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苒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的根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實質來看,語文核心素養是一種高層次能力,以思維為核心。新課標將思維能力納入語文核心素養中,旨在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達。有效的作文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體現語文綜合學習水平的習作,在思維的培養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成為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本文以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的作文課為例,筆者基于語文核心素養,淺談小學生習作思維能力的培養。
緊扣語文要素,培養學生深層次思維能力
三年級是語文作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是學生從看圖寫話到正式作文的一個過渡時期。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容易下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幫助學生能夠恰當地表達真情實感。習作教學要力求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關鍵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思考。
以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為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以及“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注意觀察身邊事物,能夠通過仔細觀察把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細致描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正式習作前就滲透習作方法的指導,針對不同的課文和習作例文設定不同的小練筆,如:在進行《搭船的鳥》和《我家的小狗》教學時,筆者重點分析文章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以此引導學生在觀察和習作時思考如何抓動物特點,恰當地運用多種感官將動物特點描寫具體。
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小練筆前,通過圖片、視頻、實物等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有層次地體驗和參與,讓淺層的學習變為深度的體驗,培養學生深層思維的能力。教師還可以結合現有的教學文章,設計真實情境,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延長學生的思維長度。
引發認知沖突,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新課標“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的關鍵詞是“思辨”,它注重理性的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
繼續以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語文要素為例,在習作教學前,教師讓學生觀察母雞,在課堂上播放母雞的視頻資料,指導學生根據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寫作。教師針對學生習作草稿對母雞吃食等習性描寫過于簡單的問題,通過恰當的追問和引導,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進而讓學生發現習作的問題,明確修改的方向和重點。筆者通過追問學生“母雞吃食是什么樣子”,讓學生認真思考母雞吃食的具體過程,從母雞的頭部“低”、眼睛“盯”、尾巴“翹”、爪子“刨”等一系列動作中,給學生造成認知沖突,讓學生厘清寫作思路,明白母雞吃食不僅有嘴部的變化,還有全身其他部位的變化。為了進一步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筆者還引導學生注意母雞覓食是一個“邁著步子,脖子一伸一縮,尾巴一翹一翹,東張西望……”的過程。最后,引導學生將母雞吃食的過程進一步細化,讓學生發現一個簡單的“吃”的動作可以分解成“尋食—啄食—吃食”三個有先后邏輯順序的不同階段,抓住每一個階段的主要動作進行細致分解,再整合起來,就能把母雞覓食過程寫得生動具體、活靈活現。
在教學中,借助不斷追問,層層逼近真實情境,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怎么樣”“能不能”,引發學生認知和真實情境的沖突,培養學生的逆向反問推理能力,提升思維的邏輯性與深刻性。
推進謀篇布局,培養學生整體思維能力
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不僅受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謀篇布局的能力。從學生習作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作文所要表達的中心不夠明確或者與所選事例不相符,如:有的學生想表現母雞的可愛、有趣,但所寫事例與主題不符。只有注意整體的篇章結構,注意開頭、結尾和所選事例相一致,突出想要表達的主題,才能打動讀者。
就母雞這篇作文,教師必須先讓學生明確習作目的,定下情感基調,然后進行小組討論。討論過程中,學生要思考作文的開頭、結尾和中間的事例如何安排才更妥當。筆者以凸顯母雞對小雞的愛為題,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去分解母雞帶小雞的動作。學生可以任選某一情景思考,寫出動作,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發現問題并提出修改建議。筆者根據學生寫出的動詞,把問題拋給學生,啟發學生明白:要關注母雞的母愛,就要重點講母雞的表現,略寫小雞,并遷移運用前面所學的方法。學生明確了問題和方法后,形成評價表,并進行修改,自然文題一致,情感深刻。教師要培養學生運用整合思維,將散點的知識和技能綜合起來形成表格框架,運用在問題的解決中,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進而習得同類作文的表達和修改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思維能力。教師要在習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整體思維的能力,幫助學生把握作文的整體結構,形成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學習路徑。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語文習作的重要目標,也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任務。在習作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緊扣語文要素,善于引發學生認知沖突,重視選材組材和結構成篇指導,進而培養學生的深層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整體思維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本文系松江區2024年度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新課標導向下‘整本書閱讀情境任務設計路徑研究與教學實踐探索”(課題編號:B24035)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