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800多年前,南宋時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在福建建陽麻陽溪畔筑室而居,“琴書五十載”,四方學子不遠千里前來求學問道,形成了影響深遠的“考亭學派”,朱子學也漸從閩北傳遍四方。
十多年前,臺灣教師黃柏翰跟隨朱子的腳步來到武夷山下,同樣是求學問道,過去那個用功讀書的少年,如今已成為武夷學院臺灣特聘專家、朱子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迷上朱熹
在黃柏翰看來,今天臺灣的主要文化是朱子文化,這個源頭就在武夷山,而后傳入臺灣。“武夷山是朱子理學萌芽、發展和集大成之地,也是朱子文物遺存最集中的區域。福建閩北可謂‘縣縣有朱子、處處有遺存每個受朱子文學影響的華夏子孫都會想到源頭看看。”說起跟武夷山的結緣,黃柏翰自覺是命中注定的緣分,也是一種思想上的尋根。
2012年,黃柏翰跟隨“朱子之路”研習營從臺灣第一次來到武夷山。彼時,他的身份是臺灣朱子學研究協會秘書長。作為活動組織方,他帶領臺灣青年學子尋“朱”問跡,一路走過朱熹出生、成長、求學、講學和終老之地,“那是我和朱子最靠近的一次,當時既震撼又激動”。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在黃柏翰的記憶里,臺灣仍是以儒家傳統為主的社會,他讀中學時學校設有儒家經典課程,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等古文經典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從此他迷上了朱熹,心中埋下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種子。
一趟閩北武夷山之行,讓這顆種子發了芽。“以前書里的世界,感覺一下子活起來了。”深受觸動的黃柏翰,決定留在武夷山,深入研究朱子學。那一年,剛好武夷學院因學科發展的需要,向黃柏翰伸出橄欖枝,雙方一拍即合,黃柏翰順利接下教鞭,入職朱子學研究中心。“用現在時髦的說法,我是‘追星族,我的偶像是朱熹。”黃柏翰笑著說。
潛心教學收獲頗豐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潭溪的半畝方塘、朱子巷的鵝卵石、興賢書院的青苔、紫陽樓的燈光、九曲溪的棹歌,過去這里是朱熹講學、授徒的地方……來閩執教的黃柏翰在武夷山一待就是十載有余,如今這些地方也成了他時常徜徉的所在。
“除了研究朱子學,我還可以跟朱子一樣,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給下一代。”武夷學院濃郁的學術氛圍、便利的研究條件,給了黃柏翰施展才華的大好舞臺。
站上三尺講臺,黃柏翰是學生眼中的寶藏老師。他注重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主講朱子文化的課堂氣氛總是很活躍,備受學生歡迎。譬如,講到朱子的禮學思想,他會帶著學生穿上漢服體驗,沉浸式感受國風古韻。
黃柏翰的辦公室位于古色古香的朱子書院內。2022年,武夷學院朱子書院正式揭牌成立,致力于打造集學術研究、對外交流、決策咨詢、人才培養和文化展示為一體的朱子文化綜合平臺。“大陸很重視我們臺灣老師的研究工作,很多政策也與此相關,像朱子文化、民族歷史等領域的研究,都鼓勵我們申報課題。”
在廣闊舞臺大顯身手,黃柏翰的視野更加開闊了,學術研究也有了更多源頭活水。“在臺灣只能看到一個小角落,在大陸你可以看到整個世界。”黃柏翰說,武夷學院不僅是朱子學研究重鎮,還有中國社科院與福建共同設立的宋明理學研究中心,這里可學可用的資料非常豐富,可以汲取最前沿的學術養分,而且與國際交流密切。
由于癡迷朱子文化,2022年黃柏翰還被聘為福建省南平市“文化傳播專員”,以臺胞的視角向海內外講述朱子故事,傳播中華文化。
不止于此。如何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學習朱子文化,也是黃柏翰一直關注的方向。為了讓朱子文化“活”起來,他協助推動朱子敬師禮這一古禮在學校重現,朱子文化節成為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在此基礎上,武夷學院的“朱子文化進校園”項目獲得國家級優秀傳統文化優秀獎。
十年的潛心研究,黃柏翰收獲頗豐。近年來,他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2020年,他主持的課題《戰后臺灣儒學研究(1945-2000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立項。
“以儒學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歷史文化的根基,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紐帶。”黃柏翰說,他想通過這一研究,系統性地建構儒學在臺灣的發展和演化過程,有助于增進臺灣同胞的文化認同。
武夷山是第二故鄉
一盞巖茶入口,茶香四溢。在茶的故鄉生活,黃柏翰已練就一身泡茶、品茶的技能,“武夷山早就成了我們的第二故鄉,現在我的妻子也來這邊教書了”。黃柏翰說。
采訪間隙,黃柏翰興奮地掏出一本證書,分享了一個好消息:他與夫人已經在武夷山買房,準備搬入新居。近年來,為便利臺胞在閩生活,福建各地出臺一批政策措施,鼓勵臺胞在閩購房置業。2021年底,南平市向6位臺胞頒發了首批《臺企臺胞金融信用證書》,黃柏翰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臺胞在大陸貸款買房不容易,有了這份證書,在大陸買房方便多了,我們直接在銀行辦了按揭貸款。”圓了安居夢的黃柏翰感謝大陸惠臺利民政策的支持。
工作之余,黃柏翰還熱心推動兩岸交流,學校臺灣博士團團長、“朱子之路”研習營策劃人……一連串標簽的背后,是他渴盼兩岸交流交融的初心。他的辛勤付出和工作成績得到了廣泛稱贊,2019年,他榮獲南平市“五一勞動獎章”稱號,“斜杠人生”愈加豐滿。
“當初的選擇太對了,在大陸舞臺和視野都更大了,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在朱子文化的歷史長河里溯游而上,黃柏翰的人生之舟滿載星光。
楊瑞榮 中共武夷山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