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凌燕 陳梅華

摘要 ?目的:分析敘事干預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期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收治的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展開敘事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采用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價2組患者睡眠質量的差異,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比較2組患者焦慮、抑郁癥狀改善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RSS評分、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 <0.05)。結論:干預后,觀察組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期間開展敘事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敘事干預;造血干細胞移植;焦慮;抑郁;睡眠質量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arrative Intervention 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XIE Lingyan,CHEN Meihua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Fuzhou 3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arrative intervention 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who underwen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were admit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Unio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in sleep qualit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improve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SRSS score,SAS score,and SD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After intervention,narrative intervention conducted by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and alleviate negative emotion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Narrative interventio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xiety; Depression;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473.73;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2095-7130.2024.03.068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是一組惡性程度高、治療困難的血液疾病,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該病的出現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同時可損害身心健康發展,采取有效措施治療為改善此類疾病患者預后的關鍵[1]。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通過重建造血功能、免疫功能,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但移植期間患者需要處于封閉的治療環境下,機體要承受免疫抑制劑、大劑量放化療藥物等,加之是否移植成功存在不確定性,導致HSCT期間患者產生焦慮、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睡眠質量差,從而影響疾病治療及預后效果,因此需要在圍術期開展護理干預工作[2]。敘事干預作為一種新興的心理護理手段,與常規護理方案相比,該方案沒有將患者作為醫治的主體,而是一種相互尊重、協作的關系,通過積極的心理干預可激發患者潛能,促使其積極主動接受治療,促使病情康復[3]。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敘事干預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期間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收治的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4例;病程0.6~2年,平均病程(2.06±0.18)年;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6.88±4.85)歲。對照組中男16例,女15例;病程0.5~2年,平均病程(2.04±0.22)年;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36.82±4.7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確診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2)患者知情并同意參與該研究;3)即將接受HSCT手術;4)年齡≥18歲;5)臨床資料齊全;6)具備讀寫能力、溝通能力。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其他嚴重疾?。?)傳染性疾??;3)神志不清;4)多重耐藥菌嚴重感染;5)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
1.4 脫落與剔除標準 隨訪丟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擬行HSCT治療后,護理人員口頭為其講解疾病、治療及預后相關知識,同時強調作息制度、注意事項等,在完善常規檢查的同時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在治療期間叮囑其無菌飲食,多飲水,避免刺激胃腸道引起不良反應;其次遵醫囑規范合理用藥,并做好治療指導工作,在圍術期加強巡視及觀察,發現異常癥狀及體征即刻上報醫師并進行處理;此外各項操作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并指導患者進行日常消毒管理,避免引起感染。
觀察組開展敘事護理干預,1)收集敘事素材:醫護人員做好消毒及隔離工作后進入患者病房內進行訪談,早上9:00~10:00進行預處理,下午3:00~4:00或晚上8:00~9:00進行非預處理,預處理階段為患者講解住院及治療重要性、對康復及預后效果的影響;2) 非預處理階段:為其講解疾病、治療注意事項及敘事干預重要性及患者具體需求,促使其積極配合進行治療。訪談分為4次,訪談前詢問患者是否可以使用錄音筆,若患者不同意可進行文字記錄;查閱既往相關資料,結合文獻明確訪談內容,包括您進入移植室主要的感受或體驗是什么?哪些問題會影響您的情緒或感受?您最大的支持來自哪里?最希望得到的幫助是什么?在與患者訪談過程中需要詳細觀察并記錄訪談對象的情緒和反應,通過捕捉到的非語言信息觀察患者的情緒和反應,時間控制在30~40 min;3)對敘事內容進行分析——解構,引導患者進行敘事,根據提出的問題引導其盡情地訴說疾病故事并給予支持、尊重;4)對患者進行干預:在患者敘事結束,研究人員需要作出回應,積極引導患者對敘事內容進行回應;a.引導患者對此次經歷進行命名,研究中發現患者的最大不安來自疾病的不可控性,工作人員需要積極暗示疾病并非完全不可控,在治療中可采用某些方法提高舒適度、改善睡眠質量。b.了解患者患病前的生活軌跡,但需要避免患者回憶不想說起的情況,可以患病前一張照片為切入點進行想法、表情、行動回憶。c.鼓勵用積極事件、自豪事件建立起來的直線重構當前消極的主線,通過敘事讓患者重新得到積極情緒的鼓勵,鼓勵其采用之前解決問題的樂觀、有毅力品質解決當前負面情緒及睡眠質量不佳的問題。e.見證問題,鼓勵并引導家屬參與至護理中,作為見證人加入本次移植體驗,促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溫暖及陪伴力量,在治療當前研究人員需要與患者、家屬、醫師共同見證本次治療過程,并拍攝照片,在治療后鼓勵患者寫紀念性文字。e.整理治療中相關資料,將其制作成回憶相冊贈送給患者;5)反饋處理干預,在敘事干預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反思,繼而完善敘事干預工作,并與小組內工作人員就溝通技巧、敘事感受等進行交流,不斷改進并結合相關資料對敘事方案進行優化,提高敘事質量;6)評價:在敘事干預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進行測評。
