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皓
摘 要:文章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包括館藏管理和分類、信息搜索和數據挖掘、讀者服務和個性化推薦等,進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公共圖書館服務中的典型案例,討論了人工智能服務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以期為公共圖書館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人工智能;智能檢索;讀者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05-0017-03
1 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公共圖書館正積極運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開創全新的閱讀服務體驗。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服務建立在智能設施設備的基礎上,在智能化功能覆蓋區域內通過語音、圖像智能識別等技術為讀者提供資源共享、信息交互、知識獲取及發現等個性化、創新型服務模式[1]。在智能化服務的發展趨勢下,公共圖書館正在通過技術創新拓展業務范圍和服務場景,為讀者提供更具前瞻性與個性化的服務。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公共圖書館是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也是普及知識和提高文化素養的重要工具和途徑。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給公共圖書館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更好地適應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時代的要求,公共圖書館需要重新審視其定位和角色,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供更好的讀者服務,促進社會進步。
1.2 研究意義和價值
隨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快速發展,公共圖書館在信息傳遞和文化傳承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同時,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也重新定義了公共圖書館的使命和定位角色。針對這些新的問題和挑戰,本研究以探索公共圖書館在人工智能時代的角色和應用為主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共圖書館角色和應用的交互作用,系統闡述其應用和運營模式,并提出可行的策略和建議。該研究的意義在于通過深入探討公共圖書館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關系,為公共圖書館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和拓展服務范圍提供有益參考和可行性方案。
2 人工智能在公共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表現
2.1 館藏管理和分類
人工智能技術在圖書館館藏管理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館藏資源的分類、標注和分析等方面。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提高館藏管理效率。傳統的館藏管理需要圖書管理員手動處理大量的圖書信息,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圖書館可以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算法,實現自動化的圖書分類和標注。通過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圖書館可以快速準確地將新上架的圖書進行分類和歸檔,提高圖書館館藏管理效率,如:一項研究數據顯示,使用基于神經網絡的模型對中文圖書進行自動分類和標注,其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2]。其次,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公共圖書館可以實現更加精準和深入的館藏分析。通過分析讀者的借閱記錄、閱讀偏好和使用模式,人工智能可以深入挖掘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潛在價值和需求缺口。圖書館及時了解和調整館藏資源的分布,優化收藏策略,增加受歡迎度高的圖書種類和數量,減少對不受歡迎或過期的圖書的收藏,實現館藏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更高效的利用。
2.2 信息檢索和數據挖掘
信息檢索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基礎服務,也是用戶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傳統的檢索方法在面對復雜或抽象的信息需求時,往往無法準確表達用戶的意圖。然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自然語言處理成為信息檢索的重要手段,能夠幫助計算機模擬人類思維模式,從而更好地理解用戶意圖,實現精準的搜索匹配。當用戶進行復雜或抽象的檢索時,系統會運用全文檢索技術建立倒排索引,并結合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進行智能化推薦,并根據讀者歷史借閱記錄、搜索歷史等信息向讀者推薦相關圖書和文章等信息資源[3]。
在數據挖掘方面,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方法,實現對文獻數據的自動化分析、分類、標注、摘要、推薦等功能,提高信息檢索和數據挖掘的精度和速度。例如,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圖書館構建智能問答系統,實現對用戶自然語言查詢的理解和回答;可以幫助圖書館實現智能文摘和內容生成,為用戶提供簡潔和有趣的文獻概要;可以幫助圖書館實現智能推薦系統,根據用戶的興趣、偏好和行為,為用戶推薦合適的文獻資源。這些功能不僅可以增強用戶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還可以增強圖書館的知識創新能力和社會影響力。
2.3 讀者服務和個性化推薦
讀者服務和個性化推薦是公共圖書館深度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應用方向之一。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技術,人工智能擁有主動學習和泛化運算的特性,使其在眾多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公共圖書館領域,人工智能可以利用用戶的基本信息和興趣愛好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識別用戶的個人需求;通過對用戶偏好的門類、方向和興趣點進行標簽化處理,人工智能可以對用戶群體進行整理歸納和深度聚類分析,進而劃分出不同的用戶類別[4]。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根據用戶的動態需求,實時推送契合用戶興趣的內容,從而實現對用戶需求的精準匹配。另外,人工智能還可以根據讀者的閱讀水平、學習目標、興趣愛好等信息,提供定制化的閱讀指導、學習資源、活動建議等,促進讀者閱讀能力和素養的提升。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通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實現與讀者的自然交互,提供咨詢、導航、預約等便捷服務,增強讀者的沉浸式圖書館體驗。
