,從過去的串聯轉為并聯。其次,現代產業鏈各節點之間是協調共贏的關系,最大限度優化資源配置,激發資源活力。再次,現代產業鏈的創新迭代更加快速,表現在企業和產業層面的技術創新和升級改造轉型在加快。基于以上特點,企業領導者想在現代產業鏈中成為鏈長,除了企業要具有雄厚的基礎性資源外,個人還須具有較高的使命責任擔當,這些特點反映在企業領導人員身上就是鏈長領導力的內涵。
因此,結合領導力的概念和現代產業鏈的特點,筆者認為,企業領導鏈長領導力是在建立現代產業鏈過程中,從全局視角,以強烈的使命責任擔當進行長遠策劃和對企業資源進行綜合規劃、運用、管控的一種動態能力。其核心特征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戰略思維能力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戰略思維能力成為企業領導勇當產業鏈鏈長必不可少的要素。戰略思維能力作為一種高層次的認知能力,可以幫助企業領導者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并制定出有效的戰略規劃和決策。
首先,戰略思維能力使企業領導者能夠從宏觀的角度審視產業鏈的全局。他們能夠把握市場發展的趨勢和機遇,洞察產業鏈上下游的關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全面而準確的戰略定位。通過對產業鏈各環節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他們能夠識別出關鍵的競爭要素和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在產業鏈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從而實現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其次,戰略思維能力使企業領導者能夠在不確定和變化的環境中做出準確的決策。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的變化等。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領導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決策能力,能夠及時調整戰略方向和資源配置,以適應市場的變化。他們需要能夠預見和應對潛在的風險和挑戰,同時抓住機遇,為企業在產業鏈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戰略思維能力還能夠幫助企業領導者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和伙伴網絡。在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企業之間存在相互依存和協同合作的關系。企業領導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能夠與供應商、合作伙伴等各方進行有效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企業能夠在產業鏈中形成良性循環,提高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管控能力
國有企業擁有大量的資金、資源和人才,因此國企領導人員必須善于協調、管理和控制各個環節,保證企業運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管控能力是指在企業運營過程中,能夠合理規劃和有效管理資源,確保產業鏈各環節的協調和順暢運行。具備出色的管控能力能夠幫助企業領導者解決復雜的管理問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
首先,出色的管控能力使企業領導者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和規劃。通過對產業鏈各環節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他們能夠準確把握資源配置的需求和優化方向,合理安排生產、供應和銷售等關鍵環節,以實現整體運營的協調和高效。同時,他們能夠有效管理企業的財務、人力和物流等資源,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出色的管控能力使企業領導者能夠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和流程。他們能夠制定和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確保企業各部門和員工遵循標準化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他們能夠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機制,激勵員工積極工作,推動企業整體績效的提升。通過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和流程,國有企業領導者能夠實現對產業鏈各環節的全面掌控和有效管理。
此外,出色的管控能力使企業領導者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產業鏈運營中的問題和風險。他們能夠通過有效的監測和分析手段,及時掌握產業鏈上的關鍵指標和風險點,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決策。同時,他們能夠與供應商、合作伙伴等各方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合作,共同應對潛在的風險和挑戰,通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產業鏈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發展。
●動態性
產業鏈多樣化、復雜性的特點決定了鏈長領導力是一種動態能力,這也是其本質屬性。動態能力是指領導者能夠適應和應對變化,并在不斷變化的情境中實現有效的領導。在產業鏈中,領導者需具備動態能力來應對技術創新、市場變化、競爭壓力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首先,產業鏈鏈長須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維。他們需要能夠預見產業鏈中的變化趨勢,并及時調整策略和資源配置,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通過不斷觀察和分析外部環境,領導者能夠發現新的商機和潛在風險,并做出相應的決策和行動。
其次,產業鏈鏈長須具備靈活性和適應性。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產業鏈中的環節和關系也在不斷演變。領導者需要快速調整戰略和組織結構,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和競爭壓力。他們須具備開放的思維和學習的態度,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情境。
此外,產業鏈鏈長還須具備團隊建設和激勵的能力。在產業鏈中,領導者需要與各環節的合作伙伴、供應商和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激勵團隊成員發揮潛力,并促進協作和創新。通過有效的團隊建設和激勵,領導者能夠促進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和持續優化。
●通過學習提高
學習提高是提升鏈長領導力的基礎。企業領導者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了解最新的產業鏈趨勢和管理理論,還可通過專業培訓、讀書學習、參與行業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領導能力。同時,企業領導者要保持開放的思維,接受來自不同方面的觀點和意見,不斷反思和自我完善。
●加強團隊建設
一個成功的鏈長企業,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領導者應注重培養團隊成員的能力和素質,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合作機制,促進團隊之間的協作和創新;還可以通過制定明確的目標和獎懲機制,激勵團隊成員共同追求產業鏈的優化和發展。
●做好壓力管理
企業領導人員往往需要面對龐大的業務量和復雜的組織結構,常常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在快節奏和高壓力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員須具備有效的壓力管理能力。通過心理咨詢、身體保健、休閑放松等方式緩解壓力,保證精力充沛,以更好地發揮領導力。
●注重風險管理
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具備風險管理思維,能夠預見潛在的風險和危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企業領導人員還要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和應急預案,加強風險管控,降低潛在風險對產業鏈的影響,從而保障企業運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企業領導者還應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調整戰略和資源配置,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和風險挑戰。
作者單位 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