1.6 觀察指標 1)采用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5]評價2組患者睡眠質量的差異,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較2組患者焦慮、抑郁癥狀改善情況,臨界值分別為53分、50分,得分與情緒狀態成反比[4]。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 )表示,采用 t 檢驗,以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睡眠質量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2。
3 討論
HSCT患者在整個移植期間均會產生焦慮、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從而降低其治療依從性及睡眠質量,導致免疫功能、食欲下降,嚴重者影響移植成功率,且在移植過程中,許多患者面臨著嚴重的睡眠質量問題,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生命質量,也對他們的康復進程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改善HSCT期間患者睡眠質量為臨床亟待解決問題之一[6-8]。研究發現[9],睡眠質量與心理健康緊密相關,當一個人在接受重大醫療手術后,情緒和心理狀態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睡眠質量,這種變化可能是由于對未知結果的恐懼、對治療的疼痛、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擔憂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引發焦慮和抑郁,進而影響睡眠。常規心理干預多為疾病集體宣教、健康教育等,內容缺乏針對性,針對HSCT患者無法做到個性化干預,而敘事干預通過對患者心理的評估制定針對性心理干預方案,并采用敘事的方式引導患者宣泄情緒,達到緩解其負面情緒的價值,減輕情緒對睡眠質量的影響[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應對方式及睡眠質量較對照組改善,可見HSCT期間開展敘事干預可行性較高,究其原因在于HSCT是一種治療許多惡性及非惡性血液疾病的有效方法,然而治療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反應,包括免疫抑制、感染和藥物反應等,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而良好的睡眠對于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但常規護理方法通常側重于疾病的護理和藥物治療,而忽視了患者的心理和社會需求[12-14]。近年敘事干預作為一種新興的護理方法,強調的是通過傾聽和理解患者,為其提供一種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護理服務。首先敘事干預可為患者宣泄情緒提供平臺,促使其分享治療期間感受和經歷,既有助于建立患者與護理團隊之間的信任和溝通,亦可減少患者的焦慮和壓力,提高其生活及睡眠質量[15];其次敘事干預鼓勵患者和護理團隊共同制定護理計劃,有助于確?;颊咧雷约旱男枰玫綕M足,而且還能提高患者的參與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改善睡眠質量[16]。 敘事干預是一種以人類經驗的主觀性和個體性為核心的干預方法,它通過引導患者講述自己的故事,從而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應對他們的情緒和心理壓力。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期間,敘事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處理恐懼、焦慮和抑郁等情緒,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敘事干預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用擔心被評判或嘲笑,這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他們更容易入睡;再則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從而更有效地應對壓力,這種自我認知有助于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從而提高睡眠質量;此外通過敘事干預,患者可以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的改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使他們更容易入睡并保持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敘事干預應用在HSCT期間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及情緒狀態,引導其以正確的方式面對疾病,值得借鑒與實施。具體操作中通過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增強自我認知以及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敘事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手術后的心理壓力,從而提高其睡眠質量,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該更加重視敘事干預的應用,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這一特殊時期的挑戰。
利益沖突聲明 :本文無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戴銀亮,何海龍,范麗艷,等.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聯合地西他濱維持治療成功救治范可尼貧血進展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報告[J].臨床兒科雜志,2024,42(1)75-79.
[2]張農惠,王巧容,李海燕,等.以問題為導向的護理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效果及HAMD、HAMA評分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3,21(36):48-51.
[3]韓宇洲,李春.敘事護理,從這里揚帆遠航[J].敘事醫學,2021,4(3):156-159,202.
[4] ?謝麗麗,楊敏.全環境保護護理對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11):178-180.
[5]梁茵.問題跟蹤護理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期患者中對其不適癥狀及滿意度的影響[C]//榆林市醫學會.第三屆全國醫藥研究論壇論文集(三).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3:7.
[6]徐玉碟,邢香芹.敘事護理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期間的應用觀察[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39(12):28-29,32.
[7]鄒明玥.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人心理反應及護理干預[J].黑龍江中醫藥,2023,52(2):277-279.
[8]顧艷婷,衛峰,馬超,等.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老年急性白血病臨床結果及其全面護理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22,35(12):1235-1238.
[9]王瑩,周婷,陳俏依.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痛苦及其來源的縱向研究[J].護理學雜志,2021,36(18):70-72.
[10] 趙嬌,李愛仙,馮媛媛,等.敘事護理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焦慮、抑郁及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6):938-943.
[11]余靜,田鵬,李玲.敘事護理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2022,11(2):197-202.
[12]徐麗,張秋會,張玲,等.心靈瑜伽和敘事護理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干預的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15(9):707-711.
[13]姚斌蓮,沈王芳,毛小培,等.親情陪護管理模式在造血干細胞移植焦慮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1,21(4):250-254.
[14]田金滿,張婧婧,史楠,等.敘事護理聯合思維場療法在首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21):2883-2887.
[15]吳俊,車恒英,余正芝,等.敘事護理于首診白血病患者心理彈性狀況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9,40(12):1554-1556.
[16]周軼芳,呂利,婁海林.敘事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影響[J].當代護士:綜合版,2021,28(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