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倜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數字閱讀已經成為基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趨勢。文章通過對數字閱讀的含義、特征、發展的闡述,以及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發展現狀和推廣價值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推廣策略和建議,以期為基層公共圖書館推動數字閱讀的發展和優化讀者的數字閱讀體驗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數字閱讀;基層公共圖書館;互聯網;推廣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05-0039-03
隨著我國信息數字技術的裂變式發展和應用,全民的閱讀形態正在悄然發生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及途徑趨于多元化,數字閱讀走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數字平臺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資源及參與閱讀的重要途徑。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數字閱讀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強化數字閱讀推廣平臺建設,使公共數字閱讀資源惠及大眾。
1 數字閱讀分析
1.1 數字閱讀的含義
數字閱讀就是閱讀的數字化,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閱讀對象的數字化變化,即白紙黑字變為虛擬數字,實體書籍變為數碼屏幕,有形之書化身無形之“書”。二是閱讀方式的數字化變化,即“讀書”演變為“讀屏”,無限量融合視聽形態,從傳統的“紙上得來”升級為數字時代的“視通萬里”[1]。
1.2 數字閱讀的特征
數字閱讀是互聯網時代新型的學習方式,帶給人們更大的便利和樂趣:一是資源存儲多樣化、大容量。在多樣態技術的融合、疊加、助力下,數字閱讀存在數據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多媒體資料等多種類型的海量資源支撐。二是服務呈現智能化、個性化。公共圖書館借助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閱讀習慣和偏好,為他們精準推送個性化的數字閱讀內容,更好滿足其閱讀偏好。三是閱讀實現低成本、高便捷性。數字閱讀通過無紙化的內容展現,讓用戶“一屏萬卷”,使他們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碎片化閱讀,最大限度地實現隨時隨地讀書的目的,大大節約了閱讀成本。
1.3 數字閱讀的發展
數字閱讀的發展與網絡技術的進步如影隨形,閱讀內容由單一化向多元化演變,載體由固定的PC端口轉向移動端,產業鏈運作模式不斷深化延伸。我國數字閱讀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是萌芽期。在互聯網發展的Webl.0時代,“水木清華”“榕樹下”等網絡論壇以及網站的建立拉開了數字閱讀帷幕。二是探索期。互聯網普及后,起點中文網站的成立和VIP付費模式的提出,啟動了數字閱讀。三是發展期。隨著移動時代的開啟和智能化手機的普及,移動端閱讀App飛躍發展,數字閱讀進入移動閱讀時代,產品形態逐步走向多元化。四是融合期。由上游作者、中游閱讀平臺、下游用戶或內容開發三方共同組成的產業鏈開始清晰,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深度融合并衍生出眾多垂直細分類型,內容及層次得到極大豐富[2]。
2 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發展現狀
2.1 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背景
在“互聯網+”環境下,數字閱讀已成為大眾接受信息、參與閱讀的重要方式。基層公共圖書館作為傳統的公益服務行業,順應時代潮流、推廣數字閱讀已成必然趨勢:一是近年來我國信息化發展迅猛。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已累計建設并開通231萬個5G基站,IPV6活躍用戶超過7億,網民規模達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二是數字閱讀已成為大眾的主要閱讀方式。數字閱讀不受時間、地點、空間限制,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可提供文字、語音和視頻等多種形態,開創了非紙質的新閱讀媒介。三是全面提升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公共圖書館要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他們的閱讀需求,為其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推動閱讀資源高度共享,為用戶提供全方位閱讀新體驗,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務職能[3]。
2.2 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瓶頸
目前,基層公共圖書館已實現多載體文獻實體館藏和虛擬館藏共存模式,幫助用戶更快選取合適的書籍,但在數字閱讀推廣建設中還面臨諸多挑戰:一是維護成本高。數字化建設要求設備先行,大量的現代化硬件設備以及相應的數據庫價格不斷攀升,數字資源又在不斷更新,運行和維護成本居高不下。二是推廣渠道窄。目前,主要的推廣方式有移動媒體、社交媒體、現場體驗等,公共圖書館尚停留在組織和宣傳層面,圖書館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式閱讀推廣模式尚未真正形成。三是專業人才匱乏。數字閱讀推廣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但在各基層公共圖書館中,具備圖書館管理理論知識和服務能力,同時又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綜合性人才比較匱乏。四是受眾面有限。數字閱讀需要掌握一定的互聯網軟件操作技能,缺乏這方面技能的用戶依然對數字資源的使用和獲取方式不太了解,導致其體驗感和滿意度不高。五是安全性能差。由于技術、設施和管理等諸多原因,基層公共圖書館尚未能建立相應的信息篩選和安全防御體系,無法保障用戶數字閱讀的安全性。
2.3 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