3 人工智能在公共圖書館服務中的案例研究
3.1 智能機器人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
智能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的實物載體,憑借其出色的交互智慧能力,正逐步成為圖書館重要的服務手段。不久前,江西省圖書館引入的兩個智能機器人圖圖和旺寶在網上引起了巨大轟動,憑借其呆萌的外表和機智的反應贏得了無數到館讀者的喜愛。圖圖具備回答讀者各種問題的能力,包括圖書館的開放時間、設施位置、規定和政策等。旺寶則專門承擔幫助讀者在圖書館找到圖書、檢索資料以及導航等任務。它們分工明確,憑借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自主學習等技術,實現了高效的智能交互。
與人類圖書館員相比,智能機器人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具備明顯的優勢。首先,智能機器人能夠實現全天候、不間斷的在線服務,為讀者提供持續可靠的幫助;其次,智能機器人擁有先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能夠深入挖掘讀者的行為數據和閱讀偏好,提供個性化推薦,滿足讀者個性倫的閱讀需求。這些優勢能夠讓用戶獲得精準、高效且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從而顯著改善讀者在圖書館的全方位體驗。
3.2 虛擬現實技術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智能技術的應用,現代公共圖書館已經由傳統的文化服務場所轉變成為新型的智慧空間。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一項最新且具有前瞻性的技術,在圖書館服務領域中逐漸嶄露頭角。虛擬現實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虛擬觀賞、虛擬閱讀、虛擬學習空間等模擬現實的環境。對于普通讀者,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加沉浸式和豐富多彩的閱讀、學習與體驗,讓讀者能夠在虛擬的環境中深度了解、感受、體驗來自社會、人文、科技等領域的內涵和精髓。真實的互動體驗能夠在讀者與知識之間產生直接的碰撞,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和獲取知識的熱情。
此外,公共圖書館應用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為教育培訓和行業領域提供技術支持。在教育培訓方面,虛擬現實技術可以讓學習者沉浸在真實或模擬的環境中,提高其學習動機和效果。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為讀者提供專業的培訓課程,如外語學習、編程技能、創意設計等。在行業領域方面,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與其他機構合作,共享資源和信息,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與博物館、科研機構、企業等建立虛擬聯盟,實現跨界交流和合作。
4 人工智能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4.1 數據隱私安全方面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是公共圖書館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需要收集讀者的個人信息和閱讀習慣等敏感數據,如果這些數據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可能會導致讀者的隱私泄露,進而給公共圖書館帶來嚴重的信譽損失。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嚴格的數據加密和存儲措施,確保讀者個人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公共圖書館還應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分享實踐經驗,進一步強化數據隱私安全領域的保護措施。這些措施將有助于保護讀者的數據隱私,提升數據安全水平,贏得讀者和社會的信任。
4.2 經費方面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智慧型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這是一項關乎全民的文化工程,也是實現公共圖書館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實現智慧化轉型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難免面臨資金投入不足的困境。作為完全依賴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公共圖書館應采取有效的策略協調資金問題。除了積極向政府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考慮借助與企業合作和與機構進行資源共享等方式進行資源整合和互助合作,減少重復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4.3 人才與技術方面
近年來,雖然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工智能技術呈爆發式發展態勢,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面臨人才和技術匱乏問題,公共圖書館大多數館員只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缺乏對人工智能原理、方法和應用的深入了解和掌握,限制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有效運用和創新。此外,在人才技術管理方面,公共圖書館也缺乏有經驗和能力的管理者,這使公共圖書館在制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和規劃時無法做出前瞻性的預判和決策,也無法做到對人工智能項目的實施和評估。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可以通過與高等教育機構合作,為現有員工提供實踐培訓機會,從而提升專業人才素養。公共圖書館應廣泛參與技術設備的研發,特別是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領域強化技術引進,優化管理與服務模式。
5 結語
從總體來看,人工智能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領域的應用已經顯現出顯著的優勢。先進的算法和數據處理技術在館藏管理、讀者服務、信息檢索以及數據挖掘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潛力。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同時也降低了人力和時間成本。雖然在應用過程中存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問題,但通過持續努力和技術優化,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將賦予公共圖書館更加智能化、個性化以及高效的服務環境。
參考文獻:
[1] 崔巖.公共圖書館智能化空間服務效能分析與評價初探[J].圖書館學刊,2021(11):45-51.
[2] 劉磊.基于中文圖書自動分類的圖書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2.
[3] 陳琦勇.公共圖書館在人工智能技術信息檢索中的應用探討[J].蘭臺內外,2023(26):67-69.
[4] 王強.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變革創新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21(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