我國網民基數大,潛在數字閱讀用戶多,借助現代化手段探索數字閱讀模式推廣、有效提升圖書館藏資源利用率,是基層公共圖書館的職責所在:一是移動新媒體推廣。多種覆蓋性廣、傳播速度快、雙向互動性強、即時共享功能強大的新媒體平臺已融入大眾生活,且其推廣成本較低。基層公共圖書館引入移動圖書館技術,可充分利用移動新媒體優勢,以手機、電腦、閱讀器等為媒介,實現圖書館資源與用戶的直接連接[4]。二是社交媒體推廣。微信、微博、QQ以及各類直播軟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基層公共圖書館可以此為契機,開通微信公眾號和直播賬號等,將閱讀方式拓展到網絡社交媒體中[5]。三是現場體驗式推廣。除了在網絡虛擬世界層面上的交流,基層公共圖書館還可以組織大型現場推廣活動,工作人員一對一服務、面對面溝通,將“無形服務”與“有形服務”充分連接,使用戶獲得相對真實的體驗,激發其數字閱讀熱情。
3 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策略
在數字環境下,傳統的閱讀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用戶的閱讀需求,基層公共圖書館要善于應用大數據技術,進一步提升智慧閱讀服務水平,建設一站式數字閱讀綜合服務平臺。
3.1 豐富數字閱讀資源
數字媒介閱讀背景下,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調研用戶的閱讀需求,以他們的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館內數字化建設的頂層設計,提升數字化建設的針對性、系統性、多樣性,不斷豐富館內數字閱讀資源庫,同時從互聯互動、共建共享和便捷高效的角度出發,與行業圖書館、學校圖書館、文化機構等密切合作,共建“聯盟式”數字閱讀服務資源庫,在降低投入成本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求。
3.2 提升服務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需求、興趣和習慣,讀什么、怎么讀、讀多少是非常個性化的。信息化社會的悄然到來,給基層公共圖書館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全力優化數字閱讀平臺,以服務用戶為導向,借助大數據“東風”,充分挖掘、整理、分析用戶的閱讀需求,構建個性化、精準化的數字閱讀推廣服務機制,促進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提高用戶對基層公共圖書館推廣數字閱讀的支持率和滿意度,同時重視弱勢群體數字閱讀推廣服務,針對部分知識技能不足的群體開展數字閱讀培訓和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數字閱讀技能和工具,提升他們的數字閱讀能力。
3.3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基層公共圖書館在線上可利用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抖音、米聊以及網絡媒體等諸多社交媒體平臺開展宣傳推廣,使數字閱讀服務平臺向多元化發展延伸;借助社交平臺交互性強的優勢,與文化大咖、閱讀名人以及粉絲數較多的公眾賬號合作,評論、轉發基層公共圖書館的數字信息,為數字閱讀推廣宣傳造勢。基層公共圖書館在線下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如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有關數字閱讀的分享,或舉辦數字閱讀現場體驗等,提升用戶對數字閱讀的認知和興趣;與新聞媒體合作,大力宣傳基層公共圖書館在數字閱讀方面做出的各種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擴大數字閱讀的影響力。
3.4 組建專業人才團隊
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和發展需要一批適應新形勢的復合型數字化人才。一方面,基層公共圖書館要重視人才引進。既具備圖書館管理理論知識和服務能力,又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復合型數字化人才很難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基層公共圖書館要采取相應的優惠政策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另一方面,基層公共圖書館要重視技能培訓,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活動,培育并造就高水平、創新型、復合型的數字化人才,推進閱讀數字化建設的平穩運行[6]。
4 結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數據信息呈爆發式增長,數字化的文字信息成為人們學習與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基層公共圖書館要加快數字化建設步伐,有效融合現代化發展理念和先進信息技術,通過豐富數字閱讀資源、提升服務能力、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組建專業人才隊伍等措施,構建新型數字化服務體系,開展用戶閱讀需求分析,實現數字閱讀資源的分層式、多元化、針對性和全面統籌的推薦推廣路徑,幫助用戶有效提升數字閱讀體驗和數字閱讀能力,促進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 叢榮華.5G時代基于讀者需求的數字化閱讀效率提升策略[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195-197.
[2] 韓德彥.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7):60-62.
[3] 許桂菊.公共圖書館推進數字閱讀的實踐與思考:以上海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服務為例[J].圖書館,2017(4):21-26.
[4] 郭婷,賀玲玲.我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與創新研究[J].出版廣角,2019(8):86-88.
[5] 秦宗和.“互聯網+”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創新路徑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2):69-72.
[6] 何冰.數字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建設[N].中國文化報,2022-12-20(